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探究式科普丛书)水草茂密的泥泞:沼泽
49525000000001

第1章 神奇秘境——沼泽(1)

第一节科学探宝——认识沼泽

1.在水一方——沼泽概况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沼泽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含糊而陌生的,它常常和险恶的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人们还会发现:沼泽中环境恶劣,险象环生;穷凶极恶的鳄鱼有时也会栖息和出没其中。在不知不觉的思维错觉里,沼泽被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诡异面纱。

其实,沼泽并非“洪水猛兽”。

相反,它是地球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地球之肾”——湿地的范畴之一。沼泽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体系,它和人类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在地球上,可以说有水的地方就会有沼泽的“生存家园”,它是伴水而生的。沼泽是纤维植物、药用植物、蜜源植物的天然宝库;是珍贵鸟类、鱼类栖息、繁殖和育肥的良好场所。沼泽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

到目前为止,据科学考测,地球上除南极洲尚未发现沼泽外,世界各地均有沼泽分布。

全球沼泽面积大约有11220万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0.8%。地球上最大的泥炭沼泽区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低洼地区,它南北宽800千米,东西长1800千米,这个沼泽区堆积了占地球全部泥炭资源的40%。在全世界范围内,除了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外,欧洲和北美洲北部也有沼泽分布。我国的沼泽主要有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沼泽和北部的大、小兴安岭沼泽、四川西北部的若尔盖高原沼泽等。

2.走近自然——沼泽的含义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沼泽是天然形成的稀有宝藏,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已接近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然而,积水过多会致使沼泽地土壤缺氧,有机物分解缓慢,只能呈现半分解的状态,并且伴有泥炭形成和积累。另外,由于泥炭吸水性很强导致土壤更加缺氧,物质分解过程更加缓慢,养分也更为缺少。因此,许多沼泽植物的地下部分都不发达,它们的根系常常露出地表。沼生植物一般都生长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有不定根和特殊的繁殖能力,以便适应缺氧环境。沼泽植被主要由莎草科、禾本科及藓类和少数木本植物组成。在沼泽物质中,水大约占85%~95%,干物质(主要指泥炭)大约占5%~10%。

沼泽是纤维植物、药用植物、蜜源植物的天然宝库;是珍贵鸟类、鱼类栖息、繁殖和育肥的良好场所。沼泽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

第二节与生俱来——沼泽的形成与更替

1.水到渠成——沼泽的形成

沼泽的形成和充足的水源是分不开的。科学研究表明,水是沼泽形成和发育的主导因素,而低平的地貌和黏重的土质有利于土壤过湿环境的形成。

这样的自然条件和因素,就为沼泽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场所。

沼泽形成有多种因素,由于沼泽是在许多自然地理条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综合而言,它形成的主要条件是受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

变化莫测——气候条件

在沼泽地带,降水一般比较丰富,土壤表层也通常十分湿润。

过多的水量和过湿的土壤是沼泽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土壤水分状况主要决定于气候。

在降水丰富的过度湿润地带,过多的地表水分,过大的空气湿度导致蒸发量很弱,因此,除河网发达的地区以外,沼泽几乎占据整个地面。在低洼地貌中、在山坡、在分水岭中都有沼泽发育。沼泽成为这类地区自然景观的主要特征。

在湿润程度不足和不稳定地带,沼泽分布面积减少,仅仅在闭流洼地、湖滨、河岸漫滩以及地下水位接近地表的地方有沼泽。在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水分不足的地带,很少出现沼泽,只在河流泛滥地带或地下水出露地带才有沼泽发育。

沼泽的形成不仅取决于水文条件,而且与热量状况也密切相关。

只有每年沼泽植物死亡后增加的新的有机物质,大于每年腐烂的物质数量,泥炭才能形成和累积。大气和土壤温度,既影响生长期内植物生长速度,又制约着死亡植物残体的分解强度。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期内气温低,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植物体增长缓慢,分解掉的数量也很少;在热带及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期内气温和年平均气温高,植物体增长加快,有机质分解强度也增大,并超过增长的数量。但是在某些高温、高湿条件下,也有一定的泥炭的积累。

在北半球,随着气候有规律的纬度变化,沼泽和泥炭平均累积强度也向纬度地带性分布。在北极苔原地带,沼泽覆盖率达到50%,泥炭厚度仅20厘米~30厘米;在纬度向南的方向,泥炭厚度增大,针叶林地带沼泽分布最广,沼泽覆盖率高达60%~70%,泥炭累积厚度为3米~4米。针叶林地带的中部和南部,泥炭层达到最大厚度,约8米~9米,但沼泽覆盖率较小,只有25%~35%;再向南的纬度地域,泥炭层变薄,除热带雨林地区以外,很少遇到泥炭沼泽。

光怪陆离——地质地貌条件

除了气候条件外,地质地貌条件对沼泽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山谷地和盆地等容易积水的地形更易形成沼泽。新构造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直接而明显。

一个地区长期下沉,造成四周高、中间低洼的地貌结构,并堆积有深厚的疏松物质,地表坦荡低平,侵蚀能力弱,河流蜿蜒曲折,排水能力低,因此有利于水分的汇集和停滞。可见,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为沼泽的形成提供了充分发育的环境氛围。

我国的三江平原是新构造运动中长期下沉的地区,三面环山,中间地势低洼平坦。它的周围山区降水量多,并向平原汇集;而平原区地势极为低平,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所以区内发育形成一些中小河流,大多没有明显的河槽,属于典型的沼泽性河流,泄水能力很低。在长期下沉的过程中,三江平原的地表堆积了大量的黏土,透水能力弱,使得汇集来的大量地表水不能下渗,因此便积存起来形成沼泽。

我国着名的若尔盖沼泽区,从第四纪冰川期以后,开始长期下沉,形成海拔3400米以上的完整山原,四周被高山环绕。山原内部相对低平,受到高山冰雪融水以及降水补给,并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在这里。在这个基础上又堆积了相当深厚的河湖堆积物,阻碍水分下渗,导致地表水分过剩,为沼泽的形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推波助澜——水文条件

科学研究发现,水文条件是沼泽形成和发育的主导因素。

水文特征在沼泽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沼泽补给的直接水源,而补给量的大小与径流条件有直接的关系。

我国沼泽多发育在河流比较弯曲、岔流多、河岸漫滩宽广、河床浅平的河段,如三江平原的别拉洪河、挠力河中下游、浓江、穆棱河等均具有这种水文特征。由于河道狭窄平浅,一些河流根本没有明显河道,泄水能力低,排水不畅通,大量的水分流向沼泽。当汛期来临时,这些河流还会遭受大河洪水的顶托,抬高这些河流的水位,使两岸低平的河岸漫滩排水困难,加快了沼泽的形成与发展。

在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水流较急,河网密度大,排水条件好,沼泽没有发育;河流下游水流缓慢,河网密度小,来水量增多,排水条件差,沼泽覆盖率大。如若尔盖高原沼泽区黑河上游地区,沼泽覆盖率为18%,下游明显增加为32%。但在某些河流上游,谷地宽浅,有大量地下水露出,或者因冻层存在,沼泽也发育得非常好。

如黄河源头的星宿海、长白山区松花江上游的玄武岩台地、小兴安岭汤旺河上游、三江平原别拉洪河上游的沼泽,均比中、下游发育得要好。一些河流的尽头水源充足,沼泽发育得也很好。如新疆博斯腾湖西南小湖群区,芦苇泥炭沼泽十分广阔。

环境危机——人为因素的影响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而人又是万物的主宰者。随着现代文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活动对沼泽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三峡工程完工以后,当坝下长江水位抬高时,顶托洞庭湖的排泄,使东、西洞庭湖地段地表、地下水位相应抬高,使这些地区的土壤逐渐潜育化和沼泽化。可见,人类活动能促进沼泽的形成。

当然,人类活动也能控制沼泽的发展,采取人工排水,可加速沼泽变干。

总之,人为因素对沼泽的影响,比自然演化要快得多。

2.沧海桑田——沼泽的演替

沼泽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在这个发展期间,各种自然因素的轮回交替,促使沼泽有不同的类型存在于各个不同的环境地域之中。

沼泽演替是指沼泽由富养沼泽演替为中养沼泽、贫养沼泽。其演替特点:水分补给由地下水转为大气降水;泥炭和水的化学特性由中性到微酸性到强酸性;沼泽植物由富养植物变为贫养植物;沼泽微地貌由草类变为藓类、泥炭藓。

沼泽演替包括水体沼泽化、草甸沼泽化和森林沼泽化三种类型。

(一)水体沼泽化

在有些地方,沼泽和河流紧密相连,有些湖泊和小河流会渐渐地变成沼泽。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没有大风大浪的浅水湖泊和流速缓慢的小河中。

水体沼泽化以丛生植物开始,形成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植物呈丝带状从湖岸向湖心生长。这种沼泽化过程一般发生在水浅的湖或河道中。初期,湖底的藻类和浮游生物的残体、泥沙沉积在湖底形成腐泥,随着时间的推移,腐泥不断加厚使湖泊逐渐变浅,带状分布的高等植物也依次向湖心推进;大量的植物残体积聚在湖底,在水下缺氧条件下,形成了泥炭;泥炭一层层增厚,湖水变得越来越浅,最后整个湖盆都变成了沼泽。另一种方式是植物呈浮毯状从湖岸向湖水面蔓延。这种情况常发生在风平浪静的陡岸湖泊或流速缓慢的河流。在这种陡岸湖泊的湖岸或湖底生长着浮水植物,如睡菜、漂筏苔草、毛果苔草等,它们的根状茎浮在水面上,呈网状交织,向湖面逐渐蔓延增厚,形成“浮毯”;有时“浮毯”被风吹散变成一座座“浮岛”,“浮岛”相接时使湖面缩小,残留剩下的水面,称为“湖窗”;“浮毯”底部的植物残体脱落于湖底形成泥炭,泥炭与“浮毯”之间,常有静水层;最后,静水层消失不见,泥炭填满了整个湖盆,沼泽化也就完成。

(二)森林沼泽化

除了河流和湖泊以外,有些森林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被神奇的大自然变成泥泞的沼泽。

在林区的河谷、缓坡山麓或平缓的分水岭,常有地下水以泉或慢流方式渗出,导致地表过湿。地面上生长苔草等喜湿植物,其枯枝落叶和草丘拦截并保持大量地面径流,水分下渗,致使钾、氮、钙、镁等元素被淋溶,而铅、铁、锰物质在土层下聚集,形成不透水层,导致土壤过湿;森林附近的湖泊沼泽化或草甸沼泽化过程扩大了地表积水面积,或升高了林地的地下水位,使土壤过湿;在地形平坦的采伐过的林地或火烧过的林地,由于森林被毁而蒸发减少,破坏了土壤和水分平衡,造成地面积水。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引起森林沼泽化。

(三)草甸沼泽化

在水分充足的草甸地带,如果符合条件,也会有沼泽出现,即草甸沼泽化。

关于草甸沼泽化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它是植被天然演替(由禾本科的根状茎植物经过疏丛型植物到密丛型苔草)的必然结果,另一种认为是土壤缺氧造成的。由于地表过湿,大量的植物残体不能够充分分解。植物残体和腐殖质阻塞了土壤孔隙,缺氧的土壤导致泥炭的形成。最后,禾本科植物逐渐被密丛型苔草所代替,便出现了沼泽。

3.形态万千——沼泽的类型

沼泽也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沼泽生长着不同的植被,生活着不同的动物,那么,沼泽类型如何划分呢?

在高纬度地区,典型的沼泽常呈现出一定的发育过程:随着泥炭的逐渐积累,基质中的矿质营养逐渐减少,而地表形态却由低洼而趋向隆起,地表附着物也相应发生改变。沼泽发育过程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因此沼泽可划分为富养沼泽(低位沼泽)、中养沼泽(中位沼泽)和贫养沼泽(高位沼泽)。其中,低位沼泽、中位沼泽、高位沼泽是根据沼泽土壤中水的来源而划分的。

(一)富养沼泽

富养沼泽就是矿物质营养含量较为丰富的沼泽,它是沼泽发育的最初阶段。沼泽表面低洼,成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汇集的场所。

水源补给主要是地下水,随着水流带来大量矿物质,营养较为丰富,灰分含量较高。水和泥炭的PH值呈酸性至中性,有的受土壤底部基岩的影响呈碱性。如中国川西北若尔盖沼泽的泥炭呈碱性反应,就是因为它的基岩多为灰质页岩和灰岩夹层,PH值多在8左右。富养沼泽中的主要植物是苔草、芦苇、嵩草、木贼、桤木、柳、桦、落叶松、落羽松、水松等等。

(二)贫养沼泽

贫养沼泽的营养较少,能生长的植被也少。

它是沼泽发育的最后阶段。随着沼泽的发展,泥炭藓增长,泥炭层增厚,沼泽中部渐渐隆起,高于周围地区,故称为高位沼泽或隆起沼泽。

水源补给是靠大气降水,水和泥炭呈强酸性。此类沼泽灰分含量低,营养贫乏,故而得名。

沼泽主要植物是苔藓植物和小灌木杜香、越橘以及草本植物棉花莎草,尤其以泥炭藓为优势,形成高大藓丘,所以贫养沼泽又称泥炭藓沼泽。

(三)中养沼泽

中养沼泽就是营养平均的沼泽,兼有富养、贫养两种沼泽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