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级上将胡链
4894400000128

第128章 胡琏环海战役悲壮突围记2

上回我们进到胡琏一行六人刚下车没走几步,就被我巡逻的民兵队给发现了:民兵队看到前面一行人,都穿国民军衣服,细看之下、大多还是军官服饰,就往过来冲,这时胡琏他们一行也看到我民兵人员,就先开枪、便开枪边准备逃跑,我民兵队亦开枪还击,边打边投手榴弹,胡琏躲闪不及,就在他生后爆炸就这样直挺挺倒在了血泊中,身受重伤,卫队长一看坏事,箭步冲过去,把胡琏背到身上,其他人拼命开枪还击掩护他们,且战且退,由于我民兵队只有区区7、8名武器还是日伪时期的三八打盖、枪破不说、还不是人人都有,有的人拿的居然是大刀长矛,子弹还是一人3、5发,真和唱大戏的差不多、队长一看这也不是个事,就对一名只有15、6上下的小伙说:狗蛋、快去报告张连长他们,就说这有敌人,速派人来驰援,狗蛋答应一声、飞也似地跑去了,再说胡琏他们边打边撤,眼见快到河边了,这时我增援部队赶到,是张连长带一个排三四十人先赶过来了,人虽不多、但对付胡琏他们几人足够了,再说我军武器先进,有备而来,这时胡琏他们大多数人子弹已打完,背着人又跑不快,到了河边又无船,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军人马又已杀到,就在大家都绝望了的时候,突然看到一老头驾船驶来,老汉一靠岸、就听见前面打枪,吓的就想驾船跑,这时战车营长甘义三,已看到他了,飞也试的冲过去,一手拿出一个小元宝,一手拿枪对着他,说老汉:要钱要命自己选,老汉说:我命也要、钱也要行不长官,甘营长笑了笑说别废话、顺我们安全过去,要啥也行、赶紧的给我、就这样大家上了船,这时追兵已到岸边,看船以走了几十米远,只能干着急胡乱开枪,连长说大家快去找船,追上他们、决不能让他们跑了,大家分开四处找了找,还别说,在一户老人家找到2条船,我30余官兵分做2条船追了上去,有余时间关系我方离胡琏船只已远,张连长命令全体都有,全部划船,不一会就追了上来,胡琏他们几人,变划便开枪,我方亦开枪还击,不一会胡琏他们已到岸边,爬上岸边后,继续背胡琏跑,刚跑了一会、就看见前面,尘土飞扬、一队人马飞驰而来,这时大家真的绝望了,前有敌人堵、后有敌人追,子弹也没了,大家又精疲力尽,这时胡琏说,不是还有颗手雷嘛,同归于尽、死也不能做俘虏,这时胡琏的副官看到前面的骑兵穿的是****衣服,再一细看、那不是骑兵团的李副团长嘛,这时胡琏也看到了,其他人一看也都激动得不行,有救了,有救了,喊出声来,眨眼之间人马已来到,李副团长下马对胡琏说:卑职救援来迟,有罪,胡琏说:有啥罪了,全靠你们来得及时人人有功,就是你看G军死也不放过我们,着实可恶,给我坚决彻底的把他们消灭掉。李团长对一营长说:有你负责你先护送司令离开,我去消灭他们,胡琏这时已病情严重,脸色发白,背部流血不止,但还是坚定的说:我不走。我要亲自督战。看着你们吧他们全部消灭掉。李团长不再说话,一转身带人冲了上去,再说我军张连长他们这时也已上了岸边、追了过来,其实他们也都看到敌军援兵已到,本来他们可以安全撤走,但他们哪能让到手的鸭子给飞了,就是战死也不可能后退,这就注定悲壮的结局,结果是我军无一生还,胡琏他们以相等的代价全歼我解放军官兵。但我还是想说:他们是真真的英雄。再说胡琏他们幸运的突围后,在18军骑兵团的一路护送之下,安全到达上海,住进了上海虹口天主堂医院治疗,不过胡琏病情严重,医生在他身上取下大小32块弹片,有的弹片离肺一纸之隔,非常危险,幸运的是还是差那抹一点点。蒋总统知道胡琏安全逃出后,亲自派夫人去看望,并希望胡琏早日康复,从上战场。在此养病期间,胡琏借着国共和谈又起之际,胡琏派人抚慰12兵团在京沪地区的流散官兵,希望有机会重整建制。但谈何容易。此时蒋介石与李宗仁的斗争更趋激烈,国民党各军系首领只能心存观望,自求多福,不可能再调拨本身的武器粮饷给败军之将。

不过蒋介石在下野之前倒是找了胡琏一谈,询其对战局的意见。胡琏表示:“战事演变到长江流域后,山川形势,将限制大兵团的活动,刘伯承、陈毅两股****,已不可能统一集中运用。若蒙给我三个军的兵力,深信必可协同友军,击败****。盖刘伯承、陈毅两人以次的****指挥官,如粟裕、陈士渠、许世友、杨勇、陈锡联、陈再道、王必成、叶飞等,数年来皆与我对战多次,根据体认,他们并非杰出之才。刘伯承、陈毅如不能亲临战阵,彼等必败无疑。”乍听之下,胡琏似乎是自吹自擂,不过胡所言实际上反映了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感受。他们与共产党作战多年,对共产党的一级将领的才能比较推崇,至于次级将领则认为能力一般。对于国民党军队的溃退,他们则认为是政府政治上的无能,以及党政军协调混乱,令出多门,非军队本身的问题。战后观察家指出:十二兵团不该败而败,若胡琏直接升任第十二兵团司令,在其领到之下,必定纵横黄淮之间,绝不受国防部挟制,刘斐其奈我何,可偏偏遇上硬要服从国防部命令的直属上司黄维。事实求是的说:本小便对此此保留态度!虽不敢说他纵横中原大地吧!但绝不会向黄维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这倒是肯定的。虽然这已成为历史,成为过去了,没有必要再说着不可能的事了,但既然写主人公胡琏,本小便还是想谈一下个人的观点!本小便认为胡琏不会全军覆没,有以下几点关点说明!注:仅供大家做个参考!…………一:淮海战役前,胡琏再回老家出殇前(他父亲过世)就开会,向黄维建议,于解放军作战,贵在灵活,绝对不能被围,所以要国防部调集船只,把12兵团由武汉水运自南京,在和北进兵团抱成团,由津浦路北上杀入淮海战场!胡琏一走,刘斐就义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身份,(刘系我军在国名党的内线)严令黄维帅全军由陆路进军淮海战场,黄维一白面书生,不敢违抗上级命令!黄维率军由陆路立即出发!由于上级一再命令火速赶到战场!黄维兵团喘气未停,连粮弹也未充分补充,就仓促上路了。……胡琏坚持要黄维走水路出发!由下面几点好处!1是时间快,朝发夕至,不会耽误时间。2是官兵不会疲劳,可以养精蓄锐。3是后勤有保障,也好运输。4是南方水道纵横,不适合机械兵团快速行军,影响速度,也影响士气!…………二:方面是胡琏此人我们大家都知道他一向狡猾善变,打仗极其谨甚,感觉不对就修工事,易守难攻,不往你口袋钻!从他内战和我军打的几十仗来看,绝大多数是胜利的,就宿北战役打了个平手,其无一败绩!以本小便来看:胡琏的进攻力可以打85分,指定地让他点防守可以打90分左右,要是让他机动防守可以打95分以上!从他内战参加的所有战役来说,其防守无一次失手,最多的一次也是被我军打残过他的一个团,可是我军3个主力纵队损失惨重,伤亡近万人,我军损失更大。大家可以参照(巨野张凤集)之战!就是连同胡琏在抗日战争期间参加的防守战役都算上,像松沪会战守罗店,宜昌战役守当阳,鄂西会战守石牌:和5。6倍的日军作战,都没被日军突破过,打的日军连连后退,战后被国民政府公认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大家在网上都可以看到!所有胡琏打过的防守战役,都没吃过亏,被敌人突破过!……三:胡琏此人还有一点不同,他不像别人啥事都听从国防部布置,而是以自己在前线机动,灵活,试具体情况随机应变!一切以打胜仗为前提,上有蒋总统的厚爱,和陈诚的辟护,所以不已国防部的命令而自缚手脚,虽说不听上级指挥这点不太合理,但这也是他无奈的选择,因为****许多部队都是听国防部命令作战,可最后都是大败而归,这是为啥那,应为国防部提前就给泄漏了消息,国防部里我军眼线及多,甚至作战部长和作战厅长都是我军人员,不败才怪了,因为此胡琏也觉得上面不太可靠,不全听命令的苦宗,像东北****50万之众,听上级全军覆没,唯独52军的刘玉璋所部却老大胜仗,搞得我军头痛不已,他也认为上面不可靠,所以拒绝听其命令,我军得不到情报很被动,刘玉璋系胡琏的老乡兼黄浦4期同学,最后带所部安然退回台湾,是****保存最完整的军籍单位,还有胡琏的老乡杜玉明,也早认为国防部里有间谍,不可靠,啥都直接和老蒋回报,可老将没想到作战部长和厅长是我军的人员,所以客观的说老蒋在****打败仗这方面也是有责任的!告诉国防部徐州作战计划,致使杜聿民集团30万大军被围,最后全军覆没。另外74军军长张灵甫也是胡琏的小老乡和黄埔4期老同学……四:胡琏打仗都是稳扎稳打,从不轻敌冒进,多带补给,凡事第一先立于不败之地,第二准备好了才进攻。本小便看来这也没多大错,要是自己都保不了!还怎么救别人,还怎么进攻,别让没救了别人,把自己搭进去,胡琏打仗走一看三,看得很长远,绝不趁一时之勇,绝不会像黄维一样轻敌冒进,别人没救成,自己到全军覆没了。五:胡琏身经百战,作战有相当经验,和士兵同甘共苦,赏罚分明,有相当领导才能,士兵原卖命,士气也高,反之黄维就不行,一是多年没打过仗,教书多年,只注重理论而缺乏实战,2是指挥才能底下,人缘也不好,部队也没有心腹的得力部下,官兵也是怨声载道,对于胡琏没做成他们的指挥主官耿耿于怀,军官更是如此,不愿听命,和胡琏没法比,就看胡琏淮海战役包围后胡琏空降双堆集,全军欢呼,士气大振,就可看出。陈毅老总知道胡琏到后,不得不又增加了8万大军加入战斗,就这也可看出人家不同凡响,不服不行。以上几点:为小编个人观点,凡事以历史为根据。我们不刻意夸大一个人,也不能随意贬低一个人,凡事已事实说话,不以****最后失败,就说没有一个****将领会打仗,老实说抗日战争大多是****在正面抵抗的,我军是在后方掩护、牵制为主,当然了胆小怕死的也有,投降做汉奸的也不少,但大多还是好样的,还是拼死抵抗得如抗日10大将:1、张自忠2、李宗仁3、杜聿明4、孙立人5、薛岳6、卫立煌7、傅作义8、戴安澜9、张灵甫10、王耀武。都是国民党,但却是人家抗日功劳大,我军亦认可,当然了双方功劳都是很大的,其实****还是有很多人才的,只可惜帮派林立,都内斗了,不能同心同德,最后导致失败,我们看一个人,没必说人家这和那的,没有完美的人,谁都忽多忽少有点小毛病,鸡蛋里挑骨头,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理智的,更是对历史和故去的抗日烈士的不负责任。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家。

事实上,对于胡琏,共产党也与他作战多年,认为此人用兵比较谨慎实在,不打敌情不明的仗,一旦能打则是全揽,因此用兵的风格显得狡滑多变。“淮海战役”中国民党12兵团全军覆没,胡琏尚能率少部突围,足见其机巧。对于此等忠心耿耿之士,蒋介石还是乐于重用的,故以手令形式令国防部:“予胡琏以名义,配属三个军,并于新到的美援武器中,拨足其三个军的装备。”胡琏奉令担任第2编练司令部司令官,下辖第10、18、67三个军,并指定由浙江、福建两省各拨新兵三万人,江西补拨新兵一万五千人。

胡琏在南京、杭州、南昌、武昌等处设置四个失散官兵收容站,收容12兵团和其它部队的失散人员,一月之间,约有八九千人投效胡琏,记有原18军骑兵团3000余人,11师突围出来的几百人,和18师尹俊师长带出来的1000余人,另有其他各军师突围出来的零散人员。共八九千人,遂编成第11师,说起18师师长尹俊。这有必要给大家说说,这人才是真真的猛人。12兵团的高级将领:3位正副司令,4位军长共七人就胡琏一个人幸运的突围出来!12兵团:中高级少将师长级别的共11位,也是只有一位突围出来:他就是18师师长伊俊,属于胡琏的嫡系手下,但他可不像他的长官胡琏那样是幸运突围出来的!人家可是真刀真枪一路拼杀,杀出一条血路突出来的,其勇猛如关老爷,过五关冲六将似的,一路突破我军层层包围圈,杀将出来,而且还带出千余心腹手下,彪悍程度可想而知。后来从组12兵团,他的人马属于骨干力量,他的官运也不错,以后步步高升,后来累积做军长,兵团司令、台湾警备司令等职!胡琏又召集原来18军的留守人员,加淮海战役前打仗受伤出院的18军伤病员,共计又有四五千人,胡琏拿这部分官兵完成其它各军、师的干部编组。到此时胡琏已有官兵1万四五千之众了。不过当他向浙江省主席周岩和福建省主席朱绍良要求调拨新兵时,两人均称爱莫能助,胡琏只好到贫穷的江西征兵。1949年2月,胡琏被南京国防部任命为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负责收集从长江以北溃败逃至江南的官兵,并补充新兵。第二编练司令部设在江西南城,得到当时的省主席方天的许多帮助。不久,成立重建和督练第十八军及第十军。由高魁元、刘廉一分别任军长。是年4月,解放军渡江战役开始后,代总统李宗仁要胡琏率部进驻大庾岭,胡对李的命令阳奉阴违,按兵不动,暗中却接受蒋介石的遥控指挥。5月中旬,南城解放。第二编练司令部改编为第十二兵团,胡琏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