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员职业道德:服务人民(二)
58800600000006

第6章 做人民群众的表率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除了坚持满足群众的需要和激发群众的自愿这样两条以群众为工作对象的原则要求之外,还要我们各级公务员自身过得硬,即当好群众的表率,从而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

胡锦涛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公务员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针对当前党风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各级公务员要当好群众的表率,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在提高亲和力、执行力、协调力和自持力上多下工夫。

(一)提高亲和力

亲和力是产生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的基础。我们各级公务员的亲和力越强,就越能把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官僚主义现象屡见不鲜。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有官僚主义存在,就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万难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要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就必须从拆除官僚主义的藩篱、提高公务员的亲和力开始。

首先,必然要求尊重群众,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我们各级公务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放下高傲的架子,都必须克服矜持的态度,都必须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并辩证处理好“先生”与“学生”的关系。

其次,必然要求讲究群众工作方法。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允许采取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他还强调,共产党人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共产党员对于落后的人们的态度,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亲近他们,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前进。

我们的各级公务员,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那种以为党是超于一切的,党只能命令群众,党不必注意群众的意见,党员有享受各种自私自利的特权的观点,对于党的领导是极端有害的。这种观点,只能造成群众对于党的领导的不信任。我们各级公务员深入基层,亲近群众,平等相待,耐心细致,和风细雨,以这种方法去做群众工作,还能遇到什么抵触情绪?

(二)提高执行力

我们公务员的执行力越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就越大,就越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然而,现实生活中,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一起,已经成为影响党的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

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工作部署了没有抓到底,口号提出来了没有抓落实,结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实效。这种风气如果不纠正,就会假话成势、空话流行,不仅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而且必然失去群众的信任。

我们公务员提高执行力,必然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我们公务员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把精力用在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上。要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力戒浮躁浮夸。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把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变为实际行动。

我们公务员要坚决反对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追名逐利的歪风。人民群众最讨厌口是心非、只说不干的人。我们各级公务员决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我们公务员比普通群众先进,归根到底就在于要比普通群众干得更多、更好,成为人民群众干事兴业的主心骨。党中央曾经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此前在全党进行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实践特色,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之一就是:“坚持把务求实效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提高协调力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协调能力强则各方面利益关系顺,党群干群关系密切,经济社会发展又快又好;协调能力弱则各方面利益关系乱,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经济社会发展不好甚至发展不了。

我们各级公务员提高协调力,必然要求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主体多样化、差别扩大化的新特点。就利益主体多样化而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发生了分化,出现了新兴的社会阶层。

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就利益差别扩大化而言,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为此,我们各级公务员要高度重视社会利益关系出现的新特点,通过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努力消除潜在的不和谐因素。同时,还要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等利益关系,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协调力,必然要求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

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质,但如果处理不当,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激化,甚至走向对抗,造成社会动荡。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公务员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新路子。

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把各类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共同推动改革和发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

建立和完善社会联动调解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

要深入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完善处置机制和方法,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突发事件。

(四)提高自持力

人民群众对党内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少数公务员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疏远了群众。党内滋生腐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是少数公务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从而控制不住或是放纵自己的私欲所致。因而,我们各级公务员提高自持力应是反腐倡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源头工程之一。

我们各级公务员提高自持力,必然要求筑牢思想防线,增强自律观念。公务员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江泽民指出: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他经常引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古训教育干部。要求公务员堂堂正正地做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个方面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面临着金钱、物质、名利、地位的考验,只有加强学习,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权力观、名利观和政绩观,时刻保持思想上的警醒,才能正确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才能面对市场经济的各种诱惑,做到心不动,眼不红,手不脏。

提高自持力,必然要求遵纪守法,不触高压线。我们各级公务员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接受监督意识。

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各级公务员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如果不能自觉接受监督,权力的行使就可能偏离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构筑了完整的监督体系,形成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的大气候。我们各级公务员因此要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觉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确保自己的行为严格规范在党纪国法的范围之内,不至于发生违法乱纪的越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