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质量互变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属性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量是指衡量事物处在某种状态的数量或具体形式;质是指事物的性质或本质。量变是事物连续的、逐渐的、不显着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的变化,是一种飞跃,往往表现为突变。质量互变规律,即从量变到质变,是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事物,在其每次由一种性质变化到另一种性质的过程中,总是由微小的变化(即量变)慢慢积累开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物由一个性质变化到另一个性质(即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经过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无限地发展下去。因此说,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例如,冰、水、水蒸气之间由于温度变化而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看成量变到质变的例子。
在易经或易学中,如孟喜的十二消息卦以阴阳二气或寒温二气消长,来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转化。
全阴质的坤,从复卦增一阳到夬卦增五阳,最后“物极必反”突变为全阳质的乾,谓之质变;反之,全阳质的乾,从姤卦增一阴到剥卦增五阴为量变,然后突变为全阴质的坤。乾为天,坤为地,乾为刚,坤为柔,乾为暑,坤为寒,“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则岁成焉”,“阴阳相推而变在其中矣”,这就形象地说明了质量互变规律。
《易经》中有许多关于“中正”、“中行”、“中和”的论述,涉及“度量”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或“量”,就“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表现为突变,也说明质量互变规律。
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连着一个过程的,过程的更替要通过否定来实现。在事物发展的长链条中,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因此说,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但否定之否定后的状态并不是原有肯定的状态,而是一种更上层楼后的“扬弃”,用列宁的话说:仿佛是旧东西在高级基础上的回复,是“内容的前进、形式的复归”。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却是迂回曲折的。列宁称之为“螺旋式上升”,毛泽东称之为“波浪式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之所以说总趋势是前进的,是因为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肯定一部分的基础上再发展,是集中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成果后的更加完善。而之所以说发展是曲折的,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推动的。否定之否定的浅显例子,如种子到果实再到种子,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易经》(包括经、传)中,当然没有出现过“否定之否定”的字样,但其义理却有所显示。我以“日新”说之循环论比拟之。
《易·系辞》说:“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日新之谓盛德。”肯定了运动变化的普遍性、过程的连续性及运动变化的永恒性,还指出运动变化的原因是阴阳刚柔的互相推摩。关于运动的形式、趋势、道路、轨迹问题,《易经》指出主要表现为往来反复,往而必复,复而必往,都遵循着循环往复的轨道。泰卦九三爻辞云:“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意谓,平地无不化险陂,去者无不重回复,终是循环往复的。何谓“复”?《系辞》认为“穷则变,变则通”,“穷”指事物发展所达到的终极,当事物发展到终极时,就向相反的方向转变。由运动起点发展到终点,又由终点返还于起点,即谓“复”。往复循环之语,在《易传》中还有,如“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其实,每一卦象,代表一物象,都是有始有终、终而复始,都有一个周期。再从六十四卦序圆图看,从乾坤起至既济,到一圆周终点,终点又是新的起点,所以接着是未济。从乾、坤到既、未,再从既、未到乾、坤,象征天地万物,如此循环往复。
读了《易经》,看了太极图,认识到宇宙运动的法则,没有直线的,都要转弯成曲线。现代科学也证明,太空的轨道也是环形的。所以万物的成长发展,都是走曲线的。而且,无数个小圆圈构成一个大圆圈,无数个大圆圈又构成一个超大的圆圈。
我们来看《序卦传》所讲的大圆圈中的一个圆圈,“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这段话的意思是:人有礼节才能平安,所以履卦后面是泰卦。泰是通的意思。事物不会长久地通下去,所以就产生了有阻隔的否卦。同样,事物也不会永远地阻隔下去,所以又产生了一团和气的同人卦。“和气生财”当然“大有”了。从履卦到泰卦,这是对事物的肯定过程,从泰卦到否卦是第一次否定,再从否卦到同人卦是第二次否定,也就是否定之否定,回到了上下沟通、大家和睦通泰的状态。这是一个运动的圆圈,也即一个运动过程的周期。
对于《易经》的循环论,过去曾有一段误解,认为它与辩证法的螺旋式上升相冲突而加以否定。其实,循环论与螺旋式上升是相互包含、相互补充的关系。循环观随着易学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原地团团转的观念,而成为形式的复归、内容的前进。这一点,历代易学家亦有所提示,其中以明清之际的哲学家王夫之阐述得最为深刻。王夫之以“阳动不停,推陈致新”的观点进一步阐发《易传》“日新”说。《系辞传》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日月寒暑,循环往复,人们所见所想,总以为是老样子、团团转。王夫之认为“日日更新,今日之明,非用昨日之明;今岁之寒暑,非用昔岁之气”。他认为日月寒暑循环往复,不是止于原点、原貌、原质,而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日新日日新,送往迎来年年新,每年、每月、每日都有新气象、新变化。这就是形式的复归、内容的前进。
以上从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来印证、说明其与《易经》所揭示的规律的相通、相应的关系;此外,《易经》(包括经、传)中的一些概念、范畴与现代辩证法的观点也有相连、相合处。如易经的“时、中、位”说与辩证法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要义相合;易经的“乘承之应”、错综、交互卦说与辩证法的事物普遍联系、错综复杂、须全面看问题的诸观点相一致,等等。总之,易经有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易经是中国文化之源,易经或易学是中国的辩证法。
中国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相继出现“辩证法热”和“易经热”,此中有不少的经验教训。就教训而言,如“辩证法与变戏法”,辩证法与诡辩术相混;强调一分为二、矛盾的斗争性,而忽略甚至否定合二而一、矛盾的统一性;后来强调矛盾的统一性,而忽略甚至否定矛盾的斗争性。
在“易经热”中,占卜、算命成风,而真正的易学、易理研究却较少。一般来说,易通天文、地理、人事一切,易经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但它只是总的规律,不能完全代替如预测学、决策学、管理学等个别具体的科学。现在就有易经研究笼统化、宽泛化的现象。这一切说明,易经和辩证法的研究亟待加强,须正本清源,并和具体学科及社会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加深研讨,以求发展提高。
其实,中西的辩证法思维及其对规律的阐述,也各有所侧重、有同有异。迄今为止的真理还只是相对真理,不是绝对真理。对于辩证法真理的研究,我们正可中西结合、取长补短,继续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