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生命之源:水
49520400000011

第11章 在水一方——水与社会(1)

第一节人类文化的瑰宝——水与文化

我们明白,水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产生,在文化进程中演绎出丰姿多彩的面貌,而且随着历史的演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还使之成为中国文化所阐释的一个重要“对象主体”,并因之使这一文化体系生发出一种特异的艺术光彩。

水是人类文明之源,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源泉。水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母体,是人们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文化成果。中华民族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具有独特内涵的水文化。它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

中国的文化中大多数是与水有联系的。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谓至关重要。如临水而建、逐水而居的城市,多是物产丰富之邦;如评判国家的综合国力,仅仅需要了解此国对水的控制能力或是治理能力即可。当然,还有众人都知道的是,不论是过去,还是现代,因水而爆发的战争也不再少数。

在中国,水的这些作用也是明显的。水路作为一种社会的交通,它的兴盛和衰微又直接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而在中国士大夫的传统生活方式中,水的出现和水的作用,几乎是要伴随文人生命的始终的。水在中国的文人这里得到了一种文化的意蕴,水的这种文化味是和中国文人对水竭力推崇分不开的。

水可以有许多的意象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人们情感类的生活。在文人那里高兴有水,失意也有水。水与漂泊有关,水与失意有关,水与忧怨有关。水既可以是一种生命的象征,也是一种力量和激情的象征。

文人们运用水的寓意来写文章,几乎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情结。

孔子的水里有“乘桴浮于海”的悲壮且宏伟的愿望;屈子则选择了临水而死的方式,旨在申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信念。以水为媒的爱情诗篇,把人的情和爱用水的灵动、水的柔韧、水的飘逸表达出来,跃然纸上。我国最早的《诗经》中,就曾有以水为媒的爱情描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作为古代文学最早的表现形式之一,从它产生的那天起,便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水与诗相伴生相契合,美轮美奂。

在原始诗歌《诗经》、《楚辞》中,人们就已经看出古人已从生活体验中意识到自然山水的怡情作用,水已被当作抒情的媒介,用作比兴、象征等。

秦汉时期,最为有名的《屯田歌》道出了当时农田水利建设后的种种丰裕。

隋唐五代时期,诗歌《早渡淮》上说“平淮既森森,晓雾复霏霏。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这说明了国家繁荣安定,国民经济昌盛。其间大运河的开凿和淮北盐场的建滩对市井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唐代诗人高适的《涟水题樊氏水亭》一诗,反映了当时境内水利便利,农业经济发达,群众生活富足的情景。

还有清人厉鄂的《淮城使风暮抵扬州》诗中写道:“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三百里程消一日,芦花吹雪到邗沟。”

表现了在淮扬运河上顺风顺水抵扬州的情境。

第二节城市中的水灵魂——水与城市

上节提到了水与文化,这一节我们来讲讲城市与水文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中地,更是创造文明的人类得以栖身的居所。城市建设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系,涵盖地理、气候、产业、人口发展战略等各个方面的经济、文化因素。不论城市如何发展,总得以水为先。

首先,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依托,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因素。

不少城市自然因水而诞生,而那些非自然诞生的城市在选址上则很大程度考虑了水的作用。水在城市诞生的过程中,直接影响其风格和布局。其次,人类逐水而居,为城市积淀了大量的有关水的文化,它们最后便成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再次,是城市的水文现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环境现状。水文化在城市形成运作的过程中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很显然,在我们的城市中,一种崭新的水文化和水利用方式正逐渐凸显出来。在设计新的城市景观和水文化过程中,传统的只是由工程师、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或景观设计师参与的观念正逐渐被一种新型的理念所替代,即一种全新的、多学科联系的方法论和视野。

城市的水文化是由自然水景或人造水景构成的,但水景本身并不具备文化特征。所谓水文化,只是人们在设置水景时借助文化思想的内涵或赋予某种文化范畴的概念而言。在自然景物的微缩移植中,生存需求便是水文化。在水景处理时,因势利导,走向因地而异,这是道家“道法自然”的文化。水景仿造天然遗产,并赋以动听而富有诗意的名字,这是文化本身的积淀。若能别具匠心,创造出某种风格、某种地域和文化特征的结构,则是艺术文化。

享誉世界的城市学家伊利尔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里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他的这段名言深刻地揭示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城市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文化的外在体现,是凝固的文化形态,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城市与之相呼应。

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发挥想象能力创造的与水相关的各种设施、景观五花八门,随处可见,如人工河流、人工湖泊、假山瀑布、人工喷泉、人工温泉、亲水平台等等。这些设施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建设越来越多,这也是人们追求人居环境更美、质量更高要求的反映。这种人工设施集实用与艺术功能于一体,为城市环境的美化、园林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撇开实用功能为主题的消防、喷灌用水不谈,人们把构成城市美化的环境建设中关于水的设施统称为城市水景。

人们传统的共识是无水不成景。自然界形成的天然水景如黄果树瀑布、洞庭湖、鄱阳湖等是上天的恩赐,永远深受人类的喜爱和向往。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对生命之水也尤为钟爱,但限于城市的条件,只能以人工的方式移植或干脆创造水的不同形态来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乐水倾向。自然水景不外乎是水的特殊存在形态,如江、河、湖、泉等。因此,按照水景不同存在的状态和制作方法来划分,现代城市水景就可分为人工河、人工瀑布、水幕电影、喷泉、温泉、人工湿地等多种类别,这些融入人类智慧的高科技水处理的水景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现代都市之中,为都市环境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水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亲和剂。“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书写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水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和社会意义,把握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是了解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性、创造性和适应性的必由之路。”水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在发展进程中,不断调整同水这种自然物的关系所形成的一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