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朝反攻演义
4978100000003

第3章 守保定舍身取义 浴战火明国重生

此时站在保定城墙上的官员们不禁叹息:放眼望去,围城的匪军加上从京师溃逃来的残兵,足有十几万人,密密麻麻的根本看不到边际,而保定城守军只有几千人,实力相差实在是太悬殊了。

保定同知邵宗元长叹一声说:“小小的保定城尚且如此,不知道京师如何了?”

这时候,一支箭射来,邵宗元忙闪身躲开。一名军士双手捧上那支箭,只见上面缠着一封信,邵宗元解下信来一看,只觉得天旋地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上!”

在场的官员们顿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京师沦陷,皇帝驾崩!

“邵大人,信上说的什幺?”

说话的是督师大学士李建泰。两个月前,他被封为钦差,前往居庸关剿匪,结果大败而归,仅率残卒数百人,和十几车饷银逃到保定。

邵宗元什幺也没说,将信递给他。

李建泰接过信,读道:“我大顺军已破京师,伪皇朱由检畏罪自尽。义师所过,凡百余城,皆开门远迎,不降即屠。且京师已破,汝辈且为谁守……”

读罢,李建泰说:“诸位同僚,我等为民父母,理应为全城百姓考量,如今流寇势大,如果硬拼,不但没有胜算,反而会连累阖城百姓,因此,不如——”

“李大人!”不等李建泰说完,邵宗元打断他的话,厉声说,“我等身负皇恩,不能为君分忧已是愧对圣上了,有道是‘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如今皇上殉国,我等若再不能以死报国,到了地下还有什么脸面见先帝!”

“正当为君父复仇,敢异议者斩!”御史金毓峒拔出佩剑,厉声说。

现场顿时鸦鹊无声,众官员都低头不语。

此时所有官员的都在关注着保定军务总监方正化的反应。

总监方正化是山东人,所谓“鲁人好学,齐人尚武”,因此他虽白面无须,但是身体强健,看起来孔武有力,器宇轩昂,眉目之间透出一股英气。

方正化向前迈一步,向北方皇宫的方向遥拜:“皇上!小奴无能!今番唯有以死报主恩啦!”磕破额头,血泪和流。

“方公公!”在场的官员无不感动,李建泰羞愧的满脸通红,众官员义愤填膺:

“宁死不降,不成功便成仁!”

“昔日田横有五百壮士,我们有五百基干!”

“誓死追随皇帝陛下!”

方正化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表情凝重,道:“朝廷养士二百七十余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当杀敌报国,誓死效忠,方某虽然不是男人,可是这一个‘忠’字,方某还是自认为当得起的!”说着唰的一声抽出佩剑,“野战不成守城,守城不成巷战,巷战不成肉搏,肉搏不成自尽!”

说完,方正化走到城墙内侧,此时城内的百姓云集在城根前,仰首企望。方正化对着城下振臂高呼:“诸位父老!如今群贼围城,此城危在旦夕。我等做官的大多是外乡人,城破不过一死;可是乡亲们,你们呢?你们的家在这里,宗庙祠堂在这里,祖坟也在这里,难道你们就忍心祖宗受辱、委身于贼吗!”

方正化清晰响亮的话语一出,顿时像是滚油锅内破了一碗冷水,人群情绪顿时激动起来。有的汉子挽起衣袖,挥动着强健的臂膀喊道:“咱爷们拼了!陕北来的闯贼,我呸!敢进城?先尝尝咱的拳头!”

“对!跟他们拼了……”

随着一声凄厉的号声,顿时炮声如雷,震耳欲聋;弹飞似雨,骇魄惊心。守城官军立刻端着火铳装弹射击,垛口上一门门火炮喷出愤怒的火光。炮弹在蜂拥而上的匪群之中爆炸,顿时血肉横飞,但是后续的匪兵很快又涌了上来;射杀一名企图跃上城墙的匪徒,还没来的急装弹,又有匪徒跃上城来。城墙上已经开始近身肉搏了。由于城太大而戍兵太少,平均每名官兵要防守二三十尺长一段城墙,虽然官兵拥有火器,可是面对流寇的人海战术,依旧是杯水车薪。一开始流寇还架设云梯攻城,到后来连云梯都不用了,因为踩着尸体就可以直接攀上城墙!

守备、指挥、镇抚、千户、百户、把总等军官也纷纷引弓放箭、举炮射击、挥刀杀贼,他们原本可以坐在箭楼里指挥战斗的,但是面对危机,在‘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境况之下,他们毅然出手,挥戈反日,用血肉之躯捍卫这座孤城。

但是,城还是陷落了。一声巨响,城门被炮弹炸毁,流寇像潮水一般涌进城,同手持锄头、斧子、菜刀、木棍的百姓,满身血污的官兵以及手持风火棍的皂隶杀做一团……

府衙内,保定同知邵宗元长揖道:“方公公,城破了。”没有丝毫的惊慌,仿佛在叙述一件平常事。

“应该做的,我都已经做了,如今方寸已乱,万无能为了。”总监方正化摇摇头说,“咱家离京的时候,和皇上对泣别离,就已经抱定必死之心了。”

方正化心如止水,命侍从取来佩剑,说:“邵大人,走吧!”

“方公公!”邵宗元突然跪下,“公公真乃杨复光再世!(唐末平定黄巢之乱的宦官将军)邵某能与公公并肩作战,虽死亦无所憾了!”

数十具尸体倒在脚下,此时方正化已精疲力竭,自己的血混着贼人的血浸透了发髻,顺着眉角流过脸颊。

他依然拄剑屹立。

众贼围了上来,一名匪首上前喝道:“你是什么人!”

方正化猛然昂起头,沾满血迹的脸孔显得狰狞可怕,他厉声喝道:“我总监方公也——”

壮哉方公!英烈千秋!

邵宗元力尽刀脱,双手抱住一名匪徒,用牙撕咬,群贼涌上来斩下他的头颅,口中仍然咬着一只耳朵!

群贼终于冲进了府衙,却看见正堂上有一个人,朝服梁冠,笏缙绶带,手握官印,端坐案前,正是保定知府何复。面对群贼,他一言不发。匪首喝令匪徒冲上去,何知府冷笑一声,从容拨倒桌上的烛台,燃烧的蜡烛滚落到了桌下,这时匪徒们才看到地上的火yao,但是为时已晚……

举人张尔翚、孙从范、高经负,贡生郭鸣世,诸生王之珽、韩枫、何一中、杜日芳、王法等一干文人带领家人手持棍棒与贼人巷战,全部遇难;刘宗向、田仰名、刘自重等布衣百姓不屈殉国;一百一十五名妇女守节自尽……流寇残忍的割下遇难者的头颅挑在竹竿上示众,并且在旁边写上“据城抗节,恶官逆子”的条幅……

同知邵宗元,总监方正化,守备张大同,知府何复,指挥文运昌、刘洪恩、戴世爵、刘元靖、吕九章、吕一照、李一广,中军杨儒秀,镇抚管民治,千户杨仁政、李尚忠、纪动、赵世贵、刘本源、侯继先、张守道,百户刘朝卿、刘悦、田守正、王好善、强忠武、王尔祉,把总郝国忠、申锡……一个个殉难将士的姓名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告诉世人,这是一场殊死的战斗,一场惊天泣鬼的战斗。在流寇犯阙之后那一片混乱的狂潮之中,这些人仍能不忘身为一个朝廷官员守土有责的使命,拼将头颅以为中流砥柱,是怎样的气节!虽然他们失败了,但他们他们在血肉纷飞之中打出了中国人坚韧无比的民族性,也打出了大明帝国乾坤扭转、浴火重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