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朝反攻演义
4978100000011

第11章 遭雷击幽魂附体 现异人各怀心机(2)

等那人走了,刘本汉这才松了口气,开始环顾整个房间:屋内十分宽敞,装饰也极为缤纷奢华。门前是一幅描金彩漆屏风,两旁拢起一对织锦门帘;曲折的窗棂上蒙着半透明的纸,窗台前摆放着精美的瓷器花瓶;屋子正中间是一张漆桌,上面有果盘茶具之类的器物;而他睡觉的这张大床的床架上遮着一张幔帐,是用丝绸织成的而且非常的轻盈,即使屋内无风仍像烟雾一般飘动着;大床放在一层约一尺高的台基上的,台基和地板都是暗金色的,平整光滑,可以映出人像,看来这就是所谓的金砖了!想到这里,刘本汉不禁想看看自己现在的相貌,于是环顾四周,想要找一面镜子。

“镜子,镜子在哪里?迷迷糊糊的听见有人说什么望远镜,那么现在应该是明代没错了,水银镜应该已经发明出来了才对,让我找找看。”一面想着,便自己掀开被子要下床,这时候才发现这一床被子也不简单,花纹细密,薄薄的,抚mo起来手感滑腻,令人爱不释手,恨不得紧紧抱在怀里!

“殿下!您快些躺下,奴婢该死!”刚才跑去弄饭的小太监回来了,见他要下床,忙跑到床前跪下。

“好,知道了,吃的呢?”

“回殿下,膳食一会就到,皇上说要来跟您一同用膳。”

要跟我一起吃饭?镇静,要镇静!刘本汉揉揉额头,说:“我头晕的厉害,你叫什么来着?”

小太监知道他被差点被雷劈死,现在头昏也是正常现象,便也没往心里去,随口答道:“奴婢叫杨常。”

“喔,扬长,那避短在哪儿呢?”

“避短?扬长避短,呀!殿下您又戏弄奴婢了!”

刘本汉这才看清楚这名小太监的模样:椭圆脸,大眼睛,小鼻子小嘴,俊俏可爱,看起来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心说:这孩子若是放到高中里一定是个令女生尖叫的小帅哥,可惜……唉!

“殿下您怎么了?”

“哦!没什么,没什么,那个,你快点帮我换衣服吧。”回过神来,忙转移话题。

“诶!”答应着,便站起来跪在床沿,打开床头几上的漆匣,拿出一柄犀角梳子给他梳头,梳罢用一根丝绦系住,小心的盘成一个发髻。

“镜子呢?”

“在这呢,给,殿下!”说着递上一面巴掌大小的镜子。

果然不出我所料,是玻璃水银镜,看来现在肯定是明代了。嗯,这张脸还是满可爱的,虽然小了些,不过也算是返老还童了,唉!生在帝王之家,也不知是福是祸,老天保佑,千万别是明末呀!心里胡思乱想。这时从镜子里看到小太监杨常一手捏着发髻,一手拿过一个有些像网子似小帽,戴到他头上,在两旁太阳穴处扣上扣子,紧紧的箍住额头,这样一来头发全都网在里面了,接着又拿过一枚精致的金冠套在发髻上,插上簪子。

刘本汉对着镜子仔细端详了半天,嘴角微微扬起:嗯,的确有些古雅气质了,不错!咦?这又是要干什么?只见杨常又拿过一顶乌纱帽给他戴在头上,刘本汉忙照镜子,心说:这算什么呀,戴上这帽子里头的金冠不就白戴了吗?不过这帽子还真奇怪,帽翅怎么还是朝上的呀?

“嗨!这帽——”刚要问,突然想起来了,忙收住话,将音一转,道:“这么长时间了,皇上怎么还没来啊?”说着,将镜子放到一旁,站起身来。

“应该快了,皇上国事繁忙,晚一些也是没法子的事。”说着替他收紧身上的褝衣带子,抖开一袭衮龙袍给他穿上,一面系扣子,一面接着说:“听说东虏大举来犯,前锋已经块到京城了,剿匪的官军又不能调动,皇上正犯愁呢!殿下您一会儿见着皇上也帮着想象法子,来,殿下您先坐下,奴婢给您换鞋袜。”

刘本汉听了心头顿时冰凉,一下瘫坐回床上,任太监给他穿袜穿鞋:完了!鞑靼人都打进来了,还有剿匪的事情,肯定是明末了!上学的时候背过历史朝代歌诀呀!什么流寇犯阙,建狄逞狂的,这下完了!我还是个亲王,能得好死吗?

“殿下!殿下!您怎么了殿下?”小太监摇他,这才回过神来,忙说:“哦没什么,还有些头晕,你先出去吧,我想一个人坐一会儿。”

天哪!你真是存心捉弄我呀!我人生的大好时期让雷劈了,这我可以接受,转世投胎就是了,可为什么还让我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坐了末代亲王啊?这不要了命了吗,呜呼哀哉!

“奴婢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啊!那小皇帝来了,怎么办?镇静,一定要镇静,拿出我政治家的本事来,一定要沉着应对,就当是在竞选,对对,竞选,竞选!

“皇——”

“快别乱动,咦?怎么穿的这么工整,你过来!”按住肩膀制住他的话,叫过小太监喝斥道:“朕不是吩咐要让永王多休息吗?”

“皇上恕罪!皇上饶命!”杨常磕头如捣蒜,刘本汉看不惯,说:“这不怪他,是我让他给我换衣服的,总不能穿着睡衣跟您一块儿吃饭吧?”

“原来是这样,四弟,你感觉好些了吗?”

翻脸真快呀!“睡了一觉,好多了,只是还有些头晕,脑子里乱的很,仿佛什么都不记得了。”假装失去记忆,这招肯定管用!

“都怪朕一时心急!朕不该丢下你一个人在阳台上的!你好生调养,什么都别想,啊!”

“哎!”一面答应,心里乐开了花,这时眼睛突然对上皇帝身后的一名侍从,冷酷犀利的眼神使他不禁心头一颤,转移话题道:“我刚睡了一觉,有些饿了,咱们还是先吃饭吧。”

“对对,戴贤亭,去传膳!”

刘本汉这才认出那名侍从就是给自己把脉的那名太监,当时还被他的衣服陶醉了好一会儿。这家伙不是好唬的!心里想正着,小皇帝说:“四弟,咱们走吧?”

来到外间,只见房间正中摆着一张方桌,几样菜肴罗列其上,杨常小心的搀扶着他走到下首,和皇帝对面坐了下来。

宽大的衣袖虽然飘逸潇洒,可是提箸夹菜实在是不方便,不过幸亏有太监代劳。简单吃了几口,刘本汉装作迟疑的样子,吞吞吐吐道:“皇上,我……有件事要告诉你。”

“说吧,什么事?”皇帝放下象牙镶银筷子问道。

“我——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

“这是什么话?什么叫‘什么都不记得了’?”

“就是……呃,嗯,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那你不是还认识皇兄吗?”

“嗯,其实我刚醒来的时候,连你也不认识。”

“说什么?连朕都不认识啦!那你的名字总该记得吧?”

刘本汉摇头。

皇帝有些着急了,站起来走了几步,又回过身,说道:“难道说是‘失忆症’?这可如何是好?”接着又故作安慰,“好了,没关系,明天朕叫太医来给你好好诊治一番,你只管好生调养就是了,就算实在记不起来了也没关系,一切从头再来,啊,别着急!”

皇帝又安慰了他几句,便匆匆离开了,临走还是不忘再三吩咐太监要好生伺候之类的话,等他走远了,刘本汉这才松了口气,心说:这第一步算是走过去了,下一步嘛,就该好好了解一下这个时代了。

说干就干!

“杨常!带我去书房。”

“殿下,天色渐晚,您还是早些休息吧!”

“嗯?”刘本汉假装不高兴,杨常见状忙改口说:“既然殿下要看书,那奴婢这就带您去。”

书房就在旁边,出门穿过回廊就到了,杨常先进去点亮书案上的油灯,屋里顿时明亮起来。

“这灯真亮啊!”

“这还是先皇赏赐给殿下的,您一直没用过,奴婢听说这灯还是正德年间琉球国进献的贡品呢!”

“一直没用过?”

“是啊,殿下您以前从来都是白天看书的。”说着一回头,狡黠的目光正对上刘本汉的眼睛。

“好了,你先退下吧!”

杨常应声退出门外,顺手关上房门。刘本汉独自一人望着满架的藏书不禁感慨:古人就是古人哪!这么小的孩子居然有这么大的书房!他哪里知道永王朱慈炤有偷书的嗜好。

刘本汉卷卷衣袖,拿出政治家的风范,开始读书:

嗯,先看出版日期,万历、天启,天哪,居然还有崇祯年号!完了!真的是彻底完了!万历我是知道的,天启就是那个只知道做木匠而且还宠信太监魏忠贤的那个昏君,崇祯亡国之君,历史上都学过,咦不对呀!哪这个小皇帝是谁啊?难道说更倒霉,到了南明?神哪,救救我吧!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再说朱慈烺从永王住处回到钟翠宫,刚一到门口,王德化穿着蟒衣毕恭毕敬的迎出来:“奴婢恭迎万岁!”

“嗯,进来吧。”朱慈烺含糊一声便走了进去,在书房坐下来,冲侍从们挥手道:“你们统统退下!”又指着那个名叫戴贤亭的太监说:“你留下。”王德化带着众侍从无奈的走出去,屋里只剩下君臣二人。

“朕问你,你觉得这个世上真的有神明存在吗?”

“回皇上,所谓‘天地相对,人神相应’,既然人间有朝廷,那么天上也一定有天庭,自然也就有神明在高处俯瞰、操控着整个人间了。”

朱慈烺点点头:“果然如此。那么你可不可以告诉朕,你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宫中内使各个档案之中都有你的名字,可是偏偏宫里所有人都不认识你也从未曾见过你,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上,一切自有天数,如果臣能救大明江山于危难,保陛下国祚于万古,那又何必追究区区一介宦官的来历呢?”

“好,说得好!朕不再追究你的来历了。朕再问你,永王的伤势到底如何?”

“臣不是太懂得医术,但是可以肯定永王的伤势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只要调养几日便可完全康复,不过永王殿下说他失去记忆的事情,倒是有些耐人寻味。这些小事陛下现在不必太上心,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面对大举来犯的鞑虏。”

“好了,朕知道了。朕有些困倦了,你先退下吧。”说着摆摆手。

戴贤亭退出门外,立刻有太监进去服侍皇帝休息。

“戴公公,借一步说话。”

戴贤亭一回头见是御前贴身侍从太监王德化,便拱手道:“不敢当,请王公公指教。”

“你我都是皇上身边的人,以后还要彼此多多照应,今晚皇上睡得早,咱们正好去跟司礼监和其他几个衙门的主儿一块儿聚聚,请!”

“那么戴某恭敬不如从命,王公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