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九州之群雄召唤
54516500000454

第454章 袁绍之死(上)

“言将军,早在北冥寒的玄武铁骑围城之前,本王就已让田丰和赵堪两位军师,带着谭儿熙儿尚儿离开了渤海。”

“此乃我军最高机密,将军切记不要外传。”袁绍一脸严肃的叮嘱道。

言成空一听心中却不由暗叹,主公终究还是防着自己,这么大的事,竟然到现在啊才通知自己。

言成空可不知,袁绍不仅仅只是瞒着他,渤海城内除了少数几个之外,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袁绍已经秘密将三个儿子给送走了。

袁绍之所以不公开,为的就是坚定守军的抵抗之心,可他不知道的是,这点反成了北冥寒攻讦他的借口。

“陛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负责镇守北门的沈奉,和负责镇守西门的张缪,并肩走进来,手中还拿着一个封大纸,正是北冥寒所写的《告渤海百姓书》。

“陛下,夏军用弓箭,还有投石车,在城内投放了大量的这种信笺入城。”

说着,沈奉便将手中的的纸张递给袁绍,并凝重道:“这东西散的全城到处都是,而百姓也是一传十十传百,再不加以遏止的话,恐怕全城百姓都知道了。”

袁绍紧皱起眉头,而接过纸张后一看,顿时瞳孔猛地一缩。

“告渤海百姓书:

袁家一门,四世三公,深受大夏国恩。

然袁氏本初,不思报国,反而勾结外族,倒卖物资,是为不忠;

为一己之私,毁袁家数百年声誉,是为不孝;

为一己之利,强拖全城百姓参战,是为不仁;

蛊惑全城百姓死守,却偷偷送走子女,是为不义;

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人人得而诛之……

另外,袁本初多有苛责百姓,现北洲各地均施行均田制变法,唯冀州继续实施旧制……

今王师已兵临城下,破城只在旦夕之间,还望渤海军民能够回头是岸,莫要继续被袁绍贼子蛊惑,王师只诛袁绍一人,绝不殃及无辜……

献上袁绍首级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嘭……”

袁绍重重的将北冥寒所写的诏书砸在案牍上,怒喝道:“攻心之计,攻心之计啊,北冥寒,惘你是北洲战神,怎么如此歹毒。”

书中除了大骂袁绍的品性外,还直至赵国最脆弱的软肋,那就是没有推行均田制制,百姓没有从均田制制度中得到好处。

均田制,即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百姓耕作,土地为国家所拥有,耕作一定年限后可归百姓所拥有。

在九洲大陆,使用均田制这一制度的也就北洲大陆和东洲大陆,大夏王朝能够在短短数年间就开始恢复过来,均田制制度可谓是功不可没。

均田制实施后,北洲各大诸侯都看到了均田制的果效,纷纷开始效仿,当然,他们实施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其中刘彻和邱炎的变法最为彻底,而袁绍则最是敷衍。

袁绍能够当上冀州之主,主要靠的就是世家大族的协助,可以说他天生站在世家这一边,哪怕是他想,也不可能为了百姓,而损害世家的利益。

袁绍虽没有推行均田制,但在他的大力治理之下,麾下百姓也都勉强能吃上饭,日子相比从前确实好了很多,所以冀州百姓对他也还算拥戴。

可是如今北冥寒的这一纸文章,直接将大夏百姓分到土地后,日子多么富裕,生活的多么好,展露在冀州百姓的面前,直接揭开了冀州最大的伤疤。

你们冀州百姓现在过的是水深火热,快回到大夏的怀抱吧!

两相对比之下,冀州百姓肯定会心理不平衡,凭什么人家就有地有粮自己却没有?而这股不满也全都发泄道袁绍的身上。

最可气的是,北冥寒还在文中隐晦的表示,等夏军将士攻破渤海之后,也将会在渤海推行均田制,到时后所有人都会分到土地。

作为冀州之主,袁绍太清楚百姓对土地的渴望了,现在北冥寒拿分田来诱惑渤海的百姓,可想而知百姓们会有什么反应。

袁绍就算不离开王府,也能猜到到此时渤海城内,肯定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传令下去,立即收缴所有的文书,百姓不得私藏,不得传阅,不得观看,如有违反者……杀无赦。”袁绍杀气腾腾的说道。

话音刚落,荀贤立马站出反对,道:“不可主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此做法的话,会彻底将百姓推到对立面,到时不用夏军来攻,渤海城就会自己乱起来的。”

袁绍烦躁的抓了抓头皮:“那先生你说该能办?”

袁绍到底想不想推行均田制?他当然也想,毕竟实力最强的大夏王朝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靠着均田制在短短几年就已经恢复过来。

要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大夏再弱也远胜冀州,可是就是这样的巨头在受伤后,竟然也可以飞快发展,这根本就是难以想象的事。

大夏尚且如此,那远比大夏逊色的冀州,如果也推行新法的话,军力和民力必定会迎来一个阶段的大爆发。

可哪怕袁绍自己愿意,他也不能在自己的领地内,推行损害世家利益的新法。

且不说袁绍所在的袁家就是冀州最大的世家,光是他的麾下的韩猛,姬延、姬平、崔恒等,大部分的手下全都是世家出身。

所以,袁绍若是推行均田制的话,内部阻力绝对是北洲大陆所有诸侯之最,甚至连冀州的根基都会因此动荡。

正是因为深知自己的根基是世家,所以哪怕明知推行均田制所带来的好处,袁绍也一直都不敢推行变法,但是现在却是不得不变了。

北冥寒的一纸宣文,直接揭露了冀州最大的矛盾,袁绍要是在不做出实质性的变动的话,就是主动将冀州百姓推到了对立面。

现在的冀州的情况极为危险,六万夏军也已经兵临城下,这其中还有战无不胜的玄武铁骑,一旦内部在乱起来的话,渤海也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