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280问
49337000000030

第30章 农村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3)

根据堆肥应用的要求,常常需要进一步后处理,比如除去杂物,再次破碎。脱臭:在堆肥过程中,由于堆肥物料局部或某段时间内的厌氧发酵会导致臭气产生,污染环境。因此,必须进行堆肥排气的脱臭处理。贮存:堆肥一般在春秋两季使用,夏冬两季生产的堆肥只能贮存。贮存方式可直接堆存在二次发酵仓中或麻袋,但是要求干燥透气,如果密闭和受潮则都会影响制品的质量。

问题237:什么是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答:农村生活垃圾中70%左右的组分为可堆腐食物性垃圾,其在堆放或运输过程中易发酵,产生渗滤水和臭气,这是导致生活垃圾污染周围环境的最主要原因。如按每村1000人计算,全村每天产生约700千克生活垃圾,其中约500千克为可堆腐食物性垃圾,采用生物处理后,体积减小80%以上,只剩不到100千克可用作生物肥腐熟性有机物;经过上述处理后,每天只有约200千克的非食物性生活垃圾需要运输至二级处理设施处理。如将此类可堆腐食物性垃圾源头集中生物处理,不仅减少了生活垃圾输运次数和运输量,而且削弱了对垃圾集中处理的冲击。因此,建立“村庄收集、乡镇中转、县(市)处置”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形成村、镇、县三级垃圾处理作业链,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比较理想的方式,该模式由村为单位进行收集,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清运,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一处理。

该模式的基本方式是(如图所示):①建立垃圾收集站。针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习惯,由村里负责将各家农户产生的垃圾进行定时定点集中收集,并将垃圾分为食物性垃圾和非食物性垃圾。因此,每户居民或集中居住的几户居民处所前需要放置标志为“食物性垃圾”和“非食物性垃圾”两个垃圾收集桶。食物性生活垃圾由村集中收集,统一运送至村生活垃圾生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置。非食物性生活垃圾运输至乡镇中转站,纳入农村生活垃圾三级处理网络;②建立乡镇垃圾中转站,由镇一级负责周边若干个村的垃圾中转处理,并运输至县城垃圾处理中心。对纸类、塑料、废金属等可回收物由当地废品回收站处理。③建立县城(市)级垃圾处理中心,由县(市)级政府部门根据各县经济发展、土地资源和垃圾成分组成等实际情况建立垃圾卫生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场等,作为垃圾最终无害化处理场所。

问题238:什么是生活垃圾中转站?

答:垃圾中转站是连接垃圾前端收集与最终处理之间的纽带。垃圾中转站接纳各种垃圾收集车辆的垃圾,经过压缩体积,然后装进体积更大的运输车辆,以最经济的方式运输至垃圾最终的处理场所。垃圾中转站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设计成一个接受垃圾的场所,在这个场所垃圾收集车可以在此卸料。垃圾进入中转站后首先进行压缩,然后装入载量更大的运输工具,经过运输,进入最终的处理场所(填埋场、焚烧场、堆肥等)。垃圾从压缩装车到最终处理场一般只需要几个小时。

问题239:如何利用高温高压水解法处理生活垃圾?

答:浙江绿夏生态环保科技公司发明了高温高压水解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新技术,该方法的具体流程是:环卫所清运车先通过平铺在地面上的磅秤,开到指定地点将垃圾卸下;将大件的垃圾,如木头、破沙发、橡胶、废铜烂铁等取出放在一处,由废品回收站收购;余下的垃圾陆续推入传送带进入垃圾细分装置系统,将垃圾内的有机物、废金属、废电池、废橡胶、废塑料以及泥沙等进行分离。其中,有机物被自动陆续地送进了制肥设备系统,在压力容器内进行高温高压水解反应,四个小时后通过喷爆干燥技术处理变成有机肥料。其他剩余垃圾进入分筛系统回收处理后,被送入焚烧炉,变成制砖原料。利用该技术新昌县每天产生的250多吨生活垃圾全部消化,可日产35吨有机肥和20吨制砖原料,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实现资源化利用。

该技术的特点是:一是快速化处理,生活垃圾从卸车上线至肥料下线包装入库,共计时间仅为10个小时,当天垃圾当天处理完毕。二是无害化处理,由于采用了高温高压水解法,垃圾中的细菌不复存在,且无需添加酸性催化剂,避免了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焚烧后的制砖原料,各种有害的重金属含量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三是减量化处理,生活垃圾经过处理减量95%,最后产生的无菌碎渣只有5%,且可作为无害制砖原料,实现了无剩余物。四是资源化处理,250多吨生活垃圾可产35吨肥料,使垃圾变废为宝。五是投资少、处理成本低。建成300吨垃圾处理能力的成套设备,只需4000万元投资,占地面积40亩左右,并且发明了不用任何燃料(如煤、油等)的焚烧炉,处理一吨垃圾的成本是90~100元,相对于同等规模的焚烧发电处理,填埋、堆肥处理,其投资、占地、处理成本都低得多。

问题240:什么是固体废物?

答: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物质称为固体废物,亦称固体废弃物。固体废物种类很多,成分复杂,数量巨大,是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固体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工业固体废渣,城市垃圾和农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是工业生产过程以及人类对环境污染控制过程中排出的废渣、粉尘、污泥。

主要包括冶金废渣、矿业废渣、燃料废渣、化工废渣、放射性废渣,以及玻璃废渣、陶瓷废渣、造纸废渣、建筑废材等。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如大量的废纸、废塑料、废家具、废玻璃制品、碎瓷器、厨房垃圾等。农业固体废物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村居民生活排出的废弃物品,如农作物秸秆、家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

固体废物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①资源性。固体废物品种繁多、成分复杂,尤其是工业废渣,不仅数量大,且具备某些天然原料、能源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易于收集、运输、加工和再利用。城市垃圾含有多种可再利用的物质,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可作“再生资源”或“二次资源”。②污染的“特殊性”。固体废物不仅占用土地和空间,还通过水、气和土壤对环境造成污染,并由此产生新的“污染源”,如不加以彻底治理,则会往复循环。③严重的危害性。固体废物堆积,占用大片土地,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

生活垃圾能孳生、繁殖和传播多种疾病、危害人畜健康,而危险废物的危害性更为严重。

问题241:固体废物对环境有哪些危害?

答:固体废物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会造成对水系和大气的严重污染和危害。大量采矿废石堆积的结果,毁坏了大片的农田和森林地带。工业有害渣长期堆存,经过雨雪淋溶,可溶成分随水从地表向下渗透,向土壤迁移转化,富集有害物质,使堆场附近土质酸化、碱化、硬化,甚至发生重金属污染。例如,一般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的土壤里,铅含量为正常土壤中含量的10~40倍,铜含量为5~200倍,锌含量为5~50倍。这些有毒物质一方面通过土壤进入水体,另一方面在土壤中发生积累而被作物吸收,毒害农作物。工业废渣与城市垃圾在雨水、雪水的作用下,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与破坏,如果将工业废渣或垃圾直接倒入河流、湖泊或沿海海域中会造成更大污染。工业废渣与垃圾在缩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的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废物散发出腥臭味,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例如: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发生自燃时,火势蔓延,难以救护,并放出大量的SO2气体,污染环境。此外,采取焚烧方法处理固体废物时排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也会污染大气。

问题242:固体废弃物要多长时间才能分解?

答:根据环境专家对各种类型固体废弃物分解时间的推算,塑料瓶约需450年,盛啤酒或汽水的易拉罐约需200~250年,普通马口铁罐头盒约需100年,棉织物约需1~5个月,纸屑约需半个月,玻璃实际上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分解。这表明,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可能会影响到好几代人。

问题243:什么是危险固体废物?

答:含有放射性、毒性、腐蚀性和致病性的固体废物统称为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主要来源于含放射性元素矿石提取放射性物质过程中产生的废矿渣,放射性物质精炼厂、核燃料元件加工厂、反应堆、核燃料后处理厂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应用单位排放的沾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物质的各种器物,放射性废液经浓缩、固化处理形成的废弃物。有毒废物包括各种有毒有机物,如苯系物、含重金属废物、废农药、废有毒试剂等。腐蚀性废物主要指强酸和强碱。致病性废物主要指医疗和医院废物。危险固体废物尽管其数量不大,但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污染事故。

问题244:固体废物如何再资源化?

答:固体废物再资源化就是采取管理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利用价值的物资。固体废物再资源化途径很多,主要有:(1)提取各种有价值金属。有色金属渣中往往含有其他金属,如金、银、钴、锑、硒等,有的金属含量可达到工业矿床的品位,甚至超过很多倍,有些矿渣回收稀有贵重金属的价值超过主金属的价值。粉煤灰和煤矸石中往往含有铁、铝、钼等金属,某些化工渣也含有多种金属。把某些有价金属提取出来是固体废物重要的利用途径。

(2)生产建筑材料。许多冶金渣冷却后具有足够的强度,经水淬或破碎后可直接作为水泥混凝土的优质原料,并可加工成膨珠、浮石等轻质原料,许多工业废渣含有大量硅、铝、钙等成分,具有水硬胶凝性,如粉煤灰、高炉渣、钢渣等可制造水泥和硅酸盐制品,利用矿渣还可生产矿渣棉、铸石、微晶玻璃等建筑材料。(3)代替农肥。许多工业废渣含有较高的硅、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有些废渣还含有磷,因此可以作为农业肥料使用。目前用于农业肥料的有钢渣、高炉渣、铁合金渣、粉煤灰等。(4)回收能源。许多固体废物含热值高,具有潜在的能量,可以充分利用。如可以利用固体废物产生蒸汽、沼气、回收油、发电,或直接作燃料。

问题245:废旧电池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答:干电池和充电电池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如1号废旧锌锰电池的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锌皮7.0克,锰粉25克,铜帽0.5克,其他32克。废旧电池的环境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这些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废旧电池危害的其他表现:目前世界上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混入生活垃圾的废旧电池在这三个过程中的污染作用体现在:填埋处理时废旧电池的重金属通过渗滤作用污染水体和土壤。焚烧处理时废旧电池在高温下,腐蚀设备,某些重金属在焚烧炉中挥发在飞灰中,造成大气污染;焚烧炉底重金属堆积,给产生的灰渣造成污染。堆肥处理时废旧电池的重金属含量较高,造成堆肥的质量下降。

第3节 农村环境整治

问题246:为什么说农村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答: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了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新农村描绘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村容整洁”主要是指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目前,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还处于原始状态,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恢复乡村的青山绿水,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就要积极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在整体上改善村容村貌。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证。然而,当今的中国农村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污染和破坏。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农村的环境却成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居住环境脏、乱、差,饮用水体水质恶化,“碧水蓝天,空气清新”已经成为人们对昔日农村的怀念。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已经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