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明白为什么而奋斗
5624300000019

第19章 问题18—为什么每一份工作都值得去珍惜

工作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责任,我们应将工作视为自己不可推卸的神圣天职。

造物主是公平的,它赋予了每个人工作的权利,它在创造人的时候为每个人都留了一个根,这个根就是存在于工作背后的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自从脱离蒙昧以来就一直在追求蕴涵这种精神的力量,并试图以此来推动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成长。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一步紧接一步的无穷推进过程:工作→追求成长→继续追求→在工作中继续成长……

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天生的寻根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人们逐渐发现,其实工作就是人类的第一天职。

工作是生活的理由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首先要生存,要养活自己及家人,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到个人的愿望和追求,才能过上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你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为什么工作?如何对待工作?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关于做什么事和得多少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生命意义的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工作,只有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用生命投入自己的工作,才会有精彩的人生。

从前有位穷人,他只有一小块土地和一小袋种子。到了耕种的季节,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精心地在自己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到了晌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在肩膀上,他就来到一个树桩边休息。当他坐下的时候,一小把种子顺着他的口袋滚了出来,掉进了树桩下的洞里。

“哎,它们在这里根本没办法生长,”这个人叹息道,“即使这么一点种子,我也丢不起。”于是,他回到地里拿来铁锹,开始在树桩的根部挖。天气越来越热,汗水顺着他的后背。额头往下淌,他根本无暇顾及这些,还是在那里认真地挖.最后,他终于在一个深埋在地下的铁盒子上找到了它们。他打开盒子,发现里面全都是黄金——这足够让他后半生都衣食无忧,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后来,人们总是对他说:“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是的,我很幸运,”他说,“但我日出而作,在炎热的天气里挖种子,我没有浪费掉一粒种子,况且那些金子也是我用劳动的双手挖出来的,不是自己从天上掉下的馅饼。”

工作是一种幸福,任何一项工作都蕴含着无限的成长机会。但是在我们周围,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工作的意义呢? 许多人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或者是一种赚钱的方式, 至于为什么要工作、怎样更好地工作全然没有想过。

社会对工作赋予道德上正面的价值,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果有一天人类停止了劳动,那就意味着人类社会自身的毁灭。除了为赚钱而劳动之外,凭借每天工作的进行,人们还可以满足心理上的欲望,并借此肯定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质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努力工作的人才是快乐的。

人的天职是工作,正如蜜蜂的天职是采花造蜜一样。人们赞许工作,人们崇尚工作,工作不仅对自身有好处,而且对他人也有好处。如果你总是糊弄自己的工作,不认真对待它,那么你不仅会在工作上失去很多,而且也会让你的生命失去很多。有些人认为没有工作生活会更美好,他们将工作视为生活的一种负担,仅仅是一种糊口的手段,这种认识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工作是人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高尚的劳动是值得人们尊重的,也是人生的目的。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曾说过:“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也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

思考题:

为什么说“工作是人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对你来说,工作是一种“糊口”的手段还是一种走向成功的途径?

爱上你的工作

在职场上,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做,我们没有理由看低自己的工作。世界上没有可藐视的工作,也没有低贱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我们的工作态度完全在于我们自己。只有不看轻自己工作的人,才会成就大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习惯于抱怨工作的人,常常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其实,看一个人能否将工作做好,只要看他工作时的精神和态度。如果某人做事的时候感到所做的工作困难重重,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可言,那么他绝不会取得伟大的成就。

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可万万没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

当她用自己白皙细嫩的手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立刻翻江倒海,恶心得要呕吐,却又吐不出来,太难受了!而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高得骇人:必须把马桶刷洗得光洁如新。她认为自己不适合洗厕所这一工作,也不知道如何将厕所洗得“光洁如新”。

这时,一位前辈出现在她面前。他一遍遍地刷洗着马桶,直到马桶光洁如新;然后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他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少女一个极为朴素的真理: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刷洗得“光洁如新”了。这位少女看得目瞪口呆,羞愧万分,同时也恍然大悟,并暗暗下定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当她抱着这种态度去做事时,一切困难都变得微不足道。几十年后,这位少女已从最初的服务员一步步做到了日本政府的邮政大臣。职位不断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她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他本人的性情、做事的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的部分表现。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了解那个人。如果一个人轻视他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得很粗陋,那么他是不会尊敬自己的。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的工作辛苦,那么他的工作绝不会做好,他也无法发挥特长。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人往往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产生了勇敢、坚毅等高尚的品格。常常抱怨工作的人,终其一生,不会有真正的成功。抱怨和推诿,其实是懦弱的自白。

厌恶自己的工作,这是最坏的事情。如果你为环境所迫,而做着一些乏味的工作,你也应当设法从这乏味的工作中找到乐趣,这是我们对于工作应抱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有很好的成绩。

如果一个人鄙视、厌恶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必遭失败。引导成功者的磁石,不是对工作的鄙视与厌恶,而是真挚、乐观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以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所做的工作怎样,都不会觉得工作辛苦。如果我们能以充分的热情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优秀的专家;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重要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所以,在各行各业都有发展才能、提高地位的机会。在整个社会中,没有哪种工作是可以藐视的。

一个人的终身职业,就是他亲手制成的雕像,是美丽还是丑恶,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而人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写一封信,或是一句话、一个思想,都在说明雕像的或美或丑,可爱或可憎。

不论做何事,务必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如果一个人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来去除工作中的辛苦的秘诀,他也就掌握了获得成功的原理。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即使在最平庸的职业中,也能增加他的权威和财富。

不要使生活太呆板,做事也不要太机械,要把生活艺术化,这样,在工作上自然会感到有兴趣,自然会尽力去工作。

思考题:

你现在所从事的是你的第一份工作吗,如果不是,如何评价前一份工作?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你更容易抱怨工作?

跳槽,不能改变什么

跳槽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身边总有一些频繁跳槽的人,他们总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在他们眼里,下一个工作肯定比现在的好,一切问题都能以跳槽的方式解决。这样,跳槽者的唯一工作就变成了“跳槽”。其实,换工作并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为在任何工作中都会出现困难,以这种态度对待工作,只会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有一则寓言或许能给我们以启示。

猫头鹰急促而忙碌地在树林里飞着。一旁的斑鸠好奇地问:“老兄,你究竟在忙什么?”猫头鹰气喘吁吁地回答:“我在忙着搬家。”斑鸩疑惑不解地再问:“这树林不是你的老家吗?你干吗还要再迁移搬家呢?”此时,猫头鹰叹着气说:“在这个树林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斑鸠带着同情的口气说:“你唱歌的声音实在聒噪,令人不敢恭维,尤其在晚上更是扰人清梦,所以大家都把你当做讨厌的人物。其实,你只要把声音改变一下,或者在晚上闭上嘴巴不要唱歌,在这林子里,你还是可以住下来的。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叫声或夜晚唱歌的习惯,即使搬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的人还是照样会讨厌你的。”

寓意再明白不过,频繁跳槽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盲目跳槽的员工,他们的工作目标往往不清晰,但期望值却很高,然而随之失望也越大。失望越大,对周围的环境或人的不满情绪就越强烈,从而恶化情绪,失去工作的激情和动力,最终在企业里找不到适当的位置,不得不加入失业一族。

而以频繁跳槽这种方式“折腾”自己的背后,是因为对事业、对组织已经失去了忠诚度。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生成就奖”。其中有一届的“终生成就奖”,颁给了一个“小人物”——清水龟之助。

清水龟之助原来是一名橡胶厂工人,后来转行做了邮差。在最初的日子里,他没有尝到多少工作的乐趣和甜头,于是在做满了一年以后,便心生厌倦和退意。这天,他看到自己的自行车信袋里只剩下一封信还没有送出去时,他便想道:我把这最后的一封信送完,就马上去递交辞呈。

然而这封信由于被雨水打湿而地址模糊不清,清水花费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还是没有把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由于这将是他邮差生涯送出的最后一封信,所以清水发誓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封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他耐心地穿越大街小巷,东打听西询问,好不容易才在黄昏的时候把信送到了目的地。原来这是一封录取通知书,被录取的年轻人已经焦急地等待好多天了。当他终于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激动地和父母亲拥抱在了一起。

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清水深深地体会到了邮差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因为即使是简单的几行字,也可能给收信人带来莫大的安慰和喜悦。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份工作啊!我怎么能够辞职呢?”

在这以后,清水更多地体会了工作的意义,他不再觉得乏味与厌倦,他一干就是25年,从30岁当邮差到55岁,清水创下了25年全勤的空前纪录。他在得到人们普遍尊重的同时,也于1963年得到了日本天皇的召见和嘉奖。

社会学家指出,现代人一生当中平均要换5到6次工作。不过,在一个人的职场生涯中,换工作毕竟是一件需要深思熟虑的大事,最好不要动不动就以跳槽来改变自己的境遇。我们只有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样才会做出出色的成绩。

思考题:

频繁跳槽对自己有哪些不利之处?

跳槽与逃避现实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