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原大战
4986000000016

第16章 冯玉祥首都革命(七)西北军的形成

七、西北军的形成

冯玉祥辞职后,段祺瑞内心却有隐忧,因为冯玉祥一走,三角局面打破,他非完全受制于张作霖不可,早晚会危及他的政治生命。为了维持均势,他再三要求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因为在天津会谈时,段祺瑞、张作霖气势压人,冯玉祥就已不愿和他们纠缠下去,当时曾表示自己愿意去开发西北,为国家开辟富源。

再度处于困扰中时,孙中山的代表徐谦来见冯玉祥,谈到他和李大钊以国民党中央委员的身份,与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谈过冯玉祥的处境问题,苏方表示,可以为冯玉祥提供无偿援助。提到加拉罕,冯玉祥经徐谦介绍,在南苑时就认识并常相过从了,加拉罕对他讲述苏俄革命后各方面的情况,使他得到许多新的知识,觉得他们的国家确实有伟大的前途。有一次外事活动后,他和加拉罕同坐一个车,加拉罕自己开车,又快又稳,冯玉祥很惊讶,问他身为大使,怎么也会开汽车?加拉罕说他是工人出身,这在他们是极平常的事,冯玉祥对他的印象非常好。徐谦这次是有目的而来,他给冯玉祥分析问题说,察哈尔、绥远接近外蒙,如果接受西北边防督办一职,统辖这些地域,苏联的援助物资比较容易运输进来。经徐谦如此一点拨,冯玉祥对前途又有了信心,他二下天台山,来到张家口,走马上任西北边防督办之职。不久,政府又发表冯玉祥兼任甘肃督办,他委派刘郁芬代理,蒋鸿遇为帮办,后又保举薛笃弼为甘肃省长。

李大钊在徐谦的陪同下,来到张家口和冯玉祥商谈苏联给予军事援助的问题。

冯、李二人早就是相识了。1924年冬,李大钊从苏联回国时,《盛京日报》上还登着曹锟政府北京卫戍司令通缉他的命令,但他毫无所惧,毅然回到北京,成立了****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亲负总责。为了专心致力于党的工作,他辞去了几个大学的教授职位,和其他几位同志领导着东到东三省,西到陕西北部,南到直隶、山西,北到内蒙的整个北方地区的工作。李大钊分析了首都革命后复杂的政治形势,采取了联合冯玉祥国民军的策略。冯玉祥驻军南苑的时候,李大钊就进行过第一次拜访,他向冯玉祥详细介绍了苏联革命的情况,从此交往日深。一次冯玉祥提出希望李大钊来军中负责政治工作,李大钊接受了这一邀请,但后因党的工作脱不开身,改派其他同志和通过书信来往,开展对冯玉祥和他的主要将领的争取工作,向他们解释宣传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等政治主张。同时还派一些同志直接深入到国民军中去,在中下层军官和士兵中进行活动。

不久,苏联派驻广东革命政府的顾问鲍罗廷和苏驻华武官格克尔也来到张家口,进一步洽谈关于援助物资的细节问题,拟定了苏方援助步枪、机关枪、大炮及弹药的清单;交货办法是通过铁路运至苏联境内最靠近蒙古的上乌金斯克,然后用汽车运到库伦,这里是中转站,再由冯部接运至平地泉和张家口。这些军用物资约值四千万元,苏联一分钱没要,援助是无偿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样的武器装备,使冯玉祥的军事实力仅次于东北军,位居第二。

冯玉祥也对鲍罗廷谈了他的政治主张,他说:“中国的目的是争取自由平等,谁能赞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谁就是我们的朋友。”鲍罗廷表示同意他的看法。俩人又谈了些关于革命、宗教,以及取消不平等条约等问题,愈谈看法愈接近,使冯玉祥的思想和政治方面的见解开始起了变化,决心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努力。他请苏联方面派遣军事顾问,协助训练部队,掌握苏式武器。

时隔不久,苏联援助的军火物资陆续运到。根据苏方后来公布的档案记载:从1925年3月到1926年7月,国民军从苏联得到步枪38828枝,日本步枪17029枝,德国子弹约1200万发,7。6毫米子弹4620万发,火炮60门,手榴弹10000枚,佩戴子弹的机枪230挺,迫击炮18门及大量药品。1926年10月又得到步枪3500枝,子弹1150万发,飞机3架,马刀4000把,火焰喷射器10只。

苏方派出的军事顾问团30多人也到达了,人才济济,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的专家都有。他们帮助建立了兵工厂、军官教导团、陆军干部学校;在张家口下堡建立了培训电报、电话、汽车、战车等人才的通讯、交通教导团。为了避人耳目,他们每人起了一个中国名字,总顾问叫任江,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苏军远东军区总司令。顾问们的生活起居一切自备自理。他们还从冯军年轻干部中选送了十人到苏联学习。冯玉祥又接受李大钊的建议,选派团以上军官组成代表团赴莫斯科,考察苏联的军事和教育,他自己也听苏联政治顾问讲政治课。

冯玉祥的立场,引起了共产国际的重视。斯大林派遣苏联工农红军政治部主任布勃诺夫率领一个委员会到中国来,了解苏联顾问的工作情况。通过苏联顾问他们了解到冯玉祥的言行中有不少正确和进步的东西,例如他号召废除不平等的条约,宣传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极其重视对部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要求等。顾问们对冯玉祥总的印象是:“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会同国民革命运动一同前进,并将给运动带来好处。”

布勃诺夫在会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时,交换了对冯玉祥的看法。陈独秀说:“我个人的意见是这样的,在目前的斗争中,他们正在进行着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这场斗争在客观上是有利于革命的,我认为目前他们是站在革命方面的,我们无疑是支持他们的。”

革命势力的发展创造了许多好条件,一些****党员直接在冯军中担任了职务,重大原则问题随时可向李大钊请示汇报。在冯玉祥的辖区内,群众享有较多的民主权利,为****发动、组织群众运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工人们随时可以举行好几百人参加的集会,张家口一带工会会员已发展到四万多人,工会干部的工资待遇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李大钊的亲自主持下,****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方区执行委员会在张家口宝善街工人俱乐部召开了“西北农工兵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冯玉祥的合作关系》等决议;在北京,李大钊还利用国民军大刀队以“维持秩序”为名,实际上保护群众集会、游行。当“二七”大罢工被捕的工人领袖还关在监狱里时,李大钊就利用首都革命后的有利时机,救出了他们,恢复了各铁路失业工人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铁路工人运动又重新生气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这时直接处在冯军势力下的地盘,除了察哈尔、绥远、甘肃三省外,北京警备司令还是鹿钟麟,西苑、南苑以至张家口以外,都属冯军驻防区。冯玉祥任命张之江为察哈尔都统,李鸣钟为绥远都统。

国民军刚刚组建时第一军的编制如下:

第一师鹿钟麟

第一旅韩复渠

第二旅过之钢

警备第一旅刘汝明

警备第二旅门致中

第二师刘郁芬

第三旅孙良诚

第四旅张维玺

第三师郑金声(改编自绥远混成旅)

第五旅宋庆林

第六旅李西峰

第十一师(后改称第四师)宋哲元

第二十一旅佟麟阁

第二十二旅陈毓耀

第五师张之江

暂编第五混成旅刘玉山

中央第七混成旅葛金章

第六师李鸣钟

暂编第四混成旅石敬亭

中央第四混成旅石友三

卫队旅冯治安

炮兵旅孙连仲

骑兵第一师张树声

骑兵第一旅张之江(兼任)

骑兵第二旅王镇淮

察哈尔第一混成旅魏福隆

军官教导团段其澎

机炮团徐延瑗

骑兵教导团王镇淮(兼任)

在李大钊、徐谦的帮助下,从1925年4月起,国民军开始得到苏联军火和顾问的援助。冯玉祥的国民一军进行了进一步的扩编,扩充为步兵十二个师、骑兵两个师、炮兵两个旅、交通队一个团,共计约十五万人。

编制如下:

第一师(第二十二旅改编)韩复渠

第二师(第二十一旅改编)孙良诚

第三师郑金声

第四师(第二十五旅改编)佟麟阁

第五师(第七混成旅改编)石敬亭

第六师(第八混成旅改编)石友三

第七师(马福祥旧部改编)马鸿逵

第八师(谭庆林所部察哈尔地方部队改编)谭庆林

第九师(收编直系部队改编)唐之道

第十师(新兵编成)刘汝明

十一师(甘肃陆军改编)蒋鸿遇

十二师(新兵与甘军一部改编)张维玺

骑一师张树声

骑二师孙连仲

交通团冯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