书城历史一级上将胡链
4894400000122

第122章 胡琏来到双堆集

双堆集,这个位于宿县以西属于安徽濉溪县的一个小镇,过去本来是默默无闻的,就如同江苏邳县西边那个叫碾庄的小镇一样,现在一下出名了,各种报纸上几乎天天都有它的名字。原因很简单,国民党军队中的嫡系主力兵团黄维兵团在那里被人民解放军团团围住了。由于这两天突围失败,黄维对下一步行动不得不考虑考虑了。11月27日的突围计划已经破产。现在蒋介石又下令死守待援,谁能来援助呢?他已经从顾祝同那里知道了徐州方面的近况,他难以相信一贯能打硬仗的黄百韬竟会败得如此彻底,难以相信在他的同期同学中最有头脑的杜聿明竟会统率着几十万大军而在徐州无所作为。但既然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事实,就只能说明目前解放军方面的战斗力要比以往估计的强得多,杜聿明能否按蒋介石的意图从徐州打出来援救自己,也就会是一个大问题。所以,他的确不能相信那些拆字卜卦的玩意儿,他现在只能有一种合理的期望,就是期望杜聿明方面能够出现奇迹,能够尽快地打过来,把他救出去。在他盼望援救的各种期望中,有一件事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就是蒋介石从空中给他送下一个人来。此人不是别人,乃是他的兵团副司令胡琏。

在土木系的将领中,胡琏算是能打仗的一个,他一生中打过不少恶仗、硬仗,作风凶狠,军纪极严。在抗日战争著名的淞沪会战中,他曾亲临第一线组织敢死队和日寇进行肉搏战;在武汉会战中,他曾以“炮兵游击队”打击日寇的长江舰船,用布雷和炮击的办法击沉击伤敌舰船近200艘,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在保卫宜昌的石牌守卫战中,他率十一师的8000多人,与日寇的6万多人血战一周,击退了敌人水陆空的三面进攻,创造了抗日战争中一个大胜利,当时曾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当十二兵团在双堆集被围的消息传到胡琏耳中的时候,胡琏正在老家守孝。得此消息,胡琏知道忠孝不能两全了,只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因为他是在土木系中成长起来的,十二兵团和十八军是他的安身立命所在,十二兵团被消灭了,他这个副总司令也就无依无势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主动到南京去面见蒋介石,要求他的校长无论如何不能坐视不救,要想法派兵支援,并表示愿意赶赴前线,挽救危局。蒋介石见他有如此勇气,当然是勉励有加,要他立刻进入前线,“查明****的意图,采取攻势防御,制止****的扩张”。同时立即叫人通知黄维在双堆集的平地上赶修一个简易的飞机场,令空军司令周至柔派飞机送胡琏去双堆集。

12月1日,胡琏乘一架小飞机在双堆集降落。杨伯涛回忆说:当我知道胡琏以来到后,立即以电话告知各团长胡将军回来了。团长们又尽快地用电话或传令传达胡先生回来的可喜消息给官兵知道,这个消息传进了他们的耳朵,就像触了电一样,一咕噜从地上爬了起来,跳跃、喊叫‘啊,,我们的胡司令回来了,我们的胡司令回来了啊。由一处跳跃、喊叫蔓延到前后左右乃至整个阵地,竟无视于正面对着凶残的敌人,就如此狂欢、跳跃,喊叫,连制止都制止不住!更令人奇怪不解的是本来躲在掩体内顽强抵抗我们猛烈进攻的匪兵,也都莫名其妙的暴露身体来观看这一突然发生的怪事,发呆,竟不知用他们的武器对准这些暴露的目标瞄准射击,而使本已杀得天翻地覆的战场,突然形成一段短暂的“喜悦战事”,这一感人肺腑的精彩镜头,是我终生不忘的一个永远回忆!”机舱门打开,胡琏出现在门口。他紧绷着脸,扬着下巴,目光越过机场,扫视极目所见。

黄维率吴绍周、韦镇福、覃道善、杨伯涛、熊绶春等一大批高级将领,烘云托月般围了上去。黄维握住胡琏的手,狠劲地摇了摇。他把12兵团拖入危险之境,心里很不好受。但他也有说不出的苦衷:当时决计驻守蒙城,可南京久久不做批复;奉命北驰宿县,敌情不甚了解,与刘峙、杜聿明的电台又总是无法沟通,自己完全蒙头瞎撞;尔后擅自决定南向突围,自以为易如反掌,谁知廖运周阵前倒戈,弄得南墙陡立,落得如此颓局。若是胡伯玉或许好些,他敢于违抗上命,另行其事……

胡琏根本不看黄维期待与内疚的神色,向杨伯涛大步走去。

“这回好了!”杨伯涛握住上司的手,眼里盈着泪花。

“哼!”胡琏将手一甩,对杨伯涛、覃道善等军长大声喝斥起来,“你们这个仗是怎么打的?在南阳我就交待过,和共匪作战,不能贸然轻进!共匪两大主力合流,你们明明知道其志不小,为什么还要自投罗网?”

杨伯涛和覃道善等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指向黄维。黄维满脸灰黑,不置一词。

黄维等胡琏发够了脾气,说:“伯玉,回兵团部吧!”

胡琏看见兵团部的挂图上还有黄百韬第7兵团标志,狠狠地用手指头一戳,说道:“7兵团早就完蛋了!”

黄维咽了一口唾沫,垂下头,长长地叹了口气。如果早知道黄百韬20日就放弃了碾庄,22日全军覆灭,他绝不会北渡浍河,绝不会强攻南坪集,也绝不会落到这步境地!唉!天意呀!

胡琏等将领们缓过神来,指着地图,复述了一遍各自的位置之后,在挂图前踱了两步,冷冷地说道:“你们知道刺猬是怎样吃蛇的吗?”

屋子里静如空谷。

“刺猬先把刺缩进体内,任蛇缠绕。等蛇完全绕紧了,得意洋洋的时候,刺猬猛地鼓立竖刺。”胡琏双臂一伸,好像他就是那狡猾的刺猬,“那蛇就被扎成几段,然后被一口一口吞食掉。”

将领们脸上露出钦慕之色。

“现在,****这蛇正在缠绕我们,我们呢,只要我们还有刺,就能吃掉这条蛇!”

将领们连连点头。

胡琏被自己的论述感动得有些飘飘然,他斜了一眼也听得很起劲并颇有赞赏之色的黄维,嘴角挤出一丝轻蔑的冷笑。

“刺猬的坚刺天生就有,我12兵团的战斗力人所共知。主要看我们的将领们如何!”他又看了一眼似乎已成了属下的黄维,提高嗓门,挥动双拳,“什么样的将领带出什么样的部队!一只老虎领着一群羊,羊也会变成老虎!反过来,一只羊领着一群老虎,老虎也会成为羊!”

胡琏实施“刺猬胀蛇法”,令各部紧缩并坚持抗击。他忘形地说:“****吃不了我们!他一改黄维之前的被动战术,想要力争主动。他把自认为是十分成熟的办法形象地称之为“刺猬胀蛇”。所谓“刺猬胀蛇”,用胡琏的话说是“眼下****就像蛇一样缠绕我军,我军必须像刺猬一样,先缩成一团,把刺收进体内,等蛇缠紧了,再猛力鼓劲竖刺,把蛇扎成几段,然后一口口吞掉”。其实胡琏的部署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他仍然是把主力十八军放在平古堆和尖古堆这个核心地区,让八十五军、十四军、十军分别防御周围地区。他要求各部队将兵力尽可能收缩在工事中,以求减少损失,晚上坚持抵抗解放军的夜袭,白天则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突袭反攻。胡琏所采取的唯一一个新措施,是把在包围圈中毫无机动作用可言的几百辆美式大卡车在兵团司令部外边摆成一圈,全部装满泥土,布置成了一道名副其实的“钢铁防线”。

由于胡琏的到来给部下们打了气,也由于蒋介石为了支持胡琏而命令空军增加了对十二兵团的空中支援,敌人的主动进攻的确比前几天要多,士气大大上升了许多。由于老首长的到来,官兵心理也踏实了许多,应为胡琏原来带他们一直打得是胜仗,他们相信这次也可以,在这几天的时间中,双堆集地区的战场基本上成为这样的定势:夜晚是我军的天下,不断地占领敌人的阵地;白天则是敌人的各种武器在一些阵地上耀武扬威。但是,如果把二者相抵,敌人的阵地仍然是在日益减少,而伤亡也在日益增多。

这时摆在黄维和胡琏面前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部队的给养。双堆集地区的老百姓早就基本上跑光了,可以说是毫无补给之可能。包围圈中的人要吃饭,马要吃料,枪炮要弹药,坦克要燃料。黄维兵团在从确山、驻马店出发时,所带的各种物资本来是相当充裕的,当时估计按平时的消耗量大致可以使用半年。可是由于出来之后就不断作战,仗打得多,弹药消耗也就多。当被包围之后,粮食和弹药逐渐紧张,必须由空投来补充。由于空投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部队的需要,而且是越来越少。这其中还有一个一般人不可能知道的原因,就是国民党空军缺乏降落伞。在当时的情况下,蒋介石政府还没有到连这点粮食和弹药都拿不出来的地步。可是,空投的每一包东西都必须要有降落伞。当时国民党军队联勤总部所准备的降落伞本来不少,由于前不久支援黄百韬兵团,天天都在空投,降落伞已用去了很多。黄百韬兵团不用空投了,马上又要支援黄维兵团,联勤总部的库存愈来愈少,制造降落伞的工厂生产规模有限,加班加点也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黄维兵团所能得到的空投物资就只能是越来越少。在被包围之初,还能设置空投场,由兵团的兵站管理人员统一收集空投物资,再行分配到各部队。到后来就形成了各部队派人到空投场去各自抬回,再后来就发展到各部队派出较多的兵力在那里争抢,天天都有相互开枪甚至用冲锋枪相互扫射的情况发生。也在同一天,******还以刘伯承和陈毅两位司令员的名义写了另一篇广播稿,向黄维兵团的广大官兵广播:

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将军所属全兵团官长士兵们:

你们和我们都是中国人。你我两军现在在打仗,我们包围了你们。你们如此大军,仅仅占住纵横10多华里内六七个小村庄,没有粮食,没有宿营地,怎么能够持久呢?不错,你们有许多飞机、坦克,我们这里连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也没有,南坪集的天空是你们的,你们想借这些东西作掩护向东南方向突出去。但是你们突了两天,突破了我们的阵地没有呢?不行的,突不出去的。什么原因呢?打仗的胜败,不决定于武器,而决定于人心。我们的士兵都想打,你们的士兵都不想打,你们将军们知道吗?还是放下武器吧。放下武器的都是生路,一个不杀。愿留下的当解放军,不愿留的回家去。不但对士兵,对下级军官、对中级军官是这样,对高级军官也是这样,对黄维也是这样。替国民党贪官污吏打仗有什么意思呢?你们流血流汗,他们升官发财。你们送命,他们享福。快快觉悟过来吧,放下武器,我们都是一家人。打内战,打共产党,杀人民,这个主意是蒋介石和国民党定下的,不是你们多数人愿意的,你们多数是被迫打仗的。既然如此,还打什么呢?快快放下武器吧!过去几天,我们还只是布置包围阵地,把你们压缩在一块豆腐干内,还没有举行总攻击。假如你们不投降,我们就要举行总攻击了。我们希望黄维将军依照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为了爱惜兵士和干部的生命起见,下令投降。如果黄维将军愿意这样做,着早派代表出来和我们的代表谈判投降办法,你们保证有秩序的缴枪,不破坏武器和装备,我们保证你们一切人的生命安全和随身财物不受侵犯。何去何从,立即抉择。切切此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