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社会学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9236800000002

第2章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的谱系考察

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学研究领域,已经至少形成了一个渐趋成熟的学派——社会结构转型学派。下面详细梳理并分析这个理论的学术谱系。

第一节、“社会结构转型”的理论建构

一、概念界定

首先是对“社会转型”的概念进行界定: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是一个数量关系的分析概念。把数量分析引入对结构性变动的考察,标志着人们对结构问题的一种重新发现。

通过对社会转型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二、理解社会结构的几个层面

社会结构的三个层面:即实体性社会结构、规范性社会结构和关系性社会结构。实体性社会结构是社会实体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构成的相互稳定的网络,包括两种类型:非制度化结构和制度化结构。社会结构的三个实体性要素:家庭、企业组织、社会潜网。

三、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的基本命题

这一理论命题的意义在于:跳出了在西方十分盛行的个体主义方法论解释模式的束缚,建立一种新的解释框架,来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成长的过程。

四、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点

分别是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同步进行,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启动,城市化过程的双向运动以及转型进程中发展的非平衡。

五、结构转型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结构转型的意义在于:结构转型绝不仅仅是表现为经济增长的结果。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第二节、“社会结构转型”的理论拓展与实证研究

一、总体理论框架的构建

“社会结构转型”理论框架的构建在李培林的“社会结构转型三论”中已经较为成熟完整,总体来看,张继焦的研究延伸了李培林提出的“社会结构转型”理论中的非正式制度这条线,更多地体现出与人类学的研究有机融合的特点。

二、对国有企业的研究

国有企业诸问题是这个学派关注的核心领域,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及其再就业问题成为中国重要的现实问题,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合著的《就业与制度变迁》和赵延东的博士论文《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即是针对这个问题的学术探讨。

三、对企业间信任关系、民营企业组织网络化与私营企业主关系网络的研究

张缨从“信任关系”的角度来阐述“非正式制度”对于经济组织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性。梁栋在其博士论文中主要探讨了信息化背景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日渐由等级向网络转型,从中抽离出组织网络化的内在动力。

四、对都市里的村庄的研究

2004年前后,李培林和他的博士生蓝宇蕴运用一种介于“文本概括法”和“文学概括法”之间的方法对调查材料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新意的“质性”研究,探讨了城市化背景下村落终结的过程。

五、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研究

游正林和王晓晖主要关注的是转型期中国企业的劳动关系问题。王晓晖关注的是中小型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问题,对李培林研究的“老本行”工业社会学和游正林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理论有明显承继关系。

六、对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臧得顺进一步完善了“产权的社会视角”这条研究脉络,也坚持了这个学派研究“社会结构转型”、非正式制度的核心理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其研究对象、丰富了其研究内容。

第三节、“社会结构转型”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连续谱”的分析框架冲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

李培林很早就提出了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一个新框架——“连续谱”的分析框架。张继焦指出,“传统—现代”二分法的基本思想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城市移民的研究之中,并具体表现为“对立—同化”分析模式。

臧得顺在分析农地产权制度的时候,以周雪光的“关系产权”为学术起点,提出了“关系地权”的核心概念。

二、在国家和市场之外,探寻到资源配置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与前文“连续谱”的分析框架相一致,该学派在资源配置的国家和市场之外找到了一种属于社会的“第三只手”,打破了“市场万能”的神话。

三、注重社会学调查,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精神

该学派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坚持社会调查,对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现实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实证研究,形成中国经验。

四、力促把社会结构转型当做社会学学科研究的主题和重点

从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学科研究的意义上讲,该学派力促把社会结构转型当做社会学这门学科研究的主题和重点,对于促进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学的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推动了一种新发展观的确立

该学派的理论观点有效地阐释了党和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战略布局,推动了一种新发展观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