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316

第1316章 一切根源在女帝

“密党除了已经获悉官制改革的消息,可有拿到此番西征战争赔款的消息。”

“还没有,至少没有在密会中提及。”

“那密党对你提供的消息有何反应?”

“都认为是个迫使朝廷兑换黄金白银的良机,要求各地头目尽快通过渠道打通关节,向朝廷施压。”

“有没有具体的数额目标?”

“至少要迫使朝廷兑换一半的白银,三成的黄金。而这密党不可能全部兑走这些黄金白银,最多拿到其中的一半足矣。”

“也就是白银总量的两成五,黄金总量的一成五。”

“差不多吧。”

“不过,恐怕要让他们失望了,呵呵……”

“为何,难道没有郡王说的这么多?”

“不,比我此前告诉你的数额要多一些,但都是分期付款。”

卢乾闻讯吃惊,忙是说:

“战争赔款也能分期付款?”

“此事是你就无需过问了,暂时也不要透露给密党,消息很快会传开,但你也做作样子敷衍一下,不要露出破绽。”

“是。”

密党做梦以为赔款会一步到位,然后通过制造压力,迫使朝廷向民间兑换一半的白银和百分之三十的黄金,这些兑换给民间的贵金属,密党不可能全部得到,只能得到部分,因此密党得到多少,取决于朝廷开禁的数量。

但是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朝廷会玩阴的,除了首笔赔款,多数赔款分期支付,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密党误以为这次能够得到几百万两白银,上百万两黄金,因此动员的渠道和代理人,是按这个规模配置的。而现在朝廷却分期付款,这意味着密党提前进行了代理人和渠道动员,却没得到相应的回报,在朝廷提前布局的情况下,密党的渠道和代理人就能很容易的暴露出来。

这就好比你是穿45码的鞋,现在让你穿20码,肯定是塞不进的,多出来的25码就是你的原形。

而且沈云卿实现和女帝做了约定,与赔款有关的内容暂时保密,仅限于部分内阁知道,同时通过释放官制改革和农业开禁的消息,无形制造两块过滤筛,对朝廷中枢和京城官僚进行过筛。

赔款消息就像是细筛,从皇帝身边开始筛内阁。而官僚改制和农业开禁是中筛,筛内阁和中枢、百官。

沈云卿通过卢乾释放消息,利用密党内部渠道让密党去验证消息,这又是一道筛子,通过调动密党,让他们自己跳出来给筛子筛。

然后几次这么一筛,还潜伏着的密党基本上都筛的差不多了。

因此这次襄阳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利用这次密党难得机会,放出消息和利诱,进行朝廷内部的筛查和验证。

但是,和苏薰风提供的核心内幕消息相比,沈云卿设计的这套措施,仍然只是在外围,还没有触及密党的核心问题。

“你可有拿到密党向广州注资的运作命令。”

“没有,但是岳父得到了命令。”

“按说你提供了两条重大消息,密党还无动于衷,没有启用你,这似乎不合情理。”

“淮南已有头目,即便启用我,也不可能安置在淮南,也许上层另有安排,暂时不会公开,应该会在日后私下传达。”

“嗯,不无此种可能。但你也要当心,密党高层异常奸诈毒辣,他们对自己人都能下手,一旦你出现任何破绽,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将你除掉。”

“在下明白。”

根据苏薰风提供的消息,密党的高层组织架构分两部分,一层、二层、三层、四层,其中卢乾属于三层,卢乾的岳父金骏雄属于二层,沈合这个级别属于一层。

其中一层二层有交集,一层和三层之间多数没有交集,只有少数有直接交集,一层往往通过二层控制三层,因此三层头目多数不认识一层头目。

而这次密会,根据苏薰风提供的消息,出席密会的一层头目只有一个,主持会议的是二层头目,三层头目参加会议分派任务。

因此卢乾提供的重要消息,虽然会在密会中引起反响,但密会的组织者没有权限当场对卢乾做出任命安排,需要一层头目之间碰头开会才能决定。

详细了解了密党计划和安排,二人随后相继离开。翌日,沈云卿坐船返回襄阳,调整对当地部署,收拢人马,正准备撤离。

之后又前往断头路墓室地表所在位置,寻找当年苏世贤派人挖掘过的现场,寻找那处大坑。

据苏薰风交代,当年在断头路上方,向下挖掘了大约一丈多深,六尺宽的大坑,自后就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死亡,怀疑是地下有毒,仓促撤离了现场,大坑也没有填埋。

经过这些年的变化,大坑已经被植被覆盖,下雨时会积水,现在被大雪覆盖。

沈云卿带人找到此处大坑后,让人挖开积雪,清理表面植被和浮土,就地寻找着蛛丝马迹。

果不其然,钱冲在大坑中央右侧两尺处,发现了一些瓷片,非常非常薄的瓷片。

“员外你看,这瓷片薄如纸,很是精巧。”

“这等瓷片应该不是北方来的,是江西的瓷。”

“江西?”

“嗯,是江西的瓷。北方的瓷厚,不够细腻。而江西的瓷,瓷土都要过网筛,然后再洗,淘洗之后得到的细土,才能做出这等薄的瓷。

而且你也不想想,眼下两湖地区制瓷并不多,若是北方的薄瓷,运到此地岂不都碎了。而江西离着两湖很近,而且水路也更便利,从江西把瓷运来,破损率要低得多。”

“那把这瓷罐埋在土地又是作何用?”

“如果没有料错,瓷罐之内装的可能是水银。”

“水银!如此说,毒死人的就是水银。”

“对,水银会像水汽一样变成空气,吸入人体之后就会致死。而且如果当时气温很高,致死速度越快。”

“可这么薄的瓷埋在地下,一丈多的土压着,岂不给压碎了。”

“所以我琢磨着,安置这些瓷罐的时候,一定在瓷罐上糊了一层厚实石膏,趁着石膏半干的时候,开始回填,如此即便瓷瓶碎了,也是捂在石膏内,被埋在地下。水银也是被压在地下,只有挖开的时候,水银才会变成气。然后挖的越深,水银越多,吸入的水银越多,距离死期越近。”

“这真够阴险的呀,竟然还在地下埋了水银,谁碰谁死。”

“而且你发现没有,此处挖下去一丈多深,但是地下却没渗水。”

“不错,地下确实没发现漏水,可见下层的封土夯的异常厚实。”

“嗯,除了封土夯的很扎实,再有便是此处地势要比苏家高。苏家密室在地下三丈两尺处,我估摸着这里的地面距离地下,怎么也得有五六丈。否则挖开一丈多,地下却不渗水,这是说不通的。”

“那咱们挖不挖?”

“暂时不能动,先从地下攻破墓室,日后等时机成熟,在对地表封土进行开挖,扫清这些祸害。”

苏薰风提到的毒气杀人,沈云卿当时就想到可能是水银,气温越高,水银挥发的速度就越快,数量越多,浓度越高,致死速度越快。

这些薄瓷罐内,一定是装了水银,然后再封一层石膏固化加强,然后安置在夯土层上进行覆土回填。

无论覆土过程中瓷瓶会否破碎,都会被封死在石膏内,即便石膏也破碎,水银也会深入泥土之内被封死。一旦有人从地面打盗洞,或者是大面积挖掘,稍有不慎就会刺破瓷瓶和石膏,甚至有些石膏瓷瓶一早就已经碎裂,水银外泄,一旦见光,就会迅速挥发。

能够摆下这么大阵势的墓主人,可见身前做下了何等的恶事,才需要给自己留下万全的保护措施。

“让弟兄们把雪填回去,收拾收拾回襄阳。”

“是。”

襄阳之行到此暂告以段落,对密党的绞杀已经悄然开始。

十一月二十八,沈云卿秘密还都,暂时还不能公开露面,他的随驾理论上还在关外,遂是安排在滴翠湖上向女帝回报工作。

“密党的成因经过大致就是如此,经过三十多年,近四十年的发展,密党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直接或间接的人员多达十数万,豢养私兵约六万,总是超过二十万人。”

“哼!”女帝就哼了一声,脸色阴沉着不说话。

因为密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女帝当年夺权篡位,发动了政治战争,为了打击七王,发动了经济战争,导致依附于既有政治体系的资本和官僚崩溃。

群龙无首之下,这些地主、财阀中的很大一部分又攀附了七王,结果女帝又发动了经济战争,摧毁了七王的经济基础,再次伤害到了那些财阀和地主,把他们彻底逼向了朝廷的对立面。

所以密党形成的根源,其实在女帝自己身上,但是公孙芸惠不想承认这是她搞出的破事,并且一直延续发酵到四十年后的今天,所以心里很不爽。

但事实就是如此,一个政策带来的影响的延续性非常深远,波及到的人群几乎囊括所有阶层,一旦一个阶层发生变异,就会影响到整个政权。

“陛下,要根治密党,目前最好的办法仍然是以控制压缩为主,兼顾经济打击,尽快推行新官制,抓牢基层政权,才是防止密党从经济割据,发展成武装叛乱的上策。”

“朕还不至于糊涂。”女帝强硬说了一句,以彰显自己还没老,还能再跟这些地主斗上二十年。

“那苏家的事,陛下准备如何安排?”

“苏女既然想与朝廷合作,只要有功,朕可以赦免其罪不究。龙湖寺的黄金白银,你看着办吧。”

“陛下圣明……”

沈云卿就担心女帝眼红龙湖寺里的黄金白银不撒手,这就很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