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375

第375章 主动出击(4)

晨昏时,沈云卿将就小憩了片刻,起床时发现欧阳龙菲坐在桌前低头看着什么。

“何物能让欧阳大人如此兴致勃勃。”

闻讯声音,欧阳龙菲其身上前:

“郡王,您醒了。”

“今日还有要事去办,不敢贪睡啊。”

“此战大获全胜,郡王还如此劳累,万一累坏了身体,要属下如何向公主与夫人交代。”

“呵呵,身体是本王的,本王心里清楚。欧阳大人方才看的何物,如此专心致志?”

“张翀、吴滔、吕暮然新绘制完成的海图,属下对比了我朝以往海图,相去甚大,故而感到奇怪。”

“是嘛,其实没什么奇怪的,此前历代海图,无不是凭皆记忆与肉眼绘制,而今绘图以规具、典章规范绘制,当更加精准,故而与历代海图大不一样。”

张翀测绘了南沙部分岛礁和经纬坐标,吴滔随水军一部去了北部湾,剿灭腊婆海寇,绘制了潮瓯至沿岸海图。

潮瓯至瓦瓯半岛沿海前期勘察也基本完成,返港后与张翀绘制的海图合并后,重新绘制了南海地图,腊婆沿海与交趾、北部湾、至钦州沿海海岸轮廓基本呈现。

由于采用了科学测量技术,因此最终绘制成形的海图,与目前现行的朝廷海图有天壤之别,如按一贯的权威论,沈云卿组织测绘的海图,肯定是虚假信息。

所以君权时代,权贵有权贵的优势,往往代表了权威和解释权。倘若只是一个酸腐秀才搞的一套,大多数情况下得不到官僚系统的承认。

聊了片刻,沈云卿让人准备两份早膳,二人边吃边聊:

“你看,此处是广州,从广州至潮瓯的海上直线距离大约是两千九百多里。”

“哇啊……”欧阳龙菲愣愣吃惊,忙是又说:“郡王用木尺一量,就能知晓广州至潮瓯能有多远?”

“这是一个大概,差不多是两千九百多里,也可能是两千九百二十里,或是两千八五十里,有一定的误差。通过此图,就能大致精确量出实地的大致距离,倘若日后能全国重绘山川图,也当如此。

而且此乃直线距离,并非海上航行距离,你看,木尺其实穿过了崖州、振州,实际当中是绝无此种可能的。因此实际行船的路程,当有三千七八百里地,多了一千里。”

“三千七八百里地,倘若步军常速行径,走也得走三月呀。”

“不错,这还只是单程,往返就是半年。所以只能从海上,从广州出发也就是十多日,半个月的功夫,如果顺风顺水,十天能单行一趟。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因为陆路太过遥远,必先筹备后勤,否则待等兵马上路,在从全国筹备粮草,那就来不及了。

我朝版图南北跨度少说万里,东西跨度两万里,若无强大骑兵调度,仅靠步军,从最北方调往南方需得走半年。从东岭至西域,得走一年。我朝江山之不易,何等之艰难。”

中原王朝的领土扩张,基本就是农业体系下,所能维持的极限,因为通信、运输跟不上,东边发生的事,西边可能得要三个月后才知道,半年后才有人来。

因此首都必须位于天下的中心,同时又必须靠近热点地区,才能及时处置事件。

而中原王朝的热点地区,始终在北方,都城也以长安、洛阳、开封、北京为主要据点,首先考虑的是漕运,其次是京畿地里防御条件,最后是靠近热点地区的远近距离。

由于核心长期位于北方,南方的开发和周边情况往往以羁縻、绥靖,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逐渐助长了周边土邦犯上作乱的野心。

因此中原王朝历史上,在北方的领土边界,往往要么大幅扩张,要么就大幅收缩,反正这朝丢了,下一朝总能收回来。

而南方的领土是丢一块收不回来,丢一块收不回来,两千多年来,南方丧失被侵占的土地多达几十万平方公里,从无一朝收回。

根本原因不在于南方丘陵地带不利于作战,而是中原王朝的主力野战大军百分之九十都压在北方边境,同时南方缺乏经营,没有朝廷政策倾斜,缺乏经营,人口就少,人少了,在农耕时期就无法供养足够的驻军。

从北方调集步兵南下,坐船得一个月多月,走得三个多月,如果从西域搬救兵,没有骑兵就得是半年甚至是一年。这还是军团,民力和仓储调度由于资源大都集中于北方,从北方往南方运,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都高的太多。

而南方常年处于被动状态,军力以地方二级的州兵、民军为主,缺乏作战经验,常年养尊处优,士气低落,加之朝廷官僚系统僵化腐败,严重缺乏对南方作战认知,要是再碰上个无能君主,南方基本上是十战九败,败的不是军事,而是内政和后勤。

内政的面很复杂,说简单了叫人口、经济和统治阶层权利,说复杂了就是整个国家系统和资源的管理调配。

因此《孙子兵法》用兵只占三四成,内政占了六七成,因为在技术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战争的根本,打的仍然是国力和内政。

大王朝为何碰上小霸王能翻船,其实就是内政已经腐朽,前方军人再如何拼死作战,得不到国内的广泛支持,甚至吃饭都成问题,焉能不败。

沈云卿组织绘制海图,日后还要绘制全国地图,既是提高军事认知,同时也便于日后的经济建设布局,不能满朝文武都只知道大略,张嘴闭嘴都是官腔,但凡是得有根有据,上边张张嘴,下边就得跑断腿。

天色放亮不久,沈云卿去到帅帐,马文修才刚睡下,只好去找钟墨俞了解今早的伤亡情况。

昨夜散帐之后,岐军组织通译对抓获的玉弄活口进行了甄别审讯。

基本掌握一个情况,由于丛林大火,部署在南面丛林的腊婆军退入了玉弄,致使人口迅速增加至五万三千多人,老百姓占了四万多,岐军这么一捅,死伤肯定不少。

而由于腊婆军的兵器低劣,岐军铠甲装具到位,岐军主要是伤多死少,虽然酷热天气加剧了感染风险,但岐军大量使用了磺胺消炎和草药止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伤流血或感染带来的死亡率。

而在北方作战,基本上是死多伤少,一是因为中原地区和游牧民族的兵器甲具相对先进,杀伤力防御力都高,人体受创后都是大出血,内出血,二是骑兵对步兵的伤害,既有正面交战带来的伤亡,也有溃败后追击踩踏的死亡,而且踩踏死亡还占不少。

三是游牧民族向来对农耕民族有屠杀政策,凡攻占中原城池,必将男丁屠杀殆尽,抢走女人,所以他们以杀人为主要目的,不可避免会造成大量死亡,因此战俘大都杀害。

尽管岐军做足了冲锋准备,腊婆彪悍的民风和发硬的脑壳,也让人棘手。

一比三比四的交换比,其还能硬着脑壳死怼,岐军纵然国力碾压于其,但伤亡基数如果直线攀升,岐帝国也受不了。

最终腊婆如果死一百万,岐军死三十万,交换比还是三比一,最先垮掉的还真可能是中原王朝。

这腊婆各族都心怀鬼胎,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挑衅岐帝国,获得领土好处,其次意图是统治阶层通过对外战争消除异己,如果他死的这一百万人都是其他部族,那就等于利用中原王朝,为其完成了民族单一化。

而中原王朝却会因为死亡三十万壮丁,导致财政崩溃。

三十万壮丁的抚恤、安置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三十万壮丁的背后,是三十万个家庭,朝廷的减免和抚恤都落实到户口。

实际上就是死三十万人,一百二十万人受到直接影响,同时因为丧失一百五十万人的税赋收入和财政巨额支出,又将影响一整个经济链,实际上的间接影响是四五百万人。

如果碰上鼎盛时,人口众多,问题还不大,二十年能消化掉。但如果碰上王朝晚期,官僚腐败,国家机器失灵,经济濒临崩溃,根本等不到战争结束就可能陷入内乱,而这往往是腊婆惯用的伎俩。

趁着中原王朝虚弱时,其主动挑衅,通过战争消灭异己,同时占领土地,一直拖到中原王朝精疲力竭不想再打,他就成功了。

因此文明等级越高,人员死亡带来的阵痛与社会承压越大,敏感越强,对社会、政权、统治阶层冲击越大。

而文明等级越低,以上相对的承受能力越低。

以越战为例,越南死亡了几百万人,胡志明叫嚣越南已经死了两百万,但该不够,可以死到美国人怕为止。

而美国只死几万,伤了几十万,但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痛苦却比越南高得多,其国际政治威信损失更不在一个量级。

当然,相较于越南,家里本就没什么锅碗瓢盆,砸烂了也就砸烂了,反正能生能养,二十年再给你变出三千万人口,还是当年的一条好汉。

眼下的伤亡是一比三,如果持续陷入战争泥潭,拖到三十万比一百万,这场战争即便赢了,岐帝国也是输了。

因为最终也无力经营和安抚腊婆当地,这个的战后的经济包袱,就足够压垮岐帝国。

战争若不能取得政治上的胜利,军事武力的征服只能是短暂的屈服,腊婆问题的症结,仍在土民部落人心的争取和收拢,军事强硬要的,政治工作争取团结也要的。

了解完详情,沈云卿赶赴潮瓯城,去见赵元,是到了跟他摊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