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增广贤文全鉴(典藏诵读版)
59047000000009

第9章 业精于勤 严于律己

【原文】

一年之计[1]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2]如城。

【注释】

[1]计:计划,规划。

[2]防意: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

【译文】

一年的计划应在春天里做好,一天的计划应在黎明时分安排好。

一个家庭最宝贵的是和睦,一个人一生要有所成就必须要勤奋。

应当拿责备别人的态度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态度去宽恕别人。

说话谨慎像瓶口塞紧了一般,严格遏止私心杂念像守城防敌一样。

【简析】

勤奋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若想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就绝不能离开勤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勤奋是一切成就的基础。大凡有作为的人,无一不与勤奋有着难解难分的缘分。陶渊明诗曰:“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就是教育人们要养成一种今日之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勤奋实际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而关键有两个:一是要及时,不能将能在今天完成的事推到明天、推到将来去做;二是要科学,要从小事做起,从脚下做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另外,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应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不应苛求他人,应将心比心,要做到“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自己有错,需要原谅;别人有错,同样需要宽恕和原谅。当我们遇到别人陷入困境中,而自己又可以举手帮助的时候,切不可袖手旁观,做冷冰冰的无情路人。我们不能对自己宽、对他人严,不然,便不会有好的人际关系。真正的朋友的伤害也许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的真心帮助,你将会发现这世上真心的朋友不断多了起来。

【典例】

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被称为“书圣”。

王羲之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书法,并开始临摹古代书法家的墨迹和碑帖。王羲之家里有几十个大水缸,他每次写完字,就把毛笔浸在水缸中洗去笔上的残墨。数年下来,这些水缸里的水都变成黛黑色了,下面还积起了厚厚的黑墨。

王羲之每天都要苦练书法,连走路都要用手指在身上比画,时间长了,把衣服都划破了。后来,王羲之又拜在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门下。在名师的指点下,他的书法越来越精湛,不但运笔自如,而且字体秀美,飘逸潇洒,变幻有序。卫夫人看了他的字,不禁称赞:“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这孩子的书法将来一定会超过我。”“青出于蓝”和“后来居上”,两者都有后人超过前人的意思。青出于蓝多用来指学生超过老师,徒弟胜过师傅、后辈超过前辈。后来居上则不限于指人,可以泛指一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现象和事物,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卫夫人的话没错,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出类拔萃,这除了他的天分以外,更重要的是勤奋练习的收获。

风吹伤害牢记恩

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旅途中他们为了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其中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

被打的人觉得深受屈辱,于是走到帐篷外,一言不语地在沙子上写道:“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一片绿洲,停下来饮水和洗澡。在河边,那个被打了一巴掌的人差点被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

被救起之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下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他的朋友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他笑着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磨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