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5868500000056

第56章 江南命案

江南,本名刘宜良,美籍华裔作家,1932年生,原籍江苏靖江,笔名江南。1984年因其著作《蒋经国传》触怒了台湾当局而被枪杀,引起了轩然大波。

江南幼年家贫,靠亲朋好友的接济维持生活。1949年5月由上海乘海轮赴台。1950年,江南进人设在新竹的国民党国防部政治干部训练班(该班班主任为蒋经国)。结业后在空军里任政工官,两年后,再进干校。此时的作者听厌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理智告诉他,国民党的“反攻”是无望的。作者认为,自己留在军队中没有前途。在于校毕业前三个星期,作者得知,他的新工作单位是驻防高雄的第八十军。因此,他铤而走险,在行毕业典礼时与队长冲突,而自行“禁闭”,劝说无效,终被“开除”。旋人台湾新闻界。

60年代,作者开始创作《蒋经国传》。其时作者就读于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班,开始收集有关蒋经国的资料。本书各篇开始在《南北极》月刊上连载,连载两年后,出了单行本。

《蒋经国传》的出版,在台湾引起轰动,这是第一次在台湾全面地描写国民党在台权贵人士之作,取材广且严谨。本书的成功,得力于作者的学历和经历。从1963年起至1967年止,4年问,江南成功地担任《台湾日报》的记者,为获得第一手材料,他不断地跑,不断地访问当事人,说服当事人吐露真情。《蒋经国传》中的资料,有许多是由江南亲自从许多历史的见证人口中得来的,有些稀有档案是从美国各大学图书馆及国会图书馆中挖掘来的。

《蒋经国传》一书的出版发行,对台湾朝野震动甚大,反响剧烈。它在新的高度上评述了国民党和蒋经国在台湾的功过得失,遭到台湾当局的忌恨。台湾方面曾多次派人对江南进行威胁、利诱,并向重新刊登《蒋经国传》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论坛报》施加压力,均未收到效果。而江南继《蒋经国传》之后,又写了《吴国桢八十忆往》,披露了蒋氏父子不愿为人所知的种种秘闻,在台湾新闻界引起轩然大波,使国民党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为此,台湾当局决定由驻外单位配合,由流氓帮派执行刺杀江南的使命。

台湾黑社会组织竹联帮首领陈启礼等奉台湾“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汪希苓之命于1984年9月赴美,搜罗了在美避案的竹联帮成员吴敦、董桂森作杀手。10月15日,吴、董两人潜入江南寓所的汽车房内,伺机将江南枪杀。

案发后,江南的朋友组成“江南事件委员会”,要求美国当局查清此案。旧金山大理市警方立即投人侦破工作,并请求美国联邦调查局合作。不久,陈启礼、吴敦等相继在台湾被捕,董桂森被巴西警方逮捕后引渡到美国。台湾当局竭力掩盖此案为“政治谋杀”的真相,为策划此案的幕后高层人物卸责,将其描述为单纯的黑社会谋杀案。由于美国警方掌握了陈启礼在旧金山机场给台湾情报部门打电话的侦听录音,和陈启礼在作案后录下了留作后路的录音带,台湾当局不得不承认台湾的高级情报官员涉案。1985年4月,台湾法院判处陈启礼、吴敦无期徒刑;军事法庭判处情报局局长汪希苓无期徒刑,情报局副局长胡仪敏、副处长陈虎门各有期徒刑2年6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指出:台湾情报部门派人到美国杀害江南是一种极其卑劣的恐怖主义行径,是不得人心的,理所当然地要受到海内外一切正直人士的强烈谴责。“江南命案”的发生使许多人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在台湾情治系统的策划和参与下,竹联帮分子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杀害作家,充分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专制性,使人们对台湾当局的戒备心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