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218

第1218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军事将领很多时候都只考虑军事战果,往往忽视政治战果,因此配个政委往往能平衡这种情况,但愿关歆岳能在关键时候让薛刚及时意识到这个问题,否则即便岐军取得胜利,也可能付出较大伤亡。

另外,沈云卿还在担心一个问题,就是技术扩散。

薛刚原计划是南线作战,北线采取防御,不会大规模深入联盟军本土,因此薛刚的军团在沃尔萨森作战,战后沃尔萨森归属乌兹曼。

而战争中一定会有人员失踪、阵亡和武器丢失,一旦薛刚军团的武器遗落在战场上,被联盟军获得,甚至被整个欧洲获得,就会技术扩散。

从之前获取的情报来看,欧洲已经有了启蒙化学和早期化工产业,而工业层面进入后蒸汽机时代,虽然电力还没有出现,但是蒸汽机带来的机械加工能力有极大潜力。

因此欧洲仿制栓动和活门定装步枪没有问题,至于半自动武器,会因为枪机材料和处理工艺问题而质量很差,同时也会因为没有更好的切削刀具和加工效率低下,带来生产量不足的问题。但定装武器技术和理念一定会扩散,这将不可避免发生。

同时欧洲,尤其是西欧,目前有了早期化工,他们将通过获取岐军的子弹,化验出雷酸巩和安全无烟火药。

雷酸汞可以通过化验,并逆向得到化学生产工艺。

而安全无烟火药,欧洲未必能化验出来,因为化学分子结构太复杂,以目前欧洲的化工水平,可能化验不出来。即便化验出来,欧洲也无法制造。

因为安全无烟火药不是化学合成,而是化学转化,化学合成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解构,从而得出化学反应路径。

而转化,需要知道转化原料,而安全无烟火药的转化原料是棉花,这是无法通过目前的化学技术,化验出棉花的化学成分的,做不到。

因此只要欧洲不知道安全无烟火药是硝化棉转化,硝化棉是棉转化,他们就无法获取安全无烟火药。

但是,黑火药其实也能作为定装武器发射药使用,最早的后膛定装武器,其实就是雷汞底火和黑火药组合,最后与金属弹壳结合。

虽然用黑火药做定装武器的发射药,会有药渣残留,同时又烟大的缺陷,但确实可以实现后膛定装的问题,至少解决了有无问题。

顺道说一句,八路军抗日时最窘迫的时候,有段时期用的也是黑火药做发射药,不过时间很短,因为黑火药残渣很容易造成抽颗和供弹问题,而且烟雾特别大,效果很差。

而最早使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的金属弹药,其实用的是只能装填一发子弹的栓动步枪,没有供弹的弹仓。所以就不存在火药残渣留在枪机和弹仓内的问题。

只要发射几次之后,将枪竖起来,就能从枪膛内倾倒火药残渣,因此黑火药可以用于金属弹药,虽然效率很低,但是比燧发枪可靠,效率高,同时解决了弹头、发射药、底火结合的问题。

现在薛刚率领的主力军团,都是装备的新式活门步枪、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战争期间难免会有损失、遗失的情况发生,一旦技术模型被欧洲获取,欧洲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仿制出结构相同,但性能较差的定装武器。

虽然性能不如岐军,但是会从本质上提高欧洲武器的战斗力,因此这是沈云卿担心的问题。

与薛伯充分手,由于时间太晚,出宫回府耗时太长,张祥今晚要住在宫中,于是待等薛伯充走远后,张祥才说:

“海郡王今日之举,可是有替薛伯充辩解之嫌呀。”

“所以本王不能当着陛下的面,驳了陆争的面子,好让他二人都有一个下台阶。而本王也不是要替薛伯充辩解,是就事论事,就局势进行的推演,并非存心要提薛伯充开脱。正因为薛刚的战略可能取得更大胜利,本王才要说服兵部,否则激将之下,陆争势必要强硬反对,届时会让内阁局面陷入被动,进而影响薛刚用兵。”

“若是此番薛刚用兵获胜,会是如何?”

“若是获胜,收益一定丰厚,无论军事、政治、经济、国威、君威、人旺、威信,都将进一步提增朝廷的实力,周邦列国都将更加恭顺。

但本王担忧,战争当中难免会有枪支弹药遗漏战场,被西夷获取,然后仿制,因此本王担心此战会导致枪械技术泄露,让西夷拥有仿制我军枪械的能力。”

“这……恐怕不至于吧。”

张祥态度还很乐观,但沈云卿说:

“据本王所知,西夷是有一些化工匠术的,而且西夷的工业比乌兹曼发达的多,完全可以仿制出性能差一些的后膛定装火器,因此工部和轩禾书院要加快推进新式枪炮的研究攻关,作为我朝的杀手锏,以防万一。”

以欧洲目前的工业能力,得到技术样板后,进行逆向工程,仿制出一个大概的样子问题不大,性能上会差一些,但功能差异不会太大。

沈云卿估摸着,如果中欧和西欧在同时得到枪械样品的情况下,仿制出样子货,只需要几个月时间。但造枪容易,造子弹难,没个三五年时间,欧洲造不出子弹。

所以欧洲即便今年就能得到样品,开始仿制,最快也要五年后才能开始列装。

沈云卿二十年内没有和欧洲冲突的打算,所以二十年时间,欧洲完全可能发展出大规模的定装武器军队。

因此新一代的自动化武器,和后膛火炮的研制和列装工作,必须在十年内完成,然后再用十年进行列装和普及。

甚至二十年后坦克也能出来,因为四缸机研制成功后,还要研制六缸和八缸、十缸、十二缸机,届时六缸机一出来,就会着手研制中型拖拉机,四缸机还不够。

拖拉机一出来,八缸机、十缸机成熟,就能开始研制坦克、飞机活塞发动机,届时整个工业技术和技术将彻底碾压全世界。

与张祥分手前,二人就工业向地方开禁一事进行了沟通,林毅贤与张祥也谈了两次。

就农业产业调整、土地改革、官制改革、行政区改革和工业向地方开禁进行了深入交谈,得知沈云卿有此长远规划,张祥立场已经改变,但这些内容都是沈云卿设计的顶层内容,是不能让下边知道的,即便是内阁,也不能说。

因此工部内部,现在分成两个意见,一波是以王曦照为首的继续反对,一波是以张祥为首的转向赞同,下一步工作要想办法说服王曦照。

翌日,兵部的消息不胫而走,早朝就薛刚彻底放弃原有计划,改变用兵方向进行了讨论,户部和吏部基本上不参与讨论,因为这次用兵是金戋寺出大头,同时也没有官场和利益上的直接关系,两部基本不参合。

声音最大的主要是御史、刑部和礼部,口径也很统一,一致认为薛刚改变计划南辕北辙严重脱轨,会影响战局走向,要求兵部立即派人追回薛刚。

其实关键问题就在这里,从神都到夕河,再快的传递速度,也要三个月,夏天可能少一点,了所以这个时候去追,根本来不及。

于是现在出现一个制度上的问题,朝廷鞭长莫及情况之下,信息出现严重的滞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已经不可避免,将领需要根据实际的战况调整战争部署,完全违背战前计划可是完全可能的。

现在刑部、礼部、御史都认为薛刚完全违背朝廷战略计划,有拥兵自重之嫌,要求朝廷进行压制。

由于兵权问题的敏感性,古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最终的结果只有三个。

一是皇帝起疑心病,如果将领打了胜仗,可能变成功高震主,找机会杀掉。如果将领打了败仗,那更是死路一条。

二是皇帝觉得没问题,可以继续任用,然后就可能变成安禄山、侯君集、年羹尧、吴三桂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三是皇帝有良心,既想继续用,又担心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于是事后给束之高阁雪藏起来。

但通常不是一种,就是第二种,第三种情况非常少见。

由于早朝沈云卿经常不参加,兵部现在不表态,等待战场结果,宰相张祥态度中立,工部方面比较克制,虽然御史和刑部、礼部闹得凶,但始终成不了气候。

同时这件事既有周启的考量,也有女帝的想法。

薛家现在如日中天,周启显然也在担心薛家日后尾大不掉,而女帝打心底里其实谁都想搞掉,薛家也不例外,但现在谁都搞不掉,因为女帝发现,沈云卿把各方势力都拿捏的很好,换而言之说,沈云卿先在压着各方势力,各方势力被沈云卿相对削弱。

如果女帝贸然动手干掉谁,现在的平衡就会彻底失衡,造成政治动荡。

女帝由着周启试探,一是看看周启的能力,二是投石问路,看看各方势力之间有没有空隙,好给女帝下手。

薛刚的问题最终也没争出一个所以然,只要兵部没有态度转变,这件事就不会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