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艾滋病特定高危人群的研究
49290200000006

第6章 男男性接触者为何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1)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指与男性有性接触的男性,包括男同性爱者(gay)、男双性爱者(bi)、男变性欲(易性症)者和大量偶尔或长期参与男男性活动的男异性爱者,其中以gay 和bi 为主体。同性爱指心理上感受到的性(吸)引力完全或主要来自同性。与之对立的是异性爱。双性爱指位于同/异性爱两极间的中间体。

1981年,在美国的男性同性恋人群中发现世界上首例艾滋病病人,其病原体很快被确定为I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我国于1989年发现的第一例AIDS 病人也是有男男同性性行为的男性病人。MSM由于其特殊的高危性行为,如非保护性性交、多性伴、商业性行为、双性性行为等,使其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已在许多国家被视为HIV传播的桥梁人群而日益受到重视。

我国目前对MSM中HIV感染的研究主要是社会学和行为学方面的调查,以及小样本量的HIV感染率等一般流行病学的调查。关于该人群HIV感染的生物学研究如HIV感染流行株的分子亚型、表型、对中和抗体的敏感性、耐药性、HIV+感染者的宿主免疫状态以及合并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STD)等的研究,仅见少量报道。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流动人口多,国际交流频繁,娱乐场所多,MSM人群基数大。深入这些城市的MSM人群,从社会行为学和生物学两个方面进行广泛而系统的调查研究,确定HIV在MSM中流行的影响因素,预测其流行趋势,对于探索对该人群进行行为学及生物学干预措施的有效模式,控制HIV的传播与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我国MSM人群基数

国内对MSM人群基数估计众说纷纭,有关社会学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8年,李银河提出我国人口的3%~4%,即3600万~4800万人是同性恋者(含bi)。张北川等对国内外的一些调查报告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我国gay/bi的人口学数量,在2001年为近2000万。2004年,中国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大规模同性恋人群基数及其艾滋病感染率调查表明,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MSM人群,约占性活跃期男性人群的2%~4%(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比例相对恒定,2%~5%的男性是gay/bi)。按此估算,中国有500万~1000万男性为同性恋者。

第二节MSM人群中与HIV传播有关的高危性行为

我国MSM中主要的高危性行为包括初次性行为发生较早、多性伴且性伴更换率高、不洁性交(口交、肛交、群交等)、无保护性性交、商业性性行为等。MSM的主要性行为方式是肛交,肛交的性交方式,感染HIV和其他性病病原体的危险性比其他性行为方式(如与异性通常的阴道性交)高得多。肛交较阴道交的摩擦力增加,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的直肠组织较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的阴道组织脆弱,且性交时分泌黏液较少而更容易损伤,使精液中的HIV能够侵入组织和血液中,为HIV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阴道内固有的酸性环境也有一定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故肛交时感染HIV的可能性比阴道性行为大。另外,精液中的HIV还可直接感染肠黏膜细胞。根据研究,在无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通过性行为传播HIV的危险性由大到小的次序为:肛交接受方>阴道交的女性>阴道交的男性>肛交插入方>口交的接受方>口交的进入方。

东北某地的调查显示,84.5%的男同性恋者在近半年内有非保护肛交。Kyung‐Hee 等对北京MSM的调查显示,在调查前的6个月内,49%的人与男性有非保护肛交,22%的人与女性有非保护肛交或阴道交。蔡文德等对深圳市男同性恋人群的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有55.3%的人和19.8%的人分别有5个及以上的同性性伴和异性性伴。刘惠等对北京市MSM的调查显示,48%的人有1~10个男性性伴,50%的人有10个以上的男性性伴,59%的人有1~10个女性性伴,5%的人有5个以上的女性性伴。2005年笔者所在研究组在对北京的MSM中HIV感染相关生物学因素研究中发现,HIV感染的MSM平均年龄为31岁(19~54岁),多数人一生中有27个以上性伙伴(1~500人),在最近6个月内至少有2个以上性伴。54个阳性感染者中,17人具有双性性行为(31.5%)。多数HIV新发感染者与群交和不保护性交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髙危行为的存在,无疑加剧了HIV感染的风险与传播速度,同时也对女性HIV感染率的上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节HIV在MSM人群中的流行状况

目前,艾滋病已形成了全球规模的流行。截至2006年底,全球存活的HIV感染人数累计已达3950万(3410万~4710万),2006年新发感染为430万(360万~660万)。全世界的HIV感染者中,约四分之三通过性途径进行传播,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是通过男男性交途径传播的。

中国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是在1985年发现的。据新华社2001年11月30日报道:1985年,一位美籍阿根廷青年以旅游者的身份进入中国,不久便因发烧、肺部感染住进北京协和医院的加强医疗病房。在救治这名外籍患者过程中,各种抗感染类药物均没有作用。病人被怀疑患有艾滋病,随后进行的血清检测发现其HIV呈阳性。为慎重起见,协和医院与这名患者远在美国的私人医生取得联系,得知他确实是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久,这名艾滋病患者在协和医院死亡,其病情与美国最早发现的艾滋病病例完全一致。这是艾滋病传给中国的第一个危险信号。

据北京协和医院的资料记载,1989年,该院在67份梅毒血清阳性者的标本中发现一例HIV呈阳性,经蛋白印迹法确定,这是我国首例因性接触(同性)而被感染的艾滋病患者。此后,艾滋病在同性恋之间的性传播日趋严重。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4年印发的枟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中估计,北京、广州、沈阳等大城市的男性同性恋人群的HIV感染率在1%以上。2005年,中国报告全年新发生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约7万人,其中以性传播方式感染HIV的占43.6%。在各类性传播高危人群中,HIV感染者所占比例不同,暗娼和嫖客占19.6%,感染者的配偶和普通人群占16.7%,男男性接触人群(MSM)占7.3%。另外,我国香港特区的HIV/AIDS 患者中32%是MSM;男男性行为是台湾地区HIV传播的首要原因。

国内MSM的HIV感染的检测阳性报告率在各地略有差异,但都高于全人群的感染率(0.05%)。在对5大城市1100多位MSM的初筛检测发现,平均感染率为1.1%(各城市样本量均> 200例,感染率分别为0%~2.3%)。东北某省会(2002年)MSM的感染率为1.3%(样本量153例); 广东省某大城市(2003年)MSM的感染率为3.4%(样本量88例); 北京市MSM的感染率(2003年)为3.1%(样本量481例),而2005年MSM感染率为3.23%(样本量526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四单位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2002年)提示,至2010年,我国的HIV/ AIDS 中,MSM所占百分率将超过15%。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显示艾滋病的发病数、死亡数均较2005年有所上升,分别为上升了17.99%和0.59%,提示艾滋病预防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第四节HIV新近感染检测

艾滋病的病例报告、哨点监测等为我们了解HIV疫情、掌握其流行趋势、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监测却难以判定新检测出的感染是新近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识别出新近感染的人群、估计HIV的发病率,可以掌握HIV感染的变化趋势,同时对新近感染的人群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干预、控制,以遏制HIV的蔓延趋势,因此HIV新近感染检测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机体感染HIV3~4周后,体内通常可以检测到HIV特异性抗体,从而可用于血清学诊断。在血清阳转后,抗体发生质和量的变化,表现为抗体类别、抗体亲和性、抗体效价、HIV‐IgG 的构成和抗原特性的改变。根据这些特性,可区别早期感染与既往感染。近年来研发的区分早期感染与长期感染的血清学方法有:

1.抗体亲和性实验:原理是HIV感染者血清阳转后,感染早期产生的抗体对抗原的亲和性较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抗体的亲和性随之增加,因而可利用抗体亲和性的高低来识别早期感染(在HIV感染后的6个月内比值较低,随后显着增高)。该试验具有量化的性质,可根据亲和性大小的相对比值判断出感染的时间。

2.HIVp24抗原检测:机体感染HIV后,HIVp24抗原是最早能从血清中检测到的免疫标志物,它几乎与感染后的临床急性发病症状表现同步。以ELISA 技术检测p24抗原,感染后的2~3周便可从患者的血清中检出。因此,对于血清学检测阴性的样品,可以通过检测p24抗原来识别其是否为早期感染。然而,由于在血清阳转前,p24抗原存在的时间非常短(1~2周),随即抗体出现,由于抗体的中和作用,使p24抗原的水平随抗体产生的增长而降低,因而要检测到p24抗原有一定的技术上的难度。

3.检测早期HIV阳转血清的血清学规程(STARHS):这是一种对HIV抗体酶联试验加以改良的方法。这种改良的方法可以检测出早期的HIV阳转血清,能够指明一个人是否在检测前的平均约130天内发生血清阳转(产生HIV抗体)。通过血清阳转后HIV的抗体效价在感染早期随时间升高的特性,检测已确认为血清阳性的样本。STARHS 首先应用敏感的EIA 来判断是否为血清阳性,而后应用低敏的EIA 来判断是否为早期感染。该法有一定局限性,如低敏的EIA 稀释倍数很大,则对孵育的温度和时间要求极其严格,操作繁琐,结果的变异性很大,并且存在亚型依赖性(主要用于B 亚型)。

4.BED‐CEIA 方法:2001年由Parekh 研发,是一种定量的酶联免疫实验,用于许多代表性的人群来估计发病率和评价相关的多种危险因素。该法所检测的标本必须是已知阳性的标本,可判断样本是否在检测前约155天内发生血清阳转。该实验方法是以H IV‐1IgG 占总IgG 的比例为基础,由于个体间存在差异,并且个体抗体生成的速度也不同,因此该实验不同于以上三种试验方法,只能应用于人群发病率的估计,而不适用于个体诊断。

测译结果中,大约2%~3%长期感染的人群,包括艾滋病患者或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可能被错分为早期感染,对误测,通常可以通过排除艾滋病病人或CD4计数低的患者来提高实验的预测值。

发病率比患病率更能及时反映疫情的变化趋势。发病率监测的结果应该直接用于采取相关公共卫生行动中,如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干预项目的确定、实施和评价、高危人群的界定和干预研究的确立等,同时把BED 发病率资料和患病率治疗以及行为危险因素数据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分析治疗或是行为干预的结果如何,并能合理地解释其流行趋势。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依托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我国HIV感染的生物学因素研究”,采用BED‐CEIA 试验方法对北京市MSM人群中2005年和2006年连续2年发现的HIV阳性感染者的新发感染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此次被调查的MSM人群HIV年发病率分别为2.9%和3.6%,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一研究对了解该人群HIV感染的流行变化趋势,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第五节MSM人群感染的HIV的生物学特征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人类慢病毒群。形态为直径约100~120nm 的球形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单股RNA 链2条、核心结构蛋白1个和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酶类,如逆转录酶(RT)、整合酶(IN)和蛋白酶(PR)等。核心外面为病毒衣壳蛋白(P24,P17)。病毒的最外层为包膜,其中嵌有外膜糖蛋白(gp120)和跨膜糖蛋白(gp41)。

HIV基因组全长约9.8kb,含有3个结构基因(gag、pol、env)、2个调节基因(tat、rev)和4个辅助基因(ne f、v p r、v p u 和v i f)。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能够灭活乙型肝炎病毒方法均可有效地灭活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