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爱乳房爱自己:乳房保健问答
49609100000009

第9章 乳腺炎篇

1.急性乳腺炎什么时候容易发生,为什么会发生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或管外的炎症。

绝大多数发生在哺乳期妇女,且初产妇的发病率比经产妇约高1倍,以哺乳早期(产后3~4周)较常见。

出现急性乳腺炎,除因产后全身抵抗力下降外,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乳汁淤积:乳头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不适当或不经常的哺乳导致乳房过度充盈;乳腺导管阻塞使排乳困难等,均可造成乳汁淤积,使入侵的细菌易于生长繁殖。②细菌侵入:产妇没有良好的哺乳习惯,经常让婴儿含乳头入睡;或婴儿口腔患有炎症等都有利于细菌侵入蔓延至乳管,引起乳腺炎。③乳头皲裂:婴儿吸吮不正确或频繁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清洗乳头等原因,易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

2.急性乳腺炎主要有什么表现

急性乳腺炎早期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以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可触及肿块或伴有全身发热,具体表现如下。

(1)初期: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常有乳头皲裂,伴有乳汁淤积不畅,继而乳房局部肿痛,结块或有或无,伴压痛,皮肤可微红或微热。

(2)成脓期:患乳肿块不消或逐渐增大,局部疼痛明显加重,如鸡啄样或搏动性;患处皮肤红肿发热,拒按;可伴高热不退或同侧腋淋巴结肿大;此时肿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局部穿刺抽吸有脓。

(3)破溃期:脓肿成熟时,可自行破溃,也可手术切开排脓。若溃后脓出通畅,局部肿消痛减,寒热渐退,疮口逐渐愈合。

3.急性乳腺炎如何预防

(1)妊娠后期宜每天用温水擦洗乳头:保持乳头清洁,使乳头上皮角化增厚,避免产后婴儿吮乳而发生乳头皲裂。

(2)乳头内陷者应在产前开始矫正:经常提拉乳头,亦可用乳头内陷矫正器矫治。女婴出生后1周内,应将其凹陷乳头吸出,可防止成年后乳头内陷。乳头有破损或皲裂时,可用麻油、蛋黄油拌生肌散搽涂患处;身体其他部位有化脓性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3)乳母应定时哺乳: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哺乳需吸尽乳汁,如尚有积乳,应尽量将乳汁排空。发现有乳汁淤积时,即用毛巾热敷.再以手法轻轻按摩,消除淤积乳块。

(4)保持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炎,不可让婴儿含乳而睡。断乳时应先逐步减少哺乳时间和次数,再行断乳。

4.患急性乳腺炎时能继续哺乳吗

患急性乳腺炎时,健侧可继续哺乳;若患侧乳腺局部红肿热痛较轻,可继续哺乳,要尽量将乳汁排净。如果乳房红肿但未成脓,乳汁色泽正常,可将乳汁挤出加热煮开后喂给婴儿;怀疑乳汁中有脓液时,可进行检查,确诊后停止哺乳;如果已形成脓肿,为避免婴儿感染及脓液淤积,应停止哺乳,改用吸乳器吸尽乳汁之后,进行回乳和抗感染治疗。

5.如何认识急性乳腺炎患者的回乳问题

急性乳腺炎患者在是否回乳问题上应谨慎决策。哺乳有利于母婴健康,回乳不利于炎症消退,只要及时排乳,加强治疗,病情好转又可继续哺乳。若患者乳头凹陷畸形或乳房多房脓肿,继续哺乳弊多利少,方可考虑回乳。可用生麦芽60克,山楂60克煎汤代茶饮,并用皮硝60克装入纱布袋中外敷。

6.怎样区别炎性乳腺癌和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①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往往产后3~4周发生;②乳腺肿块不明显,乳房皮肤潮红,伴疼痛,无“橘皮样”改变,无“卫星结节”;③多数体温升高,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加;④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显着改善;⑤针吸细胞学检查、B超或乳腺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

炎性乳腺癌:①常见于50岁以上妇女;②发展快,整个乳房皮肤红肿、增厚,可有卫星结节;③一般体温正常,但病情严重时,体温也会升高,并伴有全身症状;④经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⑤腋窝淋巴结常肿大,或伴有轻度触痛;⑥肿块边界不清,质硬,无波动感;⑦除伴有继发性感染外,一般血白细胞不升高。

7.如何治疗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关键在于预防;如果出现乳腺炎,应适时停止哺乳,热敷,疏通乳汁,用胸罩托起乳房,服用抗生素,如果形成脓肿,要切开引流。

8.什么是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乳腺炎症,因其炎症周围组织里有大量浆细胞浸润而得名。除此之外,它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最常见的名称有“乳腺导管扩张症”、“闭塞性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及“慢性乳腺炎”等。该炎症有时会急性发作成为脓肿,脓液里常夹有豆腐渣样或粉渣样物质,故又将其称为“粉刺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

9.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该病是因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分泌功能紊乱,乳头和乳晕下大乳管内含脂质类分泌物积聚,引起乳管扩张,以后积聚物分解,产生的化学物质不断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各种原因导致乳腺导管排泄障碍而出现明显扩张、高水平的泌乳素刺激导管上皮异常分泌及厌氧菌或乳晕部感染等因素都与该炎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