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603

第603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少时片刻,三人来到偏殿,女帝问道:

“海郡王何话要讲。”

“陛下,臣建议到了与忽喇议和的时候了。”

“什么啊!”女帝挑着秀美怒瞪凤目,她说:“你要朕向忽喇摇尾乞和!”

“但眼下只能如此。”

按计划,应该是朝廷逼和忽喇,所以应该是忽喇主动提出议和,然后双方再谈。但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只能朝廷做出让步。

“陛下,如今西辽战事胜券在握,平灭肃汝指日可待。忽喇已经丧失南侵的最佳时机,因此可以议和,而且应该趁忽喇察觉罗哈诺攻击我朝之前议和。至于是否有损陛下君威,臣以为我朝可以先派使团,但不议和,而是向忽喇提出恢复此前态势。

然后令西辽驻军向北出击,袭扰与攻杀忽喇入侵肃汝领地的先锋,边打边谈,如此我朝的脸面也说得过去。”

话音刚落,欧阳羽说:

“如此将令忽喇勒索讹诈我朝更多财务,又该如何。”

“今日的失去,是为了日后得到更多。只要我朝与忽喇达成议和,就能迫使罗哈诺停止对我朝用兵,同时我朝可以设计引诱忽喇西征罗哈诺,而我朝也可以一同发兵攻打罗哈诺,助波兹津收复失地,而我朝也能得罗哈诺土地,如此得到岂不更多。”

“爱卿是说,与忽喇议和之后,共同发兵征讨罗哈诺?”

“是的。”

“爱卿怎知忽喇会替我朝出头?”

“忽喇自然不会替我朝出头,但忽喇要平抑内部纷乱,就必须发动战争,而与我朝的战争已经无望取胜,肃汝又被我朝消灭,忽喇唯一能开战的敌手只有罗哈诺。

而且罗哈诺与忽喇有世仇,都勒阔更是与罗哈诺交战数年,我朝只需加以诱导与许诺,就能让忽喇出兵。

同时忽喇出兵罗哈诺,并非全无收获。罗哈诺有耕地,也有牧场,有城池,有工匠和金银珠宝,土地不亚于我朝的西域。因此忽喇出兵罗哈诺,收益巨大。”

“既有如此巨大好处,木可烈汗为何不出兵?”

欧阳羽质问,沈云卿说:

“木可烈汗一无大志,二受我朝王化熏陶,秉承仁义之志,三是木可烈汗威信不足以压服忽喇所有部众,若非陛下撑腰,木可烈汗早被忽喇废除,因此贸然开战忽喇无法取胜。

四是罗哈诺有城池,虽然远不如我朝林立与高深,但是忽喇当时没有火药与攻城所需器械匠术,因此久攻罗哈诺势必伤亡巨大。

五是距离汗帐太过遥远,并非木可烈本部地盘。而都勒阔却是在天山都护以北发迹,他的岳父领地就在天山都护以北,罗哈诺与西域都护以东,是都勒阔的地盘。”

忽喇现在丧失了侵略中原的最佳时机和战略态势,所以上策是与岐帝国议和,敲诈一笔财货。中策是长期对峙,和骚扰掠夺,但是解决不了问题。下策是不顾一切死磕到底,但也不会捞到什么好处,至少女帝在位期间,绝不会捞到好处。

所以如能与忽喇议和,忽喇自己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政治问题,就是狂热的战争派现在已经完全主导了忽喇政治,所以战争的狂热就必须有个发泄出口。

现在与岐帝国开战无望,肃汝被岐帝国吊打吞并在即,忽喇唯一的突破方向只有向西发展,而向西发展目前唯一的目标只有罗哈诺这个大国。

忽喇如今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力不足引发的经济问题,经济问题质变成政治军事冲突。

同时忽喇人口已经达到其游牧所能承载的痛苦临界点,因此无论如何都要扩张生存空间,无法对岐帝国开战,忽喇就剩下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自己消化自己,通过内战消耗人口,而后重新达到平衡,但这条路在都勒阔迅速摆平沃腊舒达后,已经无法实现,所以就剩下详细扩张一条路可选。

罗哈诺虽然是一个半耕半游牧的国家,但是中亚西北部地区虽然与蒙古高原处于同一唯独,但是海拔却低两千米,已经具备了农业耕作的条件,因此罗哈诺是一个已经初步农业化的国家。

同时罗哈诺有自己的文明体系、军事体系、经济体系,就一定有早期的技术体系,忽喇西征可以得到罗哈诺完整的农业、手工业、军事体系,尤其是牧场和耕地,可以用于解决忽喇内部的政治矛盾和经济问题。

忽喇如今的统治集团已将岐帝国列入被消灭的对象,即便议和,也是短暂性的停战,不会是永久和平,因此忽喇通过西征,可以得到罗哈诺的技术和物力,等日后自以为学到了精髓,反手还是会与岐帝国开战。

因此多种因素叠加之后,都会促使忽喇西征。

同时为增加忽喇触发西征剧本的概率,还需要岐帝国政策上、经济上、策略上的引导,让忽喇跳这个坑。

由于岐帝国主动提出议和,不免要付出政治和经济上的代价,女帝的损失更多是脸面和里子问题,对朝廷而言需要付出物质代价。

但沈云卿着眼的是领土和战略问题,如果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钱不是万能的,趁着钱还能有些用,何不用来买条活路。

如果活到南宋的份上,蒙古连进贡都不屑一顾的时候,那才是一个文明,一个民族真正的悲哀。

“陛下,能用钱和物欲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我朝能得到什么。”

“那爱卿说,朕能得到什么。”

女帝只说“朕”,不说我朝,显然是要顾及女帝的颜面,所以主动提出议和就有损颜面。

“陛下,无论是我朝主动提出议和,还是忽喇提出议和,都能为我朝争取修生养息重整旗鼓的时间。虽然我朝提出议和会付出更多代价,也有损陛下威严,但也并不是全无收获。我朝也可以从西域发兵,攻打罗哈诺,攻略其土地。”

“那些世外之地,朕要那么些有何用。”

“陛下,现在是世外荒蛮之地,但只要朝廷经营得当,五十年后就是风水宝地。现在虽有损陛下威严,但后人却会称颂陛下的无上功业。留万世基业予后人,造福千秋万代于社稷,才是真正的大治大圣的千古一帝,何惜今日的委屈与耻辱。

自古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今日的忍让是为日后的复仇,陛下若连今日小忍都无法忍让,可来日后一扫忽喇平定宇内。”

“你敢如此冒犯于朕,简直岂有此理!”

公孙芸惠恼火不已,拂袖来回踱着,沈云卿要她认怂的逻辑无疑难以接受,更可恨的是明知道自己不会接受,却还要揭这个伤疤。

这时欧阳羽说:

“就别无他法了吗。”

“既不想失去西域,又不想有损国力,在下也无此两全其美的仙法,欧阳大人另请高明吧。”

女帝向来是不想承担责任,只想两全其美,现在两全美不了,就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倾取其重。

而且在沈云卿看来,除了面子问题之外,朝廷最后是占了大便宜的,但问题就是皇子的面子问题,比里子更重要。而且是所有皇帝的通病,可以活受罪,但是不能没有面子。

所以中原王朝往往都喜欢息事宁人,你给我个面子,我给你些实物和领土好处,大家得过且过,然后最终把自己给害死了。

女帝来回走在偏殿举棋不定,足足过了一刻钟,突然停下脚步说:

“此仇不诛杀罗哈诺王九族,不足以平朕怒愤,欧阳,回前殿。”

“是。”

沈云卿知道,女帝已经下定决心主动议和,诛杀罗哈诺王九族无疑是想给自己找一个说得过去的下台阶,心理安慰一下自己。

迅速回到前殿,女帝坐回龙椅,脸上的怒意消去大半,但是脸色却比之前更加严峻,众人目光此刻都看着沈云卿,纷纷猜测到底说了些什么,能让女帝突然转性。

此时女帝目光扫过面前众人,目光最终落向兵部尚书范勇:

“范勇。”

“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此时若与忽喇议和,有几成把握。”

此言一出,众人为之哗然。除兵部之外,几乎没人想到女帝会如此迅速做出与忽喇议和决定,尽管事发突然,但也没有人反对,显然此时此刻反对议和的都是居心叵测。

如今都到这个份上了,继续推动战争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被罗哈诺渔翁得利。

而且一定会得到户部、吏部的支持,因为钱和资源的问题,本意上两部都不想继续推动战争。只要户部、吏部支持,刑部、礼部、御史、谏议大夫再怎么折腾都是白搭。

一阵议论之后,迅速归于平静,基本已经默认女帝议和的决策。

范勇迟疑片刻迅速权衡利弊,待等议论平息,态度仍然很是谨慎,他说:

“陛下,眼下尚未平定西辽战事,此时议和,无法从战略上对忽喇形成威胁,因此议和可能对我朝不利。”

“可以边打边谈,待等薛伯充扫平了肃汝主力,可用让徐忠乾部出击入侵肃汝之忽喇兵马,给予其厉害。”

“但如此一来,就必须派出精干之人,周旋敌我之间,争取有利态势,而且会被忽喇勒索。”

这时桑劲川上前说:

“陛下,范尚书所言极是,若是由我朝提出议和,恐会遭到忽喇讹诈,应当慎重行事。”

沈云卿就觉得,只要跟利益沾上边,这些个文官都是半个军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