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5868500000039

第39章 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1983年10月1日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方向和总方针。它要求教育从学校的狭隘天地中走出来,立足世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要求从教育与现代化、教育与世界、教育与未来的相互关系部署教育工作,确定教育的方针任务和培养目标。“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面向现代化是核心和基础,面向世界是关键,面向未来是方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教育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这种人才既要有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和纪律,又要有创新精神,还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具备高度发展的智力和体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2)改革教育,从学制、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人手,逐步实现教育本身的现代化。在教材方面,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材系列,它必须是反映现代科学文化最新成就,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化知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对象进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教育目标上,要着重培养劳动者具备现代化的科学思维和素质,包括创新精神、系统观念和综合能力等,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在教育方式上,要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发展电化教育之类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归根到底,要有具备现代化知识的教师,因而要高度重视师资培训。

教育要面向世界,有以下三方面内容:(1)密切注视和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教育经验。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必须发展和加强与各国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交流合作,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成就和管理经验,并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避免走弯路,博采众长,与此相适应,不断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和前进,把教育置于更加广阔的领域,丰富发展教育内容,不断提高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质量,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2)使我国的教育走向世界,立于世界现代化教育先进民族之林,使中华民族对人类对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3)教育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世界。随着改革开放和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增多,各种思潮也会涌人中国,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不可避免地会渗透进来。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对青少年加强国际知识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教育,使他们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全面、正确和清醒的认识,分清是非,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面向未来,这是教育的内在特点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学校教育培养人需要有一较长的过程,以在未来的建设中发挥作用。这一特点,决定了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对于我国来说,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奋斗目标是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因此教育必须注重共产主义教育。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天的建设发展培养人才,立足现实,科学地预见未来,使中国教育通过改革适应未来社会需要。

北京景山学校是一所进行中小学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自从1960年起,该所学校就开始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新路子而艰苦奋斗,不懈探索。20多年来,他们在集中识字,抓紧写字作文,编写教学新教材体系,儿童科学知识的启蒙,外语训练,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在高年级增设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课程以及学制年限、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有益的探索和努力。在国庆节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又把此校作为中国的联系中心之一。

邓小平一直关心着景山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全国的教育改革。早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他就曾多次接见景山学校的少先队员,并询问学校的发展情况。他在与外国记者谈话时曾五六次谈到景山学校的教学改革。1979年,邓小平还亲自批示,景山学校3名小学教师成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这不仅是景山学校的光荣,也是邓小平促进教育改革的英明举措。

1983年9月7日,景山学校以全体师生员工的名义送给邓小平一封信,在感谢邓小平关心学校的同时,请他对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行教育改革作出指示。

邓小平的这一题词,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方向,极大地鼓舞了北京景山学校的教职员工。该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贺鸿琛在向全体师生传达邓小平题词的时候说,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题词使我们今后进行教学改革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积极实践,继续走我们的道路一继承、借鉴、创新,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新成绩。我们要在总结20多年来教学改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取古今中外之长,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进行新的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知识分子劳动者的后备军献出心血。

在邓小平题词的指引下,北京景山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试验,参加了国家“21世纪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研究和试验”课题的研究。1993年,学校总结30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并吸取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提出该校21世纪的办学模式,即:以“三个面向”为总方针。继承、借鉴、创新,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从小到大“一条龙”,人脑加电脑加网络。

邓小平逝世后,据北京景山学校校长崔孟明回忆说,1993年,邓小平为学校题词10周年纪念之际,学校通过邓小平办公室及其家属向邓小平转述景山学校的教改情况。不久,邓小平家属来学校说,小平同志表示退休后要亲自来景山学校看看教学改革实验。可惜的是,邓小平的这一愿望终未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