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
49256700000025

第25章 成渝经济区的要素市场建设

一、统一的区域资本市场

(一)统一的资本市场是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区域资本市场的支持有利于迅速完成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转换,迅速形成区域内的主导产业链和经济增长,帮助区域内的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市场辐射范围。资本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可以形成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区域资本市场的运作可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缓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巨大落差和矛盾。区域资本市场的成熟运作,不仅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推进器的作用,而且是促进政府和企业尊重市场规律、强化市场机制的主要途径。要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的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中的作用,使生产要素向那些低成本、高效益的产业流动。发展区域资本市场有利于从战略上构架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资本市场一体化只是要素一体化的最终结果。

(二)成渝经济区统一资本市场建设

目前成渝经济区以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积聚了该区域的绝对金融资源,金融机构门类齐全。无论是金融基础设施、交易规模、机构数量、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该区域资本市场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资本市场总量小,金融资源分散,内部结构也不平衡,缺少一个可供依托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

平台建设可以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是吸引国内外著名银行机构来成渝经济区的主要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在成渝经济区内建立统一的资金结算中心、促进资金的区域内自由流动,更好地为成渝经济区提供间接融资服务和担保服务,防范、化解区域经济运行风险。

二是做大做强成渝经济区内的地方金融机构(银行性金融机构,下同),更好地服务于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可由川渝合作组建跨地区的银行机构,保险、担保机构,建立起西部地区最大的总部金融平台;并引导相关金融机构的服务向广大农村延伸,增加金融支农力度,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保险业,吸引国内外著名保险机构到成渝经济区发展,并培育一批地方保险机构,完善保险行业体系,丰富保险产品。

四是发展壮大证券市场,推动成渝经济区内的企业到国内外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上市,扩展融资渠道,扩大资本总量。通过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做大成渝经济区资本市场的规模。

此外,应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领域,消除障碍,促进资本在区域内(跨省市)顺畅流动,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同时还要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扩大农村金融资源,保证区域内农村建设资金的合理流动。最终构建区域统一资本市场。

二、统一的区域劳动力市场

通过对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跨省市社会保障体系衔接等措施,建立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机制,促进区域内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

具体操作上,可以利用重庆市和成都市两个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率先实现重庆市和成都市的相关政策对接,通过对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和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衔接等措施,建立有利于城乡人口合理流动的机制。然后在重庆市和成都市率先对接的基础上,扩展到整个成渝经济区的范围,使经济区内的城乡人口实现以市场为主导的无障碍流动,促进区域内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

三、统一的区域产权交易市场

产权交易市场(包括不动产交易市场,下同)是现代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权的交易来实现资产重组、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快跨省市的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制定区域产权交易规则,保障产权和技术交易顺利进行,着力促进科学技术从实验室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四川产权交易所、成都产权交易中心等为依托,进一步发展房地产等不动产的产权统一交易平台,与国内其他产权交易市场建立联系,搭建西部地区产权交易的统一平台。

特别是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已经正式获得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资格,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产权交易机构获准从事央企产权交易试点单位之后的第四家,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一家。应该把重庆联交所打造成为与重庆直辖市地位、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匹配的,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产权交易大市场,与上海、北京、天津等其他三个直辖市的产权交易机构组成全国性的央企产权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