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513

第513章 形势严峻(9)

虽然沈云卿思维超前,高瞻远瞩看得远,但女帝和兵部一帮子人没这个认知,确切的说不清楚一千年后的剧本模式,要让他们认可上策,显然有些困难。

而且话说这招也确实卑鄙,沈云卿一贯的做派和手腕,以前用在商场屡试不爽,现在用在国际问题,这就有些让皇帝和百官接受不了。

因为女帝和文武百官本质上被束缚在传统的儒家文化思维之下,讲究仁义礼智信,你好我好大家好。但问题是别人不这么想啊,别人总觉得你能做的,我做不得?

而且人家是千年大计,分批分阶段蚕食中原王朝的领土,从一个只有几百上千平方公里的土邦,一千年后发展成十几万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最后还都说你的不是。

这些现实政治当下显然是无法看见的,要让女帝和兵部认同,就很困难。

膳尚监送来的高粱粥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女帝态度虽然倾向于上策,但兵部不赞同铤而走险攻打肃汝,上策也就无法实现,而中策、下策都有伤朝廷对外的政治信誉和形象,尤其是女帝当政,日后都是她的不是。

进退维谷中大家开始喝粥,喝完粥后又说暂且搁置不议,这就让整个北方问题全搁置冻结,于是范勇又劝:

“陛下,就此搁置忽喇之事,臣担心不妥。”

“忽喇之事再容朕考虑,再有几日薛总管奏本将至,届时再议不迟。现在说说南方之事,云藏不敌阿瓦达提,国土沦丧近半,周照宁派出的两万兵马也未能招架,现如今云藏屡向朕求援,朕皆未准,而西南骠国虽止步于滇南,但攻势仍然迅猛,周照宁得朝廷火器后,虽不负众望守住了滇北,但无力驱逐骠国,收复滇南。

如今腊婆虽平,但交趾尚未收复,我朝此时又面临塞外巨变,诸位爱卿有何方略可安边患?”

尽管问的都是“诸位”实际上女帝目光看的还是沈云卿,只是不好意思靠口再问,因为问来问去谁都没主意,都是沈云卿的一家之言,南方问题沈云卿无疑最最有发言权。

女帝话音落下片刻,还是侍郎陆争先说:

“陛下,臣以为海郡王此前所提暂不收复交趾方略仍应继续,以免我朝兵力陷入交趾而拖垮国本。至于云藏、滇南,眼下尚不足以威胁我朝安危,可暂作壁上观,待等从北方腾出手来,再挥兵南下,要容易得多。”

“此议与朕不谋而合,海郡王以为呢?”

“启禀陛下,大体方略臣无异议,稳南保北是当前最稳妥办法,但如何稳住南方,也有讲究。当务之急,是要兑现给腊婆、土部诸部的承诺。这又牵扯到我朝封赏制度,同时也牵扯到胭脂公主随行忽喇各部与沃腊舒达两个岳父的安置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祖制问题。”

“海郡王所言不错,朕本无意动祖制,腊婆平定如此顺利,朝廷更不能失信于腊婆各部,现又有忽喇归附各部六十余万人,安置与册封确实让朕为难,祖制确实得动动了。”

女帝话音刚落,范勇便说:

“陛下,外患当前,再动祖制生内患,恐怕得不偿失。”

这时沈云卿说:

“陛下,现有祖制可不动,可在祖制之外新添增补,如此既能保证既有王公贵胄不受侵害,同时又能兑现朝廷承诺给腊婆的好处。”

“哦,如何新添增补?”

“恢复县子、县男封爵,在此之上,再增其他新爵。”

“如此一来,朝廷要供养更多封爵。”

范勇担心道,沈云卿却没这个打算他说:

“可将爵位一分为二,对内册封爵位与对外册封爵位采取两套举措,对内册封仍然不变,但是对外册封,如若继续沿用对内册封举措,最后自然又变成朝廷养着他们,最后被封爵吃垮国库。”

“海郡王所言两套举措本官不甚明了,能否说的更详细一些。”

“大体上,目前的祖制与封爵,朝廷每年给予的俸飨不变,权力不变,全都不变。重新订立的对外册封,朝廷不再给予俸飨与好处,只给予通商、经商、生产、缴税等实惠。爵位越高,享受有关权益越多,越能拉拢他们。”

动祖制的阻力太大,而且动祖制可能变成女帝推翻周氏,彻底推行自己意志的垫脚石,同时地方的反弹压力也太大,贸然动祖制,拿权贵特权和资源开刀,就得得罪所有人。

因此要在祖制之外,订立新的爵位体系,通过新的爵位体系,让并入岐帝国的地方头目,感到真真切切的好处和实惠。

而传统的封爵,本质上是让渡地方上的经济利益,甚至是政治利益,同时国库拿出一笔钱,养着这些权贵,最后反可能养出叛乱和白眼狼,如明朝这样最后被朱家亲戚吃垮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不能继续维持传统的各地吃国库的老路,得重新订立新的体系,但又得让外来和新晋权贵能得到好处,这显然是矛盾的。

当下爵位的好处,主要来自吃皇粮,现在不给皇粮吃,好处从哪儿来。这是兵部想不通的,因为传统认知束缚了他们。

而沈云卿意在通过商业、生产、自然资源禀赋,以及生产力的差距,让腊婆自己养活自己,同时还能有利可图。

腊婆的整体生产力,比岐帝国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同时腊婆有岐帝国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禀赋,如木材、香料、珠宝、海珠,甚至橡胶,待等日后交通技术发达,尤其是海运船舶和铁路打通之后,腊婆一年四季的稻米,都能源源不断输入中原。

腊婆要追赶岐帝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体系,没有一百年,也要五十年,而且等不到五十年,十年后,岐帝国全面进入蒸汽工业时代,腊婆还在补基础农业的课,等到补完了,岐帝国可能再次跨入新的时代。

同时通过控制生产资料和技术,腊婆永远处于落后岐帝国的状态,永远需要追赶和学习,以及技术、体系输入,甭说一百年后,五十年后就能给基本同化。

只要存在这种差距,通过让利经济、商业、禀赋实惠,腊婆各族永远有利可图,因为他们永远对中原有需求,而中原永远对腊婆包容开放,最后再形成人员的往来互融,腊婆最终将融入中原文明的体系。

通过给予其商业和经济生产特权,让其得到经济上的好处,同时腊婆各族通过从岐帝国得到他们需求的商品,运入腊婆贩卖,改善民生的同时,又能得到实惠和利益,还能拉动腊婆与岐帝国的经济生产,进一步融合南北的经济关系,最后从经济上、文化上连为一体。

所以新的爵位制度,最大的不同在于经济特权和资源配置,传统的权贵也有经济特权,他们做生意都不交税,专干非法买卖,但他们做的生意都是传统商品,拘泥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和体系。

而沈云卿能以金戋寺为平台,海郡王府的渠道、认知、生产技术为载体,生产五花八门的商品,丰富商品种类,生产范围更加广阔,利润和销量更高,这些都不是传统权贵能够得到的资源。

通过新爵位与金戋寺的直接对接,避免中原的官僚系统的干预和盘剥,更好的缓解部落之间矛盾,缓解部落与中原王朝的矛盾。几十年后,沈云卿有生之年内,腊婆的分离问题就能彻底根治。

给予经济让利的同时,辅以文化输入,血缘输入,融合各部,令其在血缘和文化上融入中华文明的体系。

“所以本王建议,新立封爵制度同时,收复交趾之后,朝廷要尽快迁徙中原百姓,填入交趾与腊婆,开设朝廷官办书院,教其王化,服我礼仪,最终成为我朝一体,如此方可长治久安。”

“新立封爵朕无异议,但迁民之事耗费钱粮巨大,少了无济于事,多了朝廷难以负担,朕恐动摇国本。”

“陛下,迁民虽耗费巨大,但却是一劳永逸巩固交趾、腊婆两地的根本举措,交趾之所以失守,根本在于岐民少而土人多,最后里应外合害死四十万百姓,此事不能重蹈覆辙。

而眼下西辽大致也是如此,岐民少而胡人、丹韩人多,那丹韩国王李世皋,为何逃入我朝壤郡,不正是因为壤郡人丁丹韩人占了七成,其若以复国为名,窃据壤郡不走,我朝奈何。

退一步说,只要平息忽喇,我朝争取十年十五年喘息之机,届时我朝国力昌盛,迁民之事不过举手之劳。”

“海郡王精于经商理财之道,此话朕看不虚,若是真能迁徙百姓巩固腊婆、交趾不伤国本,朕看,此法日后可定为国策,云中、呼延、天山、西域都护皆可以此法迁民实边,西辽亦可。”

“陛下圣明。”

“既如此,腊婆方略就此定下,兵部以为如何?”

“臣等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