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情
56310800000023

第23章 成立书院

“安奇,你怎么了?”刘夫人见安奇和平日判若两人,不由得感到一丝的担忧。

“没什么,婶婶,你说我们用这一百两银子能到远处重新开始生活吗?”

“你说的什么胡话,不许再说了,若是让外人听到可还了得!”刘夫人对安奇的疯疯癫癫早已经习惯了,可没想到他居然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这钱若是自己赚的,自然什么都好说,可这是皇帝赏的啊,带着这钱逃跑,即使是天涯海角,怕是也逃脱不掉吧?

“小子开玩笑的,婶婶莫急。”安奇是真的有这样的想法,一百两银子,随便找一处地方都能重新开店生活,刘倒爷夫妇不愿意离开,安奇自然是不能独自逃跑的,这年头可是有诛九族这种说法的,自己跑了倒是没什么,可若是因为这样连累了刘倒爷夫妇,安奇怕是会后悔终生。

“以后这种话可不许再乱说了,知道吗?你也别闷在屋里了,去和李姑娘多说说话。”刘夫人笑道,安奇如此有出息她自然是开心的,虽然没有想过什么“母凭子贵”,但安奇若是有了一官半职,就连求亲都变得简单起来了。

“好,我这就出去。”

……

既然没有办法逃跑,就只能谨遵圣旨了,以安奇的学识来说,做一个启蒙老师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这私塾的建址倒是现成,自己花了三十两银子买下来的破庙居然还带了一所小院儿,虽然不大,但好歹有一间房子,自己此时有住处,这房子也修缮了一番,当做一个教室倒是绰绰有余,教室内的设施用了几天的时间也都布置好了。令安奇头痛的是招生的问题,这汴京少说也有几十家私塾,而且塾师都还颇有才名,哪能那么容易就有学生上门啊。

想起后世的幼儿园,安奇脑子一动,心中有了主意。

……

这火炕颇得向太后喜欢,听闻火炕的发明者拒官要任一塾师为大宋培育人才,在赵佶的极力渲染下,向太后更是对从未谋面的安奇心生好感,特命人制造了“育才书院”的牌匾,命人以皇帝的名义赏赐给安奇。

面对此等好机会赵佶怎么可能放过,当即开口道,“儿臣愿亲自前往,顺便看看那私塾的情况。”

“难得皇帝爱民如子,此番心意先皇在天之灵也会感到安慰吧。”这赵佶为人乖巧,在向太后面前更表现的如同一个乖宝宝一般,向太后不知其本性,对于赵佶出宫的请求当下便答应了下来。

考察学堂是假,喝花酒才是真的,虽说赵佶的妃子不少,但和那艺伎比起来总是缺了点味道,掩饰住激动的心情,换了身便服,便要出宫。

“皇兄这是要到哪里去?”自打得到了肖像画,这赵灵和赵佶的关系可谓是亲近了不少,不仅早晚请安,偶尔还会和赵佶讨论文学之事,兄长逝世的难过不知不觉的也淡化了不少。

赵佶对自己这个妹妹也是喜欢的紧,话说长的美又有才华的女子谁会不喜欢呢?“安奇依旨建造私塾,朕要去看看。”

“景公子?皇兄稍等片刻,我去换身衣服与皇兄同往。”言罢,赵灵扭身便走,那安奇的才华自己可是亲眼见识过,能让赵佶夸赞的恐怕这天下也没有几个吧,赵灵对安奇其人心生好奇,短短接触过两次,这好奇心更甚。

“那个…”赵佶愣在了原地,看着赵灵匆匆离去的背影不知该如何开口,总不能和她说自己要去喝花酒吧?轻叹一声,看来今日与那艺伎又是无缘了啊。

一路上赵佶面如锅底,这私塾在哪里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带赵灵去啊,无奈只能命赵辉驾车前往猪肉铺,好巧不巧的正碰到李清照。撩开车帘,赵佶冲李清照打了声招呼。

“小女子见过皇…赵公子…”见到赵佶,李清照也感到好奇,暗想这皇帝为何总是往宫外跑,一国之君怎会如此清闲。

“不必多礼,李姑娘这是要到哪里去啊?”赵佶开口问道,眼睛一个劲儿的朝李清照身上看。

“小女子正要带侍女到景公子的私塾去看看。”李清照解释道,对赵佶那火热的目光心生厌恶。

“如此甚好,朕也正要到那里去看看,你且上车来,与我等一同前去。”

面对赵佶的邀请,李清照略显为难,不能开口拒绝也不想和赵佶同处一车。

“李姑娘?”赵灵从窗口探出了脑袋,“李姑娘上来吧,也好为我与皇兄引个路。”李清照的才名身处深宫之内的赵灵也有所耳闻,只是无缘一见罢了,看到李清照本人,赵灵都有种略有不如的感觉。

李清照是不认识赵灵的,但赵灵的女子身份却是瞒不过李清照的慧眼,既然她喊赵佶皇兄,那铁定是哪位公主没跑儿了,当下道谢,登上了马车。

众人一路来到破庙后的小院,进门之后只见安奇正和李松二人坐在一个长木板上,一上一下看起来很是有趣,一旁还有人在用粗木搭建着什么,对此赵佶等人很是好奇,“安奇,你在做什么?”

“呀!草民安奇…”安奇童心大发,在这简易跷跷板上玩的正开心,完全没注意到众人来访。

“不用在乎这些虚礼,我问你,这些是何物啊?”

“回禀陛下,此乃跷跷板,正在建造当中的是秋千和滑梯。”安奇解释道,后世的幼儿园都有一些简单的游乐设备,不仅仅能提供玩乐,还能吸引不少的孩童。

“哦?有意思,让我也来试试。”赵佶大步上前,坐在跷跷板的一边,待安奇坐到另一头之后,自己也一上一下的开始动了起来,“有趣,有趣啊,哈哈。这滑梯又是何物?何时才能建好?”秋千自己是知道的,寝宫院里还有一架,可这滑梯却是从来没有听过。

“明日便可建好,虽说是玩耍之物,但还是建的结实一些比较好,毕竟这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看了身后的赵灵一眼,赵佶改口问道,“这私塾建的如何了啊?”毕竟自己此行可是来看“私塾”的,对这些游乐设备一个劲儿的问总归不太好。

“皇上请随草民移步。”安奇笑道,推开了教室的大门。

私塾是按照后世的教室摆设的,高木桌,低板凳整整齐齐的摆在教室之中,最前方是一个讲台,墙上还挂着一块大木板。“这是何物?”赵佶指着木板问道。

“是草民传课授业用的。”安奇笑道,用木炭在木板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用湿布擦干净,待木板干了又随意的写了几个字。

“这字体倒是奇特,安奇,朕且问你,你打算教授幼童什么啊?”

“额…无非就是阿拉伯数字,《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基础东西。”安奇答道,依稀记得自己刚进小学的时候学的就是这些东西,目测还有一门汉语拼音。

“阿拉伯数字?《三字经》?”天下藏书赵佶可谓是看了不少,可这三字经实在是没有听说过,就连李清照也是一脸疑惑。

“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狗不叫,猫不跳的那个啊…”记得这《三字经》就是宋朝被人写出来的啊,难道他们没听过?或者…是南宋才写出来的?

“闻所未闻,简单易懂,朗朗上口,这阿拉伯数字又是什么?”

随着安奇的再次讲解,赵佶兄妹和李清照的人生观彻底被击碎了,这安奇到底是哪里奔出来的,为什么他会的东西自己都闻所未闻呢?

“景公子,能把这《三字经》给我看看么?”赵灵开口问道。

“自然是没问题的,不过这成书还没有,等有时间小子写出来就是了,还望这位…嗯…公公莫怪。”赵灵生的貌美,又伴在赵佶身边,且无须无喉结,安奇下意识以为他是赵佶身边的小太监,话说这太监有没有喉结安奇也不知道,大抵是没有的吧。

“公…公公?”赵灵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我像是个公公吗?”

“哈哈哈…”赵佶大笑不止,“安奇,你可真是奇人啊,哈哈哈!”

“难道你不是公公?”安奇疑惑道,上次宫中见到此人便是这幅打扮。

“这可不是什么公公,是朕的妹妹,庆国长公主啊,哈哈哈。”赵佶解释道。

“公主?”安奇惊呼,这老赵家的人都是这么奇葩的吗?虽说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约束也很多,可这大宋朝对女子可以说是相对开放的一个时代了,女子不仅可以出门逛街,甚至可以参加庙会祭拜,这大宋的公主居然做出这么一副打扮。

“难道我不像公主吗?”赵灵美目狠狠白了安奇一眼,因为“公公”二字对安奇的一点好印象荡然无存。

“草民有眼不识泰山,错识公主身份,还望公主莫怪啊。”安奇汗颜,自己可能和这老赵家八字不合吧,第一次将赵佶误认为王公子,第二次将公主认成了太监。

赵灵轻哼一声,不再理会安奇。赵佶笑了很久才停了下来,没能喝上花酒的愁绪瞬间消失不见了,这安奇可真是自己的开心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