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204

第1204章 工业开禁

这次财商大会最大的焦点是工业开放,地方上对工业进一步向地方开禁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次参加财商大会的不仅有商人、财阀,还有地方上的官员代表,都是进京来找各部门要政策的,都在嚷嚷着对地方上开禁工业。

因为继续这么发展下去,朝廷中央的工业占比越来越大,挤死了大量传统行业,虽然没有使用行政暴力抄家没产,但是这种以工业化生产的商业行为,一样把大量传统行业商人给逼的无路可走只能转行,甚至破产,已经给地方上造成很大的舆论压力和经济压力。

而朝廷把工业都圈在神都发展,也有很多问题,原料都要靠外地运,成本要比原产地高,而神都运出的货物输送到偏远地区成本就会很高,没有就地生产来的方便和便宜,这些都是现实的经济要素带来的问题。

根本仍然是民间资本需求更高效的生产力,以谋取经济和资本利益。如果不满足这这传统资本的转型升级发展,其实非但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又会危害政治。

欧洲的大革命之所以频繁发生,本质上就是王权和宗教限制了资本扩张,只不过欧洲王权和宗教的限制,是行政权力产生的阻碍,并不是市场阻碍。

现在岐帝国对工业的限制,是行政和市场双从阻碍,既行政上不允许工业主体扩散到首都之外的地区,同时又不让多数资本参与工业化,而工业化又逼死了传统行业。

最后的结局很可能就是资本主义革命,传统资本和密党资本勾结,革朝廷的命。

因此即便是太平盛世,也可能爆发革命,而且一定是资本主义革命,老百姓吃饱饭,但资本没吃饱饭,资本就要造反。

而农耕时期,资本是农业资本,老百姓都是农民,所以主要矛盾是农业经济资本和农民争抢饭碗,朝廷要在商人和农民之间搞平衡。

而现在是农业资本和手工业资本转型,农民群体没变化,变成了朝廷掌控资源,而农业资本和手工业资本渴望朝廷资源开放。

当他们渴望的时候,其实是让他们听话的最佳火候,但如果朝廷一直攥着资源不放,他们就会自己动手,从犬变成狼。

因此要让民间资本良性发展,朝廷就得开放非命脉工业,让民间资本尝到实惠,他们才会拥戴朝廷。

所以现在工业对地方的开禁问题,比任何问题都突出,这关系地主、粮商之外,其他几乎所有行业的利益问题。

“臣建议各地火电厂竣工之后,允许现在本土各地道府开办工厂,以便于电力的使用,同时也便于朝廷监管和摸索经验。”

“此议明日早朝公议,先看看朝中各方反应。”

“陛下圣明。”

女帝对工业向地方开禁其实是抱抵触情绪的,但是官僚系统和行政区块面临改革和调整,如果不拿出一些经济实惠出来,官僚系统肯定是不会诚心配合。

所以对地方开禁工业,就是与官僚进行的一次妥协,但事实上工业发展的趋势就是各地工业合理健康发展,只不过现在女帝攥着资源,可以作为筹码达成政治目的而已。

“另外,据郑王禀报,财商之中对菰洲(非洲)专属贸易有异议,有海商提出朝廷应该开禁菰洲贸易,此事爱卿如何看?”

“臣不赞成开禁菰洲,也包括日后北昆仑朝廷专属航线和贸易,暂时都不能开禁,如此不利于朝廷经营,同时也会造成不可控的犯罪,引发当地土民与岐民发生冲突。

而且菰洲专属贸易不是长久贸易,日后利润会越来越少,民间财阀看到的不过是菰洲专属贸易带回的黄金白银而已,并不是真正为了促进菰洲岐民定居点的贸易和经济发展。”

目前非洲贸易属于朝廷垄断专属贸易,所有民间前往中东的商船,不得前往菰洲,岐军在龙玉岛(索科特拉岛)的军港会拦截南下的岐帝国民船,只有朝廷许可的民船才能前往菰洲东海岸从事补给活动。

目前朝廷对东非的贸易每年大约带来三万两左右的黄金,约合差不多1.2吨黄金,四十五万两左右的白银,约13.4吨,这些贵金属最后都进入了金戋寺和内司府储备,并不计入国库财政和国内矿产贵金属,因为这条航线目前由内司府和金戋寺专营,户部并不插手。

户部当然想插手,这么肥的航线哪有不插手的道理,但问题是金戋寺经营菰洲贸易的同时,还要承担菰洲移民和建设所需要的花费和成本,户部如果要插手经营,那就得一并负责移民和经营开发的资金,最后一算账,投入比收获还要大,户部肯定不会干。

但是到了外人眼里,菰洲专属贸易就是白菜贸易,利润高投入小,因为非洲贸易不是正常贸易。

但这种贵金属贸易是不可持续的,目前非洲贸易得到的贵金属,都是非洲历史存量,而非洲有没有生产力,因此以贵金属换商品的模式,随着贵金属存量的枯竭,早晚要终结。

所以沈云卿在进行菰洲专属贸易的同时,积极通过移民,鼓励当原住民进行农业生产,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因为黑蜀黍的文化特性决定了他们在这方面比较迟缓。

国内的海商只看到了非洲贸易的利润,没有看到贸易经济的本质问题,一旦非洲贸易开禁,沈云卿很担心会发展成西方殖民模式,这不利于长期开发非洲。

结束与女帝谈话,沈云卿离开金律园,前往金戋寺,去见欧阳羽。

财商大会今日休会,欧阳羽应该在金戋寺主持工作。

“欧阳大人别来无恙。”

“之前便是得到消息,你已还都,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刚从陛下那里过来,一些事情我已听说,过来提取大会记录,过几日好去和财商沟通。”

“这些财商没一个是好对付的,都想着朝廷给好处,却不知道为朝廷分忧。”

“商人眼里只有利字当头的道理,没有做亏本买卖的生意,要指望这些财主维护朝廷,眼下根本指望不上。”

眼下的这些财主、商人根本没有什么政治觉悟,更谈不上爱国心。

北宋靖康之难,北方的那些个财主商人,最开始还支持义军和南宋军队北伐,给钱给粮食。可一旦战争长期化,或者局势平稳,商人的钱粮大量投入没有产出的爱国战争,这些个北方商人就不干了,立马收紧自己的钱粮。

所以南宋北伐后期,南宋财政的还只是经济问题之一,最要命的是中后期得不到北方地主、财阀的接应和支持。

而且中原王朝是家天下,国家完了和老百姓没关系,亡的是皇帝的江山,所以商人团体其实没有太多的崇高思想觉悟。

关于这个问题,需要时间推动教育发展,只有教育普及,才能普及思想。所以沈云卿在编写新学课纲和教材的时候,特别重点挑选了一大批爱国主义文选,进入中塾、府塾和大学本部,都有政治课程,就是加强爱国主义政治教育。

思想要从小抓,等人长大了就晚了。

欧阳羽提到的财阀、商人都想着朝廷给红利,却在关键时候不给朝廷分忧,这个逻辑在当下其实有问题的。

首先,当下老百姓没这么高的想觉悟,其次是皇权政治把商人给坑怕了,谁捐钱多,谁可能沦为皇权的牺牲品。其三是官僚问题,你捐钱给朝廷,为什么不捐点给我,所以不敢轻易露富。

最后是商人是牟利的,你不可能指望人家杀了老母鸡去支持皇权政治,商人牟利就一定是要有回报的。

但对于现代爱国商人来说,国家有难,出钱出力保住国家的平安和稳定,这就是最大的利益回报,但当下的商人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关键还是教育问题,得抓教育,而这需要时间。

欧阳羽让人取来过去一个多月整理的大会记录文稿和会议纪要,随后继续说道:

“你若有空,尽快去见承王赵元还有腊婆各部,他们早想见你。”

“欧阳大人不说,我明日也会去见赵元等人。”

“赵元请求朝廷赐婚之事,陛下与你商议了吗。”

“说了,但并没有明示,想来还在选。”

“现在可不比以前了,现在选驸马,选公主都能照相,眼下适龄公主、君主、小姐颇多,陛下也很为难。”

欧阳羽虽然嘴上说女帝为难,但你要是真这么信了,只能说明你的政治觉悟还不够。

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这样:陛下有困难,你应该主动为陛下分忧。

言外之意就是两个选项,一个选项就是把家里的那朵花给献出来,第二个选项就是你去找一朵花献出来,二选一,你自己看着办。

这才是欧阳羽想要传达的意思,你得正确理解。

离开金戋寺,沈云卿前往外藩寺,了解百族大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