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5868500000038

第38章 引滦入津工程全线通水

引滦人津工程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项综合性大型城市输水工程,是解决天津城市用水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建国30多年来,天津工业和城市人口剧增,而海河水量却在减少。进人80年代,地下水开采过量,造成地面下沉。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天津供水量每天由180万吨压缩到100万吨。人民生活遇到严重困难,一些耗水量较大的工厂被迫停产。1981、1982两年,国家投资4.5亿元从千里以外的黄河引水到天津,平均每吨水花费1元钱。引滦人津工程早一年通水,可为国家节省2亿多元。

为了改善天津人民生活条件,缓解天津市用水紧张状况,198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引滦入津工程列为“六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

这项工程包括从引水、输水、蓄水到净水、配水的完整系统。工程横跨滦河、海河两个流域,全长234公里,将位于滦河中游潘家口水库的水经大黑汀水库及其以下的分水枢纽,引入隧道,穿越滦河、海河两水系的分水岭,循笏河人于桥水库,经漂河、蓟运河,进入专用输水明渠,到尔王庄调节水库,再经暗渠和输水钢管,进入市区自来水厂。全线共215个工程项目,直接保通水工程有113项。其中包括最关键也是最艰巨的一个过水能力为每秒60立方米、长达12.39公里的穿山隧道,这是由铁道兵和解放军驻京部队担负开凿的。此外还有整治河道108公里;开挖64公里长的输水明渠,建造115座桥梁,12座倒虹吸,5个大型泵站,新建一库容为4500万立方米的平原水库和日供水能力为50万吨的自来水厂。保通水工程的总土石方量为2870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80万立方米,建筑物面积共12万平方米。

1981年冬,工程开始修建。1982年5月11日,在400多华里长的工地上,160多个单位的十几万军民全线投入,参加施工,引滦人津工程全线开工。1983年2月1日,水电部受国务院委托在天津召开引滦入津通水协调会议,确定“7月完工,8月试水,10月通水”的奋斗目标,要求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的大坝工程和闸门安装,战线上的主要工程及移民搬迁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同步进行。3月下旬,引滦人津制约性工程——长达12.39公里的引滦入隧洞——全线贯通,为提前通水奠定了基础。6月中下旬,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的大坝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并完全安装完成溢流坝闸门,具备了蓄水条件。7月上旬,水电站又在天津召开引滦人津工程管理工作会议,就工程的管理体制、水资源保护,水费征收以及工程验收等问题做出了一系列规定。7月下旬,整个工程中的113项主要项目和其他有关通蓄水工程全部完成。

7月27日,在引滦人津工程全线竣工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工程工地参观,并询问了施工情况和工程质量。天津市长兼引滦人津工程指挥部指挥李瑞环向中央领导介绍了施工队伍的英雄事迹。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了工程建设情况,并就引滦人津工程的可贵经验进行了总结:(1)重点工程必须真正是重点,没有这一点,其他都谈不上。所谓重点,一方面是不能太多,如果都是重点,就不成其为重点了;另一方面,当确定为重点工程后,就必须确保,要全力以赴地把它抓好,大家都要支援它,都要为它让路。(2)必须有很强的组织领导,包括要有好的作风和正确的决策。(3)在重点建设巾,正确的经济决策必须同革命精神相结合,还要有明确的责任制。过去确有否定正确经济决策的现象,但现在也确有不重视发扬人的革命精神的问题。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言传身教相结合,要深人第一线,关心从事最艰苦工作的同志。(4)军队参加重点建设,是进行四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这样做的好处很多,既可以加快四化建设,为民造福,又可以进一步密切军民关系,还可以促进部队建设,提高部队的素质。

中央认为,在经历文革十年动乱的干扰,党风和社会风气还存在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引滦人津工程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创造了一个好典型,这一经验值得认真推广,它对于四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7月29日下午,工人们用片石把尔王庄水库最后一段护砌铺修完毕。至此,规模宏大的引滦人津工程经过广大军民一年多的努力,宣告胜利竣工。8月15日,由水电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持,天津、河北有关领导参加,对工程进行40-75秒立方米的各种流量级的通水试验。此前,天津市引滦指挥部还对下游的几个泵站进行了试运行,参加试通水的人员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表示满意。8月下旬,万里委托水电部负责人对工程再次进行检验。

9月5日上午8时,引滦入津工程全线正式通水。12日,天津市举行引滦人津工程通水庆功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秦基伟、乔石、田纪云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到会祝贺。杨尚昆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他高度赞扬了工程及其建设者。他说。这是一项造福于民、规模浩大的工程,可以说这项工程是又好又省的典型,是开创重点工程建设新局面的好榜样,为加速我国重点工程建设,闯出了新路子,创造了新经验。杨尚昆提出了关于工程成功的四点经验,即:一是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二是有坚强的领导班子;三是有顽强拼搏、勇于献身的施工队伍;四是有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杨尚昆说,引滦人津工程的胜利。长了我们的革命志气,增强了我们实现四化的信心,说明我们中国人民是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党的十二大提出的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他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学习引滦精神,实践引滦精神,发扬引滦精神,用引滦精神搞好各项建设。

引滦人津工程具有战线长、项目多、数量大、工期紧、施工难等特点,任务非常艰巨。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有力支持,经过全市军民1年零4个月的努力奋斗,终于竣工。这比国家提出的1985年建成通水的要求提前了两年,比天津市委原来确定的1983年底通水的目标提前了4个月。

这项工程的建成,为天津市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水源和一个完整的输水系统,有以下好处:(1)由于优质滦河水的引进,市区自来水中氟化物含量由过去的每升400毫克降到40毫克以下,大大低于250毫克的饮水标准,解决了天津居民多年来饮用咸水,含氟水的问题,有益于人民的身体健康。(2)在正常年景下,滦河每年可向天津供水10亿立方米,大大缓和了天津用水紧张局面,可以充分发挥天津的工业基地作用。(3)由于提前通水,避免了第三次引黄济津,可节约费用2亿元以上。(4)在雨季可腾出海河排放雨水,避免市区积水,防止自来水厂水源污染。(5)可用滦河水取代部分地下水。控制地面沉降。(6)由于海河上游有了滦河水,在海河下游建拦河闸后,闸下沿岸可修建码头,发展航运,减轻铁路运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