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天下鸾华
52314200000058

第58章 顾初寒的分析

三皇子对顾初寒由不得动了兔死狐悲之情,想她与自己皆是庶出,自己更深知庶出的艰苦,乃不由出口道:“你既知这珍珠串不好,那何必丢了这珍珠串,为何还要找工匠镶裹?”

“因为……嫡姐姐顾初悦快过生日了,还有五天,便是她的生辰了,我总是要送贺礼的。”顾初寒优柔一笑:“既然嫡出这般害我,我便将这药性未散的珍珠串改头换面一番,然后赠给嫡姐姐做贺礼。这便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哇噻,果然最毒夫人心啊,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心思。”安迹迹又道:“说起来,这个在这串珍珠外头镶裹金银的手艺匠人我认识的也不少,我倒是可以帮你的。”

顾初寒乃问道:“那么,在外头镶了金银,是否会隔绝药性?要是镶裹了金银,却隔绝了珍珠内部的药性,不能让嫡出自食恶果,那才是不妙。”

陆归唐闻言便道:“这个姑娘且放心,这种至寒至凉的药膏的药性是一直挥发的,不会因为珍珠外裹着一层金银便隔绝了。”

顾初寒点点头,对安迹迹道:“安公子,就请你替我处理一下了,珍珠串外头要一层薄银裹着,然后再裹一层薄金。”

“对了,你请工匠做这事的所有花费我都包了。”顾初寒补充道。

“罢了,还是我来帮你做吧。”三皇子合起扇子,对顾初寒笑道:“能工巧匠我也认识,还认识很多。手艺都是内庭出来的,一等一的好,珍珠串交给我,后日连带着银票一块儿取不是很好么?”

“后日?”许翰林蹙眉道:“殿下,后日,您不是与玉晚书院的院长唐中伟唐大人约好了下棋么?”

“玉晚书斋?“顾初寒思量道:”玉晚书斋不是传闻中培育了许多金科状元的京城第一书斋么?你与玉晚书院的唐大人下棋,不是太过点眼了吗?我要是太子,一定会怀疑你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获得文士学子的支持。“

”皇宫内廷的事,你怎敢妄自议论?“三皇子凤眸微眯,”不要再说这种话了,皇权,不是你一个小姑娘可以放在嘴里说的。“

顾初寒不以为意,歪着头轻笑道:”又不是我要议论你们皇家的事,是许翰林当着我们的面说了出来,既然他可以说,我便听一听,再发表一下意见又如何?“

”现在只有我们几个,要是太子他们也在的话,就凭你方才的几句话,足以凭挑拨皇权,意图不轨的罪名下狱治罪了。“

听三皇子这般说,顾初寒乃道:”三殿下,这是在替我担心么?“

顾初寒又道:”我信得过殿下为人,知道殿下定不与在下计较,所以才敢那样说话。难道殿下喜欢旁人对你说奉承敷衍没有真心的话?在殿下面前小心翼翼,阳奉阴违?对殿下诸多揣测,不敢直言,只能背地里去猜测?这样彼此没有真心,到底有什么意思?这样与人相处,也是在虚度光阴。“

”你只不过是一介下臣庶女罢了,还是对本殿下奉承敷衍,阳奉阴违地好。“三皇子笑了笑:“若你觉得对人没有真心,只有小心翼翼地敷衍,不能真诚以待是在虚度光阴,那本殿下的前十几年,便都是白活了。”

随即转念一想,可不是白活了么?父皇虽然宠爱自己,可却在太子一事上从未松口,自己只能靠大臣上书来旁敲侧击,不敢直接开口试探,对兄弟们也是如此,兄弟情似蛇与鼠,同处一个屋檐下,却尔虞我诈。对下属们,自己自问,他们对自己多是渴望从龙之功,真心仰服的有多少?

没有真心,没有真正的爱与喜欢,这样的十几年,也靠权势活了过来,可是,一朝失了权势,便是树倒猢狲散了,岂不是白活了。

三皇子看着顾初寒,无奈地笑了笑:“你果然能说会道。“

顾初寒敛衽福了福,对三皇子仰头而笑:”承蒙殿下夸奖。臣女一向能说会道。那么,敢问殿下,后日,是您派小厮来送东西给臣女么?“

许翰林道:“玉晚书院唐大人的棋斋离丞相府不远,其实,后日殿下从棋斋下完棋再来安府也来得及的。”

顾初寒乃道:“这个唐大人对殿下很有用么?殿下这样看重他?”

许翰林道:“殿下没有拉拢唐大人之心,而是京中的贵女王孙们到了入书院读书的日子了。玉晚书院的文大人年老请辞了,陛下的意思是,让三皇子的授业师傅去给贵女王孙们教书,可是皇后却提议让太子的授业师傅给贵女王孙们教书,当然这一切都是要看书院院长唐大人的抉择的,他觉得谁适合,才能选谁。”

三皇子道:“这件事,朝中都知道的,我也不怕告诉你一个不相干的人。太子的授业师傅是皇后一族的族人,也是皇后的庶弟,他要是去玉晚书斋当了授业师傅,到时候带出了一干有出息的王孙贵子贵女,再微微替太子说些话,那干贵子贵女说不定会对太子有很好的印象,对太子夺储位有益处的。所以母妃才提议叫我的授业师傅去玉晚书院当师傅。”

“不错,虽然只是一个授业老师的选择,但背后却是太子与三殿下的利益博弈。”许翰林沉声道:“投石问路,本来想透过这件事,看陛下到底选择谁去玉晚书院赴任,也能看出陛下是更看好三皇子还是更看好太子,谁知陛下却要唐大人全权抉择,等于是去让两位皇子各凭本事去拉拢唐大人了。”

“各凭本事?”顾初寒沉吟道:“要两位殿下在这件事上各展拳脚,顺便看看唐大人更支持谁。他支持谁,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京城第一书院的学子日后会为哪位殿下效力?”

前两世的自己都是处于深闺之中的,对于这件事到底鹿死谁手,她也不知道。

但是,前两世,鹿死谁手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世,一定要打击太子。

顾初寒乃道:“喜欢下棋的人大都是深思熟虑,能够仔细权衡利弊的,唐大人喜棋道,想来也能掂量清楚选谁做书院老师背后代表着什么。他应该已经心中有决定了,殿下做再多,也没有意义的。”

“你这样以为?”三皇子道:“你凭什么认定他心中已经有所决定?”

顾初寒唯一沉吟,乃道:“陛下没有说让谁去玉晚书院赴任,看起来是让两位殿下各显神通,实则陛下心中已有所属。否则,他怎么会让唐大人选人?唐大人又不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要是唐大人选错了人,不合陛下的意怎么办?难道陛下要驳回唐大人的选择,自己打自己的脸?而唐大人被陛下赋予这样的重任,处于太子与三皇子两股势力的注目之中,竟能悠然自得,这不奇怪么?难道他不怕自己选的人不合陛下的意,惹得陛下心中记恨?唯一的可能便是,陛下与唐大人早已暗通款曲,两人早已决定了让谁赴任。所谓的让两位殿下各显神通只是幌子,做这个幌子,只不过是为了帮助最终赴任的那位授业师傅背后的势力立威罢了。”

三皇子听她分析的也有几分道理,不禁发问:“既然已经选定了赴任之人,我怎知选的是谁?我要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