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思维与范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思维方式,其他的划分都是在这两种分类上的细分或交叉组合。这两种思维方式对人们行动的影响最大,而且往往由于人们对这两种思维之间平衡点掌握不同或在两种思维方式指导下的方法不一致,导致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与认识的不同,甚至给出的结论会南辕北辙。
在《易经》中我们可以随意看到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痕迹,也可以说《易经》就是在这两种思维方式指导下完成的鸿篇巨著。
注释:
【1】思维是人脑的活动,社会的产物。人脑的思维活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一般地讲,以思维的凭借物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把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以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以思维的创造性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思维的目的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上升性思维、求解性思维和决策性思维。
【2】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唯物主义又分为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就是以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形式来解释世界,如中国西周时期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构成,古印度也有这种情况。古希腊泰利斯认为,万物是由水组成,又复归为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形成的,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观察物质的方法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如17、18世纪欧洲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既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又承认这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性的,把这规律概括为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3】关于唯心主义(Idealismus)这一概念,恩格斯在《终结》一书中曾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们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他们自身分成两个大的阵营。那些主张精神而非自然界是本原的人,……组成唯心主义的阵营。另一些把自然界看作本原的人,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这里,“唯心主义”指哲学两大派别中的一支。的确,“唯心主义”一词的发源地属于哲学的领域,其词根idea 便来自柏拉图哲学的中心概念——-Idee(理念);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它的结果必然导致“唯我论”。
(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例如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它导致了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4】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而亚里士多德可能称做“第一原理”、“哲学”。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笛卡尔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既在字面意义上相近,在实际意义上也很符合,属于经典的翻译。
【5】辩证法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的核心是斗争论(矛盾论)。或者说,辩证法就是矛盾论。现在用于包括思维、自然和历史三个领域中的一种哲学进化的概念,也用来指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上只有两种方法论,一种是辩证法,一种是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从根本上对立的两种方法论。辩证法的基本特点是认为:斗争与联合相联结。这个思想也是辩证法作为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形而上学基本特点是认为:斗争与联合相脱离。它或者只见斗争,不见联合,或者只见联合,不见斗争。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辩证法有不同的认识,古希腊哲学认为它是论证和分析命题中的矛盾、揭露谈话的矛盾及克服矛盾的方法。德国哲学家G·黑格尔认为,辩证法研究对象本质的自身矛盾,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宇宙观。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认为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规律,思维中的辩证法是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辩证法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式: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6】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和文学派别。诸子散文大都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感情充沛,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诸子百家散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诸子百家之中最为流传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7】《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五轮书》(宫本武藏))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公元前515~公元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计》的说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8】治国,从它的基本含义来看,指的是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引导公民有序、有控、有规范地进行各种活动,以便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治国既需要强制,又需要协调;既要加强法律建设,又要加强道德建设。前者的功能主要是法治,后者的功能主要是德治,二者结合越紧,就越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以德治国,是指以统治集团或统治集团所代表的群体利益的道德标准作为对人行为的指引、规范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