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原大战
4986000000024

第24章 桂系(七)统一之路4

扫平陆荣廷

南宁是广西省会,也是陆荣廷经营多年的战略要地。李、白占领南宁,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利。但是,“定桂”、“讨贼”两军却因争夺军队的统一指挥名分和权力而发生了矛盾冲突。旧军时期,兵为将有,各方军队都只服本军将领调派,甚至以其主将名字代表其所统的队伍。李、黄两部也沿此积习。当两军在各自防地时,不论军事、政治、用人、行政都自成系统,互不统属,当然也无所谓矛盾。占领南宁后,两个系统的部队都混集在一起,这个问题就突现出来了。由于原先黄绍竑曾是李的部下,李宗仁玉林军的人与枪都比黄的多;而今黄部自立门户,经一年多发展,收编极众,队伍扩大很快,人枪已在定桂军之上,所以两部将领中都有彼此不服者。当时,在省长公署、民政厅、财政厅等机关及银行、军火库等单位,两军多有摩擦,甚至双方都架起机关枪,摆出要火拼的架势,气氛十分紧张。李宗仁、白崇禧见局面失控,急电留守梧州的黄绍竑赶来南宁。

黄到南宁后,气氛有所缓和,但其部下一些将领仍怂恿他以武力解决李宗仁的定桂军,以独占省会南宁。黄绍竑把此事告诉了白崇禧。白听后连称荒谬,他坚决反对分裂,并以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内讧而招致失败的历史事实告诫黄绍竑。白崇禧严肃地说:“洪杨之失败,非曾(国藩)左(宗棠)之功也。洪杨内讧,自毁其事业也。若以占领南宁即起内讧,我不欲见失败之日,愿先卸职他去。”黄绍竑是深明大义的,听了白的话后,立即表示“决不这样做,一切以团体为重,恪守前约,推李为首”。而李宗仁因部下闻对方要将定桂军缴械,决意反击,也坚称不可。他说:“我决不相信黄、白两人会贸然出此下策。如果他们觉得有我在,他们不易做事,我可立刻引退,让他们二人完全责,成功不必在我。为广西以及整个国族的前途着想,纵我不干,我仍希望你们完全服从黄、白二人的指挥,也如服从我一样,以完成统一广西的任务。”三人达成默契。随后,黄绍竑、白崇禧与李宗仁商定,为了减少内部矛盾,避免分裂,将“定桂”、“讨贼”两军重新合并,组织“定桂讨贼联军总司令部”,推李宗仁为联军总指挥。为使部下服从李宗仁的领导,黄绍竑在原谭浩明的公馆内设宴,招待两军营长以上军官。席间,黄绍竑起立发言,公开宣布两军重新合并之事。他说:“我原是李德邻部下,因为出兵梧州,权宜自树一帜,今既会师南宁,正宜乘机回复旧时组织,以期统一指挥,进一步而统一广西。要是彼此不能相下,必至自相火拼,而与旧军阀无异。我们今日幸乘陆、沈相持,占领南宁,获得胜利。陆、沈前车之辙,是不可再蹈的。故我们无论在任何状况之下,亦只得服从李总指挥,方为合情合理。我的部下,如有不服从李总指挥者,即等于不服从我一样,必为团体所共弃。”说完后,他举杯率在场的将领,全体起立,向李宗仁敬酒,大家共干一杯。饮完酒后,黄绍竑仍举杯在手,向各位将领宣誓说:“今后我们将领,誓当一心一德,服从李总指挥领导,如有口是心非,三心两意的,当如此杯!”说完将酒杯猛掷于地,“砰”地一声,碎屑四溅。全场气氛肃穆,众将个个为之动容,纷纷表示:既然“胡须老(按指黄绍竑,他当时留有大胡子)都这样做,还有什么话说”。李宗仁也起立致词,希望大家以救国救民为宗旨,精诚团结,共同奋斗,统一广西,复兴国族。席间,两军将领尽弃前嫌,握手言欢,尽兴而散。

接着,黄绍竑又以“广西讨贼军第一军总指挥”名义,与部将俞作柏、伍廷飏、夏威等发出拥戴李宗仁的通电。电文说:“定桂军李总指挥功高望重,本军将士风所钦崇。兹为促进军事统一起见,谨率全军将士,推举李总指挥为广西定桂讨贼联军总指挥。所有联军事务,概由李总指挥主持。”于是,矛盾得到解决,李宗仁、黄绍竑两部又重新合为一军了。这时,李、黄、白部队的编制如下:

联军总指挥李宗仁

副总指挥黄绍竑

总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白崇禧

定桂军总指挥李宗仁(兼)

参谋长黄旭韧

第一纵队司令李石愚

第二纵队司令何武

第三纵队司令钟祖培

第四纵队司令刘权中

第五纵队司令何中权

第六纵队司令韦肇隆

讨贼军总指挥黄绍竑(兼)

参谋长白崇禧(兼)

第一纵队司令俞作柏

第二纵队司令伍廷飏

第三纵队司令夏威

第四纵队司令蔡振云

第五纵队司令吕焕炎

第一游击司令马夏军

第二游击司令何正明

第三游击司令黄桂丹

第四游击司令陈智辉

第五游击司令封辅军

第六游击司令卢文驹

此外,还推定黄旭初为副总参谋长,吕竞存为副官长、黄钟岳为秘书长。事后向广州大元帅府备案,得到了大元帅府的认可。

李宗仁在南宁正式坐上“定桂讨贼联军”第一把交椅后,决心以新作风统军治政。在部属面前,李以“仁厚、坦白、公正、诚恳”待人,“不念以往之瑕疵,力求事后之改进”,尤其严禁任用私人,“对自己原部之陈旧落伍分子尽力淘汰,毫不徇私”。何武为李宗仁的亲信爱将,骁勇善战。当初李宗仁撤退六万大山时,何武不仅带所部相随,还帮助活动了好几个连的兵力入伙,因功被李任为支队司令,一向为李所倚重。“定桂”、“讨贼”军合并后,身为纵队司令的何武借其与李宗仁的老关系,在军中只听李一人的命令,黄、白都不被放在眼里。在随后进行的柳城、上雷决战中,何武倚老卖老,不服从白崇禧调度。李发现这一问题后,挥泪斩马谡,将何明令撤职,令其解甲归田。李宗仁这一着震动全军,上、下敬畏,从而使这一新结合的团体进一步摒除了派别歧见,“三巨头”也更加同德同心。此外,在省政处理上,因大局未定,李、黄等推举并非军事系统的原广西省参议会议长张一气出任“民选省长”,以实现“军政分治”(张于1925年春因工作难以进行,加上滇军入桂,乃悄然离去)。在对军政各项稍作安排后,李、黄、白刻不容缓,立即就讨伐陆荣廷的第二步战事及统一广西的战略作出安排。

继续讨伐陆荣廷的作战部署是:以李宗仁、白崇禧率领定桂讨贼联军主力夏威、伍廷飏、何武、钟祖培、韦肇隆等部为右路军,向柳州、桂林地区进攻,消灭韩彩凤主力;以俞作柏指挥所部和蔡振云部为中路军,向武鸣进发,肃清那马、都安一带的蒙仁潜、陆福祥残部;以胡宗铎指挥的吕焕炎、刘权中等部为左路军,溯左江而上,直捣龙州,肃清李绍英、谭浩清、谭浩澄部。黄绍竑留驻南宁,策应各路大军。梧州防务交由李济深粤军第一师责。

7月下旬,李宗仁、白崇禧率右路军离南宁向柳州进发,并约沈鸿英军夹击韩彩凤。大军不久进抵柳城附近。当时,韩彩凤估计孤城不便死守,主动退出柳州城。柳城、柳州一带即为李、黄、白的“盟军”沈鸿英军所占领。但李、白以沈鸿英与陆荣廷停战媾和为理由,照样发动攻击。沈军何才杰部略为抵抗,即向中渡、雒容退却。李、白于是进占柳城,并于8月6日占领柳州。

李、白部队占领柳城、柳州后,陆荣廷即由桂林派韩彩凤率部反攻柳州,企图夺回柳州地盘。李宗仁率一部监视驻雒容的沈军,白崇禧率大队堵击陆荣廷部。8月14日,白崇禧部与韩彩凤部大战于古化、中渡。韩彩凤能征惯战,十分剽悍。每与敌战,常亲举大旗,号令全军冲锋肉搏。面对年仅28岁的白崇禧及头戴童子军帽的定桂讨贼军,韩彩凤态度骄横,轻蔑地宣称童子军不堪一击。此次两军激战一昼夜,呼声震天,战况空前惨烈。联军阵地多次被韩部所突破。白崇禧眼见阵前危急,亲上第一线督战,最后连总预备队也调了上去。此时,李宗仁所率两个营奇兵突出,威胁韩部侧背,加上正好有沈鸿英的一支队伍前来观战。韩军见腹背受敌,开始溃退。李、白指挥部队,迅速推进。韩军全线崩溃,向上雷、大埔、沙埔退却。李、白部队衔尾直追,将韩军包围。这时,原被沈军击败退往庆远方面的陆荣廷军潭浩明部约2000人赶来支援韩军。8月23日,白崇禧指挥联军,向韩、谭两军发起攻击。战事颇为激烈,搏斗多日,未分胜负。一天,白崇禧假装与驻在雒容的沈军旅长杨祖德通电话,望他于某日某时与联军配合,进攻韩彩凤。他将电报线当作长途电话线,故意让韩彩凤部接获这一信息。韩自以为得计,派出上雷驻军监视杨祖德部,分散了兵力。这时候,白崇禧指挥大军猛烈攻击,终将韩、谭打败。韩彩凤率残部经三皇、古化、龙胜退往湘桂边境,谭部则向庆远方面逃窜。白率部追击谭军,于9月7日占领庆远。韩彩凤之兄韩彩龙也在此役中毙命。到此,联军右路军完全占领了柳州、庆远地区。足智多谋的白崇禧,在这一段军事生涯中,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从而赢得“小诸葛”的美名。

中路方面,俞作柏、蔡振云两部在8月初向那马、都安进攻,只在那马附近与陆福祥部交战。但到了月底,陆福样、蒙仁潜等陆荣廷残部就被彻底击败。驻百色的刘日福见大势已去,于是宣布脱离陆荣廷,向定桂讨贼联军投降。林俊廷部无奈退到广东,蒙仁潜部则窜到贵州,陆福祥也只身逃入越南,右江方面的战争于是结束。

左路方面,胡宗铎指挥的部队在左江流域进展十分顺利。陆荣廷残部除在崇善附近稍有抵抗外,其他或不战而逃,或闻风归附。龙州守将、前广西督军谭浩明家的两个纨袴子弟谭浩清、谭浩澄兄弟见势不妙,慌忙逃往安南。胡宗铎部在8月中旬进占龙州。

这样,李、黄、白的定桂讨贼联军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即肃清了左、右江和柳州、庆远一带的陆荣廷残部,占领了原先属于陆荣廷势力范围的广大地区。定桂讨贼联军一时声名大震,军力也得到大发展。

当韩彩凤部离开桂林去进攻柳州方面的李、白部队时,桂林城内已没有多少兵力防守了。沈鸿英见良

机难得,于8月下旬将主力由昭平北上,分三路向桂林进攻,重新将桂林包围起来。陆荣廷自知难以抵挡,随即撤出桂林,往灵川、兴安、全州退却。沈军进入桂林后,派队追击,并占领了灵川、兴安、灌阳等处。

9月初,沈军进攻全州。陆荣廷得到湘军叶琪旅和马济的武卫军支援,将沈军击退。

陆荣廷退驻全州后,收集韩彩凤残部数千余人,于9月中旬由全州向兴安、桂林反攻,企图孤注一掷。而沈军前敌总指挥邓右文也正率主力由兴安再度向全州进攻。两军相遇,激战好几天,陆荣廷、韩彩凤终因势弱,败下阵来。沈军攻占了全州,陆荣廷、韩彩凤率残部向湖南溃逃,沈军一直追到湘桂边界的黄沙河。

到这时止,陆荣廷在广西的势力被全部肃清了。湖南的赵恒惕见陆荣廷已彻底完蛋,不可能恢复,不愿再给陆荣廷以军事上的支援,于是通过他的部将唐生智劝陆荣廷下野。

9月下旬,唐生智以“湘南善后督办”的名义发出通电,声称“愿负全责请陆下野,以解决桂局。”接着,唐和其旅长叶琪,与广西方面的李宗仁、黄绍竑、邓右文等协商陆荣廷下野的有关事宜。协商结果,达成以下协议。其中由唐生智负责的是:将湘军叶琪旅撤回湖南;劝陆荣廷下野,将陆部交马济接收;劝马济不要过问桂局。由李宗仁、黄绍竑、邓右文负责的是:陆荣廷将来回桂,如不争政柄,仍以耆老礼事之;与马济弃怨修好,此后取互助主义;沈鸿英不能单独处置桂事,桂省政事,必须取决于李、黄、邓三人;桂军不能侵犯湘境一步,否则李、黄、邓当以公敌对付之。

陆荣廷此时已是孤家寡人,在唐生智、李宗仁等的劝促下,被迫于9月23日在永州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布下野,将其残部交与马济统率。随后与谭浩明由永州经衡阳到长沙,再过武汉转赴上海、苏州作寓公去了。统治广西十多年、在民国政坛上风云一时的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就此烟消云散。

10月1日,李宗仁在柳州正式发出“讨陆战事结束通电”,电文历数陆氏治桂十数年的劣迹,称:“宗仁等不忍地方糜烂,父老呼号,陈师兵谏,冀化干戈为玉帛,出人民于水火。……敢辞胆薪尝卧之劳,黍总师干,期尽除暴安良之职,此项用兵宗旨,绝为父老驱军阀,为桑梓谋治安”,并正式亮出“兴师之始,志在定桂”的大旗。

通电发出后,桂境尚存的陆氏残余势力纷纷逃遁的逃遁,归附的归附,陆荣廷在广西的影响被荡涤尽净。广西境内原先的三强鼎足之势,变成李、黄联军与沈鸿英两强对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