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220

第1220章 嫁妹妹

琢磨不透女帝的盘算,沈云卿只得作罢,静观其变。随后话锋一转说:

“陛下,下月臣想安排赵元等人乘坐火车前往关中、河南两地走走看看,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哦,海郡王为何会有此想法。”

“臣以为,需得让腊婆知道我朝的幅员辽阔和丰厚物产,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和地图上。其次是让腊婆各部头人知道,勤劳致富这个道理,让他们明白腊婆和中原的差距。只有增进了解,才能消除误区。

当年赵越敢于对我朝动手,除了算准了我朝当时北方可能生变,导致内乱,而南方用兵困难,无法派遣大军,进而无力顾及南方。同时也是腊婆对我朝了解浅薄,只以为我朝是一个大国,但是有多大,他们根本没有概念。

让赵元等人乘坐火车观光各地,正好加深腊婆各部对我朝土地和国力的了解。”

“嗯,此议甚好,那就按卿的计划安排。”

“是。另外,赵元私下多次向臣提及朝廷赐婚一事,但据臣来看,赵元似乎有意想与臣结亲。”

“哦……”女帝目光扫过沈云卿脸上,眼神也为之大变:“赵元是看中了璐儿。”

“看中倒不见得,赵元看中了臣的财势、产业和名望,与臣结亲对其更有利。而且当年也是臣南下的腊婆,与臣结亲能巩固赵元在腊婆的地位。但陛下您也知道,汗后那里臣不好交代,因此赵元赐婚一事,璐儿恐怕不能下嫁腊婆。”

“呵呵,这倒是稀奇,没相中女儿,相中了爹。”女帝语带讽刺,周芳婵也跟着讪笑。女帝随后继续又说:“既然璐儿不能下嫁,以赵元的地位与朝廷的关系,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合适公主、郡主恐怕不容易。”

“其实说有还是有的。”

“哦,谁?”女帝不解问,放眼全国,能出阁联姻的公主、郡主、勋贵、官员小姐大把的有,但是能配得上赵元地位的却没几个。而且赵元把价格都开好了,要工业要政策,眼下能给这些的,沈云卿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此时沈云卿的态度小心起来,他说:

“臣以为,芳婵的妹妹正合适。”

闻讯自己还有个妹妹,周芳婵都吓一跳:

“我妹妹!”

“是。”沈云卿点头是,然后说:“周婷玉、周莲二姐妹正值妙龄,而且周婷玉与赵安宁今年同龄。”

“恐怕二娘不会答应吧。”

周芳婵倒是没想到自己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所以乍听之下自己还有个妹妹,显然有些吃惊。

而且周芳婵第一反应是许茹柔肯定是死活不同意,但事实上,这件事就是许茹柔让周晟来说的,同时沈云卿还不能明说许茹柔主动推动这件事,否则女帝肯定会拒绝。

因为许家太不给力,尽给朝廷抹黑,所以如果许茹柔主动提及把女儿下嫁,女帝肯定不同意。

但如果是沈云卿提出,女帝有一半概率会同意,一半概率不会同意。

同意是因为沈云卿和赵元的特殊关系,和周晟的特殊关系,把许茹柔的女儿指婚给周安宁,朝廷、赵元、沈云卿都能有个交代。至于周晟那边,可以去做工作。

不同意,是女帝需要考虑沈云卿通过许家把关系伸到腊婆,会否造成日后势力进一步膨胀,从而影响到朝廷和皇权稳定,这是女帝需要考虑的政治和皇权问题。

“爱卿如此安排,莱王恐怕不好交代吧。”

“为了朝廷大局,臣会去说服莱王以大局为重。”

“此事容朕再虑。”

“是。那臣告退了。”

“不是让你陪朕散步吗,朕让你走了吗。”

“是。”

女帝不让你走,你想走也没门。

然后就一直陪着女帝散步到中午,还在麒麟殿吃了午饭,杀了三盘“女皇象棋”

女皇象棋是兵部“发明”的象棋,为了讨好女帝,所以叫女皇象棋,其实就是在传统象棋和沈氏象棋上进行的改良升级版本。

沈氏象棋在原有五个卒子的基础上,将中间一个卒子变成了“夷”,这个棋子过河之后,进退自如,但不能退过河,是沈云卿南征腊婆期间,雇佣夷兵作战总结的一个特点,所以就在象棋上改了一个卒。

而女皇象棋改的更离谱,五个卒子三个改成了火枪卒子,两个还是普通卒子。

火枪卒子的棋子上有一个点,这个点表示枪口,枪口对准的方向,可以间隔一格,击杀对面的棋子,但是中间不能有自己的棋子阻挡,必须是没有阻碍,或者是对手的棋子阻碍,同时火枪卒子具备普通卒子近身肉搏的能力。

由于火枪卒子开了挂,所以在规则上进行了限制。

首先是五个卒子,只有三个火枪卒子,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如果四个卒子背靠背,就会形成四个方向的射界,会给其他棋子造成很大的规则破坏。

其次是调转枪口方向记为一步,每次只能转动九十度,不能三百六十度的转,从而限制了火枪卒子的使用。

自从女皇象棋推出之后,迅速风靡全国,销售不要太火爆。

吃完饭,下完棋,沈云卿还有大把的工作要去办,随即告退离去,离开麒麟殿不久,周芳婵从后追了上来。

“芳婵找表舅何事。”

“表舅如此心狠,要把妹妹远嫁腊婆。”

哪是他沈云卿心狠,是你二妈心狠好不好。但这件事却不能明着说,可屎盆子却扣在沈云卿的头上。

他只能这么说:

“芳婵你要记住,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个人应该有所放弃。”

“那我呢……”周芳婵顿时落泪,显然是在担心自己。

“别哭,你莫不是有了心上人,担心自己被陛下指婚。”

“没有。”周芳婵擦去眼泪,继续又说:“我怕远离母亲,再也见不到母亲。”

“放心,有表舅在,一定不让芳婵远嫁,一定找一个如意郎君。”

“但表舅刚才还说个人应该有所放弃,芳婵难道不是吗。”

“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很多时候如果有选择,当然不会作为最终的选择,但如果没选择,就只能如此。”

“可妹妹明明还有选择,表舅却要替她们做主,何曾想过妹妹的感受。”

“有些事情,舅舅有苦衷,但你要相信舅舅,这次有选择的余地,舅舅才会做出如此决定,你要是聪明的孩子,应该明白舅舅的意思。”

有些话不能言传,只能意会。

周婷玉、周莲下嫁腊婆这件事,根本就是突发事件,沈云卿压根就没考虑过要让许茹柔的女儿去腊婆,但没想到许茹柔会自己跳出来,可见这个女人在政治上的心是非常硬的。

幸亏早年一直压制着,也没生个儿子,否则这个女人不得了,弄不好就是第六个女帝,第二个武则天。

这次能自己主动把女儿献出来,许茹柔显然是觉得无望大权,开始给许家找一个长久的财源。尤其是许家这次被罚款后,和破产其实没什么两样,因此把女儿嫁给赵安宁,能迅速恢复许家的元气。

归根到底,还是娘家经济在作祟。

这近现代有丈母娘经济,但丈母娘经济的雏形,其实是娘家经济。

女儿出嫁之后,多数情况下是心向娘家的,所以一定会从夫家想方设法给娘家撑脸面,某好处。

但是许茹柔把女儿献出来,是不能明着做的,许茹柔也很清楚,所以只能让沈云卿出面。

这样一来,在外人眼里,沈云卿就成了面慈心狠,里外不是人。

所以做人难,做名门望族更难,做女帝这样的名老女人就更难。

安抚周芳婵,沈云卿转身离去。先回外藩寺处理公务,下午黄昏等到欧阳羽,随即又去金戋寺。

女帝突然要查家底,让沈云卿担心女帝有什么动作,但现在看不出来。

将欧阳约到无人处,沈云卿道出来龙去脉。

“欧阳大人可知道陛下为何突然要查粮储?”

“这倒是难倒了我,现在粮库年年都复查,并无大的问题,陛下要查粮储除非由内司府出面,但现在粮储并无问题,无论如何查,也不会有出入。”

“难道真是心血来潮?”

“除了此事,陛下还有说其他?”

“没有。只在麒麟殿用了午膳,下了几盘棋,并未说其他。”

“这就怪了,难道陛下查到了什么消息?”

“陛下否认了此事。”

“是嘛……”

欧阳羽跟随女帝几十年,对女帝的性格了如指掌,突然做出意料之外的行为,不可能没有目的,而且是瞒着沈云卿,这意味着有更大的目的。

“这样吧,只要粮储无问题,一切都顺其自然静观其变。”

“我本来也这么想,但难保陛下不怎么想。”

粮储本就没问题,女帝要查,肯定是琢磨了什么事,查肯定会查出问题,所以关键就在这里。

女帝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而沈云卿、欧阳羽不知道,所以查肯定会出问题,就是不知道女帝在琢磨什么。

这件事肯定不是单纯的查粮仓,一定有其他什么原因,刺激了女帝要查粮仓,但现在还不清楚,什么原因刺激了女帝。

“现在想太多也无用处,就等水落石出吧。财商大会准备下月落幕,你是不是出面走动走动。”

“财商大会现在已经成型,按部就班就行,我出不出面都一样。既然欧阳大人这么说了,那我抽个空露个面,会会他们。”

财商大会办了二十年,机制和制度已经成型,沈云卿出不出席意义不大。财商大会一开就是两个月,如果经常出面,就需要会晤大量各地财商,替他们解决问题,严重占用沈云卿的时间和精力。

很多事情其他人都能代为解决,没必要亲自出面。除非是重大政策调整,沈云卿需要出面澄清和解释,多数的议程有他没他都一样,但偶尔还会接待一些老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