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驸马爷
4973100000030

第30章 三十、谣言四起

三十、谣言四起

陈固出皇宫,进天牢,呆了好久,一出来就被等候多时的下属接到了大督抚衙门。

主持大督抚衙门日常事务的副大督抚孙一奇早就火急火燎,没等陈固屁股坐稳就要汇报情况。

三十六岁的孙一奇办事精明干练没得说,就是脾气急躁,丢个火星子就能爆。

陈固大踏步走进屋,手一挥道:“你等会再说,把常勇给我找来。”

孙一奇心里急得不行,却见这位爷一脸严肃郑重其事,很不寻常,忙差人叫常勇。

红脸膛的常勇很快就到。

“大督抚,有何谕令?”

“你附耳过来!”

陈固如此这般给常勇交代一番,常勇领命而去。

一旁的孙一奇早就抓耳挠腮了。

“急什么,天又塌不下来。”

陈固太了解这个比自己大了十几岁的老搭档,虽然只共事了三年时间,两人却极为投缘,甚有默契,感情早超越了年龄级别的界限,就差磕头拜把子。

“王爷,我……”

“老哥哥,你别急,也别像个树桩子戳在那。十斤,来杯茶,我都要渴死了。”

“你昏头了?十斤不是派出去了吗”孙一奇白了他一眼。

“哦?还真是忙昏了。”

陈固嘿嘿笑笑,朝孙一奇做了个鬼脸。

这位爷就是这样,你越急他越不急,就好像跟自己作对似的。可自己又偏偏喜欢跟着他做事,而且特有主心骨,特有干劲。这不,自己都急得要吐血,可他还满不在乎。

孙一奇无奈,忙让一个手下去倒茶。

陈固慢慢吞吞端起茶杯,低头美美地喝了几口茶,惬意地吁口长气,望着孙一奇呵呵笑笑。

孙一奇气得直咬牙。

感情你是故意的啊!

他苦笑道:“我的王爷千岁,等我跟你汇报完了,看你还乐得起来不。”

陈固伸伸胳膊伸伸腿,仰在椅子背上,舒坦了下身子,懒洋洋地示意孙一奇汇报。

“你啊,没一点王爷样子,叫下属看见还不笑话死?”

“啧,刚才还急得嘴上冒泡,这时候还有闲心唠唠叨叨,以后让大家喊你孙婆婆得了。”陈固给了他一个大白眼。

“好好好,不说你行不?这雅号你可别再说,难听死了。”

“就是嘛。”陈固很是得意,“你说吧,啥事?”

等孙一奇汇报完毕,陈固果然乐不起来了。

原来,今天京城盛传边关告急,胡人已经开始大举进犯,占了大夏不少城池,正向京城这边杀来。据说是见人就杀,见物就抢。更有甚者,说胡人喜欢吃女人肉,喝男人血,绘声绘色,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见到一般。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邪乎,越说越夸张,使得整个京城人心惶惶谈胡色变。边关有亲人的更是四处打听,焦急万分。有些官绅商贾忙着收拾细软,准备往南迁移。

“啪!”

陈固拍了一下几案,气恼道:“这不是造谣吗?”

“可不是吗?”孙一奇点点头。

陈固直视着孙一奇道:“造谣传言的抓了吗?”

“抓了一些,都是传谣的。真正的造谣者一个没抓到。”

很显然,这是一起有预谋有目的的造谣生事案。可造这么个谣言是为什么呢?

他望了望孙一奇。

孙一奇忙道:“王爷,这无非就是说边关情况紧急,可边关离京城数千里之遥,为什么要在京城造谣呢?”

“目的只有一个。”陈固目光炯炯,肯定道,“那就是搅乱京城局势,让朝廷慌乱,让皇上着急。”

“对,皇上着急,就得往边关派兵,加强边关防守力量。”

“老哥哥,既然说的是胡人之事,边关那边肯定也有动静。你做好两件事,第一,造谣传谣者坚决要抓,不能手软。同时做好辟谣工作,安抚好民心。第二,密切关注边关事态,一有消息立即报我。”

孙一奇最佩服陈固的就是这一点。这位爷虽然年轻,但每临大事有静气,而且目光如炬,干脆利落,是个做大事的主。

待孙一奇出去,陈固又把这些天来发生的事情细细捋了捋,思来想去,离不开张大彪被捕这件事。

这件事就是个核心点。

胡人进犯跟这件事有什么关联吗?

招抚张大彪,只是刚刚和皇上敲定的事,没人知晓,应该不是冲这个来的。

那就只有杀还是不杀张大彪了。

杀了张大彪,增兵边关?可杀了张大彪,还有兵可派吗?

要增兵边关,绝对不能杀张大彪。

主杀者,皇叔为首。

不杀派,太子、三哥还有自己。

三哥和自己是绝对排除的,因为他和自己不但主张不杀,还力举招抚,应该属于招抚派。

那就只剩下皇叔和太子大哥。

杀了张大彪,国内必然大乱,这样的时候增兵边关,皇叔三头六臂也是枉然。他带兵的地位是加高了,可他难以两头兼顾,半点好处也得不到。

目前谣言的目的,应该是不杀张大彪。只有这样,才能齐心协力增兵边关,抗击大敌。

这造谣的人,好像还是为朝廷着想嘛,这谣言也造得太没水平。

真让人搞不懂!

想来想去,陈固头大了。

不行,谣言四起,京城不安,得赶紧报告父皇。

他不再迟疑,直奔皇宫。

皇宫门前,已经站了不少文武大臣,显然也是为了谣言而来。

因为是下午,皇帝不上朝,大家只能等着皇上传见。

“陈固,你这个大督抚怎么当的?造谣之人抓到没有?”

见陈固到来,陈飙瞪着眼吼道。

“是啊,大督抚,这造谣者太可恶,危害社稷,扰乱民心,理应严惩啊!”不少大臣立即附和。

陈江倒是很沉着,和颜悦色道:“四弟,快给大家讲讲,这是怎么回事?”

陈固看看众人,苦笑一声道:“唉,我也是刚刚听说此事。传谣的抓了不少,造谣者都跑了。”

他这么一说,众人更是疑惑。

陈飙不由怒形于色。

“你也是刚刚听说?你身为大督抚,干什么去了?如此玩忽职守,该当何罪?”

能怎么解释?就说自己是去招抚张大彪了?这是机密啊!

“皇叔教训得是,皇侄知错。皇叔和众位大人请放心,我大督抚衙门,已经开始全城搜捕,一定会抓到造谣者的。”

这时候,黄彪出来了。

他一摆拂尘,扫视众人一眼,高声唱诺道:“皇上有旨,宣齐王爷御书房觐见。其他臣工打道回府,明日早朝再议。”

不为别的,陈固是京城治安主管。

没奈何,陈飙陈江和众位大臣只能或气呼呼或唉声叹气返回。

陈固进了御书房,将和张大彪谈话与谣言之事跟父皇禀明,并将自己的分析也说给老爷子听了。

陈贤点头表示赞许,告诫陈固一定要分清主次,万不可因为谣言之事耽误了招抚,但谣言一事要一抓到底。

天将傍晚时,陈固出宫,又被人接着了。

是大督抚麾下飞豹营的一个弟兄,叫李骁。

“大督抚,刚刚得到情报,南原会馆有重大嫌疑。陈指挥已经带人赶去了。”

“哦?走,我们回衙门等着。”

几乎与此同时,飞豹营统领陈剑带人扑进了南原会馆,却已是人去楼空。

显然,这股贼人嗅觉灵敏,已经提前遁逃。

好狡猾的贼人!

陈剑气得直骂娘。

可是骂人解决不了问题。

他留下几个蹲守,收队回了大督抚衙门。

“四哥,怎么办?”

听了陈剑的汇报,陈固淡淡道:“跑了就跑了,几个小毛贼而已。你去通知各营统领来议事,今晚有重要行动。”

陈剑领命而去。

大督抚衙门总管天下治安,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下辖骄龙营、猛虎营、飞豹营、苍鹰营和雄狮营,总人马二万余人,是大夏国极为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

骄龙营专司京畿守卫,是皇帝的御林军。以前虽然隶属大督抚衙门,但人事安排和财务管理全部是皇帝统管,大督抚有职无权,处境极为尴尬。陈固上任后,陈贤醉意书法,也懒得操心,一股脑儿扔给了儿子。猛虎营是野战部队,人数占了一半,主要任务是剿匪。飞豹营相当于侦缉队,干的就是特务的活。苍鹰营负责情报搜集和传递,相当于情报处。雄狮营主管后勤辎重。

各营统领跟快到齐。

因为都知道有重要任务,而且看到大督抚一脸严肃,统领们也没多说话,各自在自己位置坐好,等着陈固交代任务。

“弟兄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招抚国策已经确定。本督获皇上恩准,担任招抚钦差。为了江山社稷,我们大督抚衙门要排除一切干扰,全力以赴投入到此事之中。本督知道,大家和土匪干了那么多年,特别是猛虎营弟兄,死伤无数,可谓血海深仇,心里难以接受可以理解。但是,江山为大,百姓为大,放不下也得放。你们都是明白人,大道理不用本督多说。时间紧迫,下面,由一奇兄布置任务。”

孙一奇立即站了起来。

“大督抚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