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幼儿喂养与护理0~3岁
5851400000006

第6章 出生第5月

5个月婴儿的喂养特点

5个月的孩子,由于活动量增加,热量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以前认为只吃母乳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现认为纯母乳喂养可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

如果必须人工喂养,5个月的孩子的主食喂养仍以乳类为主,牛奶每次可吃到200毫升,除了加些糕干粉、亨氏米粉、健儿粉类外,还可将蛋黄加到1个,在大便正常的情况下,粥和菜泥都可以增加一点,可以用水果泥来代替果汁,已经长牙的婴儿,可以试吃一点饼干,锻炼咀嚼能力,促进牙齿和颌骨的发育。

本月在辅食上还可以增加一些鱼类,如平鱼、黄鱼、巴鱼等,此类鱼肉多,刺少,便于加工成肉糜。鱼肉含磷脂、蛋白质很高,并且细嫩易消化,适合婴儿发育的营养需要,但是定要选购新鲜的鱼。

在喂养时间上,仍可按上月的安排进行。只是在辅食添加种类与量上略多一些。鱼肝油每次仍喂2滴,每天3次,钙片每次2片,每天2~3次。

婴儿患鹅口疮乳母的饮食禁忌

鹅口疮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普遍发生于1岁以内的哺乳婴儿,尤其多见于先天不足、体质虚弱的新生儿。临床表现为小儿口舌布满膜状白屑,形如鹅口,故称为“鹅口疮”。又因其白屑如雪,所以又称“雪口”。

患鹅口疮的小儿,开始微有发热,经常啼哭,舌上口腔黏膜出现白屑雪片,逐渐蔓延,形如鹅口,白屑周围有红晕,互相融合而形成结实的厚片,状如凝固的牛奶,不易消除,严重的可延至喉咙,吮乳困难,呼吸不利乃至全身情况恶化。中医认为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由于胎热内蕴于心脾,积热循经络上熏于口舌,或由于水不制火,虚火上炎,故口腔粘膜及舌上出现白屑雪片。由于热毒上熏,邪火灼伤粘膜,故白屑周围出现红晕,疮面疼痛,白屑壅塞咽喉,引起吮乳困难、呼吸不利等症。

由上可知,引起鹅口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胎中伏热,热毒上熏心肺所致,后天失调,导致心脾之积热循经上熏于口腔而致,因此患鹅口疮的小儿,其乳母要注意忌食辛辣香燥动火食物,如烟酒、大蒜、胡椒、辣椒、油煎熏烤等食物,以防热毒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蕴于心脾二经,积热上熏致病情加剧。另外,过量用抗生素也会引起鹅口疮,故乳母在哺乳期不要过量用抗生素,必须使用大量抗生素时,婴儿可代用人工喂养为好,以防婴儿发生鹅口疮。如见小儿发热、痴呆、吵闹等症状,应忌食牛奶,少哺人乳,更应忌食海鲜、鸡鸭、牛羊肉及其汤类。在乳母暂时不能哺乳期,更应注意忌上述食物。如不注意忌口,则易生湿热,湿热交阻,使病情加重,或经常复发,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凡患鹅口疮的婴儿的乳母一是要注意自己的忌口,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二是要注意小儿的饮食忌口,如暂停人工喂养,更应多给予米汤、葡萄糖、多种维生素、果汁、蔬菜汤等。切忌给以过多的奶糖、巧克力和粗糙的食物,以免加重湿热和损伤黏膜,使病症加重或并发感染。

婴儿夜啼乳母的饮食禁忌

小儿夜啼是指非因身体不舒服而引起每夜啼哭,甚至通宵达旦,有的每夜定时啼哭,哭后仍然安静入睡,称为“夜啼症”。

小儿夜啼与乳母的饮食忌口有很大的关系,如乳母经常进食油炸辛辣油腻之品,辛辣刺激,肥甘之味易生湿热,内热经乳汁进入小儿体内,可使邪热薰心。中医认为心热为阳,阳为人身的正气,因小儿正气未充,则至阳衰,阳衰则无力与邪热相搏,正气不能战胜邪热,则邪热薰心而致小儿夜间烦躁啼哭,睡喜仰卧,见火或光亮夜啼更严重,同时还可见到小儿烦躁闷热、口中气热、手腹发热、面赤唇红、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有的乳母喜食生冷寒性食物也可影响小儿阳气,导致寒邪内侵。中医认为诸脏属阴,夜则阴盛,阴盛则阳衰,阳衰则阴寒凝滞,或阳为阴寒所郁,不得伸展,白天表现为睡喜伏卧,四肢欠温,面色青白,口中气冷等。夜间则表现为啼哭不休,一般在清晨3时后停息。

由此可见,乳母宜食清淡,既保持一定的营养,又应忌食助火生热化燥伤阴之品,这样就会减少母乳中致婴儿夜啼之物,从而避免婴儿夜啼。

婴儿拒绝吮奶的处理

用嘴吸吮乳汁,是婴儿的天性,但一些婴儿有时厌吮,表现出厌烦、不愿吮奶的情绪或乍吮又止,甚至哭闹。原因何在呢?

奶头不适

如人工喂奶,奶瓶上的奶头质地太硬,或上面的吸孔太小,吮乳费力,从而使婴儿厌吮。

疾病

婴儿在患一些疾病,如消化道疾病面颊硬肿时,均有不同程度地出现厌吮。

鼻塞

因为婴儿鼻塞后,就得用嘴呼吸,如果吮乳,必然妨碍呼吸,往往乍吮又止。

生理缺陷

如兔唇、腭裂等生理缺陷,其吸吮困难,也会出现拒吮现象。

口腔感染

此因疼痛而害怕吮乳,原因是婴儿口腔粘膜柔嫩,分泌唾液少,口腔比较干燥,再加上不适当地给婴儿擦拭口腔或饮料过热,常使婴儿的口腔发生感染,口腔感染后,吮奶时即可产生疼痛,从而出现拒吮现象。

早产儿

原因是其身体尚未发育完善,吸吮机能低下,故常表现出口含奶头不吮或稍吮即止的现象。

由上可知,婴儿拒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仔细分析,辩证治疗。若属口腔感染的,可用温水清洗口腔,然后涂些紫药水;鼻腔堵塞时,要动作轻巧地取出异物;属生理缺陷或疾病所致拒吮的,当去医院诊治。

母乳喂养不能代替打预防针

尽管母乳对新生儿所起的防病保健作用不可低估,但这种保护作用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仅有3~6个月。因为母乳为婴儿提供的抗体属于自然被动性保护抗体,很容易从肌体消失。再加上抗体都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某种抗体只有某一方面的作用,而对其他方面无效,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单纯依赖母乳来维持婴儿体内的免疫保护功能是不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婴幼儿要进行免疫接种的原因。

免疫接种也叫预防接种,俗称“打预防针”。它是通过打针、吃药、喷鼻等方法,有计划地将疫苗或者苗种接种到人的身上,刺激人体产生抵抗相应传染病的抗体,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样产生的抗体,较母乳中的抗体效能稳定,持续时间长,防病效果可靠。它是母乳和其他任何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由此可见,既要喂母乳,同样也应该打预防针,两者皆对孩子有益不可互替。

挤乳喂养时需注意

如果因为种种情况,确不能直接进行母乳哺养,需要挤乳喂养,那么,挤乳必须注意许多问题。

母乳奶瓶哺乳

挤出自己的乳汁装入奶瓶,特别是母亲生病,疲乏不堪或将婴儿交给别人照顾的时候,可用盛有母乳的奶瓶来喂养婴儿。挤出的乳汁可以冰冻保存达6个月之久。

双乳挤出乳汁

挤乳喂养不是一种束缚,可以从双乳挤出乳汁并把它放到已消毒容器里保存在冰箱内。这样就使得在母亲不在的时候能够喂养婴儿,其优点就是喂养婴儿的是母亲的乳汁。

可以用双手或吸奶器从双乳挤出乳汁。大多数妇女觉得用手挤乳汁比用吸奶器更为简便。开始挤乳前,备一个碗、一个漏斗和一个可以密封的容器,然后,用消毒液或沸开水将所有的用具消毒。手挤压法在头6周里都有些困难,因为双乳产乳还不充足,但应坚持用手挤压。最好的挤乳时间是在早晨,此时乳量最多,但如果晚间停止喂哺婴儿的话,那么,晚上挤乳则是最佳的时间了。可以毫不困难地挤出50毫升左右乳汁。如果婴儿稍大,就必须每天至少挤乳4次,以维持乳汁供应。

为了保证乳汁继续供应,有些母亲认为上午是乳汁最旺盛的时候,哺乳后挤出剩余的乳汁是个好办法。所以,可以挤出所有剩余的乳汁使乳房排空,以使双乳能在下一次喂哺时产出更多的乳汁。

挤乳注意事项

如果必须弯身将就一个低的位置进行挤乳,那准会累得腰酸腿疼的。如桌子不够高,可以把盛乳汁的容器放在一叠书上。

挤乳决不应该出现伤痛。如有,就说明没有按正确方法进行。

每件用品和所有的容器均应消毒,双手必须洗净。

如果担心婴儿习惯了奶粉喂养后不愿恢复母乳喂养,可试着用杯和茶匙给婴儿喂食挤出的母乳。杯和茶匙应事先消毒。

乳汁必须正确贮藏,不然的话,挤出来的乳汁就会像瓶装牛奶一样变坏。如果用这种乳汁喂养婴儿,他就会生病。一旦收集了乳汁,就把它立即放入冰箱里保存直到需用时才取出,它可保存48小时;也可以把乳汁冰冻,可保存达6个月之久;挤出来的乳汁可放在密封的消毒塑料容器里,不要用玻璃容器以防冻裂。

人工喂养不能完全代替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婴儿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母乳中有婴儿必需的免疫抗体,母乳喂养的婴儿患病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的婴儿。

其次,母乳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成分比例,适合婴儿消化吸收,其中补体、乳铁蛋白等成分,是其它任何乳品都不可比拟的。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婴儿至少要喂满4个月的母乳。因此,若不是母亲有病或母乳缺乏等客观原因,不要完全用人工喂养代替母乳喂养。

添加辅食

为了生长发育的需要所添加的食物,叫作辅助食品,简称辅食。年龄愈小,生长发育愈快,所需营养的全面性也愈迫切。若有不足,即可造成严重影响。当婴儿长到3个月以后,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日趋完善。5个月婴儿渐出新牙,胃容量变大,这时在乳类之外,渐渐添加半流质以及部分固体食物,无论从营养需要还是对消化器官适应性的锻炼上,都是必要的。5~6个月的婴儿,即使乳类充足,不加辅食也会导致某些营养缺乏,从而导致抵抗力低下。辅食还是乳类过渡到饭食的“桥梁”,这座桥搭得好,婴儿就很好地断奶,而后步入正规饮食。这是整个婴幼儿时期营养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很重要。

婴儿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新添食品适应力弱,易发生消化吸收紊乱,故增加辅助食品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给幼儿喂菜汤、菜泥、水果泥

母乳中维生素C含量不多,并常因母亲的膳食质量而变动,为保证婴儿维生素C的需要,常以菜汤供给。因绿叶菜经烧煮,其维生素C便溶于水中。夏季番茄较多,而且价廉,可制番茄汁。冬天橘子上市,橘子含维生素C也丰富,并可生食。

蔬菜和水果是最好的辅食,深绿色和红色菜里除维生素C以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钙、磷、铁等矿物质。4~5个月以后的婴儿除了喂菜汤外还应喂食菜泥、水果泥。

菜汤的制作法

先将新鲜的蔬菜如菠菜、小青菜、胡萝卜、空心菜等,选任何一种取50~100克,洗净,切碎。往锅内放碗水煮沸后将切碎的菜放入锅内。继以大火煮沸6~7分钟停止,开锅将菜及汤倒入消毒的漏瓢内,漏下的菜汤盛入碗中,加少许盐即成菜汤,供食用。

菜泥的制作法

取新鲜绿色蔬菜或胡萝卜50~100克洗净,切碎。锅内加少许水煮沸后将蔬菜或胡萝卜加入,继煮7~8分钟煮熟烂。倒入清洁的漏瓢中,去汤后用匙背压榨成细末过瓢孔,去除粗纤维。剩下的盥入碗中即可食用。

水果泥的制作法

新鲜苹果50克,糖10克,将苹果去皮,切碎,下锅加水以大火煮软后,加入糖,放入清洁的铁筛内,用匙压迫过小孔,即成苹果泥。简单的苹果泥的做法:也可以将苹果洗净,削去皮,以小匙慢慢地刮,刮下的即成苹果泥,可供4~6个月婴儿食用。

菜汤的吃法

4~6个月的婴儿初次吃菜汤可从少量开始,第1次吃20~30克菜汤,适应了再增加至40~50克。

菜泥的吃法

初次吃菜泥的婴儿可逐步增加用量,第1次可喂1/2汤匙(10~15克),第2天如无反应增加到1汤匙(20克),3~4天后无反应,可增至吃2汤匙(30~40克)。

不要强行制止婴儿的哭

婴幼儿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当受到惊吓、委屈或不满足时,就会哭。哭可以使孩子内心的不良情绪发泄出去,通过哭能调和人体七情,所以哭是有益于健康的。

有的家长在孩子哭时强行制止或进行恐吓,叫孩子把哭憋回去。这样做会使孩子的精神受到压抑,心胸憋闷,长期下去会导致精神不振,影响健康。当孩子哭时,家长要顺其自然,等孩子哭后就能情绪稳定,嬉笑如常了。

正确保护婴儿的乳牙

长出乳牙

人一共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最先长出的是乳牙。乳牙共有20颗,出牙有先后程序。最先萌出的是下腭的2颗中切牙,然后是上腭的2颗中切牙。出第1颗牙的年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早的4个月就开始了,迟的可到10~12个月,平均是在7~8个月龄出牙,以后陆续萌出,到2岁半时20颗乳牙出齐。6岁以后开始脱乳牙换恒牙。

有些父母看到人家孩子出牙了,自己的宝宝还不出牙就感到非常奇怪,一般地讲只要在周岁前能萌出1个牙齿来都不算出牙太迟。如果1岁后还未出牙就应该去找儿科大夫检查一下,看是不是有缺钙、缺碘等毛病。最好进行补钙和补碘了。

保护乳牙

婴儿在6个月左右就开始出牙,到2岁左右萌出全部乳牙,大约有20颗。乳牙一般持续6~10年时间,这段时间正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如果牙齿不好,会影响小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妨碍健康,还会影响到小儿的容貌和发音。因此,必须十分注意保护乳牙。

在胎儿期就开始乳牙发育

乳牙的好坏一般决定于母亲妊娠期的营养。在乳牙萌出后,应注意以下问题:

时常保持口腔清洁 婴儿期虽然用不着刷牙,但每次进食后及临睡前,都应喝些白开水以起到清洁口腔、保护乳牙的作用。

保证足够营养 及时添加辅食,摄取足够营养,以保证牙齿的正常结构、形态以及提高牙齿对齿病的抵抗力。如多晒太阳、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帮助钙质在体内的吸收。肉、蛋、奶、鱼中含钙、磷十分丰富,可以促使牙齿的发育和钙化,减少牙齿发生病变的机会。缺乏维生素C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所以要经常吃些蔬菜和水果,其中纤维素还有清洁牙齿的作用。饮水中的微量元素氟的含量过高或过低时,对牙齿的发育都是不利的。

注意药物 四环素以及其它霉素之类的药物会使小儿牙齿变黄及牙釉质发育不良,因此要慎重服用四环素等药。

形成正确的吃牛奶姿势 吃牛奶的婴儿,可因吃奶姿势不正确或奶瓶位置不当形成下颌前突或后缩。婴儿经常吸吮空奶嘴会使口腔上腭变得拱起,使以后萌出的牙齿向前突出。这些牙齿和颌骨的畸形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容貌,还会影响其咀嚼功能。因此,婴儿吃奶时要取半卧位,奶瓶与婴儿的口唇呈90°角,不要使奶嘴压迫上、下唇;不要让婴儿养成吸空奶嘴的习惯。

适当锻炼牙齿 出牙后要常给婴儿吃些较硬的食物,如饼干、烤面包片、苹果片、水萝卜片等等,以锻炼咀嚼肌,促进牙齿与颌骨的发育。1岁以后大牙(臼齿)长出后,应当经常吃些粗硬的食物,如蔬菜等,如果仍吃过细过软的食物,咀嚼肌得不到锻炼,颌骨不能充分发育,但牙齿却仍然生长,就会导致牙齿拥挤,排列不齐或颜面畸形,十分难看。

如果发现乳牙有病要及时治疗 乳牙因病而过早缺失,恒牙萌出后位置会受影响,使得恒牙里出外进,造成咬合关系错乱,可导致多种牙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及时诊治,否则会影响婴儿今后的容貌。

预防男婴睾丸扭转

睾丸扭转的典型表现是突然发作的阴囊疼痛,多数男婴伴有腹痛,少数则伴有恶心、呕吐。睾丸扭转分为鞘内扭转和鞘外扭转2种。鞘外睾丸扭转除了产生上述症状之外,还会出现精索增粗、睾丸上缩、移位等体症,诊断鞘外睾丸扭转并不困难。但鞘内型睾丸扭转除了前述一般症状之外仅有睾丸肿痛的体症,数小时后阴囊会红肿,如患儿未及时就医,或者被误诊为睾丸炎或附睾炎,就会延误手术治疗的良机,而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切除睾丸。其原因是长时间睾丸扭转造成睾丸供血受阻,导致睾丸不可逆的坏死。但有些鞘内型睾丸扭转,单靠症状和体症很难确诊,这时尚需借助于多普勒听诊器或同位素扫描。

凡睾丸扭转发生后8小时内手术者,治疗效果大多是满意的。若超过12小时,则75%患儿的睾丸发生坏死,必须行睾丸切除,因此,对男婴的睾丸处疼痛要特别警惕睾丸扭转的发生,应该尽早就医。

训练5个月婴儿的手眼

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色彩鲜艳、图案较大的婴儿画报,给孩子边看边讲,开始时先看一些简单的图画,如一只猫、一个苹果,以后逐渐看其他的物品、景色、花草等。

5个月的孩子能俯卧抬胸时,可把玩具放在他伸手能够到的地方让他抓,再把玩具换个地方,让他转头或转身去找。当他找到时,就要鼓励他。这样做是锻炼孩子头、颈、上肢的活动能力及手的动作,训练手眼协调,另外也能促进他的触觉发育和记忆能力,看过的东西还想再去看,再去找。

5个月的孩子如果还不能很好地翻身,就应该训练他,可以在大床上或在地毯上,让孩子仰卧在上,拿一个有趣的新玩具逗他,当他想抓时,将玩具向左侧或右侧移动,这时孩子的头也会随着转,伸手时上肢和上身也跟着转,最后下身和下肢也转,全身就翻了过来。开始时大人可以助他一臂之力,但主要还是鼓励他自己翻身。当他翻过来了,就要表扬他,抱抱他或亲亲他,然后把他放回原位,让他重新再翻。当他能够自仰卧位变俯卧位之后,就大大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开始了认识世界的一个新阶段。

教婴儿认识物品

训练认识日常物品、玩具,可发展认知能力。如果让孩子认识“灯”,大人可以指着灯让宝宝看,并且告诉他这是灯,每天练习5~6次,直到你说一声“开灯”,并且按开关,灯就亮了,你说:“关灯”,灯就灭了,这时孩子就会用眼睛盯住灯,慢慢孩子就会认识灯了。

教婴儿模仿妈妈的发音

教孩子模仿妈妈的发音,是发展孩子语言的重要步骤。可以面对着宝宝,用轻柔愉快的声音,发出“啊——啊”,“呜——呜”,“喔——喔”,“咯——咯”以及“爸——爸”,“妈——妈”等重复音节,逗引宝宝注视你的口形,每发一个重复音节时,应停一拍给孩子张口模仿的机会。每天可练习几次,开始孩子可能会用小手去抓你的嘴,以后就会慢慢地和你学习发音了。

婴幼儿系列健身操

为了孩子的健康,要坚持给孩子锻炼身体。做操和室外晒太阳,这都是必不可少的锻炼方法。这个月除了坚持以前学过的几套动作外,可以增加2个动作。

两腿轮流屈伸运动

婴儿仰卧两腿伸直,母亲用两手轻轻握住婴儿脚腕,推左腿屈至腹部,然后还原,再推右腿屈至腹部,然后下放还原,连续做2遍。

下肢放松运动

婴儿仰卧两腿伸直,母亲用两手轻轻握住婴儿脚腕,轻抬腿成45°,然后还原,连续做2遍。

保持婴幼儿体型美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将来有一个优美的形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不要过早地让小儿学爬、坐、走,不要让婴儿头部过度地后倾,背部过度弯曲。因为新生儿的脊柱完全是直的,几个月后便形成3个曲:3~4月抬头时出现颈部脊柱的前凸,6~9月会坐时胸部的脊柱出现后凹,12~18月开始学走路时腰部的脊柱出现前凹。如不注意很有可能造成畸形,如头后倾、背部过度弯曲,走路呈挺胸状等不雅的姿势。

不要让小儿的摇篮长期处于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由于光线、音响总是来自一个方向,小儿眼睛一直注视着这个方向,容易形成斜视。

小儿垫过多的尿布,将会使两侧大腿外旋,长大成人后走路就有可能呈鸭步态。

处于襁褓中的婴儿,必须把肢体摆放端正,捆扎的松紧度必须合适。否则,有可能造成终身畸形。

维生素D缺乏的小儿,在治愈之前,应避免过度的活动。不然的话,有可能形成或加重O型腿或X型腿。

及时预防接种

上个月给婴儿注射了三联针(百白破混会制剂)的第2针,这个月应注射第3针,这样就完成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3种疾病的第1次免疫注射过程。以后到1岁半、6~7岁时,还要加强2次免疫。此后,孩子便获得了对这3种病的持续而良好的免疫力。

大部分孩子在注射三联针后都有些不适,常表现为发热,吃奶不好,在打针的局部稍稍有些红肿,孩子比以前爱哭闹了。这些现象家长必然很担心,其实这是正常的反应,一般2~3天就会好的。如果体温超过了38.5℃,可以给孩子吃点退烧药阿鲁片。如果发热持续3日不退,并出现皮疹、咳嗽等症状,就要请医生给孩子看看有无其他不适。

预防婴幼儿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菌痢的主要表现是发烧、腹泻、大便脓血,伴有腹疼,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抽疯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菌痢的发病是由于痢疾杆菌随污染的饮食经口进入胃肠后,在肠道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引起肠道的炎症病变。同时,毒素的吸收引起发烧、全身不适等症状。如果毒素首先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引起脑中毒症状,病人抽疯、昏迷、血压下降……这就是中毒性痢疾。

预防痢疾,一定要做到:1大便后、吃饭前给孩子洗手,并养成习惯,最好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以防手上的致病菌随食品入口。

2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干净、消毒。3腐烂变质、不新鲜的食品一定不给孩子吃。4孩子的餐具要专用并经常消毒。5如果家中有人得痢疾,应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孩子。

如果孩子得了痢疾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按医嘱服药,千万不要吃2次药觉得腹泻好一些了就自行停药。最好在服药3天后复查大便,使常规检查正常后再服2~3天药。一般疗程为7天。除用药之外,还要注意适当休息,吃易消化的食品,如果孩子高烧,可服用退烧药和物理降温。若发生中毒性痢疾,则应住院治疗。

预防婴儿脑震荡

婴儿脑震荡不单单是由于碰了头部才会引起,有很多是由于人们的习惯性动作,在无意中造成的。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入睡,就用力摇晃摇篮,推拉婴儿车;为了让孩子高兴,把孩子抛得高高的;有的带小婴儿外出,让孩子躺在过于颠簸的车里等。这些一般不太引人注意的习惯做法,往往可以使孩子头部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动,严重者可引起脑损伤,留有永久性的后遗症。小儿为什么经受不了这些被大人看作是很轻微的震动呢?这是因为婴儿在最初几个月里,各部的器官都很纤小柔嫩,尤其是头部,相对大而重,颈部肌肉软弱无力,遇有震动,自身反射性保护机能差,很容易造成脑损伤。

预防婴幼儿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不齐

表现为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为明显,呼气末期心率减慢。在发热、运动、情绪紧张、哭闹或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消失。

窦性心动过速

表现为小儿正常心率因年龄而异,如新生儿心率超过200次/分;1岁以下超过160次/分;1~2岁超过140次/分;2~6岁超过130次/分;7~12岁超过120次/分,这被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紧张、哭闹、发热、贫血、出血、休克、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及某些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等影响也可引起心率过速。

病窦综合症

这是由于窦房结功能衰竭而引起的激动产生和传导发生障碍。小儿可由心肌炎、心肌病、洋地黄中毒、先天性心脏病引起。临床特点是持久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随运动、哭闹、发热而增加。除心动过缓外还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所以也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简称“快——慢综合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此病约有60%发生在健康儿童身上,约5%~10%病人原有预激综合症,亦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缺氧、洋地黄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等。4个月以下婴儿多见,常突然发作,此时可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凉、呼吸急促、拒奶、呕吐、口唇发绀等症状,可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而突然停止。血压低,听诊时可发现心音弱,心律快而规则,新生儿可达300次/分,婴儿可达200~300次/分,年长儿可达160~180次/分。

早搏

正常心脏跳动的起搏点是在心脏窦房结,而早搏是由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激动而引起心脏搏动。按异位节律点出现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这些症状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切诊断。

房室传导阻滞

可由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药物中毒(如洋地黄)、低血钾等原因引起。按受阻程度可分为1、2、3度。1度一般无症状,心电图仪表现P-R间期延长。2度可出现心脏漏跳现象。3度由于心律过慢,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症,这是十分危险的,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预防婴幼儿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在各种组织器官中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灶,是一种蔓延于世界各地的常见病、多发病。结核病对人类的危害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接种卡介苗对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那些严重类型,如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可降低发病率。接种对象是新生儿及从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接种卡介苗可出现特殊形式的局部反应,如接种2周左右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局部化脓。化脓的地方一般要在3个月左右后结痂,形成疤痕。化脓破溃时,可涂甲紫,勤换内衣,以防感染。以上变化是正常反应过程,无需特殊处理。偶尔出现接种部位的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可以热敷处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疮,要请医生诊治。

预防婴幼儿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乙肝是已知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严重的一个型别。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目的不只是预防个体的发病,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减少人群慢性带毒状态,从而达到减少或控制乙肝传染源的目的。目前北京地区使用的乙肝疫苗,对阻断母婴传播率达95%以上。接种对象:所有乙肝易感者,剂量是第1次5微克,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5微克。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完成第1针10微克(为提高母婴阻断),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5微克。但新生儿母亲为表面抗原阳性时,注射剂量应分别为10微克、10微克、10微克。接种后偶见注射部位红肿或疼痛,发热和头痛,不需任何处理。

预防流行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此病起病突然,发热,可有呼吸道症状,病程较短。

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水、痰液等分泌物中,主要借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流感的潜伏期为1~2日,最短者数小时,长者达3日。此病症状是起病急、发热、怕冷、头痛、肌肉酸痛、疲乏、上呼吸道症状等,小儿常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如无合并症,3~4天后症状减轻。

患儿应卧床休息,室内空气要新鲜,防止继发细菌感染。要多饮水,对症治疗,高烧时要物理降温。患流感不要用抗生素治疗,可服板蓝根冲剂、小儿清热解毒冲剂等。

在流感流行季节,小儿住室要注意通风,不要到公共场所,注意增加户外活动,晒太阳,积极锻炼身体。

治疗婴幼儿口角炎

如果孩子经常口角糜烂,甚至口唇裂缝、出血,就是患了口角炎。口角炎常伴有舌炎,这时舌呈鲜红色,舌乳头可有部分剥落,舌面、舌尖出现明显毛刺状小乳头。这种病多为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

经常患口角炎和舌炎的孩子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肉类、蛋类,同时可口服核黄素片(维生素B2)。

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口炎

本症为小儿容易发生的急性口腔粘膜感染,也可能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有自限性。

症状

单纯疱疹常发于唇部及邻近口周皮肤和口腔粘膜。呈散在或成丛的小水泡,周围有红边。初起时发痒,继而有痛感。水泡很快溃破,形成浅溃后迅即结痂,数日即脱落自愈。全身症状较轻,所属淋巴结有时略肿大。婴儿发生在口腔粘膜者,常因拒食啼哭才被发现。

治疗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药。但可涂擦鱼肝油软膏以促其愈合,并可减轻疼痛。进食时宜用流食或软食,食前可用1%奴弗卡因液漱口或涂布,也可以减少疼痛。

走出婴幼儿家庭用药的误区

孩子有病,当然要给他吃药啦!但很多家长对待喂药给孩子吃这件事情并不够“专业”,往往犯了错而不自知。这包括喂药方法、储存药物方法以及使用一些成药的常识等。以下陈列了一些常犯的错误,并告诉大家正确的处理方法。

错误1

用1只普通汤匙或茶匙来量药水喂给婴儿吃,而不用专门为婴儿而设的量药水用的试管形匙。随便用1只平常用的匙来喂药水,很容易喂了太多或太少的分量给婴儿,影响疗效。1茶匙的分量相当于5毫升,但一般餐具用的茶匙的容量是由4毫升至9毫升不等。喂婴儿吃药水,最好是用试管形匙,吃药可用滴管。

错误2

没有依说明在吃药前摇匀药水。摇匀药水才吃是有原因的,因为需要把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否则,会造成开始吃的2/3药力不够,到最后吃的1/3又嫌太冲,会对婴儿有害。

错误3

保留着已过期的药物。每种药物都有它的有效或安全日期,已过期的药物是有害无益的。必须养成习惯先看看药物是否已过期,才喂给孩子吃。最安全的做法是每3个月清理一次药品或药柜,丢掉已过期的药物。若不敢肯定是否已过期,为安全起见,宁愿弃掉,不要怕浪费。

错误4

孩子服食了买回来的成药已数天,仍未见改善病情,却依然继续给他吃下去。假如孩子吃了这些成药已2~3天,还未见好转便应该停止不要再吃,须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