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情
56310800000026

第26章 名满汴京

李府。

“父亲大人刚刚说什么?”能够教学生识字写字确实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站了整整一天,难免有些劳累,李清照刚刚到家本想着沐浴好好休息一晚,却被李格非“截了胡”。

“我说以后,你可以与那景安奇来往,不过,不可以独处,毕竟你还未出阁。”在皇帝的命令下,书坊的伙计加班加点的造出了百余本三字经,各大书院塾师,太学学子以及李格非这般颇具文采的大臣在当天下午均分到了一本。

“父亲为何…”虽然对李格非的决定感到十分的开心,但李清照难免生出一抹疑惑,自家父亲可是从不允许自己和任何男子走的过于亲近的啊。

“景公子有惊世之才,你颇爱文学,与他来往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安奇的文采李格非早在醉仙楼就见识过了,若只是空有才华,倒不至于让李格非如此重视,他所重视的是安奇和皇帝的这层关系,身为元祐党,如今在朝廷之中受到了很大的排挤,有时巴结权贵不如巴结权贵身边的人有用,毕竟一句枕边语就有可能改变一件事情的走向,李格非可以说是在下一盘棋,若是安奇受到重用,凭着安奇和李清照的关系,自己可以说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满胸抱负尽可以施展,若是安奇依旧拒官不做,那自己也损失不了什么。

“女儿谢谢父亲大人了。”李清照笑道,一路小跑回了闺房。

看到那张久违的笑脸,李格非不知是该安慰还是内疚了。

一夜无话。

安奇不喜欢迟到,但更不喜欢早到,书院虽然归自己所有,但大门和教室的门都没有上锁,谁来了都能进去,自己又何必早起呢?再次踩着辰时的点儿,安奇晃晃悠悠的走进了学院。

“呦呵,这是干嘛啊?赶集呢?”看到满满一院子的人,安奇一愣,问向身旁的李清照二女,“这是什么情况啊?”

“哈哈哈,景兄弟,好久不见啊。”没等李清照回答,一个面容俊朗的青年便大笑着朝安奇走了过来,不是那赵明诚还能是谁呢?

“赵公子?你怎么来了?莫不是也想在这书院中担一任塾师?”安奇打趣道,对这赵明诚谈不上讨厌,但绝对说不上喜欢,这就是后世那种典型的书呆子,为人处世都是一副文绉绉的嘴脸,安奇和这种人真的相处不来啊,光是说话就有够累了,而且这讨厌的家伙还娶到了李清照!而且在未来战乱的时候还将李清照独自留在城中自己逃跑了!

“景兄弟莫要笑话我,愚兄虽有些才学,但那《三字经》却是著不出来的啊。”赵明诚笑道,扬了扬手中的书本。

“咦?你怎么会有…”安奇很奇怪为什么《三字经》会在赵明诚的手中,瞥了身边低头玩手指的赵灵一眼,安奇苦笑不已,铁定是这丫头干的没跑儿了,不过除了赵明诚,院子里还有许多中青年带着自己的孩子,莫不是都是来找自己的?

果不其然,在赵明诚和安奇打招呼的时候众人的目光便被吸引了过来,虽说众人对安奇的年纪感到惊讶,但更多的是崇拜,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便能著出《三字经》,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啊,众人纷纷朝着安奇涌来,七嘴八舌的说些什么安奇听的头都要大了。

“景夫子大才…”

“景夫子请收我家孩子为徒…”

“景公子…”

“各位安静,且听我一言!”安奇大喊一声止住了众人的嚷嚷声,“小子有言在先,此书院分文不取只收穷苦人家的孩子,若是收了这些孩子,恐怕小子明日的温饱都是个大问题啊,况且小子无才无能,难堪大用,只能做一个识字先生,承蒙各位抬爱,小子实在担当不起啊,各位,请回吧。”

“公子太过谦虚了…”

“我们掏钱学习…”

宋朝重文轻武,若想谋个好出路只有读书这一条。赵佶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才会命人将安奇的名字印在《三字经》上面,众人也不是傻子,虽说老学究经验更加的老道,教学质量也更高,可毕竟几十年来来回回的那些东西拢共也没能出几个状元郎。安奇年轻多才,坊间颇有才名,而且又深得皇帝重视,稍稍比较一番,便得出了孰轻孰重,纷纷将自家子嗣送到安奇这里来。

“诸位,请回吧,小子短时间内不准备招收学生了。”安奇拱手解释道。教室里的十几个孩子看到被人众星捧月般围在一起安奇,心生骄傲,谁说免费的书院一定是骗人的?看看我家先生,多少人上门求学给钱都不收,这份魄力。

劝告无果,安奇也懒得多费口舌,不再理会叽叽喳喳依旧说个不停的众人,转身走进了教室,接着昨日所讲的继续授课,众人也没有离开,教室肯定是进不去了,便纷纷驻足在门外旁听,安奇的教学方式轻松幽默,自然引得院内的孩童喜欢,尤其是院内的游乐设施,更是让他们心念的紧。

“李姑娘?在下眼拙,刚刚居然都没有认出李姑娘来…”一个面带笑意长相俊美的公子哥本就吸引人的眼球,只是这面相让赵明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走近一瞧,这不就是李清照嘛,当即上前打了声招呼。

“见过赵公子。”李清照面色微红,毕竟一身男装在身,被相识的人看到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李姑娘为何做这种装扮?”赵明诚心里可是激动的很啊,可以说自己对李清照心向往之久已,可奈何自己父亲和李格非政见不合,自己即使有心却也不好上门拜访,二人从醉仙楼相识之后交谈过几次,得知李清照对金石感兴趣更是对李清照喜欢的很,如今见李清照看自己时面色微红,心里有了不少的想法。

“家中闲坐无事,承蒙景公子不弃,让小女以男装打扮在这书院做一任塾师。”李清照轻声解释道,美目一直瞥向教室内的安奇,生怕安奇误会了自己,可安奇专心的讲课,全然无视外面的事情,李清照真可是说是松了口气的同时也略微有些恼火。

“李姑娘和景公子…”

“赵公子想到哪里去了…”李清照脸色通红,被人说穿了自己的心事哪能不羞呢?“我只是…只是仰慕景公子的才学罢了…”

“这是在向我解释么?”赵明诚暗想,看着眼前李清照含羞带臊的模样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当下拱手,“请李姑娘告知景公子,德甫这便先行离去了。”虽然想和李清照多待一些时间,但是显然赵明诚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赵公子请便…”

无论发生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在这汴京城中都会被大肆宣传,安奇拒收学生的事情被更改为许多的版本,传播速度之快简直超乎想象,最终安奇被塑造成了“不爱名利的大贤之人”,这是安奇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当日下午,院内旁听的人不减反加,阿拉伯数字和《三字经》激发了大多数学子的兴趣,纷纷前来想一睹“大贤”真容。

当众人得知这景安奇便是醉仙楼做出“滚滚长江东逝水”之人,更是对他高看了一眼,毕竟这可是连当今圣上都夸赞的词啊。有心人将安奇说书画画和宁死也要自证清白的事情也扒了出来,一时间安奇声名大噪,就连青楼的艺伎也纷纷上门求诗求画,秋波不要钱似的玩儿命的甩,这本来可能是一件才子佳人的风月故事,结果无一例外的全部被安奇给拒绝了。

“你说说你,送上门的钱不收,找上门的人不理,就连艺伎求诗求画你也不答应,你想什么呢…”刘倒爷很奇怪安奇的此番做法,一个成天将钱挂在嘴边的少年面对大把的赚钱机会居然不愿意去做,任凭钱财白白流失,这可不是安奇一贯的做法啊。

“安奇年纪还小,不喜风月之地的烟花女子实属正常,再说了,安奇又不可能一辈子做一个塾师吧?凭他的才学总会做大官的。”刘夫人笑道,安奇有出息她比谁都高兴,可万万也想不到当时因为一时心善收留的小乞丐居然会有如此的造化。

“唉…”安奇长叹一口气,可能是命中注定一般吧,自己和这大宋的联系可以说是一天比一天紧密了,想逃,却逃不掉,想躲,却也躲不开,如果此时的自己依旧是孤身一人的话,事情会容易的多吧。

“奇哥,奇哥,有人找。”王二匆匆忙忙的跑进大堂,气喘吁吁的说道。

“慢慢说,瞧把你急的。”刘倒爷白了王二一眼,安奇见到皇上也没有激动成这个样子吧。

“那个…那个…翠红楼来人了,请奇哥赴宴…”

这已经不知第几次听到这样的话了,安奇满头黑线,“不去,你去告诉他们我刚刚已经死了。”言罢,在三人异样的目光中安奇回到了房间。

……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呵呵,这字谜可是…词女之夫?”赵挺之看着默不作声的赵明诚,心中有了想法,“你可知我与那李格非政见不合?”

“还望父亲能够为儿子暂时放下成见。”赵明诚跪倒在地,开口乞求道。

“好吧,我便依你,改日亲自上门为你求亲,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