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533

第533章 画饼

待等施君亦离去,薛仲安回到内宅,去见周玉凝。

“仲安,施大人都说了些什么?”

“户部不赞成金戋寺向民间开禁。”

“那你的意思呢?”

“我本意是缓缓,看看朝中动向,但昨晚席上,母后已经许诺在前,我如何能不答应。”

“既然已经答应母后,为何不直接回复施君亦。”

“施君亦反对,我也无可奈何。而且眼下父亲领军塞外,虽然金戋寺已经拨款,但辎重运补仍由户部与太仆寺负责,我岂能不知轻重。”

国库虽然财力不济,金戋寺先行垫了一些钱,但是后勤的周转仍然需要户部和太仆寺与兵部对接,如果户部想要搞点什么小动作,薛伯充和几十万人马就会成为户部的人质。

而且按一贯的历史规律,但凡是战败,十之八九都是内部政治失调和后勤失败,所以薛仲安不敢正面回复施君亦。

“既然有所顾虑,那为何不去探探桑劲川的口风,我可听说桑劲川最近与海郡王往来频密。”

“桑劲川与施君亦同属户部,岂能意见相左。”

“可不试试怎又知道桑劲川的打算,如若能说动桑劲川,那施君亦今年也六十有四了,让他致仕还不是母后的一句话。”

“嘶……”薛仲安闻讯顿时来电,他忙是又说:“爱妻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改日我亲自找桑劲川面谈,探探他的口风。”

翌日中午,桑劲川坐车赶到孟津县北黄河边的万料厂,得知桑劲川突然而至,沈云卿还是有些意外。

“桑大人,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呵呵,海郡王又是改币制又是开禁金戋寺,忙的却是我等户部的官吏,本官可不敢懈怠啊。”

“都是为朝廷效力,本王也是替陛下分忧,本王若有不周之处,桑大人只管说与本王便是。”

“欸,下官岂敢。下官此来是想知道金戋寺开禁,海郡王究竟准备如何经营,又如何兑现给民间财阀的好处。”

“其实很简单,民间财阀拿出钱款投入金戋寺,各占金戋寺份额,而后每年按各自份额分享金戋寺赚取的利钱。当然,由于眼下大敌当前,起初一两年难有收益,但是只要熬过一两年,沈某可保诸位收获丰厚。”

“但朝廷毕竟是朝廷,万一日后有个风吹草动,海郡王可曾想过。”

“桑大人如果是担心朝廷言而无信,亦或者陛下之后的新君,本王只能保证金戋寺按订立的典章制度与契约按章办事,无论是陛下还是日后的新君,总得言而有信。

至于其他风吹草动,只要朝廷吏治清明公正,诸位与朝廷,与陛下同心戮力,天下谁人又敢犯上作乱。”

桑劲川担心现在满嘴答应许诺诱人条件,待等哪日没了价值,亦或者皇帝眼红要独吞,甚至日后碰上新的君主登基不认账,侵吞财务怎么办。

当然,人治和皇权政治下,这些都是高概率事件。

历代王朝但凡是出现财政危机,目光都会转向富人和农民阶层,对付农民阶层最典型的手段就是不断加征,一直加到农民起义王朝覆灭。

针对富裕阶层的手段就是笼络或者迫害,不站在皇权一边认捐,就站在皇权对立面被抄家,最后把富裕阶层和部分权贵推向农民起义军。

反正他们有钱也活不了,不如投资新的权力势力,然后就会形成农民起义军与权贵富裕集团合流,最终推翻王朝的历史天命。

明朝是一个典型的把农民逼上天的王朝,但是明朝的文官集团、商人集团又不看好国内的农民集团,同时期的农民集团大搞打土豪不分田地,杀贪官杀富豪。

所以明朝时期以山西商人为首的富豪集团就去投资了满清,暗中走私大量的粮食、铁器。

而清王朝雍正时期奠定的乾隆盛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由于当时农民群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规模,同时又是满族少数民族执政,为了不步元朝的后尘,很大程度上又要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问题,还不能向农民过分加征,于是目光又转向士绅阶层和富裕阶层,但凡是站在皇权对立面的富人当时基本上都被搞掉了。

当然,不可否认雍正是用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强力措施稳定了大清帝国,没有步元朝的后尘发生改朝换代。

沈云卿此生最大目标是订立一个合理的制度和体制,约束皇帝的权力,女帝这一代恐怕已经无法实现,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君主。

同时在他有生之年,将岐帝国带上现代政治国家的道路上,建立一套基本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机制,保障国家的运行安全,只有国家运行平稳,才有社会和经济的平稳。

至于桑劲川担心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带来的经济动荡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当利益始终围绕政权展开,被政权所掌握和引导,在法制基本公平,经济基本平稳,老百姓生活过得去,再加持教育、政治宣传工作以及技术进步,因为天灾人祸引发地方叛乱的概率,基本可以降到最低。

至于其他政治野心家谋求权力的篡夺,他沈云卿也不是神人,不可能为这个帝国摆平百年之后的一切事,后路自有后人走,他不能替后人把路铺好了。

他能做的就是争取更多条件,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制度机制和架构,让这王朝沿着合理的道路继续走,至于能走多远,那就不是他考虑的事了。

桑劲川显然是担心如果王朝动荡,这些个投资金戋寺的资本就会收不回来,损失将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这显然是桑劲川的失策,这种话如果到了女帝耳中,显然是大逆不道的。而且桑劲川自己还没意识到,但沈云卿不是那种抓人把柄就去打小报告的小人。

言论就应该适当的放宽,人都是个体动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和顾虑,桑劲川的想法能反映出以他为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担忧,这是情有可原的。

任何问题都要想办法解决,但也不能总靠暴力去解决问题。

桑劲川对沈云卿的解释并不完全放心,他要的是一个兜底生意,就像盐一样,可以自己拿在手里,但同时朝廷又有顾忌的这么一种资源。

金戋寺虽然是大家合伙投资,但被皇帝拿在手里,沈云卿负责经营,这就不那么让人放心。

“敢问海郡王,金戋寺日后的经营还是由海郡王经手,还是说民间财阀也可派人经营。”

“原则上仍由朝廷以陛下内司府监管,但不干涉经营,本王负责大局。至于民间财阀,本王以为,参与者甚多,人人都派员参与经营,恐怕只会落得个众口难调自说自话的结果。

同时朝廷向民间开禁金戋寺,是为筹措财力经略天下,而非为个人谋私,因此本王建议财阀推举两到三人常驻金戋寺协理公务,民间的要求与建议也能经由金戋寺转呈给朝廷与陛下。”

“如此不还是金戋寺与朝廷说了算。”

“民间财阀家私无数,其实并不缺钱花,而是缺牟利的机会与生意,如果朝廷能为他们带来利益,他们会在乎钱谁说了算吗?就好比把钱存入钱庄,存钱者只管年底收利息,会过问钱庄把钱用在何处吗?”

“可毕竟这是朝廷的金戋寺,并非民间的钱庄。”

“但金戋寺这么多年来,虽然用的是皇家的钱,但干的买卖近半数都是为了民间。即便是怀王、陛下、安国公让本王放的款项,本王依然尽可能用于民间经略,这些年桑大人的户部也没少向金戋寺走账,你何事见到本王挪用钱款给自己,给陛下修殿宇私宅,买丫鬟名妓了?

由本王担保,桑大人还有什么顾虑。”

此时桑劲川两眼看着沈云卿,脸上飘着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但沈云卿很清楚,桑劲川当年还是盐铁司郎中的时候被沈云卿给坑惨了,户部也由此倒台,所以至今还心有余悸,是前怕狼后怕虎。

虽说这些年沈云卿的经济才能让朝廷喘了口气,但户部其实日子就没好过一天,现在这话从沈云卿嘴里说出来,他是压根不信。但是眼前的利益是真的,他又舍不得撒手。

“那好吧,此事本官还需与其他同僚商议,另外工部机械与匠术开禁之事,海郡王能否给下官一个明确的底细。”

“桑大人所指的底细究竟所指何事?”

“这工部的机械是全数开禁,还是向水泥一样给予授许。”

“生产机器、火器、度量衡的机器与匠术为朝廷垄断,概不对外开放,其他都可以开禁。此外万料厂、炼钢、炼炉、炼焦、炼油也暂不对外开禁。基本上就是孟津县城与海通两地的都可以开禁。”

工业生产关键在工业母机,不同时期的技术不同,工业母机的定义和范围也不同,但机械加工领域大致可以限定在金属切削设备和大型、超大型锻造机、水压机、炼钢、技术工艺。

这些设备都是生产金属切削机床和其他生产设备的母机设备,眼下工部保有的工业母机本就不足,自然也就不可能往外卖。

同时通过严控工业母机,就等于扼杀了民间,乃至国外的发展工业的能力,和自我更新迭代进步的动力。

而工业母机又能用于生产军火,所以当下是保障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资源,当然不可能往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