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0)
49454100000064

第64章 水的女儿:王会悟(2)

武汉小组代表是董必武和陈谭秋。长沙小组代表是毛泽东和何叔衡。济南小组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此外还有广东小组代表陈公博、中国在日本东京留学生小组的代表周佛海。陈独秀因公务繁忙无法脱身,指派原武汉小组的包惠僧与会。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列席会议。代表们开会时,王会悟在门口负责警戒。7月28日上午王会悟受李达委托把马林和他的翻译杨明斋护送到会场,然后像往常一样在楼下照看门户、观察动静。突然,看到一个陌生的年轻人手里托着件尚未抖开的湿衣服急匆匆地从厢房里跑出来,直奔楼上。当时代表们正在楼上开会,会议的大门就对着晒台。王会悟连忙问正在为代表们准备午饭的大师傅这人是谁。大师傅回答说:“大概是少爷家的朋友到楼上晒衣服吧。”这一异常情况立即引起王会悟的警惕。她想应该上去报告一下,因为不管怎么说,毕竟来过人了。王会悟赶紧跑上楼,把坐在门口附近的翻译杨明斋喊了出来,向他简单叙述了刚才发生的意外情况。杨明斋马上回屋翻译给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有丰富地下工作经验的马林警惕性很高,当即宣布休会,匆匆收拾了自己桌上的文件便走了。当时讨论正在兴头上,有些代表觉得这是否有些大惊小怪了。张国焘则带着责备的口气冲着李达嚷嚷:“王会悟怎么搞的?把会给搞散了!”意见归意见,既然共产国际代表起身走了,会议不便继续进行,大家也就随之散去。后来,事实证明,王会悟是正确的,原来那个神秘男子正是受雇于法租界巡捕房的侦探,散会后不久,便来了两辆警车,好几个法国巡捕冲进李汉俊家。由于代表们疏散及时,巡捕没抓到什么把柄,只好悻悻地走了。事后,与会代表提起这件事一个个都还心有余悸,长嘘了一口气说:“好危险啊!再晚一点,我们大家都进了班房了。”大家竖起大拇指连连夸奖王会悟,“真了不起!你立了大功啊!”听到这,王会悟会心地笑了。马林也兴奋地赞扬说:“这个女子很有培养前途!”

由于王会悟忠于职守,警惕性高,才使党的“一大”会议得以免遭敌人的直接破坏。

党的“一大”停开了两天。在此期间少数代表秘密相聚,商量另择开会地点之事,王会悟也参加了。大家提了好几个方案,有的建议在上海找个旅馆,有的则主张到杭州西湖。代表们认真分析后认为,在上海,警察和宪兵专门侦察聚会地点,我们这么多人聚集到一块儿容易引起警特的注意;到杭州西湖,无疑入虎口,因为那里是达官显贵的游乐场所,护卫军警较多。王会悟冷静想了想,觉得自己的家乡嘉兴南湖是个比较理想的地方。于是她开口道:“我今天又要多嘴了,我来出个主意吧。离我们桐乡不远的嘉兴有个南湖,那个地方景色秀丽,但不像杭州西湖那样引人注目。我们不妨租一只画舫,扮作逛西湖途经嘉兴的游客。”董必武听后首先赞成:“王先生提的这个建议好!她是个非常靠得住的人,是个有知识有思想的女孩子,我们应该相信她。”“我也觉得这个地方比较合适。”

何叔衡接着说。两位年龄最大、阅历较深的代表率先赞成王会悟的建议,其他同志再未提出更好的方案,会议地点的转移就这样确定下来了。于是当即决定由王会悟先行,到嘉兴安排开会事宜。王会悟和董必武、陈谭秋、毛泽东等几个代表提前来嘉兴,在市内张家弄鸳湖旅馆开了两个房间,请旅馆的账房雇了一只中型游船,船费4元5角。8月2日,代表从北京乘早班火车到达嘉兴。王会悟马上带领大家去南湖,离开旅馆前,虑事周到的王会悟特向旅馆借了副麻将牌,并对账房先生说:“请给留两间好点的客房,如果这里好玩,我们晚上再回来住。”

到了南湖渡口,大家乘摆渡船上了湖心的烟雨楼。预雇的游船已停泊在离烟雨楼不远处的水面上,船主用船尾小船接大家上游船。这只游船,俗称“丝网船”,也叫“画舫”、“灯船”,长约16米,宽约3米,船头平宽,内设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以右边的一条夹道相贯通。中舱当中摆设一只八仙桌,周围设茶几、椅凳。

会议就在中舱举行,王悟会坐在船头望风。

当天天阴,间有小雨,湖面上有四五条游船。为了确保会议安全进行,王会悟作了周到细致的安排。她让船主把船撑到离烟雨楼东南方向二百米左右比较僻静的水域用篙插住,让代表们围坐在中舱客堂间的八仙桌前安心开会。她自己则装扮成歌女模样坐在船头望风放哨,一旦有别的游船靠近开会的画舫,她就哼起嘉兴小调,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为掩人耳目,她还特意将麻将牌放在代表们开会的桌上。让大家做出游览南湖的样子。就连作为午餐预定的酒菜,她也让船主用拖梢小船送至大船。下午3点钟以后,游船逐渐增多,湖上到处是放留声机唱京戏的声音,饮酒猜拳,呼卢喝雉,一派喧闹。代表们则在租雇的游船内,进行着异常严肃而又重要的会议。天色渐暗。大会进入最后一项议程: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就在选举着手进行之际,湖面上忽然传来“突、突、突”的响声,难道是警察局的汽艇?王会悟立刻敲打舱门提醒代表们,代表们迅速收起刚刚讨论通过的文件,把麻将牌搓得劈啪劈啪响,口里还喊着打麻将的术语。汽艇从画舫一侧一掠而过,并未前来找“麻烦”。事后才知道那是嘉兴城里一位绅士的汽艇,与警察局不沾边。一场虚惊过后,会议继续举行。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从上午11点开始,下午6点完成了全部议程,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代表们离开画舫已是暮霭沉沉、渔火点点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第一个党的《纲领》、《宣言》、《决议》,选举出了中央领导机构。这次会议在中国乃至世界共运史上堪称伟大的历史事件。从此,一个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揭开了中国历史辉煌的新篇章。

王会悟虽非中共“一大”代表,但她作为一名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和“一大”会务工作人员,以满腔的革命热情、高度的机智警惕和卓越的工作才能,保证了党的“一大”会议的顺利召开和胜利闭幕,后人誉称她是“党的‘一大’卫士”、“中共‘一大’幕后英雄”。

三、女界先驱——王会悟与妇女解放运动

中共建党初期,非常重视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1年12月1日,创办中共第一个妇女刊物《妇女声》半月刊,王会悟就是这家刊物的主要负责人。协助她办刊的还有后来成为瞿秋白结发妻子的王剑虹等人。

为了启迪妇女自我解放意识,王会悟倾尽全力办好这本小刊,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她除了负责组稿外,还经常亲自撰写稿件,几乎每期都有她的文章,最多的一期达到4篇。王会悟在《妇女声》上连续发表了《本年世界妇女运动概况》、《介绍北京女学界联合会》、《中国妇女运动新动向》以及《湖南女工之觉悟》等文章。当时,党中央的一些负责同志对办好这一刊物十分关心。陈独秀、李达以及沈泽民、邵力子都为该刊写过稿。党中央宣传主任李达更是经常过问《妇女声》的编辑发行情况,一有空就帮助改稿子,校清样。

作为党领导下的第一家妇女刊物虽然只办出十期,但是它对传播世界妇女运动的最新消息,介绍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进经验,引导、团结广大受奴役受压迫的中国妇女反抗吃人礼教,砸碎封建枷锁,促进妇女解放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

1921年10月,陈独秀和李达商议,想在上海创办一个半工半读的女校,以培养妇女运动人才,开展妇女工作,同时也可安置各地来沪的党员家属。当时,党组织尚处于地下,直接出面办校诸多不便。根据党的委托,王会悟找到黄兴夫人徐宗汉,对她说:“陈独秀、李达他们为了提高妇女的觉悟,想办个女校,打算用女界联合会的名义。”徐宗汉是位受过教育、思想进步、性格爽朗的女界领袖,听后连连说好,并慷慨地捐献了部分桌椅。学校租用的校址在南成都路辅德里632号(今成北路7弄42号)。该校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多由李达筹划,编班、聘请教员等大量教务及行政管理工作则主要由王会悟协助办理。经过一番准备,1922年2月10日,上海平民女子学校正式成立了。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在为《妇女声》平民女校特刊号所写的《平民教育》一文中祝贺说:“惟希望新成立的平民女学校作一个风雨晦冥中的晨鸡。”李达、沈泽民、邵力子也分别撰写了《平民女校是新社会的第一步》、《这不是慈善事业呢》、《平民女校的前途》等文章,庆祝党领导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女校的诞生。全校招收二三十名学生,按不同的文化程度编成高级、初级两个班。高级班专收曾受过中等教育,渴望追求革命并准备投考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者;初级班专收长年失学或经济困难无法入学者、外地来沪的党务工作者家属,以及反对包办婚姻愤而离家之女子,多经党内同志宣传介绍而入校。

为解决学校经费及学生学费问题,这所学校还设了一个工作科。此部下设成衣组与编织组。成衣组代客裁做一般衣裤;编织组织出的袜子,编出的桌布围巾等均由专人拿到市面上销售。王会悟担任了工作部主任一职,她和高君曼既是高级班的学生,又是初级班的国文教员。平民女校的教学内容很丰富。王会悟在《入平民女校上课一星期之感想》(载《妇女声》第六期)一文中较全面地介绍了当时教员上课的情况:“各教师所选的课本,都是适应新的思潮,又合于平民。国文教员邵力子先生,他所选的国文是从现今报纸上、杂志上,小说上所载的名著、译文及评论的一类文字,和那些贵族女学所授的什么节妇传,什么太史公牛马走的文章,真是有天上人间之别了。作文教员陈望道先生,他的教法与一般国粹先生完全不同,他第一教我们作文法,他说,先前的作文是重文字,现在的作文是重意义的。他的讲解亦非常透彻。国语文法教员张守白先生,讲义是自己编的,非常详细明了。英文教员沈泽民、沈雁冰、安立斯三先生。泽民先生教我们读本,雁冰先生教我们文法,数学教员是李达先生,教授法也极好。经济学教员是李希贤先生,教育学教员是范寿康先生,理化教员是周昌寿先生,这三位先生都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的。社会学教员是陈独秀先生,讲得非常明了。此外还有两小时的讲演,是本校教员轮流讲的,讲的都是关系我们平民女子学校切身的问题,这一课别的女校是没有的,也可以说是平民女校的特点了。”

除了陈独秀、李达亲自任教外,还有一些党的负责同志,或是从苏联回国的同志,在上海停留期间,也到平民女校讲演。如刘少奇、张太雷、恽代英、施存统等经常到校向同学们作政治和时事讲演。有的讲军阀割据与世界帝国主义的关系;有的讲中国必须革私有制的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有的讲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工人为何要团结等。同学们特别喜欢听从苏联回国的同志介绍苏联的见闻。这些讲演都起到了阐发革命道理、启发学生阶级觉悟的作用。

平民女校还成了当时党的一个联络点。因学校公开,外地有人来找党中央,便先到平民女校去,如刘少奇从苏联回国就是到平民女校联络的。党内有些会议也在学校召开。

1922年冬,李达到湖南自修大学主持教务,王会悟随之同行,平民女校就作为党的一项工作交由蔡和森与向警予办理。平民女校虽然仅存一年,但却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妇女干部。如钱希钧(毛泽民之妻)、黄玉衔、丁玲、王剑虹等等。

王会悟年轻时就走上了革命道路,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妇女解放作出过重大贡献,且时与名人交往,但她心怀坦荡,安于平淡,一生未任要职。王会悟的重大贡献和高尚品德永远令人景仰。

【作者简介】余聪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浙江 杭州 3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