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情
56310800000022

第22章 入宫

“皇兄,这画便是昨日的景公子所作么?”

“哈哈,是啊,这安奇果真是个奇人,等他一会入宫,朕命他给你也画上一幅。”赵灵一大早便来到延福宫请安,赵佶对这个妹妹说不上喜欢,但毕竟赵灵是个美人胚子,和她说说话倒也是一件乐事。

“那灵儿便先谢过皇兄了…”

……

安奇在温暖的房间中一觉睡到了自然醒,虽说时不时的会怀念后世的老爹老妈,可安奇还是很享受这种慵懒的生活的,询问了一番刘夫人的身体情况,正欲到厨房找些吃食,那黑衣男子上门了。

“贵人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吃饭没?一起吃点啊。”这不苟言笑的黑衣男子给安奇留下的印象不错,安奇有心交好于他。

“景公子和皇上以朋友相称,在下可经不起这贵人的称呼了。”同样,安奇留给他的印象也很不错,面对赵佶这种有钱有势的人从不刻意讨好,宁可独自关在牢房中也要证明清白的做法颇合他的胃口。

“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先帝赐名为赵辉,我身无官职,这大人也喊不得啊。”黑衣男子苦笑道,“莫要耽误,快去喊来工匠,速速与我进宫。”

“请赵大哥稍等片刻。”贵人不让喊,大人不让喊,总不能以喂来称呼吧?这赵辉看起来比安奇大上几岁,只好喊一声大哥了,公子先生什么的,最难喊出口了。将李松等人喊来,告诉他们进宫之后不要乱看,不要乱转,更不要乱说,又交代了一些事情,才带着众人上了马车,朝着皇宫进发。别说,安奇还真是头一次在宋朝见到马匹,毕竟大宋时期还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西北的西夏也处于独立,两个最大的马匹来源地丢了,南方气候温暖潮湿,不适合马匹的生长,这马大多都在军中备用,寻常人家甚至是一些官员家里,都没有马车这种东西。

皇城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内部的建筑也较为繁华,对于看惯了宫廷剧的安奇来说,这北宋皇城再好怕是也比不上故宫,对皇城内的建筑风景倒是混不在意,但李松他们可是头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宫殿群,东瞅西看的完全将安奇的嘱托忘在了脑后。

“草民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安奇等人走进延福宫,看到赵佶,跪下齐声喊道。

“哈哈,免礼平身,安奇,过来瞧瞧朕的这幅字如何啊?”赵佶笑道,这万岁万岁万万岁听起来还真是新鲜啊,不过自己喜欢。

“谢皇上。”安奇起身上前,看到赵佶的字,写的正是安奇当日吟出的那句诗,这赵佶的瘦金体名传百世,被后人争相膜拜模仿,可安奇实在是欣赏不来,只能开口道,“草民不懂书法,也不敢妄加评论,只是觉得这字写的好看。”

“哈哈哈,这诗可是由你所作?”

“嗯…算是吧。”虽说自己已经厚颜无耻的将许多东西归于自己名下,但继续剽窃,安奇依旧有些脸红。

“将全诗念与我听听。”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安奇说完,忍不住老脸一红,心里默默向后世此诗的原作者道歉。

“好诗,好诗啊,安奇,麻将,火炕,绘画,诗词,你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赵佶笑道。

安奇此行可不是来和赵佶互相吹捧的啊,将火炕搭完赶紧回去才是正事,身在皇宫,就连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安奇浑身不舒服。“敢问皇上这火炕搭在何处啊?”

“先给太后的寝宫搭上一个,然后给皇后的寝宫也搭上一个,主要的不是搭,是教,工部的人马上就到。”赵佶说道,将另一句诗补齐,看着自己的墨宝暗暗点头。

“那草民就先下去准备了。”

“这事情由你带来的工匠去做就好,你在这里陪我说话,顺便给我这…嗯…”看到一身宦官装扮的赵灵,赵佶忍不住笑了出来,“给我身边头这小厮也画上一幅画。”

安奇欲哭无泪,话说你不都有皇后了吗?怎么会对一个小太监这么好?昨日最先发现曾不凡话中错误的貌似也是这个小太监,看到那小太监眉清目秀的模样,安奇暗想这赵佶不会有龙阳之好吧?虽说不歧视,但若是亲眼所见,安奇还真是受不了啊。“那请这位…嗯…客官稍坐。”安奇不知道如何称呼这俊美的小太监,摸出炭笔,坐在桌子前便画了起来。

宋徽宗还是头一次亲眼见到安奇作画,饶有兴趣的站在一旁观看。一身白袍的安奇坐在那里画画,身着华服的皇帝站在一旁观看,这画面,说不出的诡异。

将画作好,安奇长舒一口气,知道赵佶的身份后和他接触安奇都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赵灵手捧肖像画,微笑着跑出了延福宫,看的安奇是一阵哑然,这般放肆赵佶都不生气的吗?别说,赵佶还真没生气。

“安奇,你还记得初见的时候朕说过日后要赐你一场造化吗?”赵佶开口问道。

“草民当然记得,醉仙楼皇上赐字便是给草民最大的造化了。”赵佶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安奇若是不明白那就真是个大傻子了,那高俅因为蹴鞠踢得好,一路高升到太尉的官职,此时赵佶对安奇喜欢的紧,这造化怕和官职也离不开吧?

果然,赵佶微微一笑,“那字只是赏赐,谈不上造化二字。朕刚刚登基,朝中大臣对朕多有不满,那章惇老匹夫居然说什么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你文采俱佳,性格坚毅,而且颇有想法,朕皇位未稳,正是安排自己心腹的好时机,我欲赐你一官半职,为朕,也为朕这大宋效力,不知你意下如何啊?”

安奇真是欲哭无泪,本想着赚足了银两便找一地隐居,躲过未来的那场浩劫,哪想到居然和赵佶变得如此亲密,若是不答应,怕是自己当下会得罪了皇帝,后果可想而知,可若是答应了,那自己就真的跟这大宋紧密相连了啊,于是苦笑道,“皇上,安奇一介布衣,自由散漫已成习惯,难登大雅之堂,更别提为官了…”

“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几年前朕无论如何也预想不到有登帝位的这一天,如今朕富有天下,虽说与向太后共同掌权,但赐你个一官半职还算不上什么难事。”赵佶笑道,“本想封你为宫廷画师,可你的才学不限于此,不如…先让你到太学做一个讲学,皇后临产在即,等太子出生,朕便封你做个太子少师,你看如何?”

安奇本以为这赵佶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好皇帝,毕竟想要建设自己的班底对于初登皇位的人来说是无比正确的一个决定,可赵佶后面所说的让安奇对他的一些好的看法瞬间消失不见了,从古至今,能为太子师的人无一不是当世大贤,自己就会念个非原创的诗,造个非原创的物,画几幅素描画就能得到如此重用吗?别的先不谈,这太学在宋朝的地位堪比后世的清华北大,若是凭着真本事恐怕连太学的门槛都够不到,更别提做什么教师了,那文采俱佳的赵明诚可都还是太学的学子啊。“皇上,如今皇上富有天下,万民皆为皇上之子,草民愿意在这汴京建造一所私塾,做个启蒙教师,授课于我大宋的幼童,为皇上培育人才。”

“好,不为名利所动,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朕便依你所言,出资建设私塾,待你小有所成朕再赐你官职也不迟。”赵佶大笑,如果此时赏赐安奇官职,虽说不是什么难事,但也难免会造人诟病,赵佶相信凭着安奇的本事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到时候再赏赐他,不仅能堵住旁人的嘴,还能向别人证明自己的眼光。

“草民谢过皇上。”此时安奇想死的心都有了,不能拒绝皇帝,也不能接受官职,只好想出这么一个蹩脚的理由,没想到还被赵佶误会了自己的想法,这个老师,看来自己不当都不行了啊。

……

到达猪肉铺,送走了赵辉,安奇随着一众乐开花的徒弟走进了大堂,人家干活搭炕得到了不少的赏钱,自己白白画了一幅画不说,还被安排了职务,真是晦气的很啊。

李清照带着巧儿来店内探望刘夫人,见到安奇闷闷不乐的模样也大感好奇,毕竟同去的李松等人都一副喜笑颜开的模样。还没等开口询问,一个宦官装扮的人便手持圣旨走进了大堂之中。“景安奇,圣旨到了,还不快快接旨。”

那阴阳怪气的声音听得安奇浑身起鸡皮疙瘩,长叹一口气,安奇和众人皆跪在大堂之中。

“朕膺昊天之眷命,特命景安奇创办私塾,为我大宋培育人才,赏银百两,以作建设之用,钦此!景公子,接旨吧。”

“草民景安奇叩谢天恩。”双手接过圣旨,安奇怔怔的站在原地,不知作何感想。

李清照毕竟是官宦之后,对这规矩还是略懂一二的,见安奇和刘倒爷双双愣在原地,轻笑一声,摸出几枚碎银子递给宣旨的太监,“劳烦公公了。”

“无妨,无妨。”接到银子那公公才一脸笑意的离开。

“景公子,你要当官啦?”巧儿激动的开口。

“当官么?呵呵。”安奇将手中的圣旨丢到桌子上,摇着头走回了自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