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职场情商课
6032100000018

第18章 了解他人:知道同事在想什么(3)

(5)如果他不看具体情况,遇人就先握手,以握手为上,那么他的心里多半存在某种不安,他试图用这种方法来掩饰自己真正的情绪,也可能他本来就是一个自卑的人。

(6)有的人握手的时间太长,几乎整个谈话的过程都握着你的手,那么他办事多半很拖拉、缺乏条理,不过为人热情,和这类人在一起你永远不用担心被冷落。

(7)如果他掌心有汗,那么他可能很冲动、莽撞,情绪往往容易失衡,紧张和不安常常会找上他。这类人的情商通常很低,经常会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烦躁不堪。

职场中,握手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但一个人与他人握手的方式往往会在这不经意间流露其真实的情绪特点。在日常工作中,你完全可以像戈登教授所推崇的乔·纳瓦罗一样通过观察他人握手时的表现来洞悉其心理情况。

哈佛启示录

哈佛大学图书馆中张贴着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话:“我接触的手有的能拒人于千里之外;也有的手充满阳光,让人感到很温暖……”由此可见,握手并非简单地打招呼,通过它,双方都能感知到彼此内心的真实情绪。握手的力量、姿势、时间的长短都能够表达出一个人对他人的礼遇程度、态度以及自己内心的情绪特点。职场中,高情商的人会通过他人握手的方式了解他人,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权。

不要轻信他人

在哈佛的行政楼前矗立着一座铜像,铜像的底部刻着三行字——“John Harvard(约翰·哈佛)”、“Founder(创始人)”、“1638”。这座举世闻名的铜像却被称为“谎言铜像”,因为它有三个谎言:第一,铜像并不是根据约翰·哈佛的长相来建造的;第二,约翰·哈佛并不是哈佛大学的创始人,而是哈佛危难时的捐赠者;第三,哈佛真正的建校时间是1636年,而非铜像上刻着的1638年。这座谎言铜像时刻提醒着哈佛人“不轻信”,这已经成为哈佛的一种精神。

在职场中,不轻信他人实在是不得不修习的情商功课。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像哈佛人一样有铜像的提醒,很容易相信他人,从而将自己陷入尴尬、窘迫的境地。

大学时,雅琪学的专业是市场营销,毕业后她到一家食品公司担任市场部助理。善于学习的雅琪快速地进入了工作状态。她工作非常认真,在其他同事的帮助下雅琪的业绩节节高升,她很快就成为部门经理关注的对象。

眼看到了年底,市场部的经理给下属下达了一个工作任务——每个人都要提交一份产品的相关市场调查报告。

雅琪为了能够写好这份市场调查报告,把自己休息的时间也全部用来做实地考察。她自己都不记得究竟跑过多少大型的食品批发市场和大卖场,有时那些销售员以为她是来买东西的还会欢天喜地迎接。可是当他们得知雅琪只是来做市场调查的时候,他们的态度立刻就会变得冷若冰霜。虽然辛苦、遭人白眼,但雅琪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看到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料,雅琪觉得很欣慰。

不过,雅琪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行动已经被同事李晓看在眼里、算计在了心里。一天,正当雅琪整理自己收集来的材料时,李晓一脸愁容地走过来倒苦水,她说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次市场调研工作应该如何下手。

因为在雅琪面前,李晓一直表现得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平时总是大大咧咧、没有心机的样子。雅琪很照顾这个小妹妹,也很欣慰李晓能来找自己寻求帮助。面对李晓的求助,雅琪没有像那些老员工一样吝啬,她给了李晓不少真诚的建议,她甚至和雅琪谈了自己的想法,而且还把自己辛辛苦苦搜集到的资料给李晓翻阅。

过了几天,雅琪终于做好了这份市场调查报告,她信心满满地把它送到了经理的手中。可是没想到,第二天经理就把雅琪叫到了办公室,并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我已经看了你写的市场调查报告,不管是从内容、结构、数据还是自己的构想上都做得不错。如果这是你独立完成的,我敢说它绝对是一份非常出色的答卷。但是,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里面的很多构想和数据都和李晓的调查报告一样呢?当然了,我理解你想要做出成绩的迫切心情,但年轻人做事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经理后面说的话,雅琪根本没有听到,她只是忽然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自己被“单纯”的李晓利用了。她辛苦、努力做出的调查报告成了一叠废纸。

相信经过这件事以后,雅琪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地相信他人了,无论他人表现得多么无害、多么友善。职场中,同事之间需要相互协作,但同时也存在某些利益上的冲突,难免有人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将自己伪装起来,让别人以为自己非常天真、单纯、无害,然后趁着他人没有防范利用他人为自己谋取利益。千万不要说你的身边没有这样的人,事实上,这样的人到处都有。

中国有句老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并不是教大家处处设防,只是面对职场这样具有利益冲突的环境,凡事还是应该小心谨慎一些好。不要动不动就怀疑别人,同时也不能动不动就对他人给予百分之百的信任。很多时候,职场中的一些越是看似没有心机的人,往往越有心机。这时你就得提高警惕了,千万不要被他们善良的外表所迷惑而轻易地信任他。在职场中不轻信他人,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是对一些别有用心者的迎击。

哈佛启示录

每个哈佛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铜像,这座铜像时刻提醒着他们“不轻信”。当他们投身职场时,他们不会轻易相信他人,他们与他人亲密合作却始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他们听取他人的意见却不轻信他人的论断。要知道,在职场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像是天生的演员,你怎能轻易知道谁是伪君子,谁是真圣人呢?所以,我们一定要严守自己的安全空间,不轻信他人,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创意理念、商务人脉都守护好。

同事的着装会告诉你更多信息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彼得·罗福指出,通过了解一个人的着装风格,可以洞悉其情绪特点。的确,职场中,每个人对服饰都会有不同的偏好,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服饰的偏好也会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的根源是个人情绪特点的不同。衣着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会反映一个人的情绪特点。

很多企业都不要求员工穿着工装,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也没有统一穿着工装的要求,那么你为什么不把彼得教授提出的“通过着装了解情绪特点”的技巧用一用呢?好好观察他人的着装偏好,然后分析其情绪特点以便更加了解他人。如此你一定能成为职场中了解他人信息更多、速度更快的情商达人。

1.服饰华丽:自我显示欲强,爱出风头

人群中,那些服饰颜色鲜艳、款式与众不同、配饰珠光宝气的人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吸引众人的目光。而这也正是他们穿上华美服饰的目的所在。也就是说,服饰华丽的人自我存在感和表现欲强烈。同时,服饰的华美更是高物质生活的一种象征,这类人对金钱往往具有执著的追求。工作接触中,如果你能投其所好地多夸奖他们,满足其膨胀的表现欲,相信一定能相对轻松地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

2.衣着朴素: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欲望

喜欢穿朴素无华的服饰是一种不喜欢成为众人焦点的表现。这类人在工作中属于整体顺应型,他们安于现状,缺乏主动意识和创造欲望。

3.盲目追求时尚:孤独,情绪时常波动

有的人盲目地追求时尚,却不管正在流行的风格是否适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地位、职业,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对服饰的唯一标准就是流行时尚。这类人往往是孤独的,很容易感到不安,情绪也容易波动。

4.不理时尚:常以自我为中心,标新立异

一般来说,专注于自己的职业特点或依自我喜好进行着装,对时尚不理不睬的人往往具有这样的情绪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如果与别人穿着类似的衣服,就等于失去了自我。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穿衣风格,他们的个性十分强硬。此外,当内心存在恐惧时也会导致人具有这种穿衣风格,因为恐惧所以不面对外面的世界,躲在自己的小黑屋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问,不管现在流行什么,好像一切都和他无关。

5.突变服装风格:想改变生活方式

一个人,平时都穿深蓝色的、式样固定的职业装。但有一天,他突然风格大变,开始喜欢穿休闲的夹克和颜色鲜艳的长裤,甚至衬衣也换成了花哨的格子款。那么,他很可能碰到了特殊的事情或者是受了刺激,从而想要做出某种改变,而服饰上的改变只是他渴望改变的一种体现。

小王年轻漂亮,却不像很多女孩子那样自恋。平时穿着整洁朴素,也不追求新潮时尚。可忽然有一天,小王却拉着同事小李一起去疯狂购物。她买了很多时尚漂亮的衣服,不像以前那样总是一身朴实的职业套装。

接下来的一周,小王每天都会把自己打扮成充满时尚气息的不折不扣的职场丽人。很多同事都对小王的改变感到格外惊讶,但是他们又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上司告诉小王,她成了几名主管候选人之一,希望她好好努力,在晋升竞争中取得胜利。而小王觉得自己应该用一种全新的面貌来面对竞争,而且新的工作岗位当然要有一个新的形象,所以她改变了自己的着装风格。

显然,小王渴望的改变是从普通员工到主管,而服饰上的改变只是她强烈渴望能升任主管的体现。那么,你是否能够及时洞悉同事的这种信息呢?当同事的着装风格发生改变时,他很可能在渴望某种改变,并且他可能在为此而努力,而你应该做的就是好好打探消息,以便自己能够从他人的这种改变中及时把握职场风向。

6.理性着装:不盲从于时尚,选择适合自己的

拥有理性、不盲从的着装风格的人能够很适度地尊重自己的主张,既不会完全跟从他人,也不会固执己见,而是能够理性地看待问题。他们处事中庸、情绪稳定,不容易做出格的事,踏实而可靠。

人的情绪状态不同,那么他为自己选择的服饰也不同。当他的情绪特点发生变化时,他的着装风格也会相应改变。服饰是人情绪特点的一个重要指示灯,这是彼得教授传授给我们的情商技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同事服饰的颜色、风格、款式、变化等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他。

哈佛启示录

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房子,一个人的家具,一个人的衣服,他所读的书,他所交的朋友……这一切都是他自身的表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服饰、装扮甚至一举一动都能显示出他的情绪特征,而观察一个人的服装,是了解他最直接的方法。职场中,通过观察同事的穿着打扮,你能更好地洞察他们的情绪特点,从而找到和他们最愉快的交往方式,进而拓展自己的职场人脉,提高自己在职场中的交际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