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其主要的基本思想之一,在《周易》形成的较长历史过程中,天文学的观测方法与观测积累的经验始终伴随其中,且其成果采用了很多,如果不了解一些古代天文的简单知识就不可能读懂《周易》。
天球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早在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由于宇宙巨大,天体和观察者间的距离与观测者随地球在空间移动的距离相比要大得多,人的肉眼分辨不出天体的远近,所以看上去天体似乎都离我们一样远。古代人观测广袤无垠的天空,天空看起来像一个庞大的圆球,全部日月星辰好像都分布在这个球面上。天文学上就将这个以地球为中心,以无限大为半径,内表面分布着各种各样天体的球面称为天球。实际上天球是一个想象的旋转的球,理论上具有无限大的半径,与地球同心(其实质就是观察点处于宇宙中心)。天空中所有的物体都想象成是在天球上。与地球相对应,它有天赤道,天极。
视运动
古代人观察太阳时,假设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旋转,实际上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围绕地球的旋转称之为视运动。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分为两种情形,即“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周日视运动”即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现象,这实质上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一种视觉效果;“周年视运动”指的是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太阳在星座之间“穿行”的现象。当我们仰视天空时,星系左旋,当我们俯视天空时星系右旋,上为天,下为地,这就有了天左旋,地右旋之说。
黄道面
黄道面是太阳在天空中穿行的视路径的大圆;也可以说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实际上黄道面(ecliptic黄道带plane)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面交角为23°26‘。由于月球和其他行星等天体的引力影响地球的公转运动,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总是在不规则地连续变化。但在变动中,任一时间这个平面总是通过太阳中心。
黄道
黄道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黄道。黄道是在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看起来它在群星之间移动的路径,明显的也是行星在每年中所经过的路径。更明确的说,它是球状的表面(天球)与黄道平面的交集;黄道的严格定义是:地月系质心绕太阳公转的瞬时平均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是天球上黄道坐标系的基圈。
黄道带
天球上黄道南北两边各9°宽的环形区域。各星系基本都处于这个黄道带中。黄道星座沿黄道排列,黄道与天赤道有23.4°的交角;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是春分点和秋分点,这两个点合称二至点。这样黄道极距连线的轴线与黄道的交点分别是夏至与冬至。也就是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之一为夏至点,第二个交点即冬至点,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这些点是在地心天球上。在黄道坐标系中,天体的黄经从春分点起沿黄道向东计量,北黄纬为正,南黄纬为负。南、北黄极距相应的天极都是23.4°。
黄赤交角
实际上地球的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并不重合,而是有一个交角(二面角),就是黄赤交角。在公元2000年,这个交角为23°26′21″。
二十八星宿
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古人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根据星宿分布的形状以四种兽的名字命名,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四个星宿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
四象(或作四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学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应。四象也指风、雨、雷、电,四种自然天候气象。
二十四节气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由于《颛顼历》行用百余年,已出现较大误差,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司马迁、星官射姓、历官邓平与民间历算家落下闳、唐都等二十多人编制新历。太初元年,编成颁行,所以称为《太初历》。《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民间流行的“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十二消息卦
每年有十二个月,每一个月都有一个卦象来代表——-古人在六十四卦中拿出十二个特殊的卦形,即是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卦,配合一年十二个月的月候,以分四时(古代历法,五日为一候,一月共六候。十二消息卦,一卦当一月,一爻当五日即恰当一候,而一月六候,故十二消息卦共有七十二候)。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故这十二卦称之为十二消息卦。
天干地支
简称为“干支”,天干、地支是古代中国农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十天干代表了地球附近的星体,地支这是地上的取象比类的所指,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天”和“干”互联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十天干的排序是: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十二地支的排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每一个干支都是有含义的,主要意义如下:
(甲)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万物伸长的意思(丙)丙,炳也,万物茂盛的意思。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万物更新。
(辛)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被养育。
(癸)揆也,万物闭藏,揆然明芽。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成。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已过极盛之时。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果实已成,到此已达极点。
六十花甲子
六十甲子来源于土、水、木三星的相会现象,木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等同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十二周即十二年,土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等于地球的三十年,水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等于地球的四分之一年,它们的最小公约数为60,也就是说大约60年土、水、木三星见面一次。一年十二个月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的同时,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十二次,即可见到月(朔、望)十二次。
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