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608

第608章 承诺

在航海贸易兴起之前,陆路贸易是连接大陆经济的重要纽带,是各方势力重点争夺的战略通道,谁控制贸易节点,谁能扼杀他人在陆权时代的成长。

进入海洋时代,谁控制海上贸易节点,谁扼杀他人的文明进步。

这些道理,跟周晟是说不通的,他的认知和眼界被局限在当前,而且今天的智商也一定没上线。

“此番议和目的,是为日后彻底荡平忽喇积蓄国力,有朝一日向其寻仇,新账旧账跟他一起算。”

“那你就不担心糠多嚼不烂,把自己给噎着。”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琢磨着二十年后可以不费吹之力当平忽喇,其实十年后就有绝对把握,但十年后还不是灭忽喇的时机,最好是再等十年。”

“二十年后,你我可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

“你就这么着急?”

“孤当不急,而是替你着急。你什么事都为长远打算,人活一世,哪有那么多的长远。”

周晟说到这个份上,沈云卿算是听出来了,周晟言外之意是他沈云卿现在到处伸手,虽然干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实事,可真正的核心实事到现在也不见他操心,这件实事就是皇位。

周晟就担心按沈云卿这个节奏,是不是皇位也得等到三十年后才接班。

这份心沈云卿当然也能理解,但问题是周晟什么时候登基,和能不能称帝是两码事。

前者得看女帝能活多少年,按一贯的经验和生理学,女人的寿命比男性长得多,女帝的物质条件有好,医疗条件也好的多,以目前的状况,怎么也得活到七十五,那也有二十多年的在位时间。

所以周晟至少要熬二十年,二十年后再发动对忽喇开战,这份功劳就是他的,这也是沈云卿希望拖到二十年后开战的主要原因,如果这份功劳落女帝头上,内部政治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

而后者他正在做,但周晟觉得看不见,因为不够立竿见影,可要是皇位真这么好谋划,这个天下得要多乱。

就在二人说话时,欧阳龙菲突然闯进了外堂,直奔内堂而来。

“欧阳大人,你怎么来了。”

“胭脂公主到了泸溪宫中要见郡王,公主让奴婢请郡王回宫。”

“达忽哲也进宫了?”

“是的,已经去见了陛下。”

“看来都是来找我算账的。”言毕,沈云卿与周晟道:“你先去见陛下,我去见胭脂公主。”

“那好,我就告辞了。”

“嗯。”

议和虽然让朝廷没面子,但仅仅是没面子,损失一些利益,但对楚惠儿和沃腊舒达两个岳父的影响很大。

一旦朝廷与忽喇议和,就不得不面临楚惠儿四个儿子的处置问题,以及赛思马花与达忽哲的政治待遇问题。

议和的结果一定是朝廷承认都勒阔的汗王地位,沃腊舒达的四个儿子就不可能继承忽喇汗位,但岐帝国现在也没有领地封给他们,这就很麻烦。

更麻烦的是赛思马花和达忽哲的带来的几十万忽喇牧民和部众,就地安置在关外是最好不过,但是他们显然不会接受丧失领地和部众的结果。

所以沈云卿给他们安排了三条路,一条是服从朝廷安排,尽数归化岐人,赛思马花、达忽哲接受岐帝国封爵,沃腊舒达四个个儿子也封爵,日后荡平忽喇之后,则一人封自治汗王。

但这条路眼下很难实现,因为朝廷的战略不能透露给他们,他们会到处传播,而他们身边人一定有忽喇的内应。

第二条路是南下去云藏,利用阿瓦达提入侵云藏,云藏向岐帝国求援的机会,派兵进驻云藏驱逐阿瓦达提。并且从云藏南下孟加拉平原,并许诺日后先封沃腊舒达一个或者两个儿子为南汗王。

而忽喇长期盘踞在外蒙古高原,人的体质要比中原岐人更适应高原,让赛思马花与达忽哲去增援云藏,成为岐帝国的派遣军,是个较为妥当的选项。

第三条路是打罗哈诺,封在罗哈诺,但风险会很大,倒不是打罗哈诺有风险,而是日后与北忽喇接壤,可能遭到报复。

回到泸溪宫时,周雪琳正挺着大肚子,陪着楚惠儿在新修好的草地上走动,楚惠儿一脸愁眉不展很是忧郁。

“你可算是回来了,听说是你向母后提出议和是吗。”

周雪琳有些埋怨的意思,但沈云卿知道,这只是她做的姿态,毕竟是自己的姐妹,不帮着说话是不行的。但军国大事,她也知道家国为重,情分为轻的道理。

“是为夫向陛下提出的议和方略,如果让汗后为难,本王愿在此向汗后赔罪。”

“向本宫赔罪又有何用,你如此作法,等于葬送了我儿的前途,你为何要如此无情。”

“汗后既然问了,那本王敢问汗后,我朝现在虎狼环伺,腊婆尚未平定,濒国已灭一国虎视眈眈,西辽战事正紧,忽喇大兵压境,更别说西南还有骠国,云藏与阿瓦达提鏖战,现在罗哈诺又向我朝开战,换做是忽喇,又如何面对七场战争。”

“那你怎能做我儿的主。”楚惠儿情绪激动,眼眶中透着泪水。

“本王是为了朝廷的利益,不得不为。汗后身为忽喇族母,身为岐人,就更应该为两国考虑,而不只是为了自己儿子着想。如果朝廷亡了,日后还有谁给你们母子做主。”

沈云卿很能理解楚惠儿现在的处境,一边是自己丈夫的儿子,一边是近在咫尺名义上的汗位,一边又是自己的祖国,复杂的身份纠葛,即便再有智慧,也无法从容面对不同身份下带来的压力。

“本王问心无愧,无愧于天地,也望汗后能以大局为重。”

“朝廷既与都勒阔议和,你要如何处置我们母女!”楚惠儿质问道,目中透着凶利与憎恨。

“汗后若有复仇之心,可以等,此仇朝廷早晚要报,汗位还是汗后儿子的,本王决不食言。”

“这要等到何年何月。”

“本王有生之年,一定兑现承诺,但也请汗后守口如瓶,莫要声张。”

“我怎能信你!”

“本王自有生以来从未失言,汗后不信,本王也没办法。如果汗后等不及,本王还有一个去处可以安排。”

听到这里,楚惠儿心生警惕,她问:

“什么去处!”

“去云藏,云藏与阿瓦达提开战数年屡战屡败,已向我朝求援多次,陛下顾及忽喇威胁与劳师远征,故而未准出兵,但是周照宁三年前曾出兵两万入藏,但收效甚微。

因此达忽哲与赛思马花部众可去云藏,先将阿瓦达提赶走,而后攻占阿瓦达提,本王可向陛下请奏,封汗后的儿子为南汗王。至于日后,若向忽喇成功复仇,也可再封汗后一子为北汗王。

但此事需得朝廷与忽喇议和之后,方能告知达忽哲与赛思马花二人,也希望汗后能为朝廷着想。”

“他人的土地我岂能夺占自立为王。”

“阿瓦达提攻打云藏在先,入侵在后,若是云藏被灭,阿瓦达提必攻巴蜀周照宁,因此现在不是我朝灭不灭其国,而是阿瓦达提与骠国野心膨胀,五十年后,就是第二个腊婆,现在不灭他,日后就会袭扰我朝。与其留的这种祸害,不如将其灭国,封给自家人。

而且阿瓦达提比塞外温暖富庶,更适合放牧繁衍,赛思马花与达忽哲部众南下云藏,若能成功攻入阿瓦达提,对其大有好处。”

孟加拉北部和藏南地区,还有缅甸西北地区,是印度方向最容易进入西藏的地区,尤其是缅甸西北地区,能轻易进入青藏,目前在阿瓦达提控制之下。

这些地区多数地区都是高山草甸和高山牧场地形,海拔虽然比蒙古高原略高,但是还是适合游牧的气候地形,而且往南和往西都是广大恒河平原,足够忽喇在此撒野,替岐帝国看住西南,同时青藏高原又能挡住南忽喇的威胁。

而且赛思马花与达忽哲部众有六七十万的牧民,大都可以骑马带着牧群走青海入西藏,分批分阶段南下,远比岐人从内地走路去西藏成本低,效率高,而且还省事。

当年唐帝国受制于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王玄策灭了印度没能占领,无疑是最大的遗憾,主要还是通信和人口基础的缺乏,导致攻灭却无法占领的局面。

如果能让游牧的忽喇拖家带口,赶着马群牧群南下攻打阿瓦达提,无疑是有利于日后对南亚的控制力,而且能从侧面威胁骠国,减轻周照宁在滇北的压力。

楚惠儿毕竟是个女子,她要的是名分和应有的地位,哪怕大不如前,但有总比没有的强。得到沈云卿的许诺,她最终选择了让步。

达忽哲见到女帝之后态度不是很和善,女帝没跟他一般计较,但是达忽哲的逼问仍然让女帝很没面子。

黄昏时,众人散去不久,沈云卿前往御书房去见女帝,就赛思马花与达忽哲的安置问题向女帝陈述。

闻讯要拉忽喇南下去灭国,女帝大感吃惊。

“爱卿怎会有此怪想。”

“陛下,此乃借兵御敌假道灭虢之计。陛下可知道那天弥国所在的地域有多大?”

“朕从典籍之中略知一二,与我朝不相上下。”

“陛下,天弥及其周边邦国,其疆域仅有我朝的五分之一,但是可耕种的良田,却是我朝的两倍还多,我朝不取,简直天理不容。但眼下我朝无力去天弥,因此只能先令人替我朝前去开拓,而后待等扫灭忽喇之后,再去解决天弥这个小人。”