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四川文学(2015年第9期)
5983500000059

第59章 献给白衣天使的战旗(2)

在赵纪春教授的手机中,几乎不存个人照片,却存有上千张血管手术照片,晃眼一看,以为是先锋派艺术作品。你看,这是颈动脉血管爆裂图:血管像一株枯树,树干却吊着一只巨大的“马蜂窝”,这就是“爆管”形成的淤血;那是手术修复之后,大树清晰的木刻线条,充满美感。人的生命,全靠一条奔腾不息的血的河流在支撑。只有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医生,才会把劳心劳神劳力的血管外科手术,当作创作“血管艺术品”去倾心投入。

很有幸的是,赵纪春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在严律南教授的小组工作。严律南教授是将活体肝移植手术在中国大陆推广的第一人,赵纪春随严律南南征北战,被誉为肝移植的“三剑客”之一。肝移植中,最细的手工活是接活血管,赵纪春心细、手稳、眼睛好,曾在显微镜下为婴儿做肝移植手术,把只有1——2毫米的血管一一接通。

兢兢业业地行医,扎扎实实地磨练,赵纪春一路走来,成为华西又一把锋芒四射的“宝刀”。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没有任何媒体宣传赵纪春,却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找上门来。

那是2009年,15岁的粟叶在妈妈的陪伴下,千方打听才找到了赵纪春。这个瘦弱不堪的少年,腹腔内长着冬瓜大的肿瘤,肿瘤紧紧包裹着大大小小的血管。难怪他们去了好多家大医院,因手术难度太大,风险太高,切除肿瘤会引起大出血,很可能让病人下不了手术台,所以被一次次婉拒。

手术有可能失败。无私才能无畏。赵纪春抛开一切杂念,毅然承诺,亮剑!

紧张而有序地做了十多个小时手术,赵纪春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排雷专家,把大大小小的血管与肿瘤一点一点剥离开来,最后取出了冬瓜大的“血地雷”。

一晃五年,粟叶已经长成一帅小伙子。

2014年,在第二届成都金口碑好医生奖颁奖大会上,十佳好医生赵纪春登上了领奖台。接着,粟叶扶着妈妈也登上了领奖台。主持人让粟妈妈讲几句话,粟妈妈刚说了声“感谢赵医生”便泣不成声,噗咚一声向着恩人跪下。赵纪春连忙把粟妈妈扶起来,母子俩围着赵纪春哭成一团。主持人哽咽。

颁奖现场,泪飞顿作倾盆泪!

赵纪春深有体会地说:“为患者解除痛苦之后,那一声声感谢和患者康复的好消息,是对医生最大的安慰与褒奖。其实,作为医生,我们也常常从患者身上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患者的顽强坚韧,常常给我们极大的鼓励。”

2010年,赵纪春面对着患者王远远——女儿才两岁,儿子刚满月,身体极虚弱的年轻妈妈,已经被确诊为腹膜后恶性肿瘤,肿瘤紧贴腹主动脉。又一台风险极大的手术等待赵纪春去做。

王远远拒绝手术:“娃娃还那么小,实在不忍心离开他们。万一我死在手术台,以后别人问娃娃,你妈妈是哪个,他们咋个回答?我想无论如何也要多陪陪儿女。”

赵纪春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含泪说:我们尊重你的选择。

5年来,肿瘤在膨胀,病情在加重。远远坚持给娃娃洗衣煮饭,治疗上仅靠止痛药减轻疼痛。女儿上小学了,儿子也满5岁了。夫妇俩决定,请赵纪春做延缓了5年的手术。

赵纪春的团队详细研究了远远的病情与手术方案。

远远的言行让每位医护人员感动,“决不能让孩子失去妈妈”成为大家共同的誓言。

肿瘤大如一只柚子(14cmX10cm),狡诈而凶险地紧贴腹主动脉,包绕着双肾的动脉和静脉、降结肠等,隐藏在手术刀难以施展的地方。赵纪春从肿瘤上剥离了多根血管,重建了右肾动脉。手术从下午1时做到第二天凌晨2时,长达13小时,出血量达到1万毫升!(一个成人的全部血液约4千毫升,1万毫升,比两个成人的全部血液还多)——顽固的肿瘤,要摧毁一个幸福家庭的“定时炸弹”被排除了。

当远远回到病房,睁开眼睛看到爱人和儿女时,欢乐的笑声让赵纪春和他的团队个个眼圈发红。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来——5月27日午夜时分,手术室紧闭的大门敞开了。

夏世才静卧在手术车上,被缓缓推出来。亲属们的心在狂跳:是死?是活?推车的护工没法回答。这时,陆续走出手术室的王铁浩、杨轶、熊飞医生一脸轻松。面对亲属们疑惑的目光,熊飞说道:手术非常成功,请家属放心!

从夏世才的主动脉“爆管”之后,强撑了27天的马卡麒,哭肿了眼睛的马卡麒,硬要从死神手中把丈夫抢回来的马卡麒,竟然被好消息击倒了!她两腿打颤,颓然下沉,一下子跪在医生们面前。手术室前,一阵慌乱。医生们连忙扶起马卡麒,让她好好照顾刚做完手术的丈夫。

“赵医生喃?赵医生怎么没有出来?”马卡麒在寻找赵纪春。

一位医生向她解释:“赵主任刚出差回来,就上了你先生的手术台,今晚还有两台手术要做。”

马卡麒说:“我要等他出来,我要见见他。”

医生说:“他两台手术做下来,恐怕要到天亮之后了……。”

她这才想起,有医生告诉她,华西的外科一年要做约13万台手术,医院一年近22万患者出院。血管外科一年要做1700台手术,医护人员不得不超负荷运转。赵纪春常常要做连台手术。有的大手术,一做十几个小时,还下不来。

马卡麒的心被揪了一下,她突然感到医生被誉为白衣天使,非常贴切——他们,真真正正就是我们身体健康的守护神啊!但天使们有多么辛苦,天下人都知道吗?

这不是锦旗,是战旗

5月28日,曙色初露时,在地狱门口游走多日的夏世才睁开了眼睛。看看雪白的墙壁,床头的吊瓶,憔悴不堪的妻子,他似乎明白了自己刚经历了一场死里逃生。他紧紧握住马卡麒的手,像在说:我们夫妻俩决不能分开。

结束了三台手术的赵纪春,走进了病区查房。他听见有人在喊:“赵医生,赵医生!”还没回过神来,只见一位头发蓬乱的妇女噗咚一声跪在他面前。

赵纪春慌忙说:“老人家,老人家,你别这样啊!”

扶起眼前这位“老人家”,赵纪春才看清楚了,是泣不成声的马卡麒。又说:“马姐,你千万别这样啊,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

病床上,夏世才泪流满面。

马卡麒一边为丈夫擦着泪水,一边说:“他就是赵纪春医生,是赵医生救了你的命。”

赵纪春告诉马卡麒:“下面,还有一个重要手术是‘拔管’。我们不敢掉以轻心。”

由于夏世才发病时肾衰竭,颈静脉处插着的肾透析管一直没有拔除。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后,夏世才的肾功能已经渐渐恢复,但由于置管时间太长,管壁外已形成“血痂”(附壁血栓)。何时拔除,拔管的技术是否精当,都与病人性命攸关。在临床上,曾有过因透析管外血液凝结成血栓(血痂),拔管时“血痂”脱落,造成肺栓塞导致病人病情恶化及死亡的先例。

这时,赵纪春的老练、沉稳和丰富经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指导医疗团队每天给夏世才注射抗凝药物,随时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捕捉最适当的拔管时机。6月23日,经血管造影观察,拔管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

彩超室的文晓蓉副教授、血管外科主治医生熊飞及管床医生胡桓睿等通力合作,一丝不苟,精准无误地将安插在病人颈静脉内近两个月的插管成功拔除。

当夏世才从手术室推出后,熊飞医生与胡桓睿医生摘下了口罩,一脸喜悦地告诉家属:没有血栓脱落,手术成功。

赵纪春医生查房时,不无调侃地对夏世才说:“手术都完成了,剩下的就看你了,要多吃鱼肉,好好调理,不然,你出院时就太苗条了……”病房里响起了一阵阵舒心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