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朝反攻演义
4978100000002

第2章 禅神位天地反覆 大明国何去何从(2)

这时一名白衣人从高处缓缓降落到他的面前。朱慈烺打量着眼前的这名青年:俊美的脸,如同月光一般洁白的皮肤几乎同身上的白衣融为一体,长长的头发挽在头顶,用一根白绦扎起来,上面横插着一根银白色的发簪,素绢直裰盖住了鞋面,只露出白色的鞋底。一切都是白色的,如果不是他款步走来引得衣襟飘飘,以及头上乌黑的发髻,在这白色得世界里几乎让人看不到他。

“你——你是谁?我这是在哪里?”

白衣人一直走到朱慈烺脸前,在几乎贴到他的鼻尖的距离处说:“我就是你们所说的‘玄天上帝’,嗯——准确的说,我是天神,掌控这个世界的天神。这里是我生活居住的地方,历代的天神称这里为‘天界’。”

朱慈烺踉踉跄跄的后退几步,结结巴巴的重复道:“天——天界!”

“不!不可能!难道说我已经死了吗!不!我不要死!我还没有为父皇和母后报仇,我不要死——”朱慈烺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弯着腰大声的喊叫。

“好了好了,听我说,你并没有死,是我带你来这里的。”

“你说什么?我还没死?难道说是——哦!我懂了!难怪我会莫明其妙的到这钦安殿来,是你——”

“呵呵,即使是神,也没有办法掌控一个人的心思和行动啊,你想要去哪里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不然对话,世上千百万人都要我来掌控,我岂不是要累死了?”

朱慈烺望着眼前这副微笑的面孔,心中平静下来,他小心翼翼的问道:“是你救了京师吗?”

神点了点头。

“那么为什么不救我父皇!”朱慈烺有些激动。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定数的,就好像一条溪水无论经过多少曲折都注定要流入海洋一样。你父皇的寿命已经到了尽头,谁也救不了他。”

“寿命已经到了尽头,寿命已经到了尽头……难道我大明国真的气数已尽了吗!”

一双手搭在太子的肩膀上,轻轻的按了按。神附到他的耳旁,轻声说:“一位君王驾崩,会有新的君王即位,这是万古不变的规律。慈烺,你就是新的君王,明国不会亡,至少在你的手中不会亡。”说着,他深吸了一口气,松手放开朱慈烺的肩膀,接着说:“汉武帝和唐高宗享国五十四年,在历代君王之中可以算得上国祚绵长了,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位君王能够超过周赧王的五十九年,慈烺,你有信心超过汉武帝、唐高宗,甚至周赧王吗?”

盯着那一双深邃的眼睛,朱慈烺点了点头:“国恨家仇,内忧外患!来吧,大明不会亡,不但不会亡,而且会在我的手里面中兴!”

刚毅的神情,铿锵的语调,叫人很难相信他只是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记住你的话,明国六百年之国祚能否享尽,就看你了。记住我的名字,我叫做林梓怊——”

神的容貌和周围的白色空旷渐渐淡化,终于消失了,朱慈烺眼前又恢复了钦安殿中的摆设。

似梦非梦,朱慈烺用力摇摇头使自己清醒。

“六百年国祚,他说我大明享有六百年国祚。”猛然间,他想起了小时候曾经看过开国功臣刘基写的一本卦书,其中有一句“运至六百已得半,梦奇有字人心惊。”想到这里,不觉心头一紧,用力握了握拳头,暗暗发誓:六百年国祚,如今才过了不到一半呢,决不能就这样放弃,大明中兴,势在必得!

“太子殿下!定王、永王二位殿下要见您!”门外传来太监的声音,朱慈烺连忙收起思绪,开门出来。

刚一出来,两位皇子便迎了上来,朱慈烺嗔道:“不是叫你们回去休息吗?”

定王朱慈炯说:“哥,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兄弟俩哪能睡得着啊!”

“是啊,哥!”永王也跟着附和道。

朱慈烺看了看两位弟弟,又抬头看看外面的随从,说道:“进来说!”说着拉着两人进殿,掩上门。

一进门,永王朱慈炤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哥,您说该怎么办哪?父皇和母后都自尽了,放眼京城,皇族之中就剩下咱们弟兄三个,现在外庭的百官只知道哭,城外闯贼围城不去,这!我大明朝难道真的就这样完了吗!”

“闭嘴!胡说什么!你懂什么!”定王呵道,转而问朱慈烺:“哥!您是太子,您看眼下该怎么办?”

朱慈烺定神想了想,说:“眼下京城应该说是保住了,城墙烫的跟炽铁似的,谅帮流寇也进不了城!这是上天在助我大明国。眼下当务之急因该是稳住朝中百官及城内百姓,我听东厂王之心说,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哥!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您是不是先行登基?”说话的是永王朱慈炤。

“你忙什么?听哥把话说完哪!”朱慈炯说道,“不过,哥!四弟说的也有道理,您是太子,现在京城危机,您确实应该早登大宝才是啊!”

“我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可是没有朝臣拥戴,我怎么登基?群臣们现在一定还在观望,哼,他们心里想什么我清楚地很,个个都是八面玲珑,只知道耍心眼儿!父皇是怎么死的,说到底还不是让那群庸臣逼死的?”

“哥!现在先别说这些,现在咱们怎么办?在京的皇族之中可只剩下咱们哥仨了!你快点拿个主意啊!”永王着急的说。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

“是什么?”

“依靠内臣!”

“是的。”朱慈烺抿着嘴唇点点头,接着说,“走,咱们先把王之心跟二十四衙门的太监都找来议议事。”

三人走到门口,朱慈烺忍不住再一次回头看眼玄天上帝的灵位,“林梓怊”,他连忙用力摇摇头,走了出去。

正阳门,大明京师的正门,其北面就是皇城的正门:大明门,大明门内又依次有承天门、端门、午门等,正阳门南面则是外城。由于外城只护住内城的南面,从而使得京师的城墙整体呈现出一个“凸”字形。

现在,外城已经陷落,正阳门内可以清楚的听见隆隆的炮声。眼看就要攻陷的京城现在却难以靠近,原本冰冷的城墙炽热的如同烧红的烙铁,面对着高大巍峨的城墙,恼羞成怒的流寇一面疯狂的发炮轰炸,一面丧心病狂的洗劫着外城的一切财物。天坛和山川坛更是难以幸免,祭器和法器遭到抢劫,难以带走的统统被砸毁;回音壁被推dao,圜丘化为废墟,破碎的汉白玉栏杆堆积如山;祈年殿等殿堂被洗劫一空,然后付之一炬。报国寺,广恩寺,崇效寺,法源寺,隆安寺……一座座古刹燃起的熊熊烈火焚化了无数身首异处的僧人,只有地上被砸碎的金刚还在控诉着这惨绝人寰的暴行;牛街东道清真寺的大阿訇被强行灌下一瓢猪血,法袍被上浇上猪油焚烧,老人痛的满地打滚,闯贼们竟然围在四周拍手狂笑!玉清观的洪秋道长年逾八旬,眼看着流寇们将自己用毕生精力搜集修补的字画推起来焚毁,宋徽宗、苏东坡、文征明、唐伯虎…道长老泪纵横,跳入火中*:数百斤字画,连同道长的身体,整整燃烧两个时辰!西便门外白云观的道士被拔须剃发,剥光衣服游街;就连珠市口南面的金鱼池也未能幸免:池中一两尺长的锦鲤金鲫被捕捞殆尽,大街上随处可见烤鱼吃的匪徒;龙须沟被不堪ling辱投河自尽的妇女尸体堵塞……

流寇包围京师的消息随着勤王飞檄迅速传遍全国,一时间,各地勤王义师风起云涌。

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所部距离京师最近,接到勤王羽檄之后,立即弃守宁远和前屯,并裹带辽东百姓数十万人退入山海关。吴三桂抵达山海关后,下令将出关城门全部用砖石砌死,留下十万步卒守关,自己亲率“关宁铁骑”十万人飞奔京师勤王。

六军健儿真英勇,

万里沙场任逐攻。

铁血男儿金骨胆,

报国誓精忠!

戮敌杀贼,前进!前进!

战场陷阵,冲锋!冲锋!

一展旗鼓春雷动,

纵横突袭建奇功,

剿灭奸匪,精忠报国!

剿灭奸匪,精忠报国!

六军个个是英雄!

与东虏作战十余年的“关宁铁骑”不同于一般的官军,他们每个人都是同野蛮的鞑靼人真刀真枪的交过手的,因此在京畿刚一交火便杀得流寇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匪首李逆见状不妙,夹带剽略来的妇孺财物夺卢沟桥向南逃窜,吴三桂紧追不舍,匪军仓惶之间,只好沿途丢弃财物,希望能够转移官军的注意力,可是,官军不为所动,依旧死死紧追,等到匪军逃到保定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不到十万人了。于是,保定府演出了一场波澜壮阔、堪比田横五百壮士的忠义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