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情
56310800000060

第60章 比试(2)

“来吧来吧,赶紧比完,我那边还有许多事情没做呢。”安奇大大咧咧的开口道,自己活的都快不如街边的一条狗了,哪有许多心思管这比试之类的事情,话说赵佶若是承诺比试获胜的一方有奖励,安奇铁定会无比专心备战啊。“那个九成,准备上场了。”

“是,先生。”张九成笑道,虽然张九成对比试之事如同安奇一样不怎么上心,但若是能为书院增光添彩并且能够检测近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张九成还是很乐意的。朝育才众人施了一礼过后,只见张九成大步走到场中,朝着尚儒众人拱了拱手,轻声开口,“这位兄台,你可以出题了。”

王老夫子算是想通了,与其担惊受怕还不如放手一搏,万一搏出一场造化呢,虽然比试的内容和自己准备的四书五经相差甚远,但这尚儒的学生也不是白给的,见安奇派出了一个少年,王老夫子也挑出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少年出场应战。

少年见育才众人都如此年轻,甚至安奇其人还没有尚儒某些学生的年纪大,本就轻敌,见张九成这个看样子不足十岁的小家伙上场比试,对育才更是轻看了一头,“古有孔融让梨,今有我王钊让题,还是这位兄弟先出题吧。”

“好。”张九成也不客气,张口便问,“一万五千七百六十四与三万三千四百九十八相加总和为多少?”

“嗯…这个…待某算…”

没等王钊回答,张九成便再一次开口问道,“我育才书院共有学生四十四名,若每人分得十二块桂花糕,共需要多少块糕点?”

“…”

“兄台别急着回答,某还有最后一道题。”张九成笑道,“某笼内有鸡兔共二十六只,已知鸡兔共有足七十,请问鸡兔各有几只?这位兄台,请作答吧。”

王钊在听到第二道题的时候便无心答题了,满脑子都是问号,一人十二块桂花糕你吃的了吗?再说了,这鸡和兔子能够关在一个笼子里面吗?这些东西先生可都没有教过啊!王钊满怀愧疚的看了王老夫子一眼,正要说自己答不上来,可见到张九成那满脸笑意的模样不禁暗想莫不是这小子随便出了些题来糊弄我的?“某答不出,还望这位兄弟不吝赐教。”

“好说,好说。”张九成笑道,转身从教室里将墙上挂着的木板取下,回到了场中,“承蒙先生不弃,将数学这门课程倾囊相授,今日,某也做一次先生,这位兄台,你可听好了。”言罢,拿过粉笔,在木板上写写画画起来。

先不提张九成所写的那些阿拉伯数字及各种符号,单是这黑板和粉笔就足以让围观众人吃惊了,自打安奇决定以书院为垫脚石开始,便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灌注进育才书院之中,黑板白字,即使坐在远处的赵佶也能看的一清二楚,“这是何物啊?”

“这是景安齐用黑墨与石灰做出来。”赵灵不知何时来到了赵佶的身侧,开口解释道。

黑墨与石灰不能说随处可见,但想要得到总归不是什么难事,可安奇硬是化腐朽为神奇,将这两种平平无奇之物硬生生的变成了书院必备之物。“这个…有意思啊…”赵佶喃喃道,忍不住点了点头,暗想安奇这小子到底还会带给自己多少惊喜啊。“吩咐下去,待比试过后,令太学之人前来学习此物做法。”

“遵旨。”童贯笑道,深深的看了一眼盘腿坐在场边的安奇。

“四加八等于十二,所以个位数为二,十位数要加一…”

“根据安奇九九乘法表,可知二四得八,二三得六……”

“这最后一题就更简单了,假设鸡的数量为未知数甲,兔子的数量为未知数乙…”张九成认真的讲解着,可除了安奇和他自己以外根本没人能听得懂,没办法,这张九成真可谓是数学方面的天才,当书院其他孩子还在为一道算术题掰弄手指的时候,这张九成已经熟背九九乘法表了,恐怕要不了多久,以安奇这高中文凭的数学程度怕是要教不了他什么了。张九成的这一连串讲解,就连王老夫子都是一头雾水,什么假设甲乙丙丁,加减乘除,听的人一阵阵的头大,更过分的是还有什么安奇乘法表,一个未满二十的黄口小儿居然能推算出定理了?

“这个…”赵佶身边的黄叔敖喃喃道,“敢问皇帝,这乃是何物啊?”

此番书院比试,赵佶自然不是主人公,别说围观众人,就连他这个皇帝,对安奇所出的题也是一头雾水,见户部尚书发问,赵佶大感无奈,“这个叫做阿拉伯数字,其余的,恐怕是这安奇以数字为本演算出来的算法吧…”

“原来如此。”黄叔敖若有所思的开口,紧紧的盯着黑板上的一系列算式。

赛场上,见王钊面色难堪,张九成笑道,“这位兄台可听懂了?这乃是我育才书院最基本的数学题,想来是难不住尚儒的众位精英吧?若兄台对我这解答有疑虑,大可以将算盘拿来演算一番。若兄台无异议,那便请兄台出题吧。”

“是我输了…”王钊苦笑一声,即便让自己演算,恐怕自己一时半会也得不出后两题的答案,与其在台上继续丢人,还不如早早认输,虽心有不甘,但王钊还是低着头走到了场外,朝着王老夫子深鞠一躬,“夫子,我…”

“无妨。”虽然输了这第一场比试,但明眼人都能瞧的出来,不管张九成的答案正确与否,寻常九数之题想来是难不住这张九成了,自己的学生败下阵来也实属情理之中,轻哼一声,王老夫子再次开口道,“刘正,你生于大户之家,这五礼之事想来是难不住你,此番比试可有把握?”

“请夫子拭目以待。”名叫刘正的青年拱手道,大步走到场中。

与刘正那信誓旦旦的模样相反,育才这边可谓是一片愁云,这安奇可是以骂人出名的,不仅如此,在书院中还当着诸位学生的面狠狠的骂了那王老夫子一顿,这还谈什么礼数啊?再说了,那刘正看样貌也有近二十岁了,育才这边一群小娃娃,拿什么和人家比?安奇看了自信满满的刘正,又看了一眼身后一脸疑惑的学生们,“好家伙,看这小子一脸稳操胜券的模样,咱们这边谁上也顶不住啊,要不,认输?”

“当着皇帝的面,不战而退,是不是有些…”比起育才的胜负,蔡京显然更在意的是皇帝的看法,皇帝亲临,最高兴的莫过于蔡京了,赵佶肯亲自前来,而且对安奇迟到一事毫不在意,定是与安奇交情不凡,如今自己攀上了安奇这棵未成形的大树…

正当众人为难之际,李纲站了起来,“不知道,我顶不顶得住啊…”

“你?你是教师,又不是学生,怎么上去比试啊?”安奇苦笑道,“随便派一个上去玩玩算了,权当是练练胆子了。”

“无妨。”李纲开口道,“尚儒派出来的人想必年纪比我还要大一些,只要我们不开口,没人会知道我是育才的一位教书先生,兄长莫急,我去去便回。”言罢,大步走到场中,朝着刘正开口道,“请赐教。”

“好。”刘正笑道,说不出的自信,“何谓五礼?”

李纲眉头紧锁,脑海急速转动,“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合称五礼。”

“何谓嘉礼?”题看似简单,但李纲依旧小心翼翼的开口答道,“冠婚之事为嘉礼。”不是李纲太过谨慎,谁知道这一脸笑意的小子背后憋着什么坏呢?

果不其然,在李纲答完之后,这刘正紧接着便问,“那何谓冠礼,何谓婚礼?”

“…”李纲为难了,虽然还没到年纪,但李纲求长辈早早为自己立冠赐字,这冠礼自然是难不住他,可这婚礼,且不说这李纲未曾成婚,就算是即将成亲的男女,恐怕也难以说出这婚礼这门礼数中的一系列琐事。

“这位兄弟,需要我帮你解答吗?”刘正看着李纲笑道,“不若由阁下出题,我来解答,若我答不出,便算我输,你看如何?”

李纲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面对刘正这般红果果的挑衅,李纲心中怒火中烧,可最后还是松开了手,若是继续出题,恐怕才会自取其辱吧?“技不如人,甘拜下风,这场比试,我认输。”言罢,拱了拱手,走到了安奇身前,“诸位,我…”

“没事,没事,不要在意,别说你了,我被人喊作什么第一才子,就连五礼六艺什么的都不晓得。”

“以后又不是要做媒婆,知道这婚礼礼数又有何用呢?”

“呵呵,李夫子此番输在了年龄与阅历,并非学识,算不得什么的…”

众人的安慰令李纲心中一阵感动,自认为族中最优秀的李纲再一次明白了人外有人的道理,这世间,除了安奇,比自己强的人不知道还有多少,看着眼前一脸疑惑望向自己的学生们,李纲发出一声苦笑,果然应证了自己的那句“去去便回”,一道题就把自己给干下来了,看来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啊…

双方持平,王老夫子也松了一口气,满脸笑意的拍了拍享受尚儒众人赞扬的刘正的肩膀,“不错,不错。”

双方战平,恰如赵佶所料,哈哈一笑,赵佶站起身来大声开口道,“很好,很好,二位夫子皆是我大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朕宣布,这比试的第三场…”赵佶卖了个关子,不留痕迹的看了安奇一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