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原大战
4986000000026

第26章 桂系(九)统一之路6

再战滇军

消灭了沈鸿英势力之后,李、黄、白已占有了整个广西。然而没等李、黄、白建立起他们在广西的统治秩序,云南军阀唐继尧的滇军已大举侵入广西了。于是,李、黄、白又面临着一场新的更激烈、更惨酷的战争——驱逐唐继尧滇军之战,这就是所谓“第一次滇桂战争”。

唐继尧是个野心勃勃且自命不凡的军阀。“二次革命”时,因为镇压川军熊克武部有功,被袁世凯赏识,当上云南督军。随后在护国运动中任军务院抚军长。护法之役,孙中山任军政府大元帅,唐被选为元帅,接着成为与孙中山并列的七总裁之一。借此机会,唐继尧将势力扩展到川、黔两省,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王”。他一心想当“西南盟主”,进而出掌全国。他的一枚自刻图章,印文为“东亚大陆主人”,就是他的野心的自白。只是过去没有机会,才不敢轻易进军两广1923年,孙中山回到广东,重组大元帅府。为增强南方北伐实力,曾任命唐继尧为副元帅。但唐不愿居孙中山之下,拒绝出任,暗中一直与在粤的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勾结,阴谋颠覆广东革命政府1925年3月,孙中山在京逝,两广政治局面动荡,唐继尧认为良机难得,就于3月18日,在云南突然宣布,就任孙中山半年前委任而他一直不肯就任的广东革命政府“副元帅”之职,企图以递补出缺的办法,取孙而代之。次日,他致电汪精卫、孙科等,声称“今不幸大元帅在京逝世,一切未竟之主张,皆吾辈应负之责任”。

但是,唐继尧要到广东去,必须经过广西。当时广西最大的实力派、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已经垮台,剩下的两大实力派——李、黄、白与沈鸿英,又处于激烈的内争之中,对外防务异常空虚。并且,李、黄、白和沈鸿英及驻粤桂军刘震寰等,出于各自的目的,都先后派代表到云南与唐继尧联络,其中沈鸿英和刘震寰还请求唐进兵广西,以帮助他们击败李、黄、白。因此,唐继尧更有理由出兵了。唐继尧在出兵前,曾先后派代表文俊逸、高尚春到南宁、梧州,向李、黄、白进行游说,企图收买李、黄、白。他答应送给李、黄、白云南鸦片烟土400万两,并以川黔滇联军总司令名义委任李宗仁为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黄绍竑为广西陆军第二军军长,希望李、黄、白让其所部滇军取道广西入粤。

对唐假途灭虢的用心,李、黄、白当然不会上当。他们心中明白,假使唐继尧此举得逞,大批滇军假道广西入粤,夺取了广东,那么广西也必将成为唐氏的囊中之物。在李、黄、白看来,广西是他们打出来的,他们眼看就要成为广西的新霸主,即将到手的地盘,岂能容他人染指?但当时的滇军有10多万人,李、黄、白部却只万把多人;此时灭沈战事还在进行,若拒其假道,唐部强行入境,李、黄、白对能否抵挡得住唐部的进攻并没有把握。而一旦吃了败仗,陆、沈残部一定会乘机而起,局面将不可收拾。因此,在对唐军的迎、拒问题上,李、黄、白十分谨慎。表面上他们与唐派来的代表虚与委蛇,暂时采取敷衍态度;暗地里紧急密电广州大元帅府,要求派大军支援,同时发电催促还在前方扫荡沈鸿英残部的联军,迅速扫清战场,以便抽调主力,迎战唐军。

唐继尧也知道,李、黄、白只是在与他周旋,根本无意让路,因此,他也不等李宗仁等答复,在1924年11月中旬,就以防堵驻粤滇军范石生部回滇为借口,派他前时收编的陆荣廷旧部邓大谟、黄培桂两部及部分滇军共千余人,由云南富州进入广西的镇边及百色附近。

1925年2月,当李、黄、白与沈鸿英正在鏖战之际,滇军分三路大举进入广西,并向广西腹地推进。其中第一路由唐继尧的胞弟唐继虞率领,从贵州的东南边境进入三江、融县,向柳州推进;第二路由龙云指挥,从滇东的广南出发,经百色东下,枪口指向南宁;第三路由胡若愚带领,由滇南的富州进入镇边、靖西,再会合龙云部进攻南宁。全军6万余人,号称10万,浩浩荡荡杀奔广西而来。

本来,唐继尧军比李、黄、白部在人数上多了五六倍,基本同时出发,用来对付李宗仁等,绰绰有余。然而,滇、黔、桂三省边区横亘崇山峻岭,道路崎岖,人烟稀少。数万大军同时出发,很难齐头并进。更有甚者,滇军的粮饷通常靠鸦片烟维持,沿途销售鸦片,再购买军需品,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据说,唐继虞就拥有数百万两烟土,随军携带,要等待上海、汉口一带的商人前来贩运,以致耽误了时间,比其他两路都慢了一个多月,这就给李宗仁等各个击破入侵的滇军提供了机会。

当龙云部滇军主力出动前夕,唐继尧曾致电广西绥靖督办李宗仁、省长张一气,声称龙云部滇军进入广西,“只能假道通行,绝不加遗一矢”,盼李宗仁等与其“通力合作”。当时,李、黄、白讨伐沈鸿英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其主要兵力集中在柳州、桂林、平乐、梧州一带。对于滇军大举入境,他们除了去电劝阻外,别无他法。这样,龙云部滇军便得以长驱直入桂境。2月23日,在李、白进入桂林的当天,滇军未遇任何抵抗,即占领了广西省会南宁。李、黄、白留守南宁的小部队伍廷飏、蔡振云两部在滇军入城前接到命令,不与滇军硬抗,撤退到宾阳、永淳两地,对滇军采取监视态势。

龙云率部占领南宁后,分驻于市及附近地区,并不急于向广东行动。其意图主要是想等待唐继虞部占领柳州,然后齐头并进,一起东下广州。但龙军如此顺利得到南宁,心存骄气,趾高气扬,以为广西指日可下,于是前锋越过昆仑关,直逼宾阳。而唐继虞所部滇军本驻在贵州腹地,他们虽然在2月间奉令开到湘黔边境,却迟迟未进入广西,只在湘黔边境徘徊。滇军两部距离遥远,无法呼应。李、黄、白于是从容不迫地调动军队,实施其对付唐军的战略计划。

2月下旬,李、黄、白在消灭了沈鸿英主力部队后,即将大军西调,集中于桂平、贵县一带,准备进击南宁方面的滇军。同时去电广东革命政府,请求广东革命政府迅即派兵入桂支援。广东革命政府得知滇军占据南宁后,鉴于这场战事关系到革命政府的安危和国民革命的前途,决定大力支持李、黄、白,以抗拒唐继尧滇军东下。广东方面除命令李济深、郑润琦两部粤军继续留驻梧州附近,帮助李、黄、白扼守西江水道外,并于3月1日决定加派驻粤滇军范石生部入桂支援李、黄、白作战。3月20日,国民党中央通电讨唐。

范石生与唐继尧结怨很深(杀父之仇),早就有回滇驱逐唐继尧、取唐而代之的打算,只是先前遭到李、黄、白和李济深、郑润琦的联合拒阻,无法通过西江水道,才不敢贸然西进。现在革命政府令其西上拒唐;李、黄、白此时派人与之联系,欢迎他的部队参加驱逐唐继尧之战,承诺支持他回云南取代唐继尧;李济深、郑润琦也允诺不再阻挠他的军事行动,范氏没有不接受的道理。所以,范在得到大元帅府命令后,随即下令其所部滇军15000人,全部由广州开拔西上。

3月中旬,范将其部队改称为“定滇军”,乘轮船西上,抵达贵县、桂平一带。下旬,“定滇军”与李、黄、白的桂军组成联军,在桂平誓师。联军的战略,首先要把龙云突出在宾阳附近高田圩的部队歼灭,然后拿下南宁。黄绍竑率一部和范石生军担任这方面的攻击任务,李宗仁担任柳州方面的防御任务,白崇禧则迅速歼灭沈鸿英残军,然后把部队向柳州集中。

按照预定计划,联军分两路向驻守南宁的滇军龙云部进击。左路由范石生部参谋长杨蓁任总指挥,率领“定滇军”由贵县、横县、永淳进击南宁;右路由黄绍竑任总指挥,率领桂军由贵县经宾阳进攻南宁。

3月28日,联军总指挥部下达总攻击令。范石生所部15000人,由贵县经覃塘圩、黎塘圩、新圩向宾阳、南宁大路的六塘、五塘前进,截断宾阳附近唐军的后路,阻止南宁方面唐军的增援。黄绍竑率两个营兵力抵达宾阳附近的河田圩伍廷飏的阵地,与昆仑关附近高田圩的唐军对峙。不久,俞作柏也率两团人马由柳州开到宾阳城附近。大战前,黄绍竑视察了地形后认为,唐军占领的高田圩隘口,地形险要,正面不易攻击。于是他命令俞作柏率两个团绕到昆仑关的后面,以便与正面作战相呼应。从28日起,联军在昆仑关附近的高田圩与龙云部陈铎、周文人两旅开始接触,随即发生激烈的遭遇战。这次战斗持续两昼夜,双方都有很大伤亡。在联军前后夹攻下,到30日下午,龙部不支,被迫向南宁方向撤退。桂军缴获滇军炮2门,枪千余支,俘数百人。随后黄绍竑率部跟踪追击。这时,从南宁增援的龙云部约四五千人已到了八塘。两军在八塘相遇激战,滇军虽据有险要地势,仍然不敌,被毙伤近千人。与此同时,杨蓁指挥的“定滇军”也在永淳大败依附唐继尧的陆荣廷旧部林俊廷部,缴获枪六、七百支。

当黄、范部准备进击南宁时,李宗仁从柳州发来电报,告之唐继虞所部的前锋吴学显已经入境,并快速向柳州进迫,联军部队节节败退,而柳州此时只是一座空城,要黄绍竑马上把俞作柏部调回去。黄绍竑同范石生商量,范石生见黄部的兵力不大,枪械又不好,却能在八塘打了个胜仗,因此他也充满骄气,同意黄将部队调走。黄绍竑把俞作柏调回柳州,把伍廷飏等部调到五塘第二线整顿,支援范军对南宁的攻击。

八塘的唐军残部边打边退,由七塘到五塘,再退到距南宁20里的二塘,与南宁龙云的主力在二塘设防。范石生率部前进,两军由拂晓战到下午四、五点钟,都未能将对方击破,双方伤亡很大。范石生急了,写信要黄绍竑部迅速增援。但黄部离作战阵地有30多里,鞭长莫及。亏得杨蓁率领他的警卫团手枪队从右侧高地方面突击,才将敌阵地击破。

经此前后四五天的战斗后,龙云只好将南宁城外的部队全部撤回城,固守待援。他一再发电,请唐继尧速令胡若愚部加速前进,紧急救援。黄绍竑、范石生指挥部队围城,并进行攻击。但南宁城垣坚固,联军虽奋力进攻,但并无效果。

坐镇昆明遥控的唐继尧,得到龙云所部在南宁作战失利的消息后,在4月上旬下令,要求后续部队胡若愚部万余人火速入桂,经百色驰赴南宁增援。他还发电给滞留湘黔边境的唐继虞部,命令他们尽快南下攻取柳州,以策应南宁方面龙云部的军事行动。

联军进逼南宁城,但兵力仅能控制东面和北面,而西面和南面仍然是敞开的。范军担任北面到东门一线,黄军担任东门到南门一线。那时联军各有两三门山炮,只是炮弹很少,不能构成威胁。范石生用云梯爬城和用地道轰城,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增添了不少伤亡。

南宁城,除了龙云部之外,再就是陆荣廷旧部林俊廷、谭浩清、谭浩澄二、三千人了。两谭都是谭浩明的同胞兄弟,谭浩澄更是骁勇善战。不久,唐军胡若愚所部万余人赶来南宁的消息传到,黄绍竑、范石生料定城军队必定会乘势出击,就发电柳州,将俞作柏所部再调回来。俞率部尚在途中,唐军就开始出动了。

4月16日,胡若愚部滇军由百色开到武鸣附近,与范石生的“定滇军”第五旅及警卫大队展开激战。

胡部伤亡惨重,仍拼死向南宁突进,以求与龙云部会合。

龙云知援兵已到,于17日以谭浩澄为先锋,缒城出击,把范军突破;又以敢死队3000人由南宁东、北两门冲出,接应胡若愚部。敢死队当日每人发烟土20两,饭饱烟足,一声呐喊,冲出城来,杀声震天,弹如雨下。围城的联军措手不及,竟被冲得七零八落。随后龙云又亲率3000余人,林俊廷率2000余人冲出城外,与黄绍竑、范石生联军大战。这场战事相当激烈,双方死伤都在千人以上。龙云部滇军敢死队队长谭浩澄和范石生定滇军第六旅旅长杨苠,都在恶战中阵亡。联军全线都被冲破。范军伤亡很大,被俘的也不少。黄部在东门、南门之间,南临邕江,北方高地既为唐军占领,唐军又向邕江北岸压迫,桂军就不能向邕宾大路撤退,不得已由沿江小路后退。范军路途不熟,见桂军沿江撤退,也就跟着撤退。沿江溪沟多,路径复杂,撤退极为困难。联军到了蒲庙圩对岸,怕唐军追击,背水作战不利,又连夜渡过蒲庙圩,驻扎下来,整顿队伍。

胡若愚部与龙云部会合后,龙云部仍驻守南宁城,胡若愚部沿陆公祠至西乡塘一带警戒,林俊廷、蒙仁潜等陆荣廷旧部驻邕江南岸亭子等处。

龙云探知联军在蒲庙圩整顿后,即派军由南宁附近渡过邕江,由南岸向蒲庙圩进击。黄绍竑与杨蓁到预定阵地上视察,见范军零零落落,士气不振,尚未进入阵地;而唐军已到达阵地前方20多里了,看来,第二天拂晓定会发起攻击。真要打起来,胜负之势很难判断。黄绍竑主张把部队连夜渡回北岸,同时由黄挑选勇敢官兵作先锋队,乘夜偷袭南宁,其余全部向南宁前进,使唐军对蒲庙圩扑空;由于船舶都在联军手里,唐军也无法渡过邕江尾追。对于这一反客为主之计,范石生、杨蓁都表示赞成。先锋队数百人于次日拂晓神不知鬼不晓地到了南宁城外,突然向南门发起攻击。唐军不知虚实,紧闭城门,不敢出战,果然调南岸主力回城防守。这天黄昏,黄、范联军大队赶到,又把城的北面、东面围起来,恢复了前几天的态势。

李宗仁为早日攻下南宁,也亲由桂平赴南宁督战。5月9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范石生、杨蓁五人以联军指挥官名义,联名发出通电,声讨唐继尧。其电文如下:

去岁曹、吴未灭,我大元帅孙公以北伐讨贼为职志,东撤惠、博之围,予陈炯明以自新;西颁副元帅之命,予唐继尧以振拔。陈既负固东江,不自悔悟;唐复按兵滇境,严拒宠命。及至曹、吴覆灭,我大元帅简从北上,号召和平,为国忧劳,以致薨逝。正举国地裂山崩,痛悼哀毁之际,唐继尧乃敢妄冀非分,擅自称尊,出兵邕、龙,图占桂、粤,希冀颠覆我革命政府,捣乱我西南和平。凡有人心,莫不发指毗裂。本月9日,奉读谭、杨、许、程诸公三日通电,殷殷于继续大元帅遗志,努力革命工作,并力辟唐假借名义,祸国叛党。足征整饬纪纲,义正词严。宗仁等不敏,誓当督饬滇、桂子弟,力从诸公之后,为拥护吾党主义,先驱杀贼,海枯石烂,此志不渝。仅布区区,诸为亮察。

联名通电发表后,联军即于5月15日兵分三路,分别由李宗仁、黄绍竑、范石生指挥,向南宁再次发起总攻击,在南宁近郊与龙云、胡若愚两部滇军激战。战斗持续了数天之久,双方互有伤亡,不分胜负。

联军见强攻不下,只好放缓进攻,稍作休整。以后停停打打,打打停停,战事旷日持久地延续着。

不久柳州形势紧张,联军必须抽调人马援柳,不可能与南宁唐军决战。如何进行战略调整呢?在大家议论纷纭时,杨蓁指出:“唐军志在下广东,从我们军队现在的情况来看,正面很难阻挡得住,不如正面仅留少数监视部队,把主力撤至高峰隘(南宁北面50里的高山)、甘圩一带险要山地,控制南宁城西北方面的侧后,那里地形险要,容易据守,谅唐军不敢轻易攻击;即使唐军向我们攻击,我们可以向武呜及右江右岸撤退,难道唐军会把我们送回云南去吗?如果唐军不顾我们而东下,我们就占领南宁并在后面尾追。唐军一定不敢这样做,必定固守南宁,等待唐继虞攻击柳州,然后会师东下。这样,我们不但可阻止龙云的东下,也有时间和力量先行解决唐继虞的部队。”众人都很赞成杨蓁这个计划,立刻开始秘密调动。

龙云很快知道了这个计划,但滇军将领素来不满唐继虞,在南宁坐视,不去策应。黄绍竑这时因病回梧州稍事休养,由李宗仁率钟祖培部前来接替。

在南宁战事胶着相持的时候,集结于湘黔边境的唐继虞部滇军,经唐继尧屡次电促,于5月中旬取道湖南靖州、双江入桂。其先头部队吴学显部占领融县后,即联合陆荣廷残余部队韩彩凤部进攻柳城,并于5月26日开始进攻柳州。李、黄、白的柳州守将李石愚率部在边境拒阻,因寡不敌众,节节败退。李石愚后在柳州指挥作战时重伤阵亡。

随着唐继虞部滇军的入桂,战争的重心即由南宁移到了柳州方面。主将李石愚在柳州前线阵亡、指挥无人的消息传来,李宗仁立即发电,令因病回梧州休养的黄绍竑与在桂林的白崇禧星夜赶赴柳州,坐镇指挥,自己则从南宁方面迅速调遣两个纵队主力应援柳州。南宁方面,只留少数桂军和范石生的定滇军围城。

李宗仁驻守宾阳的思陇圩,一面策划援助柳州的部署,一面指挥围困南宁的战事。

5月28日,由南宁东调的桂军主力钟祖培、陆超、刘权中、韦肇隆、吕焕炎等部共5000余人赶至柳州南岸。黄绍竑这时也已带病由梧州来到柳州,在黄绍竑指挥下,桂军各部向滇军出击。吴学显部滇军猝不及防,急忙逃离柳州,退往沙浦据守,以待唐继虞主力的到来。

黄绍竑令一小部监视沙浦的敌人,一部仍回柳州防守,主力向东泉圩秘密移动,集结待机。黄绍竑在东泉呆了两天,唐继虞的先头部队才到达沙浦的北岸,白崇禧这时率部也到了中渡县城(距东泉60里)。黄绍竑在电话中和白崇禧商量,白崇禧主张用他的主力由中渡绕过沙浦江北岸,配合正面作大包围的攻击。

黄绍竑则主张把白的主力调到正面,增强正面的攻击,仅以一小部队扰乱敌人的后方。黄绍竑指出:“敌众我寡,当前我正面的兵力尤为薄弱,很难挡得住敌人主力的进攻,如果正面被敌人冲破了,你的大包围不但没有作用(因由中渡绕到沙浦有80多里路,又不好走),而且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这次黄与白在作战上意见的争执,恰如他们两人平日下围棋一样。白一向用的是包围战术,总是喜欢把对方包围歼灭。黄是惯用突破战术,看准对方的弱点,突破后而反包围之。自然这两种战法是没有绝对的利和绝对的害的,所以黄同白下棋总是相互的大胜大败。不是黄被白包围得水泄不通,便是白被黄突破得零落不堪,从来就不容易打成平手。黄后来回忆说:“用包围战术要有优势的兵力,而我们当时却是劣势。所以我同他争执得很厉害。”最后黄绍竑说:“我是总指挥,你要尊重我的意见,要服从我的命令!”白崇禧于是听命将主力向东泉开拔,以一小部扰乱敌人的后方。

6月6日拂晓,黄绍竑决定向沙浦攻击,乘唐继虞主力尚未全部到来,将其各个击破。当时以林竹舫所部担任正面攻击,以钟祖培所部担任左翼攻击,伍廷飏所部担任右翼攻击,吕焕炎所部为总预备队,黄绍竑亲自上阵督战。这一战,双方动用兵力数万以上,从早晨直打到下午三、四点钟,彼此相持不下,没有什么进展。右翼伍廷飏部与唐军争夺一个制高点——白马山,五得五失,双方呈胶着状态。滇军在沙浦江上架起浮桥,后续兵力源源不断开到,战况对桂军极为不利。在这危急时刻,白崇禧率主力赶到,攻下白马山。白崇禧稍事休息后,即赴白马山阵地观察。他发现唐军的主要交通为沙浦江上的浮桥,决定立即毁掉浮桥,断绝唐军补给与退路。他下令在白马山上的炮兵,向沙浦江的浮桥轰击。炮兵连长报告说,部队只剩5发炮弹。白崇禧亲到炮兵阵地指挥,鼓励士气。结果,第二发炮弹就命中浮桥。白下令所部全线出击。城中守军闻援兵到达,开门夹击。唐军军心动摇,向沙浦圩退却,想渡江北窜,但浮桥已被炸断,有些束手缴械,有些挤入江里被水淹死了,那些企图渡江逃命的,多被打死,浮尸满江,江水为赤。唐军残部向长安镇方向逃窜,与唐继虞后续部队汇合。联军伤亡也很重。据黄绍竑回忆说,此役滇军“淹毙者二千余人。缴械被俘者二千五百余人,死伤于阵地者亦千余人。我军伤亡亦极惨重。此实为广西统一战史中最激烈之战斗,亦为俘获最多之战斗”。这时在南宁的范石生军,因气候不适,病死了不少人,非常希望得到云南子弟补充。黄绍竑打电话告诉他,俘获2500云南兵,准备送到他那里,以作补充。他当时还不相信。

经柳州、沙浦两次战役,唐继虞部滇军连遭重创,官兵心胆已寒,不敢再战。唐继虞带领残部由融县经罗城、庆远、怀远、河池、东兰、凤山、凌云、百色等处,向西退去。当时黄、白等研究他们的企图:第一是想由庆远经都安、隆山、武鸣,与南宁龙云部队汇合;第二是想由庆远向河池、东兰、凤山西进,沿唐继尧以前走过的道路退回去。但是当时贵州的卢焘(广西人)、周西城已经转向与李、黄、白合作,滇军退向贵州,必有顾虑。因此黄、白不去尾追,而将主力撤回柳城,渡过柳江,在其南侧平行西进,直趋庆远,以阻断其窜往南宁的道路。滇军退到怀远时,白崇禧率领的追兵赶到,一路截击,死伤及被俘千余人,缴枪千余支。滇军经此打击,军心萎靡,只好西向逃回云南。所经各处,遭到当地民团的截杀,当唐继虞部滇军回到云南时,已所剩无几了。

柳州方面的滇军逃遁,李、黄、白于是将兵力再度西调,准备集中围困南宁方面的滇军。

白崇禧打下柳州后,写了一封短信,挑选100多俘虏,由一官长带领,拿着白的信,由柳州到南宁去见龙云。信上写道:“南宁鏖战多日,损失必多,特送上云南子弟以作补充。”龙军见到来人与信,士气低落。而滇军沙浦败讯传到南宁后,守城龙军更无心恋战。当年广西西部气候,很不适于滇、黔两省士兵的生活。李宗仁等熟知桂省环境,只移军作久困的计划,并不急于攻城,就是要等候恶劣季节的到来,使滇军为病魔所困,而日渐死亡,自我消灭。当时桂军中盛行着这样一句话:“等到吃黄瓜,送你回老家。”就是说,夏天时候,黄瓜旺产,恶性疟疾便流行了。这年黄瓜旺产的季节,恶性疟疾果然猖獗起来。在六七月间,李、黄、白就接到报告,滇军在南宁病死的很多,商会代为埋葬的尸体,已有4000多具。后来染病的人越多,病死的人也越多,情势更为危险。若再坐困下去,必至死亡净尽。加上南宁城内缺粮,龙云获悉唐继虞已败退回滇,与唐继尧勾结在广州发动叛乱的驻粤滇、桂军杨希闵、刘震寰两部又已在6月间被击溃,东下广州已没指望,决定放弃南宁,退回云南。

7月7日晚,龙云、胡若愚自动率队撤离南宁,沿左江折向靖西、镇边逃向云南。月底,滇军全部离开广西境。7月8日,李、黄、白的部队收复南宁。其时,白崇禧告知李宗仁,要他派兵断绝龙部归路,消灭滇军。李宗仁判断龙部回滇,必经扶南、同正、左县、靖西而入云南,下令俞作柏部防守这一路线。但俞作柏知龙云退兵,其龙州所存烟土必多,于是不顾军令,率军赶往龙州抢夺烟土,使龙云得以逃归。

当时国内报纸有以“城头变换霸王旗”为题报道了桂军赶走滇军的消息,《国闻周报》在“一周大事记”中也登载了李、黄、白、范的联名通电,电称:“柳州、沙浦、融县、长安、庆远等处唐军先后被击溃,唐继虞受重伤率残部窜滇黔边界,邕垣龙云、胡若愚本月七日宵遁,宗仁七日克覆邕城。”此时,范石生率部也追到滇桂边境。唐继尧所派的援军刚好赶到,与龙云、胡若愚两部会合,反攻范军。范石生不敌,桂军又与其脱节,无从应援,范氏回滇计划从而搁浅。

至此,历时半年之久的李、黄、白驱逐唐继尧滇军之战宣告结束。

驱逐了唐继尧滇军之后,李、黄、白即已最后完成了广西的统一。为了确立他们在广西的统治,他们着手组织自己的地方统治机构。7月中旬,李、黄、白先后回到南宁,商议省政机构的组织问题。自省长张一气走后,省政府机构已不复存在。经过协商,他们决定暂时自立名目,成立“广西省民政公署”,作为全省的最高行政机关,并推举黄绍竑出任民政公署民政长。1925年9月5日,黄绍竑在南宁通电宣布就职。民政公署内设政务会议,下设内务、财政、教育、建设四厅。黄绍竑以民政长身份,任命粟威为内务厅厅长,苏绍章为财政厅厅长,甘浩泽为教育厅厅长,盘珠祁为建设厅厅长。另以朱朝森为政务会议秘书长。事后,李宗仁、黄绍竑联名致电报告广东革命政府,取得广东方面的承认。正是广东方面军事上的直接帮助,政治上的全力支持,为李、黄、白统一广西的战事争得了民心,加快了广西统一的进程。

最初,李、黄两军不过2000余人,经历5年征战,发展到带甲4万,结束了广西1921年起的五年军阀混乱。广西省政机构的建立,标志着李、黄、白为核心的新桂系正式取代了旧桂系,开始了他们在广西长达20多年的统治。

当年黄绍竑因病回梧州休养时,病因不明,途中腹部疼痛难忍,只得不断注射吗啡,以减少痛苦。加上长期单调的军旅生活,他开始吸食鸦片,竟然成瘾。李宗仁发现后,多次劝告。但黄绍竑无法接受,他对李宗仁说:“德公,我怎么能戒烟呢?生活太苦闷啦!”黄氏早年成家,其妻韦氏长年居住老家,无法照顾黄绍竑的生活。李宗仁与黄的堂兄黄剑鸣及吕竞存商量,为黄绍竑介绍了一女朋友。这女子名蔡凤珍,是省立女子学校校花,曾多次担任校旗掌旗手出席集会。女方同意后,不等别人再议,黄绍竑即将几套名贵精致的鸦片烟具当着大家的面砸烂,开始戒烟。他不吃戒烟药,硬着头皮坚持。最初两星期,全身瘫软,涕泪横流,痛苦不堪。坚持不到一个月,居然恢复了健康。随后,黄、蔡两家报聘纳彩,黄绍竑再拥佳人。以后,黄氏辗转各地,均由蔡氏陪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