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一堂哲学课
5537600000030

第30章 哲学与活法: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过 (1)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们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做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弟子听了,顿时明白了道理。

世间不乏快乐,只缺一颗快乐心

笨人寻找远处的幸福,聪明人在脚下播种幸福。

——【美】詹姆斯·奥本汉

时常抱怨自己的处境不够完美,总是艳羡他人看似完美的生活,这几乎成了一种随处可见的社会现象。人总是热衷于比较,很多痛苦便由此而来。在比较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总是别人的欢乐,总拿别人如意的地方和自己不如意的地方比,总觉得比别人差,人有时就是这样的生活在嫉妒与攀比中,常常迷失了自己,让本有的幸福那自己擦肩而过,每日为此郁郁寡欢。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每个人都有痛苦的时候。人之所以痛苦,正是因为不知道有人比自己更痛苦。

有一天神为了消除人间疾苦,把全世界自认为最痛苦的一百个人聚在一起。

神问他们:“你们很痛苦吗?”

人们争着说自己非常痛苦。

神说:“好!知道你们都很痛苦,现在每一个人都把你痛苦的事情写在纸条上。”大家很快就写好了。

神又说:“现在拿手中的纸条与别人交换。”

这一百人在交换过别人的痛苦后,纷纷传出惊叫,接着急忙要回自己原先的痛苦。

不快乐的人,总是相信别人比自己快乐,比自己更顺心,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但他们没有想到,别人也同样会有相同的问题。正由于他们不想,因此就产生了自怨自艾的想法。我们总是认为别,生活如意,而自己似乎总是,命运逆舛。我们总是忌妒地死盯着别的光鲜面,恣意放大着自己的挫折和失意。

命运赐予我们欢乐和机遇,同时也给了我们缺憾与苦难。我们没有必要怨天尤人,畏缩自卑。人到世间,不是为苦恼而来,整日忧愁、悲伤、苦恼、失意,这样的人生没有乐趣,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这世界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心平气和,它就还你一个心平气和;你气势汹汹,它也还你一个横眉冷对。拥有一颗快乐之心,见到的就是一个值得欢欣的世界,心中满是忧伤,见到的则只是一个充满悲哀的世界,与其对不能得到的耿耿于怀,倒不如对你已经拥有的满足感恩。

人生苦短,与其事事张弓拔弩,不如学着“幽它一默”。云聚云散,花开花落,寒来暑往,春来冬去,任意去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平常心,潇洒面对人生中的一切,珍惜所拥有的生活并享受它,安于平和与宁静,用豁达、宽容对待生活,就会减少许多无奈与烦恼,多一些欢乐与阳光,你的人生将更幸福更快乐!

安贫乐道,享受宁静生活

乐道安贫巨儒,嗟怨是何如,但孜孜有志效鸿鹄。

——施惠

生活有时是一个圈,无论得到了多少,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由此看来,安贫乐道未必就是不思进取。《后汉书·杨彪传》中谈到:“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孔子在几千年之前就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言外之意就是,在贫富与仁义不可兼得时,他是宁可受苦并穷而也竟不至于放弃仁义的。

梁实秋在《雅舍小品·图章》中也说过,“安贫乐道的精神之可贵更难于用三言两语向唯功利是图的人解释清楚的了。”在佛家看来,能够安贫乐道,独守一份内心的清净,是修行的一种境界。做人也能够如此的话,也必将有所收获。

下面一个渔夫与银行家的对话,隐含着深刻哲理。

银行家在一个沿海小渔村碰到了刚刚靠岸的一艘小渔船,船上只有一个渔夫,却载着几条大的金枪鱼。银行家夸奖渔夫捕鱼的本领好,并且问他捕到这些鱼需要多长时间。

渔夫回答说:“要不了多长时间。”

银行家接着问:“那为什么不多干一会儿,多捕一些鱼呢?”

渔夫说:“这些鱼足够一家人吃的了。”

银行家又问道:“那你剩下的时间都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我睡个好觉,钓钓鱼,陪我的孩子玩耍,陪陪我的妻子玛丽亚,每天晚上我都会到村子里去,和朋友们吃吃饭,弹弹吉他。我的生活非常充实。”

银行家说:“我是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也许我可以帮助你。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捕鱼,挣钱买一艘更大的渔船,用大渔船挣来的钱再买更多的渔船,你就拥有一支船队了。你不用再把自己打来的鱼卖给中间商,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商,或者自己做批发零售。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村子,到墨西哥城,然后到洛杉矶、到纽约,让公司的业务发展壮大。”

渔夫问道:“但是这要花多长时间呢?”

银行家回答:“大约15到20年吧。”

“然后怎么样呢?”

银行家笑了笑说:“到时候你就可以申请上市,向公众出售公司的股份。你会成为富翁,拥有数百万财产。”

“数百万……然后怎么样呢?”

银行家说:“你就可以退休了。你搬到海边的一个小镇上,可以一觉睡到下午,钓钓鱼,陪孩子们玩耍,陪陪妻子,每晚到镇上和朋友们吃吃饭,弹弹吉他。”

渔夫回答说:“难道这些不是我现在就已经在做的事吗?”

银行家无言以对。

什么是衡量人生成功的标准,是财富,是权利,还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饭的宁静日子?其实,安于贫困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不要被现实与名利所扰,便会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便是一种成功的表现。明代施惠在《幽闺记·士女随迁》中说:“乐道安贫巨儒,嗟怨是何如,但孜孜有志效鸿鹄。”如果沉浸在世俗名利中不能自拔,一心追求欲望的满足,那么还不如在宁静的海边享受简单的幸福。

顺其自然,不落俗套

生活的目标是使生活合乎于自然规律。

——【意】芝诺

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趋向于不自然,出门汽车火车飞机,在家电视电话电脑。生活被定格在一条一条的公交线和一座一座的钢筋混凝土里,花香是从花瓶和花盆里散发出来的。古时漫游山野,坐看云起云落的闲情逸致,于今已是奢望。今月曾经照古人,但今人所见之月,怕早已不是古时之月了,因为中间隔着被严重污染的大气层,总之,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自然的。所以,中国道家顺乎自然的教义,对今天生活于繁忙都市的大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女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生活合于自然规律,就是要合于道、合于天理。就是时时回到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天地无私,大道无“我”,这也是一切智者所追求的境界。世界著名的“森田疗法”就是受其“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影响发展出来的。

日本精神科医生森田正马小时候体弱多病,而且有不少神经症的反应。25岁时,森田正马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因身体不佳,需要通过假期前的考试才能回家。但是父亲又不给自己邮寄生活费,为此他十分苦恼。毅然放弃了治疗的期望,一门心思复习考试。意外的是,神经衰弱症并没有恶化,而且他的考试成绩平均78.3分,在119人中排第25位。森田以这次考试为转机,头痛居然自然消失,神经症也好转了。他以自己获得痊愈的体悟,加以临床检验和发展,形成了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成为森田疗法的核心原则。

在森田疗法看来,对于疾病的治疗,不能一味的抗拒,否则只会增加痛苦。而应该全盘接受承认现实、服从现实、顺应自然,听任痛苦存在和发展。只有当心里对它一点都不在意了,达到所谓的“任其痛苦而不苦”时,自然就能摆脱苦恼,获得解脱。

芝诺开创的斯多葛学派也清醒地认识到,人无法驾驭死亡和不幸。凡是自然形成的事物都不被人所改变,必须毫无不抱怨的面对。能做的就是对那些看起来是个人悲剧的事情处之泰然。人的生活合于自然规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像动物一样顺天所欲而不纵欲。有时候我们的思想会出现错误,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误入歧途。此时,不是观念在作祟,而是我们的心不符合自然了,被各种欲望遮蔽了。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和良知。我们必须回到没有一丝好恶的状态,与天地相结合,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自然规律是理性的世界安排好的秩序,人须得理性地遵循这些规律,安放好自己的生命。人们放弃违背自然规律的贪欲妄念,遵从自然秩序活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正确的生活理想状态。在生活中,人只有顺从自然天命,安于自己所处的境遇,恬淡寡欲,不抱非分之想,才能避免遭受欲望煎熬,摆脱尘世的纠葛,得到精神和肉体的解脱。

安定的是情绪,洒脱的是自己

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渐给你带来幸福。

——【英】罗素

人要获得某方面的成就,必须学会忍耐,从某种程度上说,忍耐是成就一项事业的必需,忍耐能让你在清净沉寂中体会生命的幸福。如果一点小事都不能容忍而发脾气,就只会坏事。只有下定决心耐住性子,才能做成事。只需忍耐,明天就一定会有阳光。一心忍耐,百炼钢也会化为绕指柔。

性格急躁、粗心大意的人,难以办成大事;性情温和、内心安详的人,必然万事顺利。不善于掌握自己情绪的人,必定要被命运所捉弄。

古时,有位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