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情
56310800000025

第25章 授课

第一天上学所有孩童都显得很是激动,时辰未到十四名学生便已经按照分好的座位齐齐的坐在教室中,等着安奇的到来。二女来到书院的时候看的的便是这幅景象。

“这都辰时了,这景公子怎么还不来啊?”赵灵开口问道。

“怕是睡过头了吧?”毕竟这安奇经营画棚的时候可是有过“翘班”前科的,连续几日不工作大抵上都是常事了吧。

话音刚落,安奇拿着厚厚一塌纸晃晃悠悠的从门外走了进来,“呦,二位,怎么都这幅打扮啊?”安奇彻夜都在书写三国后续回目,毕竟只有自己的故事才能分得六成的打赏,自己现在没有经济来源,从这书院成立的瞬间,怕是画棚也没有办法从新搭建了啊,总得想法子赚点钱不是?

“你莫要耽搁,赶紧进去吧。”赵灵催促道,很想亲眼见识一下安奇是如何授课的。

“那二位姑娘稍坐,半个时辰之后我们再聊。”言罢,安奇大步走进教室。

经历过学前班启蒙教育的安奇对孩童的教学方法自然是有一套的,一二三四都不认识还谈什么魑魅魍魉呢?一个人连自己的国家和名字都不会写,又能做出什么像样的文章来?比起那种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安奇的教学可以说是轻松有趣的多,毕竟为大宋培育人才这种话纯粹是借口罢了,自己有几斤几两安奇还是清楚的,以自己的本事能教出个屁的人才来。

“这人字就像是两条腿,撑着一截正直的脊梁,同时,人也是要相互依赖的,这一撇一捺紧紧的依靠在一起,密不可分…”安奇想起小时候刘芳教自己写字时的说法,原封不动的复述给眼下的这些孩子们,教是指定没什么问题的,可这写确实让安奇犯了难,两根手指夹着毛笔,看着座位上有样学样的学生们,安奇不由得感到老脸一红。

李清照心细,在外面发现了安奇的难处,虽然此时安奇失了面子,但李清照还是有些莫名的兴奋,原来安奇也有不会做的事情啊,轻笑一声,缓步走进教室,从安奇的手中接过毛笔,微微一笑,冲着下面的学生开口,“这毛笔的执法颇有讲究,若想写得一手好字,还需要五根手指同时使用才行,向我这般,擫、押、钩、格、抵…”李清照手上的动作看的安奇是一愣一愣的,要不说这书法是国粹呢,握个笔还有这么多讲究,每根手指都有自己的用处不说,手指的间距和握笔的角度都有一定的说法。

孩童们学的有模有样,在李清照的指导下纷纷写出了人生的第一个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等安奇开口,便依次将今日所学到的字歪歪扭扭的写到了纸上。

算了算时间,感觉差不多有一个小时了,安奇轻咳一声,“文字课便先上到这里了,休息片刻,院内有供你等玩耍之物,听到我叫你们便立即返回学堂,知道了么?”

“是,先生。”安奇不喜欢夫子这个称呼,老师自己怕也是不够格的,便强制性要求学生们喊自己为先生,将破布掀开,露出了崭新的木制滑梯和秋千,提醒众人注意安全,安奇带着意犹未尽的李清照和赵灵来到了庙中。

刘倒爷对安奇的事情可以说尽心尽力的很,破庙焕然一新,那不知哪处神仙的雕像前也供奉着香火。

“景公子,做夫子原来是这般有趣的事情啊?”一身男装的李清照兴奋的俏脸通红,自古以来女子连私塾都不能读,自己居然做了教书先生,说是千古第一人也不为过了吧?

“若是李姑娘有兴趣,空闲之时可以到这私塾任一塾师,传授这些孩童一些知识,当然,这束脩自然是会给的。”安奇笑道,将纸墨笔砚统统摆放整齐,“还请李姑娘帮小子一个忙。”

“景公子有事吩咐便是了。”李清照笑道,安奇都这么说了,想来自己以后怕是不会闷在家中了。

“额,不瞒李姑娘,小子这毛笔实在是用不来,还请李姑娘执笔,我来口述,将那《三字经》书写出来,以便印刷。”见李清照准备好了,安奇沉声开口,全篇是不可能的,毕竟后世还将明清之事加入其中,稍做了一丢丢的修改,把“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改成了“宋太祖,袍加身,除战乱,美名传”才结束了口述。

“哼!”赵灵在李清照书写完毕之后轻哼一声。

“公…赵姑娘怎么了?”安奇疑惑道。

“我与清照姑娘同往,为何她能担任塾师,我却不能?”赵灵从头到尾听完了《三字经》自然是震撼无比,短短数百字居然包含着朝代更替,天文地理甚至还有一些民间故事,对安奇不免心生一股钦佩之情,可这安奇从刚进门打过一声招呼之后便把自己当做是透明的,这让赵灵有些接受不了。

“额…赵姑娘贵为皇亲国戚,我这小小的书院岂敢劳烦公主殿下?”

“既然清照姑娘能做,那我便也做得,这《三字经》便由我去印刷,明日一早再带来就是了。”

安奇苦笑不已,只能依她,在这封建年代和公主什么的作对纯粹是自找不痛快,结束了交谈,回到教室,孩童们倒也懂事,本来玩的不亦乐乎,见安奇从庙中出来,便匆匆的跑到教室里面坐好,静等着安奇。

“今日所学的字回家再练,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数字…”

“一像木棍细又长,二像鸭子水上漂,三像耳朵听声音,四像纸鸢迎风飘…”孩童们稚嫩的声音传来,对于这种新颖写法的李清照也现在门外驻足静听,赵灵本想跟着学习一番,可手中的《三字经》让她不得不先行一步离开。

“清照姑娘,我便先走了,还得去印刷这《三字经》一书呢。”赵灵不情不愿的说道。

“这个不急,今日出门尚早,我那侍女巧儿怕是还没有起来,等她醒来寻我不到自然便会找到这书院之中,对这学习之事她可是从不上心的,到时候拜托她跑上一趟就好了。”李清照笑道,赵灵的想法可都挂在了脸上啊,聪慧如她怎么会看不出来。

“无妨,不麻烦清照姑娘了,我去就好,总得为这书院出分力才是啊,明日你再将这阿拉伯数字讲给我听吧。”深深看了教室内的安奇一眼,赵灵向李清照告别离去。

赵灵定制了二十本成书,拿着率先印刷好的《三字经》匆匆返回宫中,可能这才是她执意要亲自出来印刷的原因吧。赵佶正和向太后在寝宫之中商讨政事,赵灵不敢打扰,只能立在门外。

“灵儿?怎么这么早便回来了?天气尚寒,快快进来。”赵佶笑道,将赵灵带进房中。

“灵儿给太后,皇兄请安了。”

“都是自家人,不用如此客套,你手中拿的是何物啊?”向太后笑道,这赵灵自由性情恬雅,颇得哲宗喜爱,向太后爱屋及乌,自然对赵灵印象不错。

“回禀太后,这是育才书院景公子所著《三字经》。”

“《三字经》?这是何物?拿来给我看看。”向太后接过那薄薄的几张纸,越看越是心惊,长叹一声,将《三字经》递给了赵佶,“皇上也来看看,这安奇果然如你所言,是个奇人啊。”

“哦?太后为何如此说啊?”向太后夸赞安奇,赵佶自然也是十分高兴的,毕竟从侧面也体现出了自己眼光之精准嘛。赵佶低吟书中的内容,直到读完还颇有些意犹未尽的味道。

“…宋太祖,袍加身,除战乱,美名传。哈哈哈,凭借此书和那三国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安奇一个当世大贤的名声是躲不掉了,且不说他还会吟诗作画,该赏,该重赏啊!来人,拟旨,将安奇的名字写在《三字经》扉页,将此书定为我大宋孩童启蒙必读之作,发行天下,此外,安奇著书有功,赏银百两,封安奇为…嗯…算了,先不赏赐了,将那《三字经》尽快印刷一部分出来,发给太学学子及各大书院塾师传阅。”本想趁着这个给安奇封一个职位,可这件事情赵佶不想就这样自己做主,虽说对安奇势在必得,但毕竟二人是朋友,安奇无心入仕,若是此时封他个官,多少有些以权压人的味道,赵佶对安奇看的很重,不想因为自己求贤若渴伤到安奇的心,导致二人关系疏远。

“灵儿,这件事你做的很好,以后若是这安奇又有什么新花样,一定要先拿回宫中给我看看。”赵佶笑道,之前被赵灵阻碍的不快一扫而光。

“那敢问皇兄,明日灵儿还能去育才书院吗?”赵灵兴奋的开口问道。

“当…”赵佶扭头看了看一脸笑意,微微点了点头的向太后,才又继续开口,“当然可以了。”

“灵儿多谢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