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331

第1331章 双赢

“孙璧源现在知道你的身份吗?”

“不知。”

“那你与孙璧源是如何认识的,是你主动去找的他?”

“嗯,我听闻三江才子之一的孙璧源被表舅延揽招入轩禾书院,便萌生了心思,想去看看,然后就这样了。”

“那孙璧源对你是何想法?”

“芳婵不知。”

“你的竞争对手可不少啊。孙璧源有表舅的推举和延揽,加之孙璧源又是三江才子,英俊潇洒,想来这神都城内盯上孙璧源的财阀与世家不在少数。不过这样也好,表舅也很想知道孙璧源到底有没有这个定力,抵挡住各种诱惑。

表舅也不瞒你,孙璧源现在处于考察阶段,表舅虽然看好他,但是还得考察考察他的实干能力。”

听到这里,周芳婵眼神一亮,抬头忙说:

“如此说,表舅还是中意孙璧源。”

“嗯,关键是他得实干,因此先观察两年考察考察。但陛下那一关恐怕不好过,你要有心里准备。”

“我知道,多谢表舅通情达理。”

“表舅既是你为好,也是为朝廷的江山。你要记住,日后无论多大风雨,一切以百姓福祉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轻个人,而重百姓。”

“是,芳婵记下了。”

周芳婵与周赋不在伯仲之间,甚至周芳婵更有一些优势,因为她离着女帝近,这是她的优势。

沈云卿一直很担心,女帝把周芳婵收在身边,是为了用周芳婵制衡周晟、周赋父子。

因为岐帝国有女帝执政的政治惯例,如果女帝以政治好处引诱周芳婵与周晟、周赋父子二人作对,这就很麻烦了,还真是一个棘手问题,这也是沈云卿担心的问题。

所以现在就要给周芳婵打预防针,让她心里有数。

女人和男人不一样,女人不能逼,男人逼一下两下不会太计较,但女人你逼一下试试,一定是记恨在心,日后心心念念想着报复。

因此孙璧源这件事上,既然周芳婵已经动了凡心,就不能逼的太紧,女孩子压的太紧,容易给逼逆反。而女人逼的太紧,就会失控。

而周芳婵处于女孩和女人之间,压力太大更容易出现叛逆,一旦周芳婵出现叛逆,就会倒向另一面。

沈云卿、周晟逼的太紧,会倒向女帝,女帝如果逼的太紧,周芳婵自然会回到周晟身边,这是沈云卿担心的问题。

翌日,沈云卿专程去了一趟轩禾书院,但没有去见孙璧源,而是就孙璧源的外围情况进行了解。

孙璧源去年得了榜眼之后,直接安排进轩禾书院经济科插班学习,同时学习哲学,其实是沈云卿给他开了小灶,安排人给他上课,否则就得等到今年和新生一起入学,白白耽误小半年时间。

对于特殊人才和重点人员,都采取开小灶插班和自学模式交叉进行。

早年师资力量不够,都是沈云卿亲自带班开小灶讲重点,然后放羊自习,不明白的地方汇总之后,专门挑时间讲解。

经过这些年的扩张发展,首都地区的师资力量虽然算不上雄厚,但是比二十多年前那是充裕的多了。

孙璧源插班之后,年底回了一趟江西老家,一月底刚回神都报到,周芳婵获悉消息心里急不可耐,然后被沈云卿撞个正着。

不过孙璧源现在是神都名人,顶着三江才子、科举榜眼、沈云卿提携的三顶帽子,神都城内的财阀、世家对他趋之若鹜频抛橄榄枝,而孙璧源还不知道周芳婵的真实身份,因此周芳婵的竞争压力其实很大,需要在万千大家闺秀之中竞争获胜。

同时沈云卿也像藉此观察孙璧源的定力如何,如果定力不够,就很容易出问题,这是他担心的地方。

三日后,在女帝授意下,由张祥早朝公开借款给图曼塔一事,顿时引起轩然大波,然后礼部、吏部、户部三部明确反对,御史反对,反对的理由都很明确,借款巨大不能借。

但这只是“借口”,除了御史台,礼部、吏部、户部反对都是借口。

这桩生意是沈云卿接单,能亏了不成?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满朝文武都很清楚,但是他们就是反对。

除了真的是因为借款数额巨大之外,礼部、吏部、户部反对也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因为如果不反对,他们凭什么让沈云卿让步更多好处。

所以这件事的症结,还是出在官僚改革,沈云卿给多少红利的问题上。

这次借款给图曼塔,是沈云卿兜底,财政出大头,只要赚,肯定是包赚不赔大有赚头,户部心里很清楚,但就是反对,反对的目的是为了捞取更多的好处。

这就是文官集团,为了自己利益,什么都可以干。

于是接下来沈云卿游走在吏部、户部、礼部之间做游说工作,先用开禁地方织布机说服怀王,等了几日之后吏部表态赞同借贷,户部发现苗头不对,桑劲川立即上门来找沈云卿交涉,二人随后达成妥协,最后再把礼部摆平,借款一事就此达成初步统一意见。

随后开始紧锣密鼓召开紧急会议,就借贷规模和配套项目召开大内阁会议。

所谓大内阁会议,是由内阁根据事件性质,抽外朝官僚组会参与。

如是对外用兵作战,内阁会议就是内阁抽兵部、户部的各司、各监官吏参会,因为涉及到用兵、战略、财政和后勤调度,就需要子部门的将领、官吏都参加,这就是大内阁会议。

此番借款主要涉及户部、金戋寺、外藩寺,同时内阁全部参加,因此需要户部、外藩寺、金戋寺各司、各监子部门派员参加。

会议持续二十天,一直开到三月中下旬,会议拿出了一揽子方案和项目,再三会审后,沈云卿先将文本送往星子楼交予西斯法赫,先让他自己斟酌,然后具体怎么实施,还需要什么,让他自己决定。

三月二十六日,沈云卿在星子楼与西斯法赫会面,就一揽子方案与他交涉。

“天朝不愧是天朝,真是太感激了。”

“支持你们建国是因为多年的信任,还有艾玛丽公主的的人格魅力,同时我朝也希望两国能和平共处互惠互利。”

“我就知道,天朝的宽容与大度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你们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最真挚的回报。”

西斯法赫当上大官儿后,连说话的措辞口气都变了,一水的政客官僚做派。

“对我朝提出的方案,你有其他补充和要求吗?”

“暂时没有,不过有几件事我有些不明白。”

“什么事?”

“第三十七条中,你们要在日旦港挖一条河,一直挖到乌兹曼海,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这能办到吗?”

“完全可以,我朝挖的人工运河有上万里地,区区日旦港根本不在话下。而且一旦挖掘成功,日后所有的商船都能从这里进入乌兹曼海(地中海),有了这条运河,就能坐地收取税金,基督徒要前来东方,也只会选择走这条运河。日后是一个高收益的港口,有利于你们偿还贷款。

同时你们停战之后,需要撤回和解散大量的军队,安置大量的迁徙部族,在这里挖掘运河,可以雇佣大量劳动力,从而避免军队解散和人口回迁带来的巨大压力。

而费用和一应保障都由我朝提供,你们出劳动力,运河一旦挖掘成功,日后能为你们带来巨大的收益。”

日旦港就是苏伊士城,要从亚洲去欧洲,最近的海上通道只能走苏伊士,打通苏伊士运河势在必行。

复国军与乌兹曼达成协议后,几十万的军队需要扯往北非,上百万的部族需要回迁北非,这么多的人口迁徙和退伍,会给社会就业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

因此挖掘苏伊士运河,可以大量雇佣这些迁徙部族人口和复员复国军,组织起来挖掘苏伊士运河。

钱和一应的吃穿供应由岐帝国承担,岐帝国负责出钱,出船,购买和运输所有的吃喝拉撒和工程设备。

同时将派出技术团,在运河挖掘的沿岸,选择合适土地就地建立农业生产点,一边挖掘运河,一边组织当地迁徙人口就地发展农业,为运河挖掘提供一些基本保障。

同时日后运河通航,这些劳动力解散后,就地就能安置在运河两岸的农业点,继续养活自己,或者依靠运河吃转口贸易的饭,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

一旦苏伊士运河通航,日后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税金和财富,岐帝国将占有百分之二十的永久股权,另外百分之十五的股权用于偿还岐帝国的债务,债务偿清后,百分之十五的股权自动归还图曼塔,图曼塔最终将拥有百分之八十的股权,百分之二十作为岐帝国开挖运河投入与支持乌兹曼建国的回报。

打通苏伊士运河后,岐帝国将彻底打通亚洲到欧洲的海上捷径,对黑海的控制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岐帝国在黑海、地中海的存在。

“你们想到真周到,这条运河挖通之后,所有的船都会走这里走,财富会源源不断的流入我们图曼塔。”

“只有双赢才能长久共享利益,如果都是单方面的强取豪夺,任何利益都无法长远。”

“你说的太对了,能认识你,是我的最大荣幸。那么,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计划。”

“具体需要看你们什么时候完成政权交接,你们完成政权交接之后,需要派人过来正式签约,同时我朝需要组织海船,最快也要八个月后才能开始。”

“我真是有些等不及了。”

“不要高兴的太早,我朝有句谚语,叫‘打江山易,坐江山难’等你接手国家的时候,就会发现之前想的很美好,做起来困难重重。国家不是生意,生意黄了可不做,国家不可能甩手不管,你要有准备。”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西斯法赫在认识沈云卿之前,就是图曼塔部族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贵族首领,分量不是很大,正是因为结识了沈云卿,西斯法赫一夜间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和商业能量,逐渐在图曼塔族里崭露头角,否则根本发展不到今天的地步。

所以一个人的运气和机缘很重要,有运气没机缘不行,有机缘没运气也不行。刘备是典型的机缘太多,但是运气不好,多次没把握住的典型案例,河北出道,死于白帝,一路上遇到数不清的机缘,但是运气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