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受用一生的口才课(第2版)
49086300000036

第36章 驰骋社交场合,玲珑口才尽显名媛风范(1)

作为一名女性,拥有好的口才在社交方面是很有优势的,不仅可以展现自身的风采,而且可以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拓展自己的人脉,能够左右逢源。然而,口才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训练拥有的。例如,从接触人的第一步开始,用话语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在交流中注意倾听和做出回应,让对方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说的话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让人感觉自然等。这些小的细节最容易被我们忽视,但又最容易被他人重视,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练就玲珑口才,可以尽显名媛风范。

初次见面,把话说到位留下好印象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的人一见如故,两个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而有的人在第一次见面后就一辈子形同陌路。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初次见面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则需要保留一下。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为下次见面打好基础才是重要的。尤其是女性,在初次和人见面时,不要苛求对方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而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试探着了解对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两个人的共同点,从而将话说到一起去、说到位,留下好印象。下面就介绍几种初次见面说话的小技巧。

1.介绍自己要巧妙

初次见面,自然要互相介绍。介绍自己是与对方接触的第一步,所以新颖的介绍往往可以抓住对方的心。例如,一个人叫“郝鑫”,那么在介绍自己时可以说:“你好,我是郝鑫,可以给你带来好心情的郝鑫。”这样一来,对方在想这个人叫什么时,就可以联想到“好心情”,然后就能一下想起来郝鑫。用巧妙的方式介绍自己,虽然简单,但是能给对方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让对方记住自己。见面介绍自己,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但是这里面却包含了很多技巧,好的自我介绍往往能让之后的交往水到渠成,而失败的自我介绍则会为下一步交流设置障碍,所以注重和完善这个过程很有必要。

2.适当呼叫对方的名字

欧美人在生活或者工作中说话时,常说“史密斯先生,来杯咖啡好吗”,或者“史密斯先生,关于这一点,你的想法如何”。总之,他们经常将对方的名字挂在嘴边。也许这种做法有些太平常了,根本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去关注的地方,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此种做法往往使对方涌起一股亲密感,宛如彼此早已相交多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人感受到对方已经认可自己。在我们的社会里,大部分人不习惯或者不愿意直呼别人的名字。殊不知,呼喊别人的名字可以增进彼此的亲密感,尤其当你们不熟悉的时候,你喊出对方的名字,会给对方一个惊喜。

3.交谈要保持微笑

在和别人第一次见面时,女人的微笑和赞美会有一种微妙的力量。陌生朋友会被你的微笑感染,认为你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女人。你对他的微笑,会让彼此一下子从陌生人变成朋友。很多女人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总难以消除紧张和畏惧。其实,这种心理是可以调节的,微笑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克服紧张和恐惧心理的好方法。很多人在初次见面时总是给自己很大的心理负担,总是担心自己这里做不好、那里做不好,结果真的什么都没做好。所以要放松,保持微笑,对方轻松,自己也轻松,能够在初次见面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初次见面很重要,所以要把握机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进行自然、成功的交流。

寒暄是与人亲近的第一步

寒暄是自我推销和人际交往时与对方开始沟通和交流最常用的方法。最普遍的就是见面打招呼,这往往是与人亲近的第一步。比如说“你在哪里发财”,这样的寒暄语极普通,倒也没有什么。而有些问候就不能简单处理,你得斟酌一下字句了。比如说对女性的寒暄,人家肥胖,绞尽脑汁在减肥,你一见面就傻傻地恭维人家发福了,就显得不合适了。

当有一位朋友不邀而至,贸然闯进了你的办公室,而你正在忙于工作,很难抽出时间与其交流,这时如果直接告诉对方“来得不是时候”,或对之爱搭不理,都很可能得罪人。那么这时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其实,这种情况并不难处理,只要用委婉一些的语言,便可以暗示对方应尽早离去,而且还不至于使其难堪。可以在见面之初,一面真诚地对其表示欢迎,一面婉言相告:“我本来要去参加公司的例会,可您这位稀客驾到,我岂敢怠慢。所以专门告假五分钟,特来跟您叙一叙。”这句话的“话外音”,乃是暗示对方:“只能谈五分钟时间”,但因说得不失敬意,在对方的耳中就要中听多了。

问候,也就是人们相逢之际所打的招呼、所问的安好,在多数情况下,二者应用的情景都比较相似,都是作为交谈的“开场白”来被使用的。从这个意义讲,二者之间的界限常常难以确定。寒暄的主要用途,是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局,缩短人际距离,向交谈对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借以向对方表示乐于与之结交之意。所以说,在与他人见面之时,若能选用适当的寒暄语,往往会为双方进一步的交谈做良好的铺垫。

总体来说,人在初次见面时,一般都会以对方给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做本能的判断,如果是好印象,那就无形中提升了其魅力,反之,则会对对方在心里产生排斥。所以,必要的寒暄语是人际交往的关键,要善于把握寒暄的时机,用口才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成功。

倾听是打动人心的最好语言

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不仅要自己主动说,而且要听对方说。有些人之所以会在和他人交谈时获得大量的信息,就是因为他们注意倾听,能够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能了解对方的真实需要,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便能够获得良好的沟通。其实,作为女性,倾听往往更能体现知性的一面,说话者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

1.秉持客观态度

有的人因为对对方有偏见,所以在对方说话时,从来不认真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这样一来,经常扭曲或者误解对方的意思,从而使沟通寸步难行,人际关系自然不能有良好的发展。所以要在对方说话时,秉持一种客观的态度,要能够包容对方的缺点,从而使自己能够怀着一颗平常心去聆听他人的讲话,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了解对方的立场、观点、态度以及对方的沟通方式。这对双方的进一步沟通都是十分有益的。

2.肯定对方

倾听是对对方的一种肯定,如果不注意聆听,那么对方一定会认为自己没有受到重视,没有得到肯定,这时对方的心情肯定不会特别好,这会导致其说话的思维受到影响,不仅不能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而且会在内心产生不满,这对于双方的交流会起到阻碍作用。所以,要在对方讲话前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能够以一种肯定的态度来对待对方,在对方说话时能够做到倾听,这样一来,对方能够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从而对面前的人产生一种好感,愿意将自己内心的话拿出来与对方分享,使交流真诚地进行下去。

3.保持谦虚

倾听需要一种谦虚的态度。如果一个人目中无人,常常瞧不起别人,那么他一定不会用心去听别人说些什么。一个人要有一种谦虚的态度,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山还比一山高”,所以一个人不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就沾沾自喜,觉得没人比自己强,而要有一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平时有不懂的就虚心向他人请教,这样的态度自然就会要求一个人去仔细听别人的话、了解他人,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倾听他人的话,促进双方的交流。

倾听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主动行为,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倾听不仅能够使一个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我,而且能够在某些时候产生共鸣,这种共鸣能够使双方感觉存在进一步沟通、交流的必要,从而更加愿意将内心的话讲出来,这对于双方的交流是非常有益的。

换位思考——永远不败的谈话前准备

换位思考,就是将交谈的两个人的位置交换一下,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来看待自己,或者以对方的态度来看待一些问题。这种思考方式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使人跳出一个思考的范围,不再受某种限制,尤其是在遇到某些问题想不开时,换位思考使人们能够从其他角度看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使问题能够有比较好的解决方式。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提倡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学会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人与人要互相宽容、理解,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这对双方能够进行顺利的交谈是很有必要的。

有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感到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更是感到苦不堪言。他每天去田里劳动时都要经过一座庙,经常看到一个和尚坐在一株大树树荫下悠然地摇着芭蕉扇纳凉,很羡慕这个和尚的舒服生活。于是他告诉妻子,自己想到庙里做和尚。妻子没有强烈反对,只说:“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大事,去了就不会回来了。我明天开始和你一起到田间劳动,及早把当前重要的农活做完了,可以让你早些到庙里去。”从此,两人早上同出,晚上同归,中午妻子提早回家做了饭菜送过来,在庙前的树荫下两人同吃。时间过得很快,田里的主要农活完成了,择了吉日,妻子亲自送他到庙里,并说明了来意。庙里的和尚听了非常诧异,说:“我看你俩,早同出,晚同归,中午饭菜同吃。家事,有商有量;讲话,有说有笑,恩恩爱爱。看到你们生活得这样幸福,羡慕得我已经下决心还俗了,你反而来做和尚?”结果,这个农民放弃了出家的念头。

这则故事中的妻子非常聪明,她没有在丈夫想出家时立即表示反对,而是站在了丈夫的角度上思考了问题,知道丈夫是想要一种舒服的生活,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丈夫,最后把和尚都感动了。丈夫骤然明白了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放弃了出家的决定。换位思考,是自我学习的好方法。这种思考方式提倡与人处事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全面考虑问题,这样看问题比较客观公正,可防止主观片面。平时与人交流不要苛求,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做到将心比心,做到知足常乐。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