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549

第549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下午与桑劲川谈到天黑,沈云卿还得去御书房向女帝汇报工作。

刚入御书房,平日永远伴随女帝左右的欧阳羽不见踪迹,倒也没有引起沈云卿的注意,只以为是受女帝差遣办事去了。

“爱卿今日与户部谈的如何?”

“回陛下,与户部的金戋寺开禁与新币发行的磋商较为顺利,现在只等天下财商汇聚神都之后,召开大会公布朝廷方略,新币样式也将在大会上一并公布。不过私底下户部与吏部正与京畿道财商接洽,新币之事应该已经传开。”

“哦,民间舆论如何?”

“民间对新币质地极为满意,但是仍然担心朝廷财政政策日后发生变数。因此需要朝廷一一详细解释,安抚各地财商,此事臣会亲自出面,打消财商鼓励。”

“嗯,爱卿能言善辩精于财道,想来不会让朕失望。”

这句话从女帝嘴中说出来,沈云卿颇有一种被讽刺的感觉。

这“能言善辩”的贬义词是“巧舌如簧”“花言巧语”,“精于理财”的贬义词显然就是“无利不起早”“无商不奸”,而且女帝眼神也不对,似乎没了欧阳羽这把“玉如意”在手压着气场,女帝的情绪也不对劲,看自己活像是狼看绵羊口水横流的感觉。

“陛下,今日会商之事臣已言尽,臣先告退了。”

“慢着。”

“不知陛下还有何事吩咐?”

“爱卿通晓农事,此事人尽皆知,但据朕所知,海郡王不单单是粗通这么简单吧。”

“臣确实略懂农事,一些种地的心得罢了。”

“哦,是吗!”

女帝微垂着凤目上下打量,这种神态是典型某人撒了谎,女帝拷问的姿态。

沈云卿入朝多年,心里清楚的很,但这次当真是不清楚农业上自己哪里撒了谎了。

迅速思索了片刻,他说:

“陛下,宁阳新种今年可以开售,粗略估计,亩产能比已经传开的高产良种增加两成的收获。臣打算再在振州与湖州两地置办育种,以加快高产新种繁育,增加百姓收入。”

“除此之外呢?”

“除此之外?”

女帝问的耐人寻味,沈云卿实在不明白女帝究竟何意,他说:

“臣愚钝,陛下能否明示。”

“朕去年冬季偶得西瓜数十,鲜菜数百斤,香菇木耳不绝,更有听闻有人种出了人参灵芝,此事海郡王可知啊。”

“呃,这……”

沈云卿语塞,心里满是震惊。

他并没想到女帝会为单独了为这些芝麻绿豆小事专门询问,而且回国已有数月,轩禾书院竟然没人向自己汇报女帝已经发现插手了轩禾书院的温室和培育工作,可见都被下了封口令。

见沈云卿“心虚”,公孙芸惠更加觉得“奸商”心里有鬼,口气即刻有些变化:

“爱卿为何不语啊。”

“呃,陛下难道已经知道臣在轩禾书院冬季种瓜种菜之事?”

“看来海郡王确实有事瞒着朕。”

“臣不敢,臣是南方人,神都地处北地,没到冬季因气温寒冷,北地种不出蔬果,冬季总是上火便秘,所以臣在冬季种植瓜果,是为方便冬季吃菜。而且也是三年前才开始种,去年刚有小成,不想被陛下知晓。”

“呵呵,为己便利,人之常情嘛,朕也能理解。但是独乐了不如众乐乐,爱卿以为呢。”

“是,陛下说的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沈云卿算是明白了,女帝多半是不只是看中冬天种菜种瓜的新奇,也不完全是女帝自己冬天果蔬的享用,而是多半是要垄断牟利。

由于北方冬季严重缺乏蔬菜,加之大气环境良好,眼下北方的冬季时间其实比现代长一个多月,所以冬季因为维生和纤维摄入的缺乏导致便秘、上火等问题,甚至引发疾病。

以前都城在长安,还能利用骊山温泉的热能,在周边山谷中种植蔬菜,供应皇室冬天吃菜问题,但自从定都洛阳之后,冬天就没鲜菜吃。

骊山种菜是地理环境决定的结果,但是骊山不能搬到洛阳。而现在沈云卿搞出了“温室大棚”技术,自己偷着“吃香喝辣”,虽然不能跟犯罪直接挂钩,但是您瞒着不告诉皇帝,自己享受最高待遇,这就是你的不对。

而且这么好的技术,不贡献出来简直天理不容。

所以女帝说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得拿出来共享技术,让朕好谋取暴利。

由于北方冬季没菜吃,神都偌大的城市,天下富商云集京城,反季节蔬菜显然不是普通人能够享受的待遇,所以按女帝的意思,日后冬季种菜成功之后,专门冬季供应这些达官显贵冬天的吃菜。

想到这里,沈云卿不禁有些心脏抽搐。

温室技术、反季节蔬菜种植、大棚技术,搁现代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大众技术,是为了解决大众冬季吃菜的问题。

眼下由于技术条件制约,没有薄膜和塑料大棚,只能用玻璃大棚,所以严重制约了产能,价格也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的“奢侈品”最终的销售价格不会太低。

“陛下,冬季种菜刚有小成,尚需时日准备,今年恐怕是来不及了。”

“朕可以等,想来海郡王不会辜负朕的期望。”

“是,臣一定竭尽全力满足陛下要求。”

“种植人参、灵芝、香菇、木耳、松茸之事,朕看,也可以尽速一并落实,海郡王意下如何。”

“臣一定照办,一定照办。”

冬季蔬果供应也仅仅是解决人的吃菜需求,但还不是暴利产业,真正的暴利产业是草药和山货。

沈云卿积极发展名贵中药种植,原本是为了降低用药成本。当然,牟利也是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本目的。现在女帝要一并“众乐乐”,人参、灵芝就可能变成暴利产品。

由于人参、灵芝在中草药中的地位,以及自然界中相对稀有,这就导致人参在当下是一寸人参一寸黄金,一支三十年的人参就能称之为百年,五十年的人参能说是千年人参,价值少则几十两,多则数百两白银。核算成清朝白银的购买力,怎么也得过千。

买人参、灵芝的利润,显然比卖珍珠、玻璃高得多。

至于木耳、香菇,搁现代都是大众山货,但搁当下还不是什么人都能享用的副食品,而且只能靠人工进山采集,所以价格也不亲民。

这些技术在沈云卿眼里都是民用大众技术,但到了女帝眼里,就成了惊世骇俗能来钱的技术。

认知和知识面的差距,让“两代人”站在完全不同的立场诠释技术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