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其进一步恶化,我们应采取适当措施,开发与治理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排蓄结合的水利体系,保护沼泽。
三江平原沼泽发育于低平原上,在我国沼泽中独具特点,并有多方面作用。在水文作用方面,河漫滩的沼泽能削减洪峰,分化洪水。
沼泽率较高的别拉洪河流域,对洪峰的调节作用与森林平分秋色。
在调节气候方面,沼泽能使其广大的毗邻地区空气的相对湿度增高。
沼泽还能影响大气圈的气体组成,每年地球上的沼泽植被向大气圈释放大量的氧气。沼泽还能净化环境、增加地表的稳固、防止侵蚀作用的发展。由此看来,沼泽在生态平衡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4.冻土变汪洋——大小兴安岭沼泽
美丽的大小兴安岭不只分布有茂密的森林,还有广阔的沼泽,生活着优美的仙鹤和天鹅。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和西北部,这里纬度高,气温低,湿度大,沼泽分布广而集中,为中国主要沼泽区之一。大兴安岭北段沼泽率为9%,小兴安岭为6%。其沼泽类型复杂,除苔草沼泽、泥炭藓沼泽外,还有苔草——小叶樟沼泽、苔草——灌丛沼泽和杜香——泥炭藓沼泽。
(一)大、小兴安岭概况
大兴安岭北起黑龙江、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河谷,呈南北延伸,北高南低,平均海拔为1000米左右。山峦起伏连绵,山脊浑圆,北坡山体低矮而宽阔,顶部平缓。小兴安岭沿黑龙江西岸向东南延伸至松花江河谷,平均海拔高度700米,北部山幅宽阔,为低山丘陵地貌。
本区属寒温带和温带气候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湿热,年平均气温零下6℃~4℃;降水量400毫米~600毫米,有80%的降水量集中在6、7、8月;年平均相对湿度北部为70%,南部减少至50%;区内大多存在有冻土和季节冻土,大兴安岭北部的扎赉诺尔、扎兰屯、德都、铁力一线以北,有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
冷湿的气候和大量冻土的存在,是本区沼泽形成和发育的主导因素;平坦的分水岭和河流上游宽阔平坦的河谷、河漫滩、阶地,是沼泽形成的良好的空间场所。
(二)大小兴安岭沼泽的特点
由于大小兴安岭独特的气候、地貌、水文条件,其沼泽呈现出与其他地区沼泽不同的独特特征。
(1)泥炭沼泽发育。本区主要为泥炭沼泽,占全区沼泽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多年冻土带。特别在平坦的分水岭及河流上游宽谷中,泥炭沼泽十分发育,泥炭层一般厚0.5米~1.0米,最厚甚至可达2米。沼泽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非常高,一般为60%~80%;腐殖酸多为30%~40%;含氮量更是丰富,为1.5%~2.0%;分解较弱,PH值为4.5~6.0。
(2)沼泽类型复杂。本区除了由富营养沼泽植物组成的苔草沼泽、苔草-小叶樟沼泽和苔草-灌丛沼泽外,还有中、贫营养沼泽植物组成的落叶松-杜香-泥炭藓沼泽。另外,就发育源地来说,不仅有同一源地的简单沼泽体,而且有几个源地的简单沼泽体联合而成的复合沼泽体。例如,小兴安岭汤旺河上游河谷沼泽,就是由3个源地发育成的复合沼泽。
(3)大兴安岭沼泽北坡多于南坡,西坡多于东坡;小兴安岭沼泽北坡比南坡发育得更好。大兴安岭南、北坡和东、西坡及小兴安岭南坡,气候差异较大,北、西坡气温低,湿度大,地势缓和,沼泽发育非常有利。
如小兴安岭北坡的沾河和库尔滨河流域,为海拔400米~500米的玄武岩台地,其上发育宽谷、坳沟和河滩,湖泡和洼地较多,因而沼泽面积较大。据调查,小兴安岭北坡沼泽率高达15%。
(4)以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为主,冻土沼泽化是高寒地区沼泽发育的特有形式。由于森林采伐或森林火灾,使土壤水分循环失衡,出现了多余的水分,植物随着发生变化,开始草甸化过程,形成浓密的草根层后,沼生植物及藓类植物开始生长,进入沼泽化阶段。
另外,在森林植被的演化过程中,如果落叶松生长十分繁茂,林下枯枝落叶层就增厚,可保持大量水分,藓类植物大量繁衍,使落叶松生长受阻,出现大量的“老头松”或“站杆”,也能引起森林沼泽的发生。
草甸沼泽化在本区也比较普遍。由于冻层的存在或冰水沉积黏性土层的阻隔作用,水分下渗困难。有的地方因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经常为水饱和状态,被密丛型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取代逐渐疏丛型的禾本科植物,使草甸演化为沼泽。
冻土沼泽化是高寒地区沼泽发育的特有形式。在大兴安岭最北部,多年冻土基本连成片,向南为岛状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地带。
由于冻土层存在,形成天然的隔水底板,阻止地表水和土壤水的向下渗透,造成土壤常年过湿。在季节冻土区,冻层融化常使局部地表向下陷落,造成地表凹凸不平,容易形成积水。另外,冻土的存在又能降低土壤温度,使微生物活动受到限制,故而植物残体不易分解,累积泥炭而成。在冻土地带,泥炭藓常直接在含沙或黏土的冻层上发育。本区水体沼泽化面积较小。在水体沼泽化过程中,周围地下水位较高,常引起附近森林沼泽化。
(三)大小兴安岭主要沼泽类型
大小兴安岭多样的地质地貌和降水条件使它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沼泽,既有富营养型的草本沼泽,也有中、贫营养型的木本-草本-藓类沼泽,还有少量的藓类沼泽。
(1)兴安落叶松-杜香-泥炭藓沼泽分布于宽谷和缓坡地带,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坡面径流补给。PH值在5.0~5.5。沼泽表面藓类植物繁茂,以泥炭藓为主,还有大金发藓,形成近圆形的藓丘,丘高一般为20厘米~60厘米,有些地方甚至藓丘连片,有杜香、笃斯越橘、杜鹃等灌丛在丘上生长。落叶松生长不佳,稀疏矮细。这里有泥炭积累,泥炭有机质含量非常高,达75%~85%之多,多发育为泥炭沼泽土、泥炭土和藓丘泥炭土。
(2)泥炭藓沼泽仅分布在大兴安岭最北部的古莲、满归等林业局境内的宽谷、牛轭湖及山缓坡上和小兴安岭汤洪岭林场,分布零星,面积较小。它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沼泽中泥炭藓等藓类植物占绝对优势,并形成藓丘,丘高40厘米~100厘米,藓类覆盖度100%,一般没有乔木生长,偶见枯死的落叶松“站杆”,其他植物很少。泥炭藓残体厚达50厘米以上,其下为多年冻土。泥炭有机质含量高达80%~90%,PH值为3.7~4.0,形成泥炭土和藓丘泥炭土。
(3)丛桦——苔草沼泽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的缓坡和北部的一些河流漫滩上,依靠地下水和河水补给,地表积水10厘米~20厘米,PH值为5.5~6.0。沼泽中以丛桦和各类苔草为主要植物,伴生有沼柳、柳叶绣线菊、泥炭藓等。大部分有泥炭积累,但泥炭层薄,不足50厘米,泥炭有机质含量为60%~70%,发育为泥炭沼泽土。
(4)苔草沼泽为本区主要的沼泽类型,多分布在大兴安岭南段和小兴安岭南坡河流中下游一带的河谷、阶地和河漫滩上。地表季节性积水,夏季积水深为20厘米~50厘米,水停滞或微弱流动,水层表面有红色水锈膜。沼泽中臌囊苔草、灰脉苔草、乌拉苔草形成点点草丘,使地表高低凹凸不平,丘间生长睡菜、沼萎陵菜、毛果苔草等。泥炭层较薄为20厘米~50厘米,有的地方无泥炭累积,但草根层较厚。发育为泥炭沼泽土和草甸沼泽土。
(5)苔草——小叶樟沼泽分布比较广泛,在大兴安岭的根河——加格达奇一线以南的河漫滩、小兴安岭伊春以南的河谷滩地均有分布。
以河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为季节性积水,夏季地表积水多在10厘米~20厘米。沼泽植物以各种苔草和小叶樟为主,伴生越橘柳、沼柳、丛桦、睡菜等。这里没有泥炭积累,发育为草甸沼泽土和泥炭沼泽土。
(四)仙鹤的故乡——着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仙鹤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但你知道仙鹤的故乡在哪儿吗?
着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种类和数量分布最多、也是世界鹤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最出名的鹤类有6种:丹顶鹤、灰鹤、白头鹤、白枕鹤、白鹤、蓑羽鹤。丹顶鹤、白枕鹤为繁殖鸟,其余4种为候鸟,仅在此地短暂停留,便飞往我国南方,是科研和经济价值大、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其他繁殖鸟有凤头辟鸟、虎鸟、赤颈糎辟鸟、普通燕鸥、白翅浮鸥,在此营巢、繁殖、觅食。在此居住的还有苍鹭、草鹭、大白鹭、大天鹅、大麻开鸟、白琵鹭、紫背苇开鸟、鸬鹚、黑头白环、鸿雁、灰雁,鸭类有翘鼻麻鸭、罗纹鸭、斑嘴鸭、赤麻鸭、白眉鸭、青头潜鸭及白头鹞、鹊鹞、隼、普通秧鸡、小田鸡、花田鸡、白骨顶、黑翅长脚鹬、反嘴鹬、普通燕、风头麦鸡、白腰勺鹬、泽鹬、白腰草鹬、林鹬、扇尾沙雉、须浮鸥、白翅浮鸥和普通燕鸥。还有一些越冬鸟包括豆雁、白额雁。还有许多鸭类,包括花脸鸭、鹊及许多陆行鸟。鹬和鸥类大多是沼泽边缘常见鸟。
沼泽地的兽类主要是水獭、麝鼠。鱼类有10科46种,以鲤科鱼为主,其中鲫鱼产量最高。
5.长征路上的草地——若尔盖沼泽
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1935年进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最艰难的莫过于“爬雪山,过草地”。那么,你知道“草地”指的是哪里吗?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一望无际、人畜难行的“草地”,其实是一片沼泽地,它的名字叫做若尔盖高原沼泽,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包括黄河上游的黑河和白河流域。若尔盖沼泽现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和红原两县,沼泽面积达3000平方千米。北部和东南部山地系秦岭西部迭山余脉和岷山北部尾端,境内雪山高耸,谷深地陡。主要河流有嘎曲、墨曲和热曲,从南往北注入黄河。位于唐克乡的九曲黄河第一湾,犹如仙女的飘带,在广阔的草原上蜿蜒迂回。当夜幕降临时,九曲黄河就像从天而降的银河,在夕阳下闪烁着夺目的金光。此时登上唐克寺庙旁的山顶举目远眺,我们可以看见“云在水中起,船在天上行”的壮美景色。
若尔盖拥有四川西北最大的湿地,这里的原野绿草如茵,野花盛开,活蹦乱跳的牛羊,它如镶嵌在草原上的颗颗珍珠。这里还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的主要繁殖栖息地,夏季,近千只黑颈鹤在这里繁殖后代。其山静野旷,鸥翔鹤舞,水天一色。境内栖息着大量珍稀野生动物,其中有白鹳、梅花鹿、小熊猫等。唐克河曲马为全国三大名马之一,被唐朝大诗人杜甫赞为:“竹披双耳俊,风如四蹄轻”。热尔大草原一碧万顷,梦幻花湖烟波浩渺,都是游人观赏湿地的好地方。
美丽的若尔盖也有可怕的一面。当年红军过草地时,都在深秋和初冬季节,秋天的水草地野草茂密,东西南北难辨。积水泛滥于草丛间,水呈褐色,散发出一股腐臭的难闻气味。一望无际的水草地里没有一条路,四周都是一片片水洼地,人踩到软绵绵的草包上,稍有不慎就会陷下去,遭受灭顶之灾。
(一)若尔盖沼泽区域
若尔盖高原为一片完整的山地高原,南北最长约200千米,东西最宽约100千米,周围被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环抱,山原平均海拔高度在3400米以上。区内主要由三叠纪砂岩和页岩组成,并夹有薄层灰岩。山原外侧为高山峡谷区,内部则为低山丘陵。黑河和白河自南向北流过全区,向北注入黄河,为黄河上游的两条支流,其流量较大、流速较小而水位十分平稳。河谷开阔平坦,有泥炭沼泽发育,特别是黑河中、下游闭流和伏流宽谷,布满沼泽,泥炭深厚,沼泽率多达20%~30%。白河流域河流下切明显,沼泽远不及黑河流域发达。
(二)寸步难行——高原沼泽的特点
从电视、电影等资料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泥潭遍布,寸步难行,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险。
本区沼泽有下列特点:
(1)以富营养的草本泥炭沼泽为主。除沼泽地边缘分布有潜育沼泽外,多为泥炭沼泽。泥炭积累较厚,约为3米,厚者甚至可达5米~6米。沼泽植物以富营养的木里苔草、毛果苔草、乌拉苔草、甜茅、藏嵩草、眼子菜、睡菜、狸藻、驴蹄草、苔藓为主,伴生植物有石菖蒲、棉花莎草、泽芹、水木贼、针蔺等,没有木本植物和贫营养型沼泽植物。
(2)嵩草是高原区特有的造炭植物。这种植物的分蘖节位于土壤表面以上,每年分蘖节都生于前一分蘖节之上,并生出新枝,结果形成草丘状植丛。这种丛生型植物通过适应地表过湿、土壤通气不良、高寒气候,特别是低温而形成。这种植物所组成的藏嵩草-驴蹄草群落,在本区占据广大面积,也是本区造炭植物的主要类型之一。
(3)复合沼泽体发育。目前本区沼泽多已连成一片,成为巨大的复合沼泽体。最初,在谷地及河、湖滨地带,发育了一个个分散、孤立的简单沼泽体。随着边缘的草甸也逐渐沼泽化,这些简单沼泽体相继连接,构成一个统一的沼泽体。
这时泥炭层吞没了原有地面上一切小的起伏,使水文状况、矿物养分及植物群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沼泽类型及特征
根据沼泽发育过程,所处的地貌部位及沼泽植被的差异,将该区沼泽划分为1个型,4个亚型和9种沼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